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寺 (广州)

大通寺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的一处遗址,位于芳村大道中以北、珠江以南、花地涌以东、上市街以西附近。在宋代元代清代中后期的“羊城八景”,与烟雨井并称为“大通烟雨”。

历史

南汉

大通寺的前身是南汉僧人达岸建设的寺院,名为“宝光寺”,[1] 是南汉时期有名的兴王府南七寺之一。[2]

宋朝

政和6年(1116年),经略使觉民在寺院题书“大通慈应禅院”的横额,“大通寺”因而得名。

宋朝时期,大通滘(今白鹅潭西侧的花地河)是西江、北江行船的必经之处,成为广州的一大港口——大通港,并促使大通寺以南发展成为广州八大镇的大通镇

清朝

康熙年间,大通寺经过重新装修,扩大寺院的范围,修建了辉煌的大雄宝殿和天王殿,并在烟雨井附近修建六角亭、烟雨楼和精舍。[3] 其后,文人名士纷纷在附近修建园林别墅,并有八大园林等大小园林多处,与大通烟雨相映成辉,是广州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嘉庆17年(1812年),外侨前来中国的活动限制很严,蒋攸铦就任两广总督时,将大通寺一带的海幢花地指定为外侨的旅游景点,大通烟雨因此成为国际旅游胜地。

民国以后

民国初年,广州社会动荡、治安恶化且经济萧条,大通烟雨逐渐衰落;1930年代,日军占领广州并在大通寺驻防,用寺院的建筑材料修建炮楼和碉堡,同时地方土匪也乘乱巧取豪夺,寺院终于被破坏成为废墟。

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里被修建为工厂,先后经历过广州市农产品加工厂和广州果子食品厂。1958年,“大通烟雨”的牌坊被拆除,工厂重整扩建为大晒场和职工运动场,废弃的六角亭和封闭的烟雨井被铲除,馀下两棵老榕树。

重建

1997年,广州果子食品厂原本准备在这里建设高楼,但于2003年7月广州市开展的第4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在芳村区文化局组织的文物调查里面,寻找出下辖区的文物资源。2004年10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在建设工地挖掘出烟雨井的遗址,重新引起广州市民的关注。2005年7月,烟雨井列入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文物保护单位。[4] 2008年8月,大通寺和烟雨井经过修复,成为一个小型的公共文化场所。[5]

参考来源

  1. ^ 清·梁廷柟南汉书·卷十七·列传第十一》:“僧达岸,名志清,姓梁氏,新州人……一日,渡城河西,阻风,登南岸,爱其地僻,奏请移居。后主为发帑藏,建宝光寺,使驻锡焉。于是大阐宗乘。参学至者,舍不能容,多就田间结庐居。”
  2. ^ 宋·方信孺《南海南咏·南七寺诗》:“井轸南宫焕宝光,千秋古胜并延祥;祗今两寺无名字,地藏旁联四实方。”
  3. ^ 《番禺县续志·卷四十》:“国朝康熙六年,里人肖子奇得异疾,发愿赎地修复,疾愈,遂为重建,买田塘地基五十亩以益之。环寺植树,尤擅幽邃。”
  4. ^ 大通烟雨井的发现及其他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广州文史
  5. ^ 宋元“大通烟雨”今朝重现羊城[永久失效链接] 南都网

另见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