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方针/存档/2005年4月

一些需要整理的分类

我在给物理学分类页面做索引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分类有整理的必要:

1.“基础粒子与相互作用力”和“粒子物理学”说的是一回事,两个分类应该合并。

2.物理上,一般“热力学”和“统计力学”总是一起说的,这两个分类可以合并。

--Louer 02:47 2005年4月1日 (UTC)

希望给出你推荐的分类名称--用心阁(对话页) 02:49 2005年4月1日 (UTC)
1.我建议保留“粒子物理学”,取消“基础粒子与相互作用力”。
2.最好使用“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这个名称。

--Louer 02:59 2005年4月1日 (UTC)

1.分类“基础粒子与相互作用力”已经清空,提请删除。
2.我仔细看了一下,分类“热力学”和“统计力学”还是分别保留比较好。因为“热力学”还是“物理化学”的子目录,而物理化学中一般不涉及“统计力学”。--Louer 19:02 2005年4月1日 (UTC)

翻译维基百科新闻稿

为什么翻译「维基百科已发表500,000条英文条目」新闻稿要分简体和繁体两个页面?--Hello World! 05:43 2005年4月1日 (UTC)

在香港、台湾发布的新闻与大陆不一样,以前就有这样的惯例。--用心阁(对话页) 06:34 2005年4月1日 (UTC)

请检查繁体的新闻稿

Wikipedia:新闻稿/2005年3月 (繁)已经在简体的基础上机器翻译成繁体,请使用繁体中文的朋友进行修正。多谢--用心阁(对话页) 06:29 2005年4月1日 (UTC)

请问2月份的第1届国际维基媒体会议的新闻现在还有翻译的必要么?--用心阁(对话页) 07:26 2005年4月1日 (UTC)

“Not ready for release”,可能还没有完成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32 2005年4月1日 (UTC)
已经翻译完了,不是很清楚,如果没有完成,是否先不要放到翻译任务中,会有返工的工作量。--用心阁(对话页) 09:04 2005年4月1日 (UTC)

年月日連結格式問題

首先, 就是在 FireFox 上沒有了 Mouseover 才有底線的 Hover 的效果, 請檢查一下 CSS。 中文不像英文那樣有詞和詞,字和字之間有空白 會令到看起來像 "一條連結"。

另外的問題就是, 我看到了部份頁面把日期都加上連結, 卻有不同的寫法。

例如:

好像統一會比較好...... --心藍 Dennis 08:58 2005年4月1日 (UTC)

统一的格式就是第二种YYYY年M月M日--用心阁(对话页) 09:08 2005年4月1日 (UTC)

會否考慮這個形式 [[1997年7月|1997年]][[7月1日]] ?--Hello World! 09:53 2005年4月3日 (UTC)

我觉得最近几年的应该考虑这样,尤其是有了新闻动态后,每个月的事情还是挺多的,以前的相关内容太少了就算了,不过不知道从哪年开始好呢?--蓝色理想补充每日所需维生素 16:24 2005年4月3日 (UTC)
現有中文維基的條目,最久的是2003年3月。--Hello World! 02:25 2005年4月6日 (UTC)

大家知道维基媒体竞赛么(Wikimania:Media competition)?

大家知道维基媒体竞赛么(Wikimania:Media competition)?好像是维基会议的一个内容。--用心阁(对话页) 09:06 2005年4月1日 (UTC)

圖片白邊

在黃底頁面上thumb圖片會有白邊,參考Wikipedia:2005年大英百科接管维基媒体基金会,如何解決? -- Gakmo (Talk) 16:13 2005年4月1日 (UTC)

使用“造字”的条目

近月有两条关於鸟类的条目,使用了 GB18030 造字区 (内码“FExx”) 的汉字。鉴于维基这里是 Unicode 编码的,这些标题对某些人来说就会变成了怪符号。现胪列如下:

造字 Unicode正 Unicode简

上述字的简化字版本,都是CJK Extension A的。为使最多人能够看得到标题,建议此四字使用正体字。--Hello World! 16:11 2005年4月3日 (UTC)

条目内容放在正体字的标题下,保留简体为重定向页吧,至少还有人能看到不是乱码的简体字(比如我:P),那段Ext-B以后应该也不会被更换为别的字符了。--蓝色理想补充每日所需维生素 16:22 2005年4月3日 (UTC)
补充一点,在装了香港增補字符集字体的电脑看来,“”是“藼”字,其余三个也是艸字头的字。--Hello World! 01:06 2005年4月4日 (UTC)
是Ming(for ISO10646)ExtB (mingextb.ttf)吗?我也有装啊……--Panda 01:26 2005年4月4日 (UTC)

译名表

正在整理译名表,我都快疯掉了... :| 大家有谁知道,网上有没有大陆 / 台湾 / 香港的标准外国地名译名表?我现在纯粹用Google找,同一个地名译成三四种,乃至五六种,乃至七八九十种译名的情况都比比皆是,其中很多我都怀疑是人家自创的翻译方法,最厉害的是中华民国外交部中华民国国立编译馆也有翻译不同的地方,搞得最后我根本搞不清楚哪一种是正确的。而且也有网上没有译名的,像一些比较生僻的地名、民族、历史人物等,网上根本就找不到相关的中文网站,我总不能自己乱造一个译名出来吧....

现在我还起码有一本大陆出版的世界地图集可以查,但是台湾、香港的我就完全没办法了...... 请大家帮忙想想办法,应该怎么办?

-- ran留言) 01:55 2005年4月4日 (UTC)

像这种问题,是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的,大家确实都是各译各的。google出来那个最普遍就算那个吧。--Louer 02:17 2005年4月4日 (UTC)
中国大陆虽然有标准外国地名人名译名表,但是好像并没有多少人遵循,因此除了比较著名的地方外,很多都有多个译名--百無一用是書生 () 02:58 2005年4月4日 (UTC)

唉,看来只好靠重定向了....不知道网上有没有台湾出版的,比较详细的世界各国地图?-- ran留言) 05:22 2005年4月4日 (UTC)

很尷尬的,答案是...沒有!基本上在寫外國地理的譯名時,我通常使用的參考標準順序是:1.中華民國外交部用名;2.國立編譯館用名(雖說國立編譯館原本應該是台灣官方的譯名制定單位,但該單位的譯名常常自己跟自己衝突,例如世界地理與海事地理兩部份,常常會有明明是一個海港城市,兩種譯名的情況,因此我對他們非常不信賴,寧可以外交部為主);3.網路搜尋結果;4.我的記憶與以前國高中時教科書上的用名);5.如果真的是小到從來沒人提過的地方,也只好自己發明一個譯名了(如果該國語言我知道如何正確發音的,會以該國官方語言為主,不行時才以英文發音翻譯)。--泅水大象 06:57 2005年4月4日 (UTC)

这些页面现在可以合并掉

Wikipedia:免责声明Wikipedia:风险声明Wikipedia:医学建议Wikipedia:法律声明,都还有简体和繁体的两个页面存在,实际上内容几乎没有很大的差别。建议在整合之后删去一个。而且在实现繁简自由转换之后,中文(繁體)中文(简体)在我这里的浏览器里都是默认的简体字。玉米^ō^麦兜 04:58 2005年4月4日 (UTC)

上述重要文件已经完成合并。--Jusjih 07:13 2005年4月5日 (UTC)

这个链接怎么没能自由转换

圣经密码的“已破译的密码”一节,我编辑“约翰·塞巴思蒂安·巴赫|约翰·巴赫”,可结果却对应了死链接(约翰·巴赫),而约翰·塞巴思蒂安·巴赫是存在的啊!如果改成“巴赫|约翰·巴赫”却又能正常显示巴赫,和以前提到的医学系的问题相似。玉米^ō^麦兜 05:02 2005年4月4日 (UTC)

汗,那个条目是约翰·塞巴蒂安·巴赫,你写的是约翰·塞巴蒂安·巴赫……--蓝色理想补充每日所需维生素 06:06 2005年4月4日 (UTC)
我猛然发现又是巴斯和巴思的繁简问题!玉米^ō^麦兜 14:47 2005年4月4日 (UTC)
我決定將巴斯<=>巴思的對應取消,太簡單的字組做轉換會造成太多的錯誤問題,只好另想他法來修正了...--泅水大象 10:44 2005年4月5日 (UTC)

“华南医科大学”条目有误

“华南医科大学”应为“南方医科大学”之误。见http://www.fimmu.com/ 粤人甲 05:23 2005年4月4日 (UTC)

已更正玉米^ō^麦兜 05:51 2005年4月4日 (UTC)

玉米再提几个问题

1、关于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是不是采用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这个说法更通俗一些。或者做个定向链接?

2、刚才想起把以前写的中国民族音乐,归成小作品,可Category:文化小作品似乎太宽泛,Category:娱乐小作品又显然不合适。是不是该有一个艺术小作品呢?

3、我发现互助客栈的使用频率挺高的,能不能放在Special pages中,而且在浮条框里显示呢?

4、想知道这是哪位维客的个人页:http://zh-wikipedia.go.nease.net/atom.xml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是正確的名稱。天主教的正式中文名稱是這樣稱呼他的。--虎兒 (talk) 05:52 2005年4月4日 (UTC)
小作品的分类是一种补充分类,该条目应该有自己的分类,如音乐,中国音乐等。--用心阁(对话页) 06:15 2005年4月4日 (UTC)
4.这个是http://zh-wikipedia.blogspot.com的atom的备份,因为当时bloger.com的ftp更新出了问题,所以就备份一个在那里。http://zh-wikipedia.blogspot.com 一直记到去年年底,然后blogspot.com这个域名被国内封掉了,就没人写啦,咔咔,大致是这个样子。--蓝色理想补充每日所需维生素 06:30 2005年4月4日 (UTC)

公司名稱?

想了解一下各地公司名稱的寫法。在台灣,我們的公司分為四類,其中最多的是有限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所以公司的全稱就是「自選名字+類型(有限或股份有限)+公司」,例如:中國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如果是外商公司,就是「國家(地區)+商+自選名字+類型+公司」,例如:香港商香港上海匯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剛才看到有人在編香港中銀的條目,所以想問一下,香港、大陸的公司名稱結構是怎麼樣?--虎兒 (talk) 05:49 2005年4月4日 (UTC)

大陆另外还有集团公司。例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部分。台湾也应该有集团公司吧?我查到“台湾金门力天集团公司”应该属于台湾吧?外商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名字例如这样: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但是具体公司命名有什么要求,就不大清楚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41 2005年4月4日 (UTC)
我覺得「台湾金门力天集团公司」很有可能是家台灣公司在大陸註冊的分身或配合大陸的習慣而如此註冊名字。在台灣,「某某集團」這般的稱呼是存在的,但卻不會以公司的型態註冊。舉例來說,縱使是如台塑集團、霖園集團這些台灣排行最前面的大集團,它在商業註冊上還是分散成一堆獨立的公司,例如台灣塑膠公司、南亞塑膠公司(參考此表),或者國泰人壽、國泰世華金控這些各自獨立的註冊公司,不會有「集團公司」這樣的型態存在,這可能是兩岸在商業上差異比較大的地方。--泅水大象 03:46 2005年4月7日 (UTC)
具体的注册手续和要求我不大清楚。但是大陆的“xxx集团公司”也同台湾一样,下面分散成一堆獨立的公司注册。但是集团公司是不是也注册的,我就不清楚了。按照大象雄的理解,xxx集团应该算作什么形态呢?--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50 2005年4月7日 (UTC)
商業法或公司註冊法方面的事物我不是非常懂,這可能得請教更專業的高手。不過我想說的是,在大陸是否存在由許多子公司合併之後產生的集團,以母集團的名義申請註冊為公司型態而形成所謂的「集團公司」?相對的,在台灣這些「集團」本身並不一定是一個註冊的公司型態,因此「集團」與「公司」這兩個名詞向來不會連在一起使用,「某某集團」不會被稱為「某某集團公司」。至於這些企業集團的運作型態各公司或有不同,但以台塑集團的組織圖來看,應該是最頂端設有一個稱為「台塑關係企業」的母公司,本身只擁有總管理處等幕僚單位不從事實際營運,然後下屬各家獨立的公司,因此它的母集團公司本身也是一註冊公司,營運型態似乎有點接近大陸方面的作法(雖然名字不叫「集團公司」)。相對之下,霖園集團就完全沒有任何名稱中有包含「霖園」兩字的公司實體(參考霖園集團子公司圖),集團本身只是一個集合概念,實際上的實體是以國泰金控與國泰人壽兩家公司為首的一系列獨立公司。--泅水大象 06:02 2005年4月7日 (UTC)
似乎是SElephant所说的由許多子公司合併之後產生的集團,但是也有原来拆分的,而且既有成为集团公司的,也有只称“集团的”,例如海尔集团。搞不清楚。感觉上两地是一样的概念,应该都是源自西方的概念--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14 2005年4月7日 (UTC)

译名表、人名表、地名表、著作列表

现在译名表和其他三种列表之间的重复太多,照理来说,所有的西文人名、地名、著作名都会出现两次,这对于添加、更新、维护来说都不方便。所以我建议,把这几种列表重组为:

  • 中文人名表、外文人名译名表
  • 中文地名表、外文地名译名表
  • 中文著作列表、外文著作译名表

日韩越名称和中文放在一起,也可以分列。 大家认为如何?-- ran留言) 07:00 2005年4月4日 (UTC)

没什么可反对的。:)只是需要进一步明确排序,分类等原则。--Hamham 07:31 2005年4月4日 (UTC)
其實除了上述這些外,我覺得電影譯名與影視明星、歌手這領域就有很大的差異問題,畢竟因為是種商業產品,因此各地區的廠商會根據需求制定不同的譯名,是值得事前規劃思索的。--泅水大象 08:03 2005年4月4日 (UTC)
嗯,影星歌手当然也应该收录,可以放在人名表里面,电影译名将来可以再开一个列表。
关于排序问题,日韩文名称比较棘手,不知道应该用日韩发音还是汉语发音排序呢?-- ran留言) 08:19 2005年4月4日 (UTC)
既然是中文維基,我們就必須假設大部分的讀者都是不懂日韓語的,因此當然應該以中文發音來排序。但是,尷尬的是,縱使是用中文名排序,慣用漢語拼音與注音拼音的用戶互相不懂對方的發音排列邏輯,我認為這才是真的讓人頭大的事情呢!--泅水大象 08:39 2005年4月4日 (UTC)
可以两种都注上,比如放两个导航条,一个是汉语拼音,一个是注音符号,然后把人名表/ㄅ重定向到人名表/B(这样汉语拼音的zh ch sh和z c s就得分家了,但这也不一定是坏事,不过a e ai ei ao ou an en ang er应该如何处理倒是可以讨论一下),页面内也放两个导航条,然后再把两个导航条里的#ㄅㄚ#Ba都指到#Ba ㄅㄚ
不过这个方案虽然勉强解决了第一个字的排序,第二个字以后如何排序就没有办法了,....请大家帮忙想想 -- ran留言) 08:53 2005年4月4日 (UTC)
汉语拼音VS注音符号,这个问题无解。我看只能由两边的人各做一套了。反正人名表的目的就是通过名字来查找条目而已。唉。越来越感到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必要性了。呵呵。。。--Hamham 09:19 2005年4月4日 (UTC)

编了一个地名列表/Temp,现在的想法是把中国地名索引的页面全都移动过来,充当中文地名列表,再把译名表里的地名全都拷贝出来,充实西文地名列表,译名表的页面里人名比较多,就送给Hamham兄当西文人名表吧:)

欢迎大家提意见或建议 -- ran留言) 20:35 2005年4月4日 (UTC)

辛苦!框架有了后就可以慢慢补充了。希望大家翻译的时候能够多多利用。--肉丝跑蛋 (留言) 00:31 2005年4月5日 (UTC)
人名归我好了。地名我就撒手不管了。呵呵。。。--Hamham 02:33 2005年4月5日 (UTC)
行啊,译名表你慢慢拆吧 ;)
刚把中国地名索引的A-M移动到中文地名列表,假如没有什么意见的话,我过两天把N-Z也移动过去 --ran留言) 03:35 2005年4月5日 (UTC)
最好能够做成查询方式,否则浏览很困难 --用心阁(对话页) 03:47 2005年4月5日 (UTC)
嗯?不好意思,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 ran留言) 03:53 2005年4月5日 (UTC)

Hamham:译名表A-Z我已经清了一遍,现在只剩下人名了,你可以直接拿来用 -- ran留言) 06:06 2005年4月5日 (UTC)

我觉得叫做中文地名索引比较好--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11 2005年4月5日 (UTC)
像这种包括了所有地名的文章,叫做索引比较好,西文地名列表最好也改成西文地名索引--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15 2005年4月5日 (UTC)
嗯,假如没有别的意见的话,我明天就搞(顺便也把中文部分做完)-- ran留言) 06:27 2005年4月6日 (UTC)

中西文地名索引整理好了!欢迎大家修改、查询。-- ran留言) 00:21 2005年4月7日 (UTC)

正確譯名 vs. 慣用譯名

基本上這條爭議的相關討論是從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3月30日的討論中衍生出來的,有人認為中文版維基上一些使用的譯名出自於最初使用者的誤解而翻譯錯誤,應該改正為符合學術意義的譯名,並且開始大規模的更動一些既有的文章,將其上的慣用譯名改為他認為最正確(但鮮為人知)的譯名。但我認為,百科全書除了傳述正確的學術概念之外,它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功能,那就是「要讓人看得懂」,以慣用譯名或正確譯名作為單條條目的名稱以我的看法來說差異不大,各有各的意義與利弊,只要在文中公平且詳細的將不同譯名的來龍去脈說清楚即可,但是在其他條目中提到該事物時,我認為連結的部份不應該使用最常用譯名之外的用法,因為這牽涉到閱讀者的認知問題。
例如,將大家所熟悉的「達文西」(da Vinci)改為「李奧納多」(Leonardo)雖然符合學術上的考證,但是閱讀文章的人將會完全無法了解那裡所提到的Leonardo其實就是他們所熟悉的da Vinci這人物,而失去了在文章中提到此人物的意義。這類的問題非常多,因為我們都知道,早期的中文領域向來是以英文的角度去分析外國人名,因此常常無法正確翻譯包括法國、德國、荷蘭、義大利、西班牙乃至於阿拉伯世界的人名,就好像國際頭號恐怖份子「bin Laden」其實是「拉登之子」的意思,Don Juan是「璜安先生」而不該翻作唐璜,俾斯麥正確的譯名應該叫「馮-俾斯麥」,但無論這些錯誤的翻譯再怎樣錯誤,因為他們已經深植人心,所以在做條目之間的互相連結時,還是應該參考使用。
這讓我想起曾經有一度曾有美國來的參與者將所有相關條目中的「舊金山」全都換成了「聖佛朗西斯科」並且還引發一番爭議的事件。如果以學術考究的話,聖佛朗西斯科的確是正確的譯名,但尷尬的它也是個鮮為人知的譯名,寫在文中根本無法理解原來它就是指那個著名的,有著上下起伏市街的舊金山。我認為我們在譯名使用方面應該要討論制定出一個更明確的標準,否則麻煩越來越多,如果有參與者覺得無法接受既有的準則,那或許我們應該以投票表決的方式,制定出一個準則,才可以免除不必要的紛爭!--泅水大象 07:59 2005年4月4日 (UTC)
其实,我们在Wikipedia:命名常规中说得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采用最常见或者最常使用的名称。而且百科全书的宗旨是记录知识,而不是纠正知识上的错误。翻译有问题,完全可以在条目中解释清楚,而不必把条目名称改成没有几个人知道的名字。何况,用最常见的名字最为条目名称,并不是否定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正确的名称,只是这样做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11 2005年4月4日 (UTC)
比如達文西,虽然如所说的译名有问题,但是中文的众多著作、译作、论文都使用“達文西”的名称,我们为什么就要改成一个没有几个人知道的正确译名呢?本身名字就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东西,这有些过于吹毛求疵了。如果这样,那么成语“水性杨花”,似乎也是大错特错了,因为原来的意思是形容女人的美丽,而并不是现在的意思。总之,译名要的是能让大家都能明白其所指,那么就必须使用最常见,用得最多的译法,单单追求准确严谨,却弄得大家不明白是谁,就过犹不及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08:23 2005年4月4日 (UTC)

关于wiki共享资源的问题

请问大家:上传图片到commons后,在中文wiki里用图像:文件名即可连接到该图,但在页面重点开图后,是中文wiki里的一个图片页,并且原来在commons的说明都没有,例如[1][2]。请问这种情况是否还要在中文的这个页面添加版权和注释?

对于wiki对其他相关资源的引用和联接,如wiki文库、wiki语录等,是否有相应的模板?如这个:
Wikisource
Wikisource
维基文库中与此相关的原始文献:

--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09:56 2005年4月4日 (UTC)

这些模板都有。关于图像的问题,在commons的图像直接使用没有任何描述,但是有到commons的连接,我想这样应该就可以了。具体如何做,中文版并没有相应的政策,不知道会不会在系统升级时考虑到这个功能?--百無一用是書生 () 11:23 2005年4月4日 (UTC)
哦,是这样,我倒是觉得把描述填在commons里挺好,方便用。希望能直接连过去,这样方便。--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14:34 2005年4月4日 (UTC)

奇怪,为什么MediaWiki:Sharedupload在共享资源描述页里面显示出不来?照说是应该可以直接联到commons去的 -- ran留言) 17:07 2005年4月4日 (UTC)

点那个图像描述页就进入共享资源了,好像不能直接显示。能再告知一下那些间接wiki资源的模板吗?谢谢了!--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06:20 2005年4月5日 (UTC)
現在只能顯示下面的信息:This file is a shared upload and may be used by other projects.只要修改這個信息就可以了。 --Shinjiman 11:15 2005年4月5日 (UTC)
将图像描述填在本地的wiki里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中文维基的分类中可以显示出来。另外中文版的话,图像描述也应该是中文的,而commons里的话就不太好加入所有的语言了。--Formulax 01:49 2005年4月6日 (UTC)
我也是只能显示出This file is a shared upload and may be used by other projects.的信息,没有可以直接连到Commons的链接。(我现在用的是繁体的界面。)-- ran留言) 04:08 2005年4月6日 (UTC)

編輯工具

tw-繁體和cn-簡體在編輯條目時新增了"編輯工具"下拉菜單,但hk-繁體卻沒有,如何加入此功能?謝謝。 -- Gakmo (Talk) 22:51 2005年4月4日 (UTC)

好像已經加入了…… --Shinjiman 11:16 2005年4月5日 (UTC)

照片問題

請問如何將已上傳照片改名稱。我想將一些照片名改成形容照片的名字。--阿仁 03:19 2005年4月5日 (UTC)

上传后的好想无法直接改,可以点编辑加上描述内容。要不重新传:(--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06:24 2005年4月5日 (UTC)

再次讨论关于台湾人的问题

以前分类王世杰的时候与可夫讨论过,但因为当时并没出现各地中国人这个分类,所以我没有进一步讨论。但现在有了这个分类,那王世杰显然归入湖北人更合适。依照可夫的理解,台湾人是指“拥有中华民国国籍的人”或“与台湾这块土地关系密切而对她发生影响的人”。但那是以前没有安徽人这类分类的时候。而现在,台湾人一词的出现更应该倾向于地理意义(即“与台湾这块土地关系密切而对她发生影响的人”),而不是政治意义(即“拥有中华民国国籍的人”)。我建议是否可将这些籍贯在内地而后去了台湾的人物归入中国朝代中华民国中,列入民国时期人物一栏,或中华民国人呢?玉米^ō^麦兜 06:50 2005年4月5日 (UTC)

你要把他歸入湖北人與他來到台灣並不衝突啊!基本上我是覺得各地中國人這個分類滿奇怪的。--虎兒 (talk) 07:44 2005年4月5日 (UTC)

我也觉得这个分类多余!我总认为不能把wiki当成了分类手册。很多时候一个条目所属的几个分类之间是有重复或者包含关系的,似乎不妥噢!玉米^ō^麦兜 11:40 2005年4月5日 (UTC)

老話一句,沒人規定一個條目只能放在一個分類內吧?奧黛麗·赫本的父母分別是英國人與荷蘭人,但她本人生前實際上是美國籍的,那到底該分在哪一類裡面?答案當然是英國人、荷蘭人與美國人三類都可以放。用這個角度思考事情,大概就可以解決很多困擾了吧......--泅水大象 11:46 2005年4月5日 (UTC)
但您不觉对一个条目的分类多了很累赘么?尤其是重复,比如把一个条目又放到音乐,又放到美国音乐,本来是包含关系嘛。再如电影,现在有好多电影都是几个国家合拍的,甚至有6个的,总不能把这个电影条目分类到美国电影、中国电影、英国电影……那么列一摞吧。玉米^ō^麦兜 12:37 2005年4月5日 (UTC)
我並沒有覺得這樣分類特別累贅呀,畢竟分類是關連尋找用的,找得到條目才是重點,而不是啥累贅精簡的差異。你可以參考一下英文版的en:Audrey Hepburn這條,看看人家有多少種分類標示。還有,同時放在『音樂』跟『美國音樂』底下是有點沒必要的重複,畢竟後者本來就是前者的Subcategory,但如果是混血兒,那麼同時放在『英國人』與『荷蘭人』底下就是有必要的,畢竟英國人跟荷蘭人之間沒有任何從屬關係。--泅水大象 12:44 2005年4月5日 (UTC)

不能显示图像

腓尼基字母一文中,我已把图像(没有更改过档名)上载到 commons (维基共用)。但在该文中仍看不到那些图像。请问是何解?--Hello World! 08:54 2005年4月5日 (UTC)

剛才我查看http://zh.wikipedia.org/wiki/Image:Phoenician_kaph.png這個地址,顯示尚無該圖像,或許沒有上傳成功?--roc (中文用字指正) (TALK) 19:57 2005年4月5日 (UTC)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Image:Phoenician_kaph.png是有的 --Hello World! 00:07 2005年4月6日 (UTC)

MonoBook (default)的一点问题

我用的皮肤是科隆香水蓝的,但我知道在MB这个默认皮肤里对于URL链接后面总有一个尾巴,就是那个箭头符号。http://w.w.w

这个符号用于单列一行的链接是很好的,但当在一段文字中有链接出现时,这个符号就像不合适的标点符号一样打断了行文。能不能去掉啊!玉米^ō^麦兜 12:32 2005年4月5日 (UTC)

但是依照標準,條目的內文裡面理論上是應該不會出現URL型態的外部連結,只有在文末的外部連結段落與參考書目段落裡面才應該會見到。雖然,目前因為中文版的條目還不多,一些冷僻的名詞偶爾會有人用外連結方式將英文版或日文版相對應的條目連過來(雖然通常都是括弧中的附註),但總體來說依照維基百科的理想,這些名詞的內部連結遲早應該補上才對。在這情況之下,本就不該有這符號出現在一整段文字中的狀況才對的!
何況,這還牽涉到審美觀的問題,像我就覺得那個小符號不難看呢!--泅水大象 03:26 2005年4月7日 (UTC)
PS.其實這小箭頭有必要存在的另外一個理由是,必須很明確的告訴讀者這條連結是外部連結,要點下之前要有心理準備或接受這情況。因為對於大部分維基百科的讀者來說,心態上都是假設他/她「在百科全書裡到處逛」,因此如果突然之間誤按外連結被移到另外一個截然不同的網站裡,感覺會很突兀!--泅水大象 03:50 2005年4月7日 (UTC)

愚人节笑话

我删除了一个愚人节笑话:熊猫人中华美食速递。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笑话,也没有在任何报刊上见过这个笑话。这里有几个问题:

  • 是否应该收录愚人节笑话?
  • 如果收录的话,是仅仅列在条目愚人节笑话中,还是为这个笑话单独开一个条目。
  • 如果仅收录少数笑话,标准又是什么?

大家还可以参考一下:en:Category:Jokesen:Category:Hoaxes

我觉得流传广泛的笑话还是可以收录的,但不应该仅仅是笑话本身,还要有对笑话的各种分析;但是“流传广泛”是很难客观衡量的。这一类的问题已经遇到不止一次了,可我始终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处理办法。人们的价值观差别是非常大的,而我们这个开放的计划应该如何协调这种差别呢?要知道开放是维基百科重要的特点之一呀。--Mountain(Talk) 12:43 2005年4月5日 (UTC)

玩魔獸世界的應該不少吧。這笑話的來源有en:April 1, 2005巴哈的報導WOW中文官網--203.171.88.52 13:23 2005年4月5日 (UTC)

要收录的话可以放到愚人节条目中。加一个类似“著名的笑话”子类即可。 --地狱牌咖啡壶-Talk 06:58 2005年4月6日 (UTC)

我觉得没有必要,除非那些社会影响比较大的(这里面又会有争议,什么是比较大?),以外,包括维基百科被接管的愚人节笑话都应被删除。--用心阁(对话页) 07:11 2005年4月6日 (UTC)

Ruby 應怎樣譯呢??

好像en:Ruby character,那個 Ruby 應該要譯做什麼名字呢? thanks! --Shinjiman 14:15 2005年4月5日 (UTC)

鲁宾?--Pashan (留言) 14:18 2005年4月5日 (UTC)
「露比」會不會好點呢?? --Shinjiman 14:24 2005年4月5日 (UTC)

在许多浏览器中Ruby标签还不能得到正确的显示,大家可以到W3C的网站上看看关于Ruby的定义和显示方式。我估计,对于研究排版的人来说,Ruby应该已经有专门的术语了;或许,日语里面也有正式的称呼。--Mountain(Talk) 15:19 2005年4月5日 (UTC)

Ruby 首先在 MSIE 5.0 出現,後來成了 W3C 的標準 (是一個 Module) ,在 XHTML 1.1 及 2.0 裡都能找到 Ruby 。--Hello World! 02:10 2005年4月6日 (UTC)
注音字符? -- Moses   16:35 2005年4月5日 (UTC)
在日本的Wiki中都是叫做Ruby(ルビ),Ruby不只是用在注音標示上,亦可用在日文標示上;另外又可作註解使用。--Shinjiman 16:40 2005年4月5日 (UTC)
准确的说应该是注音假名假名注音-- Moses   20:46 2005年4月5日 (UTC)

叫“附注”如何?--Mountain(Talk) 20:03 2005年4月5日 (UTC)

叫“附注”可能過於籠統;找過 google 有的叫做「小字註解」,有的叫做「寶石」。既然日文仍然叫做 Ruby,不如在中文也乾脆叫做 Ruby 好了。 --Shinjiman 00:51 2005年4月6日 (UTC)

UTC vs. UTC+8

關於留言簽名的時間,我曾提請考慮改用UTC+8時間。具體的想法與原因請見此處的存檔。這只是局限在簽名中,編寫記述事件與條目時,我們仍應採用當地時間加註UTC時間;歸類與排序時,公元日時是以UTC為準(只有農曆例外,因其日時計算是基于東經120度的天文觀測)。這個想法提出逾兩週來,除幾位熱心的朋友外,沒有太多嚴肅的回應(無論是贊同或不贊同)。我其實仍很想了解或得到來自大家尤其是管理層的見解及幫助,以了結我仍有的困惑。謝謝各位。--roc (中文用字指正) (TALK) 19:42 2005年4月5日 (UTC)

其实管理层的意见并无所谓,如果技术上可行,那么可以发起投票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需要有人去实施。--用心阁(对话页) 00:58 2005年4月6日 (UTC)
其實在「參數設定」中不是已經可以更改時差了嗎??--Shinjiman 01:54 2005年4月6日 (UTC)
「參數設定」好像只對動態產生並更新的信息有效,比如「我的貢獻」與「監視列表」,但是留言的簽名似乎是定死的(提交留言時,由系統產生具體的文本,而不變化)。對於調整這個簽名的時間,希望在技術上是可行的。我剛剛作了一個投票頁Wikipedia:投票/簽名時間的時區表示,歡迎大家表達意見。:) --roc (中文用字指正) (TALK) 10:44 2005年4月6日 (UTC)

英國政治人物譯名

英國政治人物的條目命名,如托尼·布莱尔约翰·梅杰等,是否應該依據英國的官方中文譯名,名從主人,改做貝理雅馬卓安呢?--Hello World! 02:02 2005年4月6日 (UTC)

我覺得關於英國政治人物的官方中文譯名一事,可能牽涉到中文的主要語言與方言間之發音差異問題,大家都知道這些譯名是以香港地區使用的主要語言粵語來做為參考基準而中譯的,以標準中文的發音來說,很難理解這些譯名跟原本英文名字之間的關連,而在香港回歸之後,似乎也越來越少機會用到這些中譯姓名了。對於條目本身的命名,我個人對於選擇官方中譯還是常用中譯的取捨,不是很有意見,只要內文中有詳細說明就好。但是我強烈建議在其他條目中寫到這些人物時,要用常用的譯名而非這些少見的官方譯名,理由是這牽涉到認知問題,為了考證精準性而造成讓人看不懂得狀況,是不必要的!--泅水大象 04:54 2005年4月6日 (UTC)
近年來來自香港的官方英國政治人物譯名,已不再那麼「粵語化」(極度粵語化的例子:砵甸乍),注重了要音義兼備了。--Hello World! 12:55 2005年4月6日 (UTC)
我个人认为至少在简体版的维基中,中文译名应该以常见的标准译法(大陆译法)为基准,以香港和台湾的译名作为参考。以貝理雅为例,一般大陆民众不会理解此名所指何人,而对于政治比较了解之人士,又很有可能会误认为是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手下的秘密警察首脑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由此产生的误解和矛盾,远不是一两个名字可以解决的。

--User:sqchen 14:22 2006年3月17日 (UTC)

希望大家进行投票

关于Category:台灣政治家,與Category:台灣政治人物重複和素檀苏丹问题,正在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2005年3月30日进行投票,希望大家进行投票。--用心阁(对话页) 01:31 2005年4月7日 (UTC)

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更新

Aphaia请求帮助:

Today Anthere told me there would be an announcement on "Home" or its equivalents including 首页 tomorrow 12 UTC and it would be hopefully translated as quickly as possible. Can you (and your friends Zh Wikipedians) finish to synch "Latest news" section to other language till this announcement? And will you be available at the moment of this announcement? Your reply on my meta talk page will be appreciated.

--百無一用是書生 () 03:42 2005年4月7日 (UTC)

12h UTC 相当于东八区的晚上8点,OK?也就是北京时间明晚8点?--用心阁(对话页) 04:09 2005年4月7日 (UTC)
我们对于维基媒体国际大会的参与应该到什么程度?--用心阁(对话页) 04:13 2005年4月7日 (UTC)
第1届维基媒体国际会议将于2005年8月4日德国法兰克福举行,请参与翻译和校对。--用心阁(对话页) 13:29 2005年4月7日 (UTC)

翻译Wikimania页面

大家好,

我今天收到下面一封邀请,我将它转交到这里,欢迎大家一起翻译:

原文:

m:Wikimania 你好,我是Aphaia,日本的维基人,活動的於维基语录和元维基。最近我務Wikimania(维基媒体的国際的会合,開催於徳国)的翻译調整. ... schon findest Du sicher, mein Chinesisch ist sehr schlecht, so durefte ich auf Deusch schreiben?

Die Webseite Wikimania hat jetzt ihre Hauptseite in 9 Sprechen. Wir hoffe bald die arabische Seite auch zu stellen. Um unsere Aktivitaet weiter kennen zu lassen, denke ich diese Gelegenheit wichtig. Zh Projekte sind genug gross und wachste sehr schnell und endlich hat Chinesisch die groessten Population in der Welt. Wir denken zur Zeit, ob die Wikimania Webseite auch ihren Inhalt auch auf Chinesisch haben kann.

Denn du bist Botschaft Zh Wikipedias, frage ich dir, ob du an diese Idee dich interessierst. Ich habe schon Vanvan diese Frage gestellt, denn ich im Chance wusste, er sprichst sehr gut fremde Sprach. Erst bitte besuche die Webseite und guck mal Seiten. Dein Antwort auf Meta ist mir sehr nett. Gruss, --Aphaia 01:46 2005年4月7日 (UTC)

译文:

Wikimania的主页现在已有9个不同的语言版本,我们希望不久也能提供阿拉伯语的版本。为了使我们的活动被更多人了解,我想将它翻译为中文是很重要的。中文维基已经相当大了而且发展迅速,中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母语语言。因此我们现在在考虑将Wikimania的主页译成中文。

因为你是中文维基的大使,因此我想问你是否对此感兴趣。我也问过Vanvan了,因为我偶尔得知他说外语说得很好。请先看一看Wikimania的页面,欢迎你的Meta。 --Aphaia 01:46 2005年4月7日 (UTC)

我已回复Aphaia我将帮助翻译了,假如还有别人愿意参加的话就更好了。--Wing 05:51 2005年4月7日 (UTC)

元维基的页面组织很乱,有以下关于Wikimania的页面:
  1. http://wikimania.wikimedia.org/wiki/Main_Page
  2. http://meta.wikimedia.org/wiki/Wikimania:Main_Page
  3. http://meta.wikimedia.org/wiki/Wikimedia_press_releases/Wikimania_conference/Zh
  4. http://meta.wikimedia.org/wiki/Translation_requests/Wikimania
  5. http://meta.wikimedia.org/wiki/Translation_requests/Wikimania/Main_Page/En:
  6. [Translation requests/Wikimania/Announcement/Zh: Translation requests/Wikimania/Announcement/Zh:]

到底以哪个为主,还有是否放到中文维基百科的Wikipedia名字空间中?--用心阁(对话页) 07:31 2005年4月7日 (UTC)

是这样:
  1. 这是官方站点
  2. 这是草稿,修改好的草稿将放到1中
  3. 这是新闻稿
  4. 这是需要翻译成各种语言的文章,翻译完成后将放入1中

大致应该这样。meta上的许多资料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翻译的时候,最好根据正式公布的文章来翻译,也就是官方站点上的文章。因为我们的志愿性质,很容易造成草稿和正式发表的内容有差异--百無一用是書生 () 07:41 2005年4月7日 (UTC)

关键是新闻稿没有其他语言的翻译,我觉得是不是搞错了--用心阁(对话页) 08:54 2005年4月7日 (UTC)
5和2,3和6是什么关系?--用心阁(对话页) 09:11 2005年4月7日 (UTC)
第1届维基媒体国际会议将于2005年8月4日德国法兰克福举行,请参与翻译和校对。--用心阁(对话页) 13:29 2005年4月7日 (UTC)

人物条目命名

虽然此前已经有过讨论,请参看Wikipedia talk:命名常规/外国人名,但是始终没有一个结论。我个人认为,还是用中文里的常用名为好,例如戈尔巴乔夫,而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则重定向,如果出现同名,那么在用全称。这样做得好处是,常用;而且由于目前繁简体转换的技术限制,这样更容易繁简体之间重定向。因为繁简体之间,甚至繁体或者简体内部对于外国人名的翻译都不止一种,因此字数越少就越容易链接到该条目--百無一用是書生 () 05:57 2005年4月7日 (UTC)

另外,外国人名的中译,由于汉字的特点,同一个常用名字,可能在不同环境下或者不同时期可能就有不同的翻译,因此相对于其他一些语言来说,他产生歧义的可能性会更小--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01 2005年4月7日 (UTC)
1,现状是使用常用名(即姓加上第一个名,如比尔·盖茨卡尔·马克思),应尊重现状,否则几乎全部外国人名都要重定向,工作量太大。2,两岸三地译法不同,加上大陆内部也不统一,所以期望用汉字查找外国人很费力。所以我要充实西文人名表(见人名表/S),通过原文来查找(这也是传统百科全书的办法),这样可以一劳永逸。3,英文版在人物命名时全部采用常用名(见俄国人物)。基于三点理由,我反对改用常用名。可将常用名重定向到全名上。--Hamham 08:48 2005年4月7日 (UTC)
不明白为什么英文版采用常用名,就要反对?我主张常用名是因为这样容易链接,例如戈尔巴乔夫,几乎没有人会在文章中提到的时候用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这样的名字,一般都这样叙述:“戈尔巴乔夫....”。另外,俄国人名中间部分是父名,如果使用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都会比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的机会要多。其实传统百科全书人物条目的命名也都是使用常用名--百無一用是書生 () 09:06 2005年4月7日 (UTC)

MonoBook (default)的又一点问题解密

在用户退出时的显示:您现在已经退出。您可以继续以匿名方式使用Wikipeida,或再次以相同或不同用户身份登录。

不知大家看出了有什么问题没?呵呵,而且这个bug存在于所有的中文维基,比如词典啊,语录啊……玉米^ō^麦兜 10:14 2005年4月6日 (UTC)

大家好像都没看出问题来?那我就自问自答了:Wikipeida!严重笔误啊!玉米^ō^麦兜 11:21 2005年4月7日 (UTC)

呵呵。--Mountain(Talk) 13:59 2005年4月7日 (UTC)

蒙眼棋内容大少,已合并至象棋变体

请管理员删除蒙眼棋,谢谢12:11 2005年4月7日 (UTC)

已完成。--Wing 12:19 2005年4月7日 (UTC)

关于人物出生死亡的分类

比如中国人张XX,有的分成category:XXXX年出生|Z,有的分成category:XXXX年出生|张,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应该规定一下的好,是用汉字还是拼音缩写。玉米^ō^麦兜 13:14 2005年4月7日 (UTC)

先前這類的問題亦都在Help talk:页面分类#.E6.9C.89.E9.97.9C.E7.94.9F.E5.8D.92.E5.B9.B4.E4.BB.BD.E7.9A.84.E5.88.86.E9.A1.9E討論過。但我目前的原則是:對於新的條目利用漢字分類;原有已分配英文首字的條目便按該人物的原地區,而進行重新分配。(好像已分配英文字分類香港人便用英文拼音的姓的首字作為分類(參閱en:List of common Chinese surnames的香港政府拼音部分),日本人及韓國人亦會根據其拼音去作分類。)--Shinjiman 20:43 2005年4月7日 (UTC)

怎样粘贴程序代码?

程序代码含有html格式时不能按原样显示,我使用nowiki /nowiki标签,但原来的回车换行无效,不方便阅读.

请问有什么办法?

您可以试一试将大于和小于号写成&gt;和&lt;。--Wing 12:54 2005年4月6日 (UTC)

将大于和小于号写成&gt;和&lt;或者是一个方法,但太麻烦了。没有人知道怎样做吗?从来没有人要粘贴程序代码吗? 218.13.35.178 01:50 2005年4月11日 (UTC)

<pre></pre>试过吗?--蓝色理想补充每日所需维生素 00:24 2005年4月14日 (UTC)

在維基張貼程式代碼,可在每行開頭空一個格--Hello World! 12:08 2005年4月14日 (UTC)

進行討論的template

3月份開始討論的條目,我已經把talk page中的indiscussion template給移除掉了。這是每月例行工作。--虎兒 (talk) 14:27 2005年4月6日 (UTC)

繁简转换失效

请参看周杰伦条目,使用的地方不能正常转换--百無一用是書生 () 01:49 2005年4月7日 (UTC)

對呀,我也發現兩三天前起,手動設定的對照表全都失去作用,包括新出來的標題繁簡轉換標籤也沒作用了,到底發生什麼狀況呢?--泅水大象 03:09 2005年4月7日 (UTC)
在以前我是用 zh-hk 來作轉換,但現在的「繁體」按鈕是指向 zh-tw,不知道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我已經在「參數設定」中設定顯示語言為 zh-hk, 但總是無法以 zh-hk 顯示,只能顯示為 zh-tw。) --Shinjiman 04:46 2005年4月7日 (UTC)
可能要先問一問Zhengzhu兄,因為他好像是修改過什麼東西的呢? (參閱:Wikipedia:繁简体转换请求#-.7Bcn.E5.90.8A.3D.3Ehk.E5.BC.94.7D-.3F.3F.3F) --Shinjiman 04:52 2005年4月7日 (UTC)

我有留意到这个问题。我的猜想这又是和缓存有关的问题。但是这涉及到服务器端的设置,令我的debug工作比较困难。特别是,我无法在我自己的测试服务器上重建这一错误。

一个临时的解决办法是对修改一下转换表并保存,这样会强令刷新缓存里的转换表。-Zhengzhu 13:22 2005年4月10日 (UTC)

詭異的標題轉換功能

話說自從前一陣子文章標題簡繁轉換功能(-{T|zh-hans:簡體標題;zh-hant:繁體標題}-)被新增上來之後,我就忍不住愛上了這個新玩具到處用,但是,這幾天突然發現這功能轉換有點怪怪的,有時會無法正確轉換,因此我做了一些小實驗想要釐清現象,獲得以下結論:

  • 標題轉換功能會在第二次切換回預設字碼版本時才出錯:舉例來說,我是使用台灣版中文繁體的用戶,因此平常我在進入一個新的條目時,系統預設會以zh-tw標籤的中文繁體模式呈現。第一次進入時,標題轉換正確,但是當我按下zh-cn的標籤切換成簡體字,然後再按一次zh-tw標籤回到繁體模式後,原本第一次進入時轉換正常的標題就不再正確轉換了。
  • 每次改變登入身份後的第一次瀏覽,標題轉換功能都會復原一次:意思是說,雖然我在經過上面的手續後標題繁簡轉換原本是失效的,但如果我將用戶ID登出,或是登出後再登入,那麼轉換功能又會復原正常(只可惜,正常的機會只有一次,再簡繁標籤切換幾次之後又會失效)
  • 失效問題只會在用戶預設字體的那種字碼版本發生:要發現這問題過程就比較tricky一點了,還好,有個適合的條目可以實驗這問題,那就是IPod這條。話說因為是Apple公司註冊商標時蓄意如此設定,因此正確商品名應該以小寫字母開頭的「iPod」因系統技術的限制,被迫以IPod的的條目名稱存在於維基裡面。為了能夠讓畫面上實際看到的標題能符合商品的註冊寫法,因此我利用了原本是作為繁簡轉換用途的標題轉換標籤來處裡,以手動修正的方式放了-{T|zh-hans:iPod;zh-hant:iPod}-的標籤在文中,然後再依照上述的方式試驗標題是否有如我預期般轉換,發現對於系統預設是繁體字的我來說,無論按下zh-cn的簡體標籤幾次永遠都可以看到正確的標題iPod,但相反的我預設的zh-tw繁體標籤卻只有在第一次瀏覽時正常轉換為iPod,第二次之後就變成原本的條目標題IPod。為了應證系統是不是特別討厭用繁體字�

不希望看到太細的分類

留言已移動到Wikipedia:投票/創建只有一個條目的目錄是否妥當--阿福( Talk) 06:48 2005年4月16日 (UTC)

網路天書

[3] 剪下貼上也做得太扯了吧--Blauncher 11:45 2005年4月12日 (UTC)

不只是剪下貼上的問題,他是直接dump的維基百科的資料庫。管理員好像以前交涉過,但是沒有什么變化。--蓝色理想补充每日所需维生素 11:54 2005年4月12日 (UTC)
这正是考验我们能够坚守自由版权主义的时候。--Hamham 16:00 2005年4月12日 (UTC)
我在那里贴了几个侵权通告,结果被封了。看来他们根本不理会我们,也根本不理会版权问题。--百無一用是書生 () 13:12 2005年4月13日 (UTC)
从理论上讲,网络天书这么说没有违反版权法,只不过太没有道德而已。其实不用管他的。他缺少多语言链接,也缺乏资金支持。挺不了几天的。--Hamham 13:16 2005年4月13日 (UTC)
呵呵,Hamham說得好。zzz....很睏 (叫醒我) 13:19 2005年4月13日 (UTC)
维基百科是按照GFDL协议发行,那么他们就应该遵照GFDL协议。GFDL协议也是在版权法的基础上制定的呀--百無一用是書生 () 13:22 2005年4月13日 (UTC)
有沒有跟維基基金會的人討論過這個啊?

我也给他们提过版权的问题,但他们没搭理。--Mountain(Talk) 17:19 2005年4月14日 (UTC)

你们觉得网络天书应该怎么做?在天书曾经DUMP来资料页下方注明WIKIPEDIA?难道你们不知道在CNIC.ORG的历史页面也可以发现的?我觉得我们遵守了GFDL。而这里有些管理员连条目:网络天书多不允许出现,删除了好几次了!--网络天书 02:36 2005年4月15日 (UTC)

我在修订历史中找不到您说的,况且GFDL明确要求至少有5个贡献者的名字,并且每篇文章注明来源。其实很简单,您可以用一个模板,在使用维基百科的文章中注明本文主要内容来自维基百科之类的信息--百無一用是書生 () 07:56 2005年4月15日 (UTC)
wikipedia.org的公开下载的数据库就是只有一个最近贡献者的版本。也许本来就是这样防止COPY吧。也许只有我们DUMP来自WIKIPEDIA的每一个页面经过5次以上的修改,我们才可以和WIKIPEDIA公开讲版权吧。--网络天书 15:14 2005年4月15日 (UTC)
old数据库也是公开下载的呀!还有图像和内部链接数据都是,在这里,所有编辑历史都在里面。唯一不公开的是用户的个人资料数据库而已。您如果真的尊重GFDL,应该至少努力一把找到这些数据库(不是很难找哦,和您下载的cur库是放在一个地方)。另外,如shizhao言,您应该在引用自维基百科内容的页面加上注脚,说明其来源。就算是编辑历史里有关于来源的数据,加上注脚可以表达您的良好愿望(good faith)。具体措辞可以可以参考answers.com,如http://www.answers.com/wikipedia。如果您需要技术上的支持来对所有来自维基百科的页面加注,可以在这里提出。 -Zhengzhu 17:04 2005年4月15日 (UTC)
据我所知,CNIC.ORG是DUMP了2004年8月的WIKIPEDIA的数据,那时的公开下载的数据和现在不太一样,MEDIAWIKI版本也时1.3,而且cnic.org最初的设想也就是在巨人的基础上有点改进和发展吧,最初也表明采用WIKIPEDIA的数据。经过大半年的发展,cnic.org已经改变很多,MEDIAWIKI的版本也升级到1.40,而且WIKIPEDIA的发展也有目共睹,而且DUMP的200408的数据跟现在的WIKIPEDIA已经差别很大了。我不想为网络天书这样的侵权的行为辩护。至少网络天书的首页链接这WIKIPEDIA.ORG,而这里连条目:网络天书多不允许出现。也许在这里的都是国际主义者,但我是民族主义者,我会支持网络天书的。--网络天书 (签名是User:Zhengzhu补上的)
說出這些話的你顯示出對著作權的漠視——民族主義已經成爲違法犯罪的合理藉口了?條目沒有你大可以自己建立:我們不了解的東西縂不能憑空捏造去創建吧。你支持誰我們不介意,希望貴站遵循GFDL,對條目的創建者予以署名——而不僅僅是給轉貼者。--學習第一|有事找我:P

网络天书:1)请问是如何的“不太一样”?从Internet Archive可查数据表明,最迟从2003年6月起,中文版的历史数据库就已经可以在download.wikipedia.org下载。当时我们的cur库(即最新页面版本)有4460字节之多,而old库(历史数据)则有2M之巨。可以说从一开始,中文版的历史数据库就是开放下载的。2)从侵权的角度讲,数据库和软件版本是毫不相关两回事。3)即便是“DUMP的200408的数据跟现在的WIKIPEDIA已经差别很大了”,并不能说明CNIC可以抹除某一文章是源于某一GFDL文档的事实。GFDL所要求之一,也就是将这一事实公开而已。

事实上,象CNIC这样的镜像站点是可以对中文维基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毕竟中文维基的服务器在北美,大陆网友访问起来总是没有象访问CNIC那样方便。如果CNIC采取更理性的态度,完全可以获得中文维基社区的认同,双方可以协作采用对方提供的内容(如果都遵循GFDL的话),并定期同步双方共有的数据。我想当初维基百科选择FGDL这一版权模式,也是希望能发展出这样的合作模式。-Zhengzhu 12:12 2005年4月17日 (UTC)

关于网络天书被删除的问题,请看相关政策,不要加入自己刚发明的东西,如果过一段时间网络天书网站发展到了有比较大的影响力的话,可能会有人写这个条目,还有一条,就是不要写与自己有关的东西,基于以上理由,请思考一下。如果不符合以上原则,就有广告的嫌疑,是会被删除的,谢谢你还来维基百科讨论问题,内容可以复制,但思想和参与的团队却无法模仿和复制,如果你有心把网络天书做好,就做出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内容,你想想如果大部分内容和维基百科相同,网络天书的编辑者总有一天会到维基百科来编辑的,祝你好运!--维游 (^o^) 怎样做出漂亮的签名 07:24 2005年4月16日 (UTC)

我们可以建个QQ群吗?

这样肯定方便了大家的交流啰!尤其是大陆的朋友,因为我msn、yahoo通用的不多(只限于单对单聊天),不知它们有没有固定组群聊天功能?如果有的话,建个msn组也不错哦,那样大家联系起来就方便多了!玉米^ō^麦兜 12:22 2005年4月12日 (UTC)

QQ群:2382326--Icemanpro 12:30 2005年4月12日 (UTC)

问问英文维基的几个问题

我今天意外发现了英文维基的条目UVO重定向到了Wikipedia:Neutral point of view。不知这个UVO是什么含义?缩写?没想到和我ID重了名哦,呵呵,荣幸!

另外,WIKI词典中的条目是否可以在WIKI百科中做内部链接,比如,我想在百科我的页面把词典里我的页面做链接,除了用外部链接的http://zh.wiktionary.org/wiki/User:Uvo 外,有什么内部链接格式可以处理么?谢谢!就像各个语言的百科版本条目可以用en:XXX,fr:XXX那样子。玉米^ō^麦兜 15:23 2005年4月12日 (UTC)

你可以用[[wikt:字典要找的字]]或是{{Wiktionary}}。--虎兒 (talk) 15:28 2005年4月12日 (UTC)

那WIKI文库的缩写是?222.20.211.25 15:35 2005年4月12日 (UTC)

比如我用wikt:法语链接到了中文词典的法语,但wiktionary:法语显示的链接则是英文词典的法语(虽然没有这个词)。在如在中文词典里用类似格式,wikipedia:法语wikipedia:user:uvo也是链到了英文百科,不知要想链到中文百科的话用什么格式?玉米^ō^麦兜 05:49 2005年4月13日 (UTC)

以上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我来说一下: 关于UVO,在英文wiki上问了,建立这个转向的人回复是:UVO was meant as a tentative alternative for POV: "POV" can mean "the opposite of NPOV"; or can mean the abbreviation of "point of view", which to some extent is included in wikipedia (while the "NPOV" concept, as explained in NPOV tutorial, "Space and Balance" section means not excluding any reasonable approach to a topic, while "neutrality" is reached by balancing these approaches/viewpoints). So I didn't tell yet what the acronym UVO was meant to mean: UnVerifiable Opinion (so, linking to the idea of wikipedia:verifiability too). That was explained in Wikipedia:Neutral point of view article itself (that's when I created the UVO redirect page); the UVO clarification remained there for several months last year; then someone in the end changed the text of that article, and the explanation went lost. Hope this helped you a bit: no danger using this word/acronym for something else; I don't suppose UVO as an acronym for "opposite of NPOV" will ever catch, but it was worth a try. Maybe best to delete the UVO page though, because it became senseless. Note that my initial remark about the "opposite of NPOV"/"point of view" ambiguity has been handled otherwise and in a way I don't think I have to restate that remark. --Francis Schonken 15:11, 14 Apr 2005 (UTC)

在中文词典里可用[[wikipedia:zh:法语]]链接到对应的中文百科条目。玉米^ō^麦兜 12:00 2005年4月15日 (UTC)

中国玉溪

中国云南省玉溪市的邮政编码为653100,并非435000

已更正,谢谢提示。注意留下签名噢,四个“~”!玉米^ō^麦兜 06:40 2005年4月13日 (UTC)

應否建立模版沙盒?

這裡有一個Wikipedia:沙盒,可供測試編寫章節,但是就無法測試模版。應否建立一個template(如{{sandboxtest}},專門用來做測試用途?另外Wikipedia talk:沙盒應否重定向到Wikipedia:沙盒,還是應該是「沙盒討論」??--Hello World! 14:55 2005年4月15日 (UTC)

我的看法是不必建立单独的模板沙盒;支持talk页面重定向导沙盒正文页面。同时,QQ群2382326中已有几十位维基人,即时指导甚至示范的作用应该比自行尝试更直接,可考虑在该页面加入此项资源。--冷玉 19:07 2005年4月15日 (UTC)
中國大陸以外的人是不用QQ的--Hello World! 12:05 2005年4月16日 (UTC)
大陆以内也有人不用QQ的,比如我。还是用skype比较方便吧,语音的,有什么问题,直接开个小组语音会议,很方便啊。建议维基人多用skype交流,这样比较快啊。我的skypeID是--googoz 12:26 2005年4月20日 (UTC)[callto://googoz/ Googoz]

怎么搞的?wiki不支持callto:// 的外部链接吗?--googoz 12:26 2005年4月20日 (UTC)

没有用过,等会使一下--用心阁(对话页)Wikimania 2005! 02:01 2005年4月22日 (UTC)

今日前往日語維基時,被告知他們設立了Wikipedia:按語言劃分維基人。相同的列表亦於英語及法語維基設立,所以我也在中文維基設立了。希望各位多多支持。^__^ --石添小草 16:55 2005年4月16日 (UTC)

這是要來分派翻譯工作用的嗎?^_^--Theodoranian|虎兒 (talk) 17:28 2005年4月16日 (UTC)

我觉得在共享资源和元维基上,有使用各种语言的人参加,有必要提供每个人的语言能力,以达到交流的目的。在单语言维基上恐怕没有这个必要,即使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人,参加到中文维基上也要以中文写作。即使不会任何其他语言的人,也同样可以在中文维基上发挥,只要他会正确地使用中文。--方洪渐 01:42 2005年4月17日 (UTC)
不過我想這分類的用意是,如果遇到某些特定語言資料的東西需要求助時(例如前一陣子有日本人跑來dump捏造的條目資料,我們需要有懂日文的人去求證),比較知道該找哪幾位維基人尋求幫助吧?--泅水大象 13:12 2005年4月17日 (UTC)
我试了一下,只能搜索拉丁字母,并且只能搜索出一种语言的词汇,对中文维基可能没有多大的用处,除非我们所有条目都加上汉语拼音。--方洪渐 08:34 2005年4月19日 (UTC)

有關大學科系

最近遇到的問題,請問大學各系所是否有必要保留?? (之前沒刪掉是因為那些大學的條目都太短了,刪掉就沒內容了...),目前和User:用心阁討論的結果是傾向刪掉,不知大家意見如何?? --Kerry 01:43 2005年4月18日 (UTC)

不明白什么意思。是大学条目中的系所内容,还是说大学系所本身的条目?对于前者,系所是大学最基本的元素,不可或缺,尽管可能在很多大学内容都有类似。对于后者,每个人也许会有不同观点。每一个大学系所等机构的状况也不同,比如有些大学,一个院系或者实验室的价值,比如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歌廷根大学数学系、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哥伦比亚教育学院、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耶鲁大学法学院、哈佛大学商学院,其历史地位比许多一个学校的意义还重大;就如南京大学,一些院系的历史基本上象征了整个中国这个学科的历史。条目保持与否,我觉得还是应该具体到每一个项目,看其是否有适当的充实的内容。更重要的在于要确认,是否说明了事实的状况,是否有悖于事实,包括是否有不合事理的过度褒扬或者贬损。Wikinu 02:09 2005年4月18日 (UTC)
喔,我說的是有些大學條目裡列了很長的所有科系列表,所以在考慮要不要刪掉;因為像其他語言的版本,它們的大學都只列學院,所以在想是不是也只列學院就好,當然一些特別的科系是可以保留的。--Kerry 03:37 2005年4月18日 (UTC)
尽量尊重写条目的人吧。日本很多大学的条目也是罗列了院系。其实是有用的信息。例如新生选择大学时,就可以知道每个学院有什么专业了。编辑的时候,尽量做“加法”,不要做“减法”。这是我的看法。--Hamham 08:05 2005年4月18日 (UTC)

非常同意Hamham兄的编辑的时候,尽量做“加法”,不要做“减法”的观点,我觉得除了发现证据确凿的错误,或将语法改变得更通顺,尽量不要删除其他人的劳动,任何信息需要的人都会觉得有用,尤其是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信息,不要怕它们烦琐。--方洪渐 08:50 2005年4月19日 (UTC)

替所謂的繁簡轉換想個更好的名字

這裡所提到的转换,不仅仅要处理繁体字和简体字的问题,还要处理中文在世界各地之间的词汇分歧问题。因此我認為不該叫繁簡轉換,應該有個更好的名字。

另外也煩請大家多多照顧Help:中文維基百科的自動轉換。(目前內容只有一些編輯的問題。另外也該放入關於管理、讀者的相關內容)

怎么把template翻译成中文?

你们觉得“模型”如何? 向柏霖 08:00 2005年4月18日 (UTC)

“模板”?--Isnow 08:41 2005年4月18日 (UTC)
“模板”比较顺。--zy26 (Talk) 12:10 2005年4月18日 (UTC)
至少在分子生物学里面是翻译成“模板”的。--玉米^ō^麦兜 14:48 2005年4月18日 (UTC)
將template翻譯成「模板」的稱呼法其實一開始是源自於印刷業,因此是蠻正統的說法,連M$的Office軟體系列裡面也是一直都叫模板,一叫就叫了十幾年......--泅水大象 16:18 2005年4月18日 (UTC)
好像 M$ Office 的繁體版本是用「範本」的。--Shinjiman 18:15 2005年4月18日 (UTC)
不会呀,你的繁体版本是哪里的?为什么我这里还是模板不是范本?--Panda 19:52 2005年4月18日 (UTC)
不過這樣說來,我這會兒才發現此時使用的M$Word它的Template是叫「範本」,難道是不同軟體有不同的叫法?真是令人困惑...mmmm....--泅水大象 02:09 2005年4月19日 (UTC)
“模型”是模仿一种实物造出来的样子相似,但没有其功能的模拟物;“范本”是依照其改编的原型;还是“模板”比较贴切,如同做月饼的模子,一扣出来一个基本同样的东西。--方洪渐 08:59 2005年4月19日 (UTC)
在大多数学科中都叫模板,大部分的软件中也是这样翻译这个词语的。--维游 (^o^) 怎样做出漂亮的签名 09:47 2005年4月19日 (UTC)

对于Category的繁简转换必须要进行了!

以前提到过医学系醫學係的问题,后来又提过一个是由于页面繁简转换超过了50个,于是那个条目最后面的Category:简体字不能转换成Category:繁體字,导致编辑出来的这个条目的Category成了死链接。今天又遇到的问题是,在Category:药学Category:藥學)的子目录里,药字头条目与藥字头条目分列了。这显然是个问题噢。玉米^ō^麦兜 15:06 2005年4月18日 (UTC)

是的,一直都是这样的,分类里的条目名是不转换的。比如张和張这样的都会分列的。--Panda 15:47 2005年4月18日 (UTC)

Interwiki guidelines

  • Halló! Some months ago I started to get informations about where to insert and how to sort interlanguage links. I thing that information should be available in a central place, as at the "embassies" linked to en:Wikipedia:Embassy.
  • See what I have "collected" so far at commons:User:Gangleri/sandbox/Template:Interwiki_guidelines. Would be happy if you would add / maintain information about zh: if your community has already decided / will decide about this. Thanks in advance! Best regards Gangleri | Th | T 22:30 2005年4月19日 (UTC)

对于偏离编辑的讨论如何处理?

在争议条目中的讨论页,经常会出现偏离编辑的发言,我觉得应该尽早删除,防止争议扩大。另外对于新参与的同仁,也应该强调一下发言应当围绕编辑的原则(我自己也是几个月后才意识到这个规矩的)。不知各位有何意见?--肉丝跑蛋 (留言) 12:52 2005年4月20日 (UTC)

当然应该只讨论与编辑条目有关的话题啦--百無一用是書生 () 13:40 2005年4月20日 (UTC)
我做了个简单的模板,请大家提出意见并酌情使用。Template:keepontopic--肉丝跑蛋 (留言) 02:22 2005年4月21日 (UTC)
可以存档起来,可能有有用的信息,维基最忌讳的是破坏资料。--维游 (^o^) 怎样做出漂亮的签名 03:14 2005年4月21日 (UTC)
其實縱使是被刪除的資料,實際上也不是真的就消失無蹤而是改成禁止非管理員閱覽而以,所以如果只是在編輯時移除它們,以資料的保存角度來說仍然是沒有遺失的啦(可在歷史資料中查詢),這點不用太過擔心。--泅水大象 03:21 2005年4月21日 (UTC)

Template:CompactTOC2

被保護了,希望能添加 [[#0-9|0-9]] 的代碼,因為有時候,列表有數字開頭的部份。--roc (talk) 13:37 2005年4月20日 (UTC)

已加上,看看效果如何--Hello World! 14:43 2005年4月20日 (UTC)

謝謝,很棒。--roc (talk) 00:16 2005年4月21日 (UTC)

Wikipedia:特色条目评选頁面合併

Wikipedia:特色条目评选Wikipedia:条目评选應合並,後者有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的评选和特色条目评选,涵蓋了第一個頁面的内容。--用心阁(对话页)Wikimania 2005! 07:03 2005年4月21日 (UTC)

其實第二個頁面的特色條目評選部分,只是把第一個頁面用了template轉貼過去而已。--可夫 (talky? click me!) 07:14 2005年4月21日 (UTC)

同洗澡水一齊倒掉的嬰兒

剛才有人侵犯著作權屢勸不聽被我封禁了,可是他是用proxy上來的,IP跟User:KJ一樣......然後KJ就跟我說她也被我封禁了......成了同洗澡水一齊被倒掉的嬰兒.......請問該怎麼辦?--Theodoranian|虎兒 (talk) 14:47 2005年4月17日 (UTC)

我從出水孔爬出來了,謝謝維游。--KJ (talk) 15:32 2005年4月17日 (UTC)
呵呵,好有意思的比喻!--维游 (^o^) 怎样做出漂亮的签名 16:06 2005年4月17日 (UTC)

User:KJ今天又被封了,问题是这次被封的IP是163.27.153.1,但KJ的IP是218.35.*.*,而且浏览器没有设代理。为什么会是这样?--Mountain(Talk) 13:26 2005年4月24日 (UTC)

那如何對付那個連talk page都要搗亂的人? 同時,我想知道一下為什麼Talk:小白會有這麼多的破壞?--Hello World! 13:57 2005年4月24日 (UTC)
我的瀏覽器是Firefox,剛剛試了一下,在 proxy的設定中,設為「直接連到Internet」會出現查封的訊息,設為「自動偵測此網路的proxy設定」則可以進行編輯。--KJ (talk) 14:08 2005年4月24日 (UTC)
更正,上面的這個訊息是錯誤的,因為我剛剛又出現了查封訊息,這次是設為「直接連到Internet」才恢復。--KJ (talk) 14:33 2005年4月24日 (UTC)
可能是這個ip:211.76.97.250
13:18 2005年4月24日 Mountain已解封“211.76.97.245”--Hello World! 03:35 2005年4月26日 (UTC)

新条目推荐/候选页面出现的问题

在某日期下提出新的条目,保存后在此页面没有更新,怎么回事?以前不是这样啊?--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01:23 2005年4月22日 (UTC)

这是使用了{{}}的缘故--百無一用是書生 () 05:45 2005年4月22日 (UTC)

有没有关于维基的书刊出版物??

市场上有没有关于介绍维基,或者涉及维基的专门的书刊之类的出版物啊??如果有,我想要。如果没有,我们是不是可以一齐编辑一本呢??

这样的话,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维基、体验维基,参与维基的活动,为中文维基添砖加瓦。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样做是不是怀有商业目的性的,不过可以将出版书籍作为进行非营利性商业活动,就是把所获利款项无偿捐献给维基基金会。

如果通过一些活动进行维基的造势,势必会引来更多的热心人关注维基,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弊端。例如,某些条目的中立性一旦很成问题,便会引来国内的严重封锁等等。

以上仅仅是我小弟的个人意见,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枫难寻 11:01 2005年4月22日 (UTC)

实际上大家也可以通过正规的出版物来使维基的权威更加高,更多的人通过出版物可以看出哪一个网站才是真正的维基,这对于维基的安全性也有很大的好处,用这种方法来使盗版维基无处逢生。枫难寻 11:23 2005年4月22日 (UTC)

请参看de:Wikipedia:WikiReader,这是德文版作的一个精选文章的连续出版物,也提供印刷版,还有出售,[4] ,另外基金会的通讯也提供印刷版。最近德文版出了维基百科DVD,还登上了亚马逊书店的销售排行榜。其他的好像没有听说了。中文的就更没有了。我倒是有一个想法,如果有可能,把咱们的帮助文档和维基百科的主要政策方针编成出版物,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但是首先得有出版社愿意出版才行。其实GFDL并不禁止商业行为,只要仍然遵守GFDL协议。--百無一用是書生 () 11:25 2005年4月22日 (UTC)
我觉得精选文章的方式来介绍维基不好,应该出版一本完全介绍维基的书籍,包括维基的历史、使用方法、精选条目等一些关于维基的东西。这样才能让读者更深一层地了解维基。枫难寻 12:03 2005年4月22日 (UTC)

关于Wiki技术,目前有唯一的一本专著:沃德·坎宁安与Bo Leuf合写的The Wiki Way(我们的大都督建议译作维基之道)。此外还有许多论文、新闻报道,可以用Google搜索到的。--Mountain(Talk) 12:07 2005年4月22日 (UTC)

其實現在有PDF檔,我們是否可以考慮每隔幾個月,用電子的方式來發季刊,這樣就是說把東西給編出來,然後做成PDF檔,想要的人可以自己把它給列印出來,這樣是最方便的。不過這需要有人主事.......也需要分工,只怕大家有心無力。--Theodoranian|虎兒 (talk) 12:39 2005年4月22日 (UTC)
可能没有理解我的本意,创作维基出版物,最重要的目的是宣传!!而宣传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将书籍作为载体。用电子的方式可怕是很少能有人了解维基了。枫难寻 14:01 2005年4月22日 (UTC)
可是要弄成實體的書籍,那就會有成本的問題,要找到金主做這件事才行。--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3:44 2005年4月24日 (UTC)
這個嘛,同好社團也是可以出版的,還有沒錢出書前是可以用賣T-shirt、小飾品來湊錢,當然這是同人誌的玩法,可以學批踢踢的一些版作版服之類的作法,前提就是要有號召力跟創作就是了。--Blauncher 11:20 2005年4月26日 (UTC)
请参看en:Wikipedia:WikiReader--百無一用是書生 () 11:08 2005年4月26日 (UTC)
写了一个Wikipedia:维基读本,欢迎讨论--百無一用是書生 () 11:24 2005年4月27日 (UTC)

请不要使用“你们”“我们”这样的字眼!

即使您是一个wikipedia管理员,也仅仅是多点义务的参与者,而不是WIKIPEDIA拥有者,当你口口声称用“你们”“我们”字眼的时候,你好象已经曲解了GFDL的含义了。即使是访客,也好象不该让你用“我们”来区别吧。--User:61.173.64.49

GFDL的含義是什麼?以我淺薄的知識,我還不知道GFDL連講個你們我們都不准?任何話都有上下文,或許有許多時候去分你們我們並不恰當,但如果你指的是前面對於其他網站未依規定使用維基百科資料的相關討論,很抱歉,我想是起頭者先區分你們跟我們的喔!我想他說人心胸狹窄應該不是包含他自己吧?--Theodoranian|虎兒 (talk) 14:11 2005年4月22日 (UTC)

建议将Category:北京的大学改为Category:北京高等院校

或者删除这个分类,感觉不是很必要,不然上海的大学湖北的大学都要出来了。玉米^ō^麦兜 08:04 2005年4月23日 (UTC)

玉米麥兜,其實我覺得還好耶!當然,如果你覺得改了比較好,你也可以自己改啊!!^^--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3:41 2005年4月24日 (UTC)

它显示无法移动页面,呜呜玉米^ō^麦兜 12:37 2005年4月24日 (UTC)

這位弟弟......你要去每一篇裡面把最後的category:北京的大學給改成category:北京高等院校啦!分類沒辦法直接移動。乖喔!--Theodoranian|虎兒 (talk) 15:18 2005年4月24日 (UTC)

日語條目內的刪版建議

如果可以成為條目,是否所有語言的字符都可以成為條目呢?例如俄語希伯來文等,那這裏就變成不是中文百科全書了。

假名片假名資料貧乏,內容與日語重複;

另外平假名亦不應認自成一條,請與日語合併之。

以上除了平假名有來源及一些歷史的額外資料,其餘的都可在日語內找到,請把它們全部刪除。

小勇 15:29 2005年4月23日 (UTC)

每一個有內容的條目都是編寫人的心血,請不要隨意抹殺。我看過你提義的幾個條目,其實還有很大的充實餘地,實在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日文版里也有相關的條目,為什麼中文版里就不能沒有?所以,如果你有時間請去想辦法添加內容好嗎?218.13.43.48 12:31 2005年4月24日 (UTC)

不如舉個例吧。英文版的維基百科中,有些美國動畫系列詳盡得連人物也會自成條目。你認為中文版需要這樣嗎?而例如水滸傳裏的角色,中文版也在自成條目,但不等於英文版、日文版也需要。所以,不能單憑別的語言版本裏也有這個條目,便認定中文版也一定要有這個條目。雖然百科全書應保持中立,但在開立條目前亦應有一定的文化上的考慮。 派翠可夫 (我的討論處) 14:23 2005年4月24日 (UTC)
對不起,按我的理解,中文維基衹是因為是使用中文來寫而以.所以,衹要有人寫,并且內容够詳細到成為一個條目就可以了.美國動畫系列的人物現在沒有,并不代表以後會也沒有,衹是因為現在還沒有人了解吧,我想.218.13.58.108 03:40 2005年4月25日 (UTC)
沒錯。但我的意思是,有些東西如果用中文表達,或者如果是以閱讀中文者的角度看,不一定要和其他語言有相同的條目編排。例如「日文」,我想為平假名、片假名各立一條我是贊成的,但對於一個平假名字母是否詳盡到要另開條目這種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派翠可夫 (我的討論處) 07:03 2005年4月25日 (UTC)

不必擔心。如果詞源學的詳細介紹,不見得不可以。現在我們不是既有拉丁字母的單獨條目嗎?例如AB的?--yacht [new talk | talk] 17:51 2005年5月1日 (UTC)

一個構想

之前有在首頁的討論頁中提過,就是我們可不可以排定一個行事曆出來?讓一些有期限性的東西可以更清楚地預先安排出來,比方說質量提升計畫、評選、每週翻譯、投票(榮譽或是主題均可)、聚會等等,其實如果有這樣一個東西,除了可以讓大家的工作關係更加緊密外,也可以讓新來的人知道現在維基社群正在做什麼,比較快可以融入社群。--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4:41 2005年4月24日 (UTC)

我也有相同感受。是不是可以建一個頁面比如Wikipedia:行事曆,按年月分節(過往歷史則移到其歷史分頁)、時間排序。這樣正在進行以及即將進行的事情一目了然。另外,建議所有的評選(包括獎項、管理員等)每月集中處理一次,開放投票時間則延長到兩週。每次的候選人數目不限,有多少處理多少,只是不喜歡每天都要留意這些事情,並且這些東西並沒有緊迫性,這個月的趕不上,下個月也等得及。--roc (talk) 04:57 2005年4月24日 (UTC)
be bold to edit,所以我已寫了一個Wikipedia:行事曆,拋磚引玉,供大家討論、修訂、(或刪除)。--roc (talk) 05:57 2005年4月24日 (UTC)

中文維基內使用日文假名原則的建議

發覺到很多條目中都會出現日文假名字符,例如日本人物的中文名字後,都會出現一段日文假名,小弟雖然也懂日語,但這裏是中文版的維基百科呀,日語不是國際語言,需知道這裏有很大部份中文人是不會看日文假名的,這樣的標音有何恴義呢?可能你會說,他們是日本人,當然用日語假名標音啦。那麼耶穌是否要用希伯來文字來標音呢?釋迦牟尼是否要用古天竺語來標音呢?日語是有羅馬假名的!「鈴木」就標作 SUZUKI 不就是方便易懂了嗎?起碼羅馬字母是國際通用,為什麼要標作 すずき?如真的需要知道日文假名的拼法可到日語版維基呀!對嗎?這樣有違中立性呢!!但在引用原文的情況應可使用外國字符,如詩文創作等。 --小勇 08:12 2005年4月24日 (UTC)

因為是日本人,用當地的音標摽示才表示尊重,全用英語或羅馬字母標示,那其他不用羅馬字母的不都要抗議,像我就搞不懂漢語拼音的排列方式,哪我是不是要抗議加入ㄅㄆㄇㄈ?你不滿意就補上羅馬字母嘛--Blauncher 08:34 2005年4月24日 (UTC)
還有一點,各地的中文翻譯的原則都不同,不附原文我會猜一部作品猜到瘋掉--Blauncher 08:37 2005年4月24日 (UTC)
人名或地名條目,很多時都會有當地文字附在後面。很多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也是這樣。--Hello World! 09:20 2005年4月24日 (UTC)
可能我表達得不好,想清楚的說明一點,我討論的是標音的問題,不是翻譯的問題呢!如果說在當地人名或地名後加上當地文字,很多日本人當地名字寫法就是漢字,例如「小泉純一郎」,當地的寫法就是和中文寫法一樣 - 「小泉純一郎」,翻譯成中文後仍然是「小泉純一郎」。英文版的維基都是用日本漢字再加羅馬拼音,例如「東京」,就是Tokyo (東京; Tōkyō),法版文就先用國際音標,再打出漢字「Tōkyō ou Tokyo (prononcé /tɔkjo/)(en japonais 東京, ……),惟有日文版才會在「東京」後使用平假名,為什麼中文版的維基要使要用平假名標音呢?是不是因為夠「東瀛」味道呢?中文維基的原則是「中文第一,該條目所屬國家語言第二」,日文很多情況下的當地寫法是和中文一樣的,在標上中文條目的同時,己標上日本當地的文字了!「該條目所屬國家語言第二」的意思不是等於用該國文字標音吧?「因為是日本人,用當地的音標摽示才表示尊重」難道羅馬音標不是當地的音標嗎?羅馬音標也是日本人發明及提倡的啊,百份百日本人都會看到懂,大家也會吧?如果照這講法,我覺得這裏很不尊重耶穌釋迦牟尼。耶穌是以色列人,卻用希臘文來標音,而不用當地的希怕來文或埃及文;釋迦牟尼是古印度加迦毗羅衛國人,不用古天竺語,卻用中文標音。附原文方面,我不見得英文版的維基翻譯日文或其他語文的材料時會附有原文,相信那些英文人還未全都瘋掉。羅馬這國家已亡,但羅馬字母是全世界最多人看得懂的字元,不是英文,也不是漢語拼音(和漢語拼音有什麼關係呢?難道又無限上綱了?我也不懂漢語拼音啊,我只懂切韻標音呢)。我覺得這裏是知識的倉庫,可否不要太政治化呢?我純是用一個想令到條目清楚簡明的原則發言罷了。太多不同的語言字符,發展下去,會否令到這裏雜亂無章,根本找不到想找到東西呢?謝謝!(^_^)小勇 10:17 2005年4月24日 (UTC)
老兄啊!耶穌那個年代,現在的希伯來字母還未出現,還是使用腓尼基字母的變體呢!再者,希臘語可是當時的langua franca 啊!不用希臘語用甚麼好?--石添小草 13:05 2005年4月24日 (UTC)
噢!是嗎?這個我不知道,不能回應。而我也不知道langua franca是什麼意思,我猜是「共通語言」對嗎?你意思是要用那人物當時當地最流行的語文為準,而希臘文是當時當地最流行的語文,所以便用希臘文對嗎?小勇 13:58 2005年4月24日 (UTC)
lingua franca是混合语。不同方言区的人在需要沟通时,把文法精简,使双方能勉强沟通的交际语言。--Hello World! 14:15 2005年4月24日 (UTC)
耶穌時代是用阿拉米语(阿拉米字母与希伯来字母和腓尼基字母颇相似),但除了馬太福音外,新約聖經其他各卷都是用希臘文書寫的。--Hello World! 14:15 2005年4月24日 (UTC)

謝謝解答!那麼英文就是現代的lingua franca對嗎?那耶穌釘十字架時,我聽說是用希伯來文寫上「猶太人的王」的,原來是錯的!那是用什麼文寫的? 小勇 15:04 2005年4月24日 (UTC)

個人習慣問題,就算寫上也沒什麼大事情,還不至於比敗壞了維基吧?如果不喜歡,你也可以在編寫條目的時候不用假名。不過,應該也會有人加上的^_^ 畢竟中日韓之關的文化關係不同於與歐美之間, 為什麼不能多一點包容呢? ^_^ 218.13.43.48 12:17 2005年4月24日 (UTC)
我同時也是日文版的會員,絕不是對日本或日語有偏見,而只是看到一概地把不必要的外國文字加諸中文版的條目上,甚至用來標音,甚至用也可拿來作一個條目,你看看有哪本中文百科全書會這樣鬧鬼的?你用漢語拼音可以,你用注音ㄅㄆㄇㄈ我也同意,就算你用舶來品英文字母我也會接受,畢竟這都是中文版維基內的既定查詢索引排序。看看指引,中文地名是包括中日韓越蒙的啊!打上不必要的日語假名就是壞了規矩啦!小勇 13:58 2005年4月24日 (UTC)
其實中文也需要標音,不過算了,光是方言跟音標系統就可以累死人了。--Blauncher 12:52 2005年4月24日 (UTC)

我不懂日文,但是我贊成在人名或某此專有名詞上補上原文,並且認為在大多數相似情形下,應該要補上原文。因為各地翻譯情形不同,附上原文,有助於考據原始文章,在相關網站也便於使用原文快速查到所要的資訊。(我遇到的情形常是在科學方面相同學名有不同翻譯,在沒有附上原文的情形下,常常會誤以為是另一種東西)--KJ (talk) 13:36 2005年4月24日 (UTC)

我是懂日語的,我想請問如果原文與中文漢字一模一樣,你覺得要怎處理呢?例如「田中太郎」,中日的寫法都一樣,是否要加上「たなかたろう」?小勇 13:58 2005年4月24日 (UTC)

有關日本人條目的說明

我覺得,或許我應該在這裡解釋一下為甚麼日本的地名和人名需要附上假名。這是因為,日語和漢語、韓語最大的分別是,一個字可以有多個讀音。這程況尤其以人名和地名為甚。由於歷史或傳統的原因,使不少地名不能照正常的讀法,而要依傳統的讀法去讀。其實這一點如果學習日語有一點時間的話,也會開始發現有一大堆詞語的特別讀法要死記,如:“乙女”(otome)等。對於人名,如果不寫明白的話,即使當地人也會讀錯。例如:“金野”這個姓不讀"kaneno"或"kinno"而要讀作"konno";可是,"konno"除了可以是“金野”以外,還可以是“今野”。如果不清楚標明漢字的寫法和假名的讀法,就會引起混亂。因此,漢字和假名兩者是需要同時出現。--石添小草 14:22 2005年4月24日 (UTC)

其實我覺得你在表示那些日語名稱的時候都是用羅馬字的,這樣大家都看得懂,如果你用了日文假名,相信會有一大部份人是看不懂的。
這裏不是日語版維基,不必要標示日本語讀音,如果想知道日文的讀法可以到日文版的維基對嗎?有關日語專有名詞(人名及地名等)的中譯方法,請參考拙作日语专有名词的中译原则。我覺得這裏的崇瀛主義實在太重!看看日語中文兩文的分別,簡直就像鉅著與小作品比較似的。不好意思,可能又得罪了,但我真的看不過眼,這裏像成了日文版的殖民地!如果必須要標讀音,就標日本的平文式羅馬假名好了,千萬不要用平假名或片假名。:小勇 14:50 2005年4月24日 (UTC)
我看漏了眼,原來還有一則漢語也頗可觀的 小勇 14:54 2005年4月24日 (UTC)
我不覺得有甚麼崇日不崇日的。反正文化本來是應該互相專重的。正如在日本,他們也為專重中國人和韓國人而採用我們本身的語言來稱呼我們。所以,我們也同樣地應該尊重他們的文化才對啊!--石添小草 20:08 2005年4月24日 (UTC)
看來這不是尊重與否的問題,我想討論的是篇寫條目的規則:第一,使用外國文字的原則;第二,外國專有名詞是否需要標音?第三,如果需要標音,使用那一種標音?我非常希望能與熟悉維基規則、明白漢字文化圈的存在問題、了解翻譯技巧及懂得日語的朋友討論有關問題。我不希望這些討論變得太政治化、無限上綱或是情緒化。我十分尊重這世界上的一切文化,但不會只是單單尊重個別某一文化。如果認為我那方面做得不好,令到大家覺得我不尊重日本文化,敬請指出,我會有錯必改。剛剛在日本版的維基上看一個條目,是李鴻章,第一句是「李 鴻章(り こうしょう、1823年 - 1901年)」,是用日語平假名標出日本式的發音,不見得有採用我們本身的語言來稱呼,其實亦沒此別要,反正李公也聽不到,他不會介意,日本人之間的溝通,說り こうしょう,大家都懂,和外國人满通嗎?便說Li-hongzhang,和中國人满通嗎?寫出來便行了。同樣地,如果用「平成天皇」的書寫方式去稱呼日皇,怎樣也較用「へいせいてんのう」尊重得多,大家知道「へいせいてんのう」可以被理解或寫為「弊政天皇」嗎?明白到為什麼日人不能放棄使用漢字的原因嗎?小勇 22:38 2005年4月24日 (UTC)
這點我認為不大妥當,因為這牽涉到的不只是看不看得懂的問題,還有必需顧慮到文化所有國的觀感問題。意思是說,除非你有把握對於每個日本人來說,羅馬拼音的日文也被視為是標準的日文而非外文翻譯,否則就不能把羅馬拼音與日文之間劃上等號。除此之外,只要不影響閱讀上的平順性與資料檢索的一致性(用日文假名當條目名會影響到檢索與關連問題),我不大懂為何多一個外國文字的附註參考(不只是日文,像是韓文、泰文甚至其他語言都一樣)會有那麼罪大惡極,如果認為不是每個人都看得懂假名拼音的話,讓平片假名與羅馬拼音並列參考不就得了?--泅水大象 03:53 2005年4月25日 (UTC)
有關日語羅馬字的使用性問題,可參考日语罗马字。日語本身是一種拼音文字,所以不存在拼音化這討論,只有羅馬字化過程中在日本曾出現過用使用哪方案而進行過討論。不論用標準式(又稱平文式,日人及華人最多使用)、訓令式(歐洲使用)還是日本式(已少見有人使用),都能準確表示日本假名的原型,沒有偏差,這些不叫做翻譯,只是羅馬字化,是一對一的羅馬字化,可以劃上等號,如果用中文思維是想像不到的。我不明白為何非得要放些用來標示發音的不必要的外國字符在中文維基內,我並不是針對日本,大家千萬不要誤會我和近日的反日事件有任何關連,我是支持中日友好相處的。相對南京大屠殺,胡亂放幾個小字在中文領域上,也不是什麼罪大惡極。請參考拙作阿倍仲麻呂,那裏有一整段日本文字在合法居留呢!問題是中日兩國語言的文化關係特質是世界中獨有的,我們不在這裏求個清楚明白,會對日後做成想像不到的混亂,請注意,是想像不到。有關顧及文化所有國的觀感問題,漢字已是日本本身的文字了,不要以為漢字是中國人發明的就當成是漢字的主人,請不要存在這種以中國文化為中心的思想。用漢字表示該國的專有名詞(有關拙作日语专有名词的中译原则為何又被搬了家?)已是十分尊重的做法!除非那詞有出現假名或日本漢字與中文漢字有所不同,需作出翻譯,否則不應氾濫地使用假名。正所謂魚非魚,焉知魚之樂?不若我們找個日本版的朋友,問問意見有這需要嗎?小勇 09:29 2005年4月25日 (UTC)
贊同泅水大象的說法!218.13.58.108 04:11 2005年4月25日 (UTC)
還是覺得衹是習慣問題呢,日語名稱後面跟假名從來沒覺得有什麼問題呢.218.13.58.108 03:52 2005年4月25日 (UTC)
如果你認為不應該把日文名詞用日本假名來標註發音的話,沒有問題,在維基大家會尊重你的觀點。但是也請你尊重另外一個觀點,那就是:在標註日文名詞時應該使用假名。同樣地,你也可以認為在中文維基沒有必要給出日文發音的話,但是還有另外一群人認為,給出原文發音是有必要的。維基的中立精神就是,把所有的觀點並列出來,而不是去爭論出個是非高下。所以如果你認為應該使用羅馬字拼音的話,你可以在那些日文條目中加上去,這個大象在先前已經說過了。
另外在指控這裏有「崇瀛主義」之前,可以先去比較category:汉语category:日语這兩個分類中內容份量上的差異,或許你會得到不同的結論。--可夫 (talky? click me!) 10:10 2005年4月25日 (UTC)
真搞不懂,是否我真的做了什麼不尊重人家的事情呢?到目前為止,我並對任何未日文字符進行過任何改動啊!我就是因為尊重別人,所以才來這裏求助,問個明白,大家好做呢!把所有觀點並列出來,始終要有個定斷吧?不然我會到聊天室聊天好了。你提議那個條目加上羅字的方案,我在我自己的作品裏已是這樣做的了,就是給大象兄改成日語假名呢!哈!小勇 10:19 2005年4月25日 (UTC)
對於「崇瀛主義」的指控,我發覺越是不了解日文化,越是崇瀛,越不懂日語,越是胡亂使用日語。我在這裏提出我的觀點有什麼不妥呢?這裏是否不歡迎新人發言呢?把我的作品搬來搬去也不說個原委,還著我退會呢!到底誰不尊重誰?小勇 10:29 2005年4月25日 (UTC)
對這我有些補充,越是不懂日語,應該越多使用,這樣才會進步,但有錯請改。小勇 11:01 2005年4月25日 (UTC)

這是「互助客棧」,可否給我一些幫助,定一些指引出來呢?最重要大家會遵守,你說的日文名詞,是指專有名詞吧,不然「中國」都是日文名詞呢,是否需要加上假名呢? 小勇 10:39 2005年4月25日 (UTC)

你也鬧得太過了吧?你眼中就只有假名假名假名,有假名到底會怎麼樣?會死嗎?人家不同意你的意見,你就反駁,問一大堆問題,只要有人一回,你馬上跳出來再駁,這到底有什麼意思?你懂日本文化就很了不起,別人都成了白痴,還須要你在這邊教訓別人中國要不要用假名嗎?別人駁你就變成不歡迎新人,你憑什麼要求別人尊重你,在你一點不尊重別人,還沒了解別人的努力就大肆批評、出言諷刺之後?--Theodoranian|虎兒 (talk) 10:47 2005年4月25日 (UTC)

請問你是針對事還是對人,若然後者,對不起,我怕了!正所謂真金不怕烘爐火,如果是真理,是會經得起考驗的,對嗎?哈!不用太生氣,我只是以事論事,把事情拿出來討論,是否中文版的維基包容度這麼狹窄嗎?小勇 10:56 2005年4月25日 (UTC)
這裏有一則虎兒的大作言論自由,內裏有一段提及發揚容忍,寫得真的很好!小勇 11:07 2005年4月25日 (UTC)
我說沒有說你真的做了些什麼不尊重別人的事情,而是說你的那些論點,好像一直都有種「不要日本假名,只要羅馬拼音」的論調,所以我才跟你說,一個彼此尊重的作法是兩者並存,而不是兩者取其一。維基的編輯慣例一向是把非中文的名詞翻譯成中文名稱後,在條目中給出原文來,這或許是大象把你的條目這樣修改的原因。我無法幫別人說話,我也沒有看到你的作品被做了什麼樣子的移動或回退,不過如果你發現自己的編輯被別人更動了,那麼就代表有一定「編輯爭議」存在,你可以在該條目的討論頁中提出來和那些人討論出一個共識出來。在維基這裡必然是會遭受到別人的修改的,你可能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另外,我好像從來沒有「在這裡提出你的觀點很不妥」的意思吧?我只是對你的觀點表達不認同而已,好像沒有要你閉嘴不說話吧?--可夫 (talky? click me!) 11:00 2005年4月25日 (UTC)
謝謝你的回應!我明白了! 小勇 11:07 2005年4月25日 (UTC)
可夫兄,清晰地說說我的意見好了。我覺得在使用外國文字的時侯,應該有個清晰的指引給大家去遵從,不然你改了後我又改,不是累透了嗎?我不是要把日文假名殺絕,只是希望能正確地使用,我用我有限的資料去提供意見並沒有不敬的意思,但對於不埋性或不合理駁斥,我也覺得煩厭,我用一個比較幽默的手法去表達我的想法,想不到有部份人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對此做成不便,致歉!而我傾向贊成使用羅馬假名的原因只是在合適特定的條件下,並不是要完全取代日本假名,例如和歌排句等,用羅馬假名便不倫不類了,但是,如果假名是純用來標音,便有商椎的餘地了。我只是希望維基中文版能有個較完善的發展平台,有關討論是必須的。尊此 小勇 11:30 2005年4月25日 (UTC)
那就請你就事論事討論吧!也不用說什麼自己買了什麼三本百科全書了。有話就直說不要拐彎抹角。另外也請你不要隨便曲解別人,可夫根本沒有不歡迎你的意思。我不知道你來維基百科是想要表達什麼?利用你對日本文化的高深了解,教育不懂日本文化的愚昧大眾嗎?還是對同一個問題聒絮不休,來測試大家的忍耐度?我覺得你過度引申了許多事情,根本沒有人說要把中國裡面放假名,何必要這樣呢?最後最後,你不要隨便亂把個人行為等同於維基百科的所有參與者。你要嘛~就真心加入,不然就不用參與,我覺得跟你討論很累,恕不奉陪。--Theodoranian|虎兒 (talk) 11:09 2005年4月25日 (UTC)
那謝謝你的回應!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 小勇 11:30 2005年4月25日 (UTC)
维基强调的是做加法,不是做减法。注音方面,平假名和罗马字共存毫无问题。你愿意加上希腊文,希伯来文都请自便。现在华人中懂日语的人很多,为服务这些人,标上平假名有益无害。希望您不要再上升到“崇瀛主义”这个高度了。另外,建议您说话要简略。毕竟这里是公共空间。谢谢合作。よろしくね。--Hamham 11:23 2005年4月25日 (UTC)
谢谢回应,明白阁下的观点及建议。我会尽量简略,请问对于那些不懂日语亦不想学日语的广大中文阅读者,为服务这些人,用罗马假名,不是比用日文假名照顾到更多人吗?我用YOROSHIKU,阁下也明白在下的意思吧? 小勇 12:05 2005年4月25日 (UTC)

日语条目中的副词总汇

日语条目中的“副词总汇”一项似乎应该移走,我不懂日语,请明了者看看。--Mountain(Talk) 15:08 2005年4月24日 (UTC)

同意啦,那版像成了日本語能力試驗的參考書一樣,應該重寫。 小勇 15:31 2005年4月24日 (UTC)

條目裡就附了五十音了,這不算大問題吧! 從頭看到尾就可以了解,不過例子太多是真的--Blauncher 15:22 2005年4月24日 (UTC)

副詞總匯那一項是應該移走,感覺怪怪的,其它就沒什麼大問題.218.13.58.108 03:55 2005年4月25日 (UTC)

我買了三套百科全書

有一天我逛書店,看到了一些很不錯的書本,它們是一些不同語言版本的百科全書,我覺得那些書本很不錯,自己母語是中文,所以第一套我挑了中文版;售貨員告訴我英文版的資料最豐富,所以我把英文版也都買了。最後因為自己懂得日語,也酷愛日本文化,所以分別買了三套不同語言版本的百科全書回家。

不知為什麼,可能這段日子日本很好玩(反),我第一套看的是日語版,發覺真的非常精美,資料詳盡,不但有十多萬條目,而且編排妥當,還有自動年號及日式曜日變更的新奇功能;而英文版更有五十多萬項條目,而且它的搜尋功能強大,就算你翻錯頁數,它也會自動幫你更正,總之一定能找到你想找的。最後翻開的是中文版本的百科全書,雖然只得二萬多項條目(真奇怪,這書較早出版的呀,卻少過日文版五倍之強),但這是我最有期望的一套版本。這真的是一本很特別的「中文」書,它和我以往看過的中文書真的很不同,我是一個繁簡兩棲類動物,這書竟然同時包含了繁簡體的中文呢!真是妙哉,不過這書字形顥示方面有時不很穩定,看得有些吃力。但,這並不要緊,最重要的是我在台北的三姑姐和北京的六表叔都能(可能)看得懂這套書,這就值得高興了!但我看著看著,想著到底這奇書是怎樣一回事的呢?那些條目到底是怎排的呢?有時是按筆劃,有時是照拼音,有時卻依英文字母,噢!還出現一些日語假名的條目呢!是跟五十清音排的嗎?再看下去,每逢有關日本的條目,都會奉有假名的標音,真的十分體貼,但是我在想,是不是我買錯了日語學習書呢?早知這樣,我就省回買日語版的錢了。

小勇 00:12 2005年4月25日 (UTC)

看到不合己意的就改吧!沒必要在這邊用這種方式來諷刺什麼。別忘了你也是你買的那套中文百科全書作者之一,如果你覺得它不像中文百科全書,那也是你放任其他編輯的後果喔!--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0:43 2005年4月25日 (UTC)
这样不好吧 --用心阁(对话页)Wikimania 2005! 02:56 2005年4月25日 (UTC)
改了有問題,就大家來討論規則啊!不要一副酸溜溜的樣子,然後把自己都撇得乾乾淨淨。維基本來就是這樣運作的,不是麼?--Theodoranian|虎兒 (talk) 03:07 2005年4月25日 (UTC)

我是新人,望你多多指教!我就是想問個明白的規則,否則看見不爽的我就改,最後被人說我搗鬼怎辦?

小勇 08:32 2005年4月25日 (UTC)

買東西的時候向來有個原則要把握,那就是如果你很不爽買到東西的品質,就應該退貨,而不是拿在手上卻酸溜溜的嫌東嫌西。每個語版都有其特色與原罪,中文版最大的麻煩就是因為雙碼多地使用再加上譯名原則混亂,因此在檢索問題上迄今還沒有辦法找尋到完美的解套方案,但是相對的正因這困難,使得中文版變成所有語板裏面對於自動轉換系統的發展最有貢獻者(在這裡要再次感謝負責解決這些問題的幾位軟體高手)。新來乍到的新人沒看過過去這段時間中文版經過了多少的掙扎與奮鬥,如果你看過一年前的維基中文版,就會懂得為何我們會覺得目前的狀況已經大有改善了!--泅水大象 03:23 2005年4月25日 (UTC)
很高興大家的回應,希望真理越辯越明吧!你說的所謂原罪,我也同意,雙碼、多地使用。亦很感激對這裏作出貢獻的人仕!但是有關譯名原則混亂的問題,我現在不正是和大家討論,希望有個清楚的共識嗎,不論結果如何,始終可以了解到大家的想法怎樣?可以不要用「酸溜溜的嫌東嫌西」這些太情緒化的字眼嗎?難道閣下覺得中文維基已沒有任何改善的空間了嗎?我是新人(來了四天),請多多指教!另外想請問一下,退貨就是叫人退會嗎?
小勇 08:32 2005年4月25日 (UTC)
在這裡每個人在意見上有不同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如果對哪方面的事情有意見就直說無妨,使用譬喻的方式會給人一種指桑罵槐的印象(縱使您本意並非如此,但給人家看了就會有這種感覺呀),所以以後還是少用些吧!至於討論點本身嗎,我是可以接受你建議,如果中日文名原本就重複時,沒必要多放上額外音標的意見,但是我非常反對用羅曼語字母拼音取代全部的平片假名,因為我怕如此做會造成日後的混亂。例如,如果有一天有人要求用羅馬拼音來取代俄文或是阿拉伯文字的原本拼音方式(世界上大部分的語言無論原本是使用哪種文字,幾乎都有對應的羅馬拼音方式吧?)我們不同意,結果他拿出了日文的作法作為辯白時,我們又得費盡唇舌去解釋什麼「羅馬拼音的日文也是正統日文,但是俄文有自己文字不適合比照」之類的事情,豈不太累,我寧可一開始就讓日文假名與羅馬拼音並列兼顧各方需求與觀感,只要出現的比例別高到影響中文文章的閱讀性,我認為網路百科全書「只要沒放錯,多放一點資訊勝於少放」的累加作用,是很適合用這種包容的態度去容納這些非中文字母的。--泅水大象 訐譙☎ 11:15 2005年4月25日 (UTC)
我嘗試用幽默的手法去表達我的想法,想不到有部份人的接受有所不同,在此引起的不便,致歉!但說真的,大象兄,我倒覺得你是個真君子!這此向你示致敬!不過我想問,你的意思到底是否著我退會?若然,是否有些不妥呢?這樣我會很難受的呀!我論討的,只是集中在日本專有名詞方面,其他語文,我沒意見,也沒有提意要完全羅馬字化。只是經驗上,當我們看到日語譯翻的書藉或官方刊物時,如果需要為專有名詞標音,國際的習慣做法,是用羅馬假名拼音,並不是用日文假名。這是我們意見。尊此 小勇 12:02 2005年4月25日 (UTC)
其實你想太多了,我要說的是,當你對維基版上某個議題完全無法與其他人達成共識而且覺得忍受不了現況時,最好的解法就是暫時放下它,讓眼睛離開螢幕,喘口氣去做些別的事,過一陣子看看事情有沒有改善或是自己心情有沒有改善(這是一種心情上的退火機制)。就好像今天某產品的品質還不合我要求,如果我不能有能力去改善它,那不妨暫時睜一支閉一隻眼,等它稍微改良一些以後再考慮下手買,而不是拿在手上看半天越看越氣。維基百科一直都是個處於半完誠品狀態的產品,更不用說我們的進度遠遠落後英、日、德、法等語版,所以寄望我們現在就馬上能有他們的水平是有點太躁進的。其實我很希望有一天維基百科可以發展到各種界面都能配合使用者個人喜好而調整,例如自己決定喜歡的列表與分類是依照哪種邏輯排放條目,可以決定條目標題是顯示哪種版本的中文譯名或甚至顯示原文......到時相信應該就會達到世界大同的美麗境界啦!但是,目前這一切都只是遙遠的夢想,跟人類登陸火星一樣,還沒實現但不是不可能,所以我們現在應該要追尋的是一個中庸妥協之道,雖然不完美,但盡量達到一個共識平衡。其實這個版上也存在很多以我的認知來說不大能接受的規定,但練習久了之後也就習慣了,反而回顧起來還會疑惑當初為何那麼堅持,相信過久了之後你或多或少都會有類似體驗的啦!--泅水大象 訐譙☎ 13:37 2005年4月25日 (UTC)
實在搞不懂,幾個假名為給你造成多大的閱讀障礙,衹是因為自己不喜歡,就讓所有的假名消失嗎? 218.13.58.108 04:06 2005年4月25日 (UTC)
多了這些假名,對我反而方便了很多。是否因為這樣我可以胡亂放一些外國字符在中文維基內嗎?我討論的是規則問題。另外,可否和登入後的你繼嬻討論呢?
我不是要所有假名消失,我是想知道這些假名的使用規則,你可看看拙作阿倍仲麻呂也有出現假名,那是引用一整段詞文創作,我覺得是有必要引用原文刊載的。但我發覺如果拿外國的文字用來為中文標音就有點奇怪。
小勇 08:41 2005年4月25日 (UTC)

拜託大家討論時不要在人家的文章中段插入可以嗎?

我明白大家為何不分段了。

刚创了一个Category:老字号,不知归入何子分类下?

比如武汉的蔡林记、北京的老字号爆肚冯同仁堂,苏州的糖果采芝斋。应该是个有前途的Category噢!玉米^ō^麦兜 10:31 2005年4月25日 (UTC)

建議有兩個以上的老字號條目再把它分類(因為最近的一個條目分類爭議)。我會把老字號分類在「中國公司」和「品牌」之下。--可夫 (talky? click me!) 10:40 2005年4月25日 (UTC)

请问如果引用其它语言版本中的图像

试了几次,失败了,请问我要怎么作? SEVEN 11:30 2005年4月26日 (UTC)

如它是上載在commons.wikipedia.org,是可以使用的;但如果是上載到其他語言的維基,你是需要把它下載後再上載到中文維基或commons.wikipedia.org--Hello World! 11:59 2005年4月26日 (UTC)
谢谢,明白了,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正在翻译蜂蜜,没事的也一起来吧SEVEN 16:15 2005年4月26日 (UTC)
維基共用的網址不是commons.wikipedia.org,而是commons.wikimedia.org。--Shinjiman 04:40 2005年4月27日 (UTC)

请管理员更改几个Category的名称

Category:北京的中学改为Category:北京中等教育Category:北京的小学改为Category:北京初等教育(相关条目分类已相应更改)

删除Category:武汉Category:恩施(相关条目分类已移到了合适分类)

现在好像Category的移动页面选项没有呢?而且链接条目更改后,在原分类中还有显示,更新不同步。玉米^ō^麦兜 12:55 2005年4月26日 (UTC)

你需要说明那些分类的内容移动到了哪里,为什么这么改?最好经过讨论在动手不迟--用心阁(对话页)Wikimania 2005! 13:18 2005年4月26日 (UTC)
请用{{cfd}}提交删除原分类。关于分类更新不同步的问题,我原来试过用purge,发现也不管用,后来还是用了个老土的办法,编辑一下分类,就好了。--蓝色理想补充每日所需维生素 19:09 2005年4月26日 (UTC)

我一直有個疑問耶,為什麼不用Category:河北省的中學呢?因為這樣範圍太大嗎?還是河北省只有北京有學校?還是因為北京是直轄市的關係?--KJ (talk) 16:07 2005年4月27日 (UTC)

category就算可以移動頁面,被分類在裡面的條目也不會跟著移動呀,都還是要回到每個條目中一個個更改[[category:]]才行。--可夫 (talky? click me!) 16:16 2005年4月27日 (UTC)
在大陆,北京是和河北平级的,就如台灣行政区划里台灣省台北市的关系一样。--蓝色理想补充每日所需维生素 16:36 2005年4月27日 (UTC)

有人不断添加自己网站的链接,怎么办?

这个不知名的网站居然被人添加到了维基里中英日西等语言的迪士尼条目.不知道现在是否有技术能遏止他们的这种做法呢?--218.25.145.51 15:12 2005年4月26日 (UTC)

需要靠维基人不断发现和删除,技术好象还没有。--用心阁(对话页)Wikimania 2005! 00:59 2005年4月27日 (UTC)

究竟是科学重要,还是维持平衡重要?

我正在修订三峡水电站这个条目,已经新写了一万多字的内容,是原来的十几倍,但现在碰到一项困惑。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议很多,我以前虽然关注不多,但也听到过一些流传很广的说法。现在为了写这个条目,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发觉有些对三峡工程的抨击后来都有理据足以令人信服的反击,或者有些抨击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由于绝大多数受众都不会去全面查阅三峡工程的各种说法,大都只是看了一篇文章就信以为真,并广泛散布,才会导致谬种流传。现在我困惑的就是,对于这些明显荒谬的,或者一驳就倒的,或者已经被事实证明是错误,却曾经很流行的说法,我是否该写进条目中去?如果我在把它们写进去的同时,再增加对它们的反击内容,是否会被认为是POV?究竟是科学重要?还是维持平衡重要?--hunry 15:13 2005年4月27日 (UTC)

Hunry兄真是認真。我覺得NPOV要求把各種說法都列出來,但是它並不要求每一個人在寫作一個條目時就將相關的說法都蒐集完備,畢竟「人知也有涯」,不可能扮演上帝的角色。所以我覺得Hunry兄不要苦惱,將你所知的寫下來吧!至於你手上的資料就等有人提出那些rumor時,你再提出也不遲,倒不必為了要讓這些rumor平衡而讓你費心去大作解釋吧!--Theodoranian|虎兒 (talk) 15:36 2005年4月27日 (UTC)

完全可以都写出来,并指出以前的说法的错误之处,例如这样:“xxx年,a观点是....,然而在xxx时候,由于xx原因,a观点被证明是错误的”,或者“曾经广为流传的a观点,在xx理由之下,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等等。维基百科的NPOV重要的一点是,把观点写出来,让读者自己来判断。至于观点的判断,可以从行文中来表示出来--百無一用是書生 () 15:55 2005年4月27日 (UTC)
不矛盾啊,只要客观地表达个方面的意见,包括质疑和对质疑的反驳,就已经能够尊重事实、科学精神和NPOV了。其实这回圆明园铺防渗膜不是也一样么 --用心阁(对话页)Wikimania 2005! 03:17 2005年4月28日 (UTC)
谢谢几位仁兄还有虎儿兄、大山兄的鼓励。动笔以后,才知道三峡工程实在太难写,从来没有一项工程能引起如此严重的两极对立,其中既有合理的,又有荒谬的,很多都带有情绪的发泄。只有“兼听则明”,才是合适的态度。--hunry 06:09 2005年4月28日 (UTC)
的确,我以前听一位参加论证会的老专家说,仅仅是对三峡工程的论证就持续了将近50年,会议不知道开了多烧次--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16 2005年4月28日 (UTC)
说到三峡工程,就不能不提被刻意忽略掉的黄万里。当三峡工程的各种观点并列出来后,长官意志、主观决策的情形不言自明。与此类似,南水北调更是坏到不能再坏的项目决策。谢谢hunry细心组织的素材!--冷玉 07:01 2005年4月29日 (UTC)

连战去明孝陵了吗?

刚发现连战2005年中國國民黨和平之旅里有一点儿不一样,连站里面写“之后游明孝陵,之后前往原国民政府”但我未见到游明孝陵的相关报道,在2005年中国国民党和平之旅里也没写,请了解情况的写明一下吧,俺没有去过南京,不知道啊:P--Smartneddy (Talk)塔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 02:54 2005年4月28日 (UTC)

有去--用心阁(对话页)Wikimania 2005! 03:14 2005年4月28日 (UTC)

新页面的新问题

http://zh.wikipedia.org/wiki/Category:%E6%88%98%E5%88%97%E5%B7%A1%E6%B4%8B%E8%88%B0

毛 毛奇级战列巡洋舰 毛奇级战列巡洋舰 毛奇级战列巡洋舰

出现了三个一模一样的条目,怎么回事?

这个是创建新页面的时候连续点了3次保存本页造成的,好像没啥好法子,等系统刷新后或许就好了吧。--蓝色理想补充每日所需维生素 19:27 2005年4月28日 (UTC)

我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昨晚点了数次唐睿宗,结果都保存了。昨晚好像系统有点不大正常。--Hamham 03:03 2005年4月29日 (UTC)

似乎Furl.net被封了

我一直用Furl.net作书签,今天似乎被封了,好些人都不能访问了。--Mountain(Talk) 09:17 2005年4月30日 (UTC)

刚刚又试了一下,恢复正常了。这个网络太爱抽风了,连Google也时断时续。--Mountain(Talk) 09:23 2005年4月30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