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
年
千紀: | 2千紀 |
世紀: | 19世紀 | 20世紀 | 21世紀 |
年代: | 1920年代 | 1930年代 | 1940年代 | 1950年代 | 1960年代 | 1970年代 | 1980年代 |
年份: | 1946年 | 1947年 | 1948年 | 1949年 | 1950年 | 1951年 | 1952年 | 1953年 | 1954年 | 1955年 | 1956年 |
紀年: | 辛卯年(兔年);尚明國尚明元年;民國四十年;日本昭和二十六年 |
1951年日曆表
大事記
1月
- 1月9日——聯合國大廈正式開始投入使用。
- 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在南京成立。
- 1月17日——韓戰:中國和北朝鮮軍隊占領漢城。
- 1月21日——阿爾卑斯山大雪崩。
- 1月25日——朝鮮戰爭第四次戰役。
2月
3月
- 3月4日——首屆亞洲運動會在印度新德里開幕。
- 3月7日——韓戰:聯合國軍開始對中國人民志願軍反攻。
- 3月7日——伊朗總理拉茨馬拉被宗教信徒殺死。
- 3月14日——韓戰:聯合國軍再次占領漢城。
- 3月15日——伊朗國民議會通過石油國有化法案。
4月
5月
- 5月2日——美國廣播公司在帝國大廈播放彩色電視節目。
- 5月7日——青幫頭目黃金榮向上海軍管會呈交《自述悔過書》。
- 5月12日——美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
- 5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巴基斯坦建交。
- 5月23日——西藏政權在北京簽訂《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
6月
- 6月7日——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明令公布「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
- 6月15日至7月1日——美國及加拿大西部多處發生森林大火。
- 6月29日——泰國水兵發動「曼哈頓」起義,劫持鑾披汶·頌堪,在之後與政變小組中戰爭中造成了3000多人的傷亡。
7月
- 7月5日——肖克利、巴丁和布拉頓宣布發明三極體。
- 7月10日——韓戰:停戰談判在開城開始。
- 7月15日——台灣政工幹校建校,設校於台灣日治時期之北投競馬場。
- 7月17日——博杜安接替退位的父親利奧波德三世為比利時國王。
- 7月25日——輔仁大學校務長芮歌尼神父等人在北京被捕。
- 7月26日——韓戰:停戰談判就談判議程達成協議但其後陷於僵局。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出生
- 1月4日——史鐵生,中國作家、思想家。
- 1月24日——五輪真弓,日本唱作人。
- 1月30日——菲爾·柯林斯,英國歌手。
- 2月1日——中村雅俊,日本歌手、演員。
- 2月3日——龔保雷,布吉納法索總統。
- 2月20日——戈登·布朗,英國首相。
- 4月2日——王文洋,台灣企業家,宏仁集團董事長。
- 4月4日——洪森,柬埔寨首相。
- 4月23日——常寶坤,中國相聲演員。
- 5月3日——段崇智,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 5月8日——麥克·狄安東尼,美國及義大利籃球教練。
- 5月13日——李洪志,氣功功法法輪功創始人。
- 5月17日——李一奎,中國企業家,通化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及創始人。
- 5月22日——鄭則士,香港電影及電視演員。
- 5月23日——阿納托利·葉夫根耶維奇·卡爾波夫,俄羅斯西洋棋大師。
- 7月21日——段鍾潭,台灣滾石音樂總經理。
- 7月21日——羅賓·威廉斯,美國演員。
- 7月31日——尼古拉斯·特魯,英國政治人物。
- 8月20日——穆罕默德·穆爾西,埃及前總統。(2019年逝世)
- 8月22日——劉家輝,香港武打演員。
- 8月29日——黃鶯鶯,台灣歌手。
- 9月29日——蜜雪兒·巴奇利,智利總統。
- 10月1日——黃毓民,香港時事評論員,香港立法會議員。
- 10月9日——吳相式,韓國外交官,前駐台北韓國代表部代表、駐加彭大使、駐法國公使。
- 10月10日——林保全,香港著名配音員。(2015年逝世)
- 10月16日——永井愛,日本劇作家、導演。
- 10月18日——張家生,中華民國空軍少將。
- 10月27日——狄波拉,香港演員。
- 10月30日——小野,台灣作家。
- 10月30日——劉曉慶,中國演員。
- 11月1日——謝雪心,孔子第76代後人(原名孔令馥),橫跨香港泳界、粵劇界、影視界、話劇界名人。
- 11月9日——劉志榮,香港演員。(2008年逝世)
- 11月26日——金超群,台灣演員。
- 12月4日——張菲,本名張彥明,台灣主持人。
- 12月10日——羅斯瑪·曼梳,馬來西亞第六任首相納吉·阿都拉薩的夫人。
- 陳樹菊,台灣人,時代雜誌百大影響力人物。
逝世
1951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諾貝爾獎
(第24屆,1952年頒發)
-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花都舞影》(An American in Paris)
-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喬治·史蒂文斯(George Stevens)《美國的悲劇》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漢弗萊·博加特(Humphrey Bogart)《非洲皇后號》
-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費雯·麗(Vivien Leigh)《欲望號街車》
-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卡爾·莫爾登(Karl Malden)《欲望號街車》
-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金·亨特(Kim Hunter)《欲望號街車》
(其他獎項參見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