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
茄(學名:Solanum melongena),官話、晉語、湘語多稱茄子,粵語多稱矮瓜,客家話有叫吊菜,吳語、徽語有叫落蘇,潮州話叫力蘇閩南語有叫紅菜,閩東有稱作紫菜。新竹人稱昭惟。是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熱帶為多年生。其結出的果實可食用,顏色多為紫色或紫黑色,也有淡綠色或白色品種,形狀上也有長條形、圓形、橢圓、梨形等各種。根據品種的不同,食用方法多樣。
茄 | |
---|---|
茄子、茄花與枝葉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類植物 Asterids |
目: | 茄目 Solanales |
科: | 茄科 Solanaceae |
屬: | 茄屬 Solanum |
亞屬: | 茄亞屬 S. subg. Leptostemonum |
節: | 茄節 S. sect. Melongena |
種: | 茄 S. melongena
|
二名法 | |
Solanum melongena L., 1753
| |
平均地區產量 (kg/英畝) | |
異名[2] | |
起源和演化
最早產於南亞,在古印度從有刺或苦澀的野生黃水茄經過馴化後傳向世界各地。中國可能是其第二馴化中心。現在的栽培種主要為圓矮瓜和長矮瓜。[3]世界各國多有栽培,但以亞洲產量最多。
形態
一年生草本至半灌木,高60~100cm。主根長圓錐形,白黃色,須根多數。幼枝,葉、花梗及花萼均被星狀絨毛。莖直立,綠色或紫黑色,根部木質化,上部分枝。單葉互生,卵形至矩圓狀卵形,長8~18cm,寬5~11cm,頂端鈍,基部偏斜,葉緣常波狀淺裂,上面深綠色,下面綠色;葉脈黑紫色,上面略凸,下面凸出,網脈明顯;葉柄長2~5cm,棒圓形,深紫色。能孕花單生,花柄長約1~1.8cm,花後下垂,不孕花生於蠍尾狀花序上,與能孕花並出;花萼鐘狀,直徑約2.5cm,有小皮刺,裂片披針形;花冠輻狀,直徑2.5~3cm,裂片三角形,長約1cm;雄蕊5,著生於花冠筒喉部,花葯長7.5cm,子房圓形。漿果較大,長圓形或圓柱狀,紫色或白色,因品種而異,萼宿存,並隨果長大而膨大。
分類與品種
利用價值
每100g茄子所含成分表 | |
水分 | 92.8% - 94.2% |
蛋白質 | 1.0g |
脂肪 | 0.1g |
碳水化合物 | 3.5g |
粗纖維 | 1.9g |
鈣 | 55毫克 |
磷 | 2毫克 |
鐵 | 0.4毫克 |
胡蘿蔔素 | 180微克 |
維生素A | 30微克 |
維生素B1 | 0.03毫克 |
維生素B2 | 0.03毫克 |
維生素C | 7毫克 |
煙酸 | 0.4毫克 |
其它 | 微量 |
它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碳水化合物。茄子含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黃酮類化合物、蛋白質。此外,還含磷、鈣、鉀等微量元素和膽鹼、胡蘆巴鹼、水蘇鹼、龍葵鹼等多種生物鹼。尤其是紫色茄子中維生素含量更高。
食用
食用方法多樣,炒、燒、煎、蒸、拌、熗皆可。茄子富含黃酮類化合物,表皮和茄肉相連的地方,含量更豐富;茄皮含有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化合物,烹調時,不建議去皮。
主要蟲害
一般於農業方面,茄子是比較好種植的,然而其害蟲也不少,如:
-
果實
-
茄子的花蕾
-
茄子花
-
未熟的小茄子
-
茄子葉
-
幼株
-
日本茄子
-
日本茄子花
-
長條形茄子與植株
-
茄子果實
-
三種類型的茄子
-
紫色茄子
-
泰國茄子花
-
泰國茄子花,葉上普遍有白斑
-
長條茄子
-
烤茄子
參考文獻
- ^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Version 2015-4. www.iucnredlist.org. Downloaded on [2016-06-17].
- ^ Solanum melongena L.. In: The Plant List (2013). Version 1.1. Published on the Internet; http://www.theplantlist.org. [2016-06-17].
- ^ 茄子. [2014-09-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另見
延伸閱讀
[編]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茄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 《植物名實圖考·茄》,出自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