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冷戰
冷戰主題
特色條目
太空競賽是指約從1957年到1975年期間,美國和蘇聯在開發人造衛星、載人航天和人類登月等空間探索領域的競爭。
太空競賽的技術條件可以追溯到二戰時期火箭技術的成熟,但競賽開展的本身源於二戰後國際關係的緊張以及冷戰的開始,一般認為1957年10月4日蘇聯第1顆地球人造衛星史潑尼克一號標誌着太空競賽的正式開端。由於涉及尖端技術和國防科技,「太空競賽」在一定意義上也是「軍備競賽」的一種體現。比起其實際意義來講,太空技術因其在軍事上的應用潛力和鼓舞人心的巨大作用而成為這場角逐中的焦點。但其巨額花費都使得雙方頗感吃力,並最終走向合作道路。從宏觀上看,蘇聯在航天領域方面取得突破雖比美國早,但後來由於資金、人才等各種因素,美國成為最後的科技領頭。
太空競賽的基礎源於火箭技術的成熟,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在此方面居於領先地位。尤以沃納·馮·布勞恩博士與其設計的V2火箭成為二戰後期美蘇暗中爭奪的焦點。後來由於馮·布勞恩在蘇軍攻佔佩內明德前及時撤走,蘇聯搶奪馮·布勞恩的計劃失敗。最終美軍通過爭奪納粹德國技術專家的「迴紋針行動」,將以馮·布勞恩團隊為主的大批德國火箭技術專家轉移至美。同時將大批火箭零部件在佔領後一個月內,搶在蘇軍之前轉運回美(美蘇之前的協議中規定,V2火箭生產地位於劃定的蘇占區內)。蘇軍只得將剩餘零件和工廠內殘餘秘密轉移回蘇聯境內,同時從當地發掘出一些未隨美方離開的德國專家。在人才爭奪戰中,蘇聯和英國佔得了部分便宜,但是最後美國被證實是最大的贏家,大部分的高階研究人員最後到了美國。蘇聯則啟用在大清洗中被迫害的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主持火箭研究項目。 (更多...)
特色圖片
柏林圍牆(德語:Berliner Mauer)是德國分裂期間東德政府環繞西柏林邊境修築的邊防系統,以將其與東德領土分割開來。柏林圍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最初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後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東德政府稱此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德語: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或「強化邊境」(德語:Befestigte Staatsgrenze),其目的是阻止東德居民逃往西柏林。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原德國首都柏林被分割為東柏林與西柏林,柏林圍牆的建立是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兩大陣營之間衝突導致的,它是二戰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也成為了分割東西歐的鐵幕的一個象徵。
特色人物
伊格爾·謝爾蓋耶維奇·古琴科(俄語:Игорь Сергеевич Гузенко,1919年1月13日-1982年6月28日)是一名蘇聯密碼員,原在渥太華的蘇聯駐加拿大使館工作。1945年9月5日他帶着109份關於蘇聯在西方諜報活動的文件叛逃。這迫使威廉·萊昂·麥肯齊·金組建了皇家諜報活動調查委員會。
古琴科的叛逃曝光了約瑟夫·斯大林竊取核機密和當時還不為人知的潛伏特工計劃。「古琴科事件」被認為是冷戰的導火索。 (更多...)
分類
名言
“ | 「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雅斯特,一副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這張鐵幕後面坐落着所有中歐、東歐古老國家的首都——華沙、柏林、布拉格、維也納、布達佩斯、貝爾格萊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亞。這些著名的都市和周圍的人口全都位於蘇聯勢力範圍之內,全都以這種或那種方式,不僅落入蘇聯影響之下,而且已受到莫斯科日益加強的控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