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餐(英语:Buffet)是指自行选取食物的用餐方式,尤其是不设数量限制、可自由夹取足量餐点的用餐方式。其在汉语圈有不同的称呼方式,例如在香港习惯称“部飞”、“铺飞”或“蒲飞”,读音是取其英语发音;在中国大陆称“自助餐”;在台湾,台式“自助餐”不是指“buffet” [3],“buffet”通常被译作“百汇”[4]、“欧式自助餐”[1]或“自助式吃到饱”[2][a]

“buffet”的各地常用名称
中国大陆自助餐
台湾欧式自助餐[1]、自助式吃到饱[2]
港澳自助餐、部飞
自助餐乳酪和火腿拼盘

起源

欧洲中世纪的盛宴常会摆设许多食物,16世纪时瑞典人将摆放烈酒与小点心由宾客自取的桌子称为“自助餐桌英语Smörgåsbord[5]。到了18世纪,这种方式在法国重新兴起,并于整个欧洲广泛流传。到了近代,西方国家餐饮业者将其文明化和规范化,发展出现时的自助餐。

形式

 
德国西式自助餐

一般的欧式自助餐(自助式吃到饱)多数都是西餐中的焖、烩、煮类的菜肴,也附有一些沙拉、面包、汤及甜品等配菜。在高级的欧式自助餐,餐厅会安排厨师现场制作一些烧烤肉类供食客即时享用。近年,自助餐的形式已不局限于西式食品,基本上各地的食品都可以作为自助餐的菜肴,也越来越普遍。

由于欧式自助餐是不按食量计取费用的,所以有些人就发明了吃欧式自助餐的一些特殊技巧,达到花最少的钱,吃最多的食物的目的。但这样的做法会使进餐者过多追求进食数量,超量进食会引起人体消化系统的不适,血糖升高,经常这样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综合来看,过量进餐得不偿失。

而欧式自助餐现在朝向多元化发展,许多料理都有效仿欧式自助餐的服务。像是日本料理韩式料理西式料理墨西哥料理蒙古烤肉等等。现在的亚洲,都有很多自助餐(自助式吃到饱)的服务,只收一个固定金额,部分餐厅会再加上10%的服务费,就是一个人头的金额。如果用餐后剩余食品重量超出一定范围,部分商家可能会要求顾客额外缴纳一笔费用,但商家一般会提前告知顾客,以防止顾客浪费食材。自助餐(自助式吃到饱)服务费的作用通常是为了反应食材成本,以及员工的薪资等要项。

台式

台湾的“自助式吃到饱”除了指上述顾客自由取用、无限量供应的欧式自助餐以外,也用来称各式无限享用的饮食。除了欧式自助餐外,还有火锅涮涮锅烧烤或火烤两吃(火锅、烧烤二合一)等等多种料理形式的自助式吃到饱。此种自助式吃到饱于台湾自2000年后较为风行,常可见于高档旅馆或是一般吃到饱火锅店等处,或者牛排店的自助沙拉吧。“吃到饱”一词也常用于其它无限量供应事物的方式,像是 非自助式 而是“点餐式的吃到饱”,通常这类餐厅就只会说“吃到饱”,而不会提到“自助”,再譬如与“饮食”无关,单纯指付费后无限量使用的特定商品、方案,像是电信业者常见的“上网吃到饱”资费方案。

台湾口语通称的“自助餐”,则多指提供计量型餐点的餐厅,也就是英文里的cafeteria、self-serve restaurant,菜色大致以家常菜为主,让顾客自助式的夹取菜肴,或是由顾客指定、店员夹取。结账时须到柜台计价(采秤重或认菜色),先夹菜后付款,可自选要内用或外带。因为消费流程大部分是不透过店员的自助式服务(self-serve),因此称作“自助餐”。此种“台式自助餐”通常比吃到饱更平价,其性质类似香港的两𩠌饭[6]、中国的自选菜快餐、马来西亚的经济饭[7][8]。台式自助餐除了常见于便当店之外,也应用于部分素食餐馆。

而台湾的欧式自助餐为什么要叫自助式吃到饱,可能是因为早期麦当劳等西式快餐店引入台湾时,让台湾本土一些餐饮业产生危机感,所以模仿西式快餐,开了很多中式快餐店,只是早期中式快餐都是由服务人员帮忙夹菜,后来有些商家应该是成本考量,改由客人自己夹菜,为区分与中式快餐不一样,自己夹菜的快餐店名称就改叫自助餐(即self-serve restaurant),一推出就很受欢迎,一些中式快餐也纷纷改为自助餐方式。但也有可能台湾自助餐就只是欧美的cafeteria英语cafeteria在台湾本土化后的形式,然后因cafeteria是采自己夹菜的自助式服务,所以就称作自助餐,方便台湾顾客直观理解。至于自助式吃到饱应该是源于可利亚餐厅第一家推出199吃到饱方式(应该是为了跟自助餐方式区别),广告强力放送后,很多餐厅也都跟着陆陆续续改成吃到饱方式的餐厅抢生意,但是印象中一些比较高级的餐厅才会讲Buffet、百汇 或是欧式自助餐。

港式

自助餐在香港非常流行。大部分酒店都有早餐、午餐或晚餐自助餐。有些日式餐厅亦有放题服务,亦即是定价内可任意选择放题餐单内的食物,不设上限。部分设时间限制,如90分钟或2小时。

自助餐图集

参见

注释

  1. ^ 在台湾,用上位词“吃到饱”统称 buffet、火锅吃到饱、吃到饱资费等概念。也就是说,吃到饱不一定是自助式的,也有点餐式的,甚至不一定指餐厅用餐,也能用来指电信资费,是泛指“给付一定金额后就可无限量使用特定商品”的消费模式。

参考资料

  1. ^ 1.0 1.1 苏恒安. 高雄海港巨蛋的漫遊文化 看見Buffet的優雅傳統. 《料理.台湾》杂志 Ryori.Taiwan. No. 15 (财团法人中华饮食文化基金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5). 
  2. ^ 2.0 2.1 高慧然. 台式自助餐. 星岛日报. 2020-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6). 台湾人说的‘自助餐’,跟香港人说的‘自助餐’是两回事。英文的Buffet,在台湾,被称作‘吃到饱’。而台式自助餐,通常是数十种台式家常菜,分放在自助吧上,供顾客以自助形式装盘,再拿到收银处付费的一种经营方式。 
  3. ^ 卢佩君. 霧颯颯聽不懂!台灣「自助餐」不是Buffet吃到飽 港人直呼:差很大. 民视新闻. 2021-09-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1). 
  4. ^ 属于台湾最常见的称呼,各大饭店的Buffet餐厅大多会以百汇命名,例如:自助百汇、百汇自助餐听、海陆百汇、蔬食百汇...等
  5. ^ FROM ENLIGHTENMENT AGE SWEDES TO VEGAS GAMBLERS: THE HISTORY OF THE ALL-YOU-CAN-EAT BUFFE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英文)
  6. ^ 蔡子强. 「三餸飯」與「自助餐」. 东周网. 东周刊. 2020-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5). ‘自助餐’,并非我们香港人到酒店食,有生蚝、生鱼片、烧牛肉、甜品等的贵价buffet,而是相等于前述我们的‘两𩠌饭’、‘三𩠌饭’,小店预先炒好十多二十款菜,供人客看后自选,…… 
  7. ^ 李润茵. 兩餸飯、闖中環 敲響三大經濟警號. 信报财经新闻. 2022-1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两𩠌饭’并非香港独有,形式类似中国的‘自选菜’、台湾的‘自助餐’,在马来西亚则叫‘经济饭’,…… 
  8. ^ 余美霞. 香港兩餸飯大爆發:禁堂食經濟差,這是「便宜又大塊」的戰國時代. 端传媒. 2022-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