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炎(otitis externa)又稱游泳耳(swimmer's ear),是指外耳道耳廓的炎症[3][1],但常特指外耳道炎。外耳炎常見的症狀有耳部疼痛英語ear pain、耳道腫脹,偶爾也會有聽力減退的情形[1]。若動到外耳,多半會感覺疼痛[2]。一般來說外耳炎不太會發燒,只有在嚴重時才會發高燒[2]

外耳炎
Otitis externa
中度的外耳炎。耳道變窄,有少量滲出物外耳腫脹
症狀耳痛英語Ear pain、耳道腫脹、聽覺障礙[1]
類型急性、慢性[1]
病因病原細菌過敏自體免疫性疾病[1][2]
風險因素游泳、挖耳朵時傷到耳道、使用耳塞或是助聽器糖尿病銀屑病皮膚炎[1][2]
診斷方法依症狀、微生物培養結果而定[1]
預防乙酸滴劑[2]
治療抗細菌藥滴劑,例如氧氟沙星、乙酸等[1][2]
盛行率每年約有2%的人罹患[1]
分類和外部資源
醫學專科耳鼻喉科學
ICD-10H60
ICD-9-CM380.10、​380.1
DiseasesDB9401
MedlinePlus000622
eMedicine994550
[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

外耳炎有分為急性(六周以下)及慢性(逾三個月)兩種[1]。急性外耳炎一般肇因於細菌感染,而慢性外耳炎則一般源自於過敏自體免疫疾病[1][2]。風險因子包含游泳、挖耳朵時傷到耳道、使用助聽器或耳塞等等。另外牛皮癬皮膚炎等等皮膚疾病也可能導致外耳炎[1][2]糖尿病患者可能罹患更嚴重的惡性外耳炎(Malignant otitis externa)[1],診斷會依症狀及病徵來進行[1]。在慢性外耳炎及重症患者建議進行微生物培養,以利選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1]

醋酸耳滴劑可用於預防外耳炎[2],治療則一般使用抗生素耳滴劑,例如氧氟沙星等等[1][2]類固醇有時也會作為添加物加入抗生素中[1]止痛部分則可考慮使用布洛芬等等[1]。只有在患者免疫功能不佳,或是耳朵周圍有蜂窩組織炎的現象,才建議使用口服抗生素[1]。通常給藥後一天內即可見效[1],慢性外耳炎則必須針對潛在原因進行治療[1]

每年全球有 1-3% 的人會得到外耳炎,其中95%以上為急性[1],約10%的人口在一生中某個時間點曾得過外耳炎[2]。本疾病在7至12歲的小孩以及年長者最為常見[1][4],男性和女性罹病機會大致相等[4],居住於氣候較溫暖或潮濕地區的居民較容易患病[1]

參考資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Wipperman, J. Otitis externa.. Primary care. March 2014, 41 (1): 1–9. PMID 24439876. doi:10.1016/j.pop.2013.10.001.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Schaefer, P; Baugh, RF. Acute otitis externa: an update..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1 December 2012, 86 (11): 1055–61. PMID 23198673. 
  3. ^ 存档副本. [2023-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2). 
  4. ^ 4.0 4.1 Lee, H; Kim, J; Nguyen, V. Ear infections: otitis externa and otitis media.. Primary care. September 2013, 40 (3): 671–86. PMID 23958363. doi:10.1016/j.pop.2013.05.005.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