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寺 (廣州)
大通寺是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的一處遺址,位於芳村大道中以北、珠江以南、花地涌以東、上市街以西附近。在宋代、元代和清代中後期的「羊城八景」,與煙雨井並稱為「大通煙雨」。
歷史
南漢
大通寺的前身是南漢僧人達岸建設的寺院,名為「寶光寺」,[1] 是南漢時期有名的興王府南七寺之一。[2]
宋朝
政和6年(1116年),經略使覺民在寺院題書「大通慈應禪院」的橫額,「大通寺」因而得名。
宋朝時期,大通滘(今白鵝潭西側的花地河)是西江、北江行船的必經之處,成為廣州的一大港口——大通港,並促使大通寺以南發展成為廣州八大鎮的大通鎮。
清朝
康熙年間,大通寺經過重新裝修,擴大寺院的範圍,修建了輝煌的大雄寶殿和天王殿,並在煙雨井附近修建六角亭、煙雨樓和精舍。[3] 其后,文人名士纷纷在附近修建園林別墅,並有八大園林等大小園林多處,與大通煙雨相映成輝,是廣州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嘉慶17年(1812年),外僑前來中國的活動限制很嚴,蔣攸銛就任兩廣總督時,將大通寺一帶的海幢和花地指定為外僑的旅遊景點,大通煙雨因此成為國際旅遊勝地。
民國以後
民國初年,廣州社會動盪、治安惡化且經濟蕭條,大通煙雨逐漸衰落;1930年代,日軍佔領廣州並在大通寺駐防,用寺院的建築材料修建炮樓和碉堡,同時地方土匪也乘亂巧取豪奪,寺院終於被破壞成為廢墟。
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這裏被修建為工廠,先後經歷過廣州市農產品加工廠和廣州果子食品廠。1958年,「大通煙雨」的牌坊被拆除,工廠重整擴建為大曬場和職工運動場,廢棄的六角亭和封閉的煙雨井被鏟除,餘下兩棵老榕樹。
重建
1997年,廣州果子食品廠原本準備在這裏建設高樓,但於2003年7月廣州市開展的第4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在芳村區文化局組織的文物調查裏面,尋找出下轄區的文物資源。2004年10月,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在建設工地挖掘出煙雨井的遺址,重新引起廣州市民的關注。2005年7月,煙雨井列入廣州市人民政府的文物保護單位。[4] 2008年8月,大通寺和煙雨井經過修復,成為一個小型的公共文化場所。[5]
參考來源
另見
外部連結
- 明羊城八景“大通烟雨”即将免费开放[永久失效連結] 廣州圖書館
- 大通烟雨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廣州文史
- 大通烟雨井待有出头天[永久失效連結] 南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