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騎射

胡服騎射戰國時期趙武靈王所採取的軍事和服飾改革,開始於前306年[1]。趙國在武靈王以前曾擁有強大的軍隊,而胡服騎射的作用在於將其進一步強化[2]

原位於邯鄲市火車站廣場的胡服騎射塑像,後被移到趙苑公園內。

戰國後期,趙國東胡樓煩等諸胡長期對峙,雖然趙國的軍事實力強於諸胡[3]趙武靈王與諸胡騎兵戰鬥後,明白到諸胡騎兵的優點在於機動和靈活性,

戰國七雄的軍隊即使是騎兵也都以重鎧甲裝備,諸胡軍隊則裝束輕便,人馬合一,機動性強,速進易退。於是趙武靈王在趙國推行改革,在大臣肥義等人的支持下,仿傚諸胡軍隊的裝備,趙國軍力逐漸開始強大,消滅中山國,擊敗林胡樓煩二族,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但有人認為此時還沒有發明馬鐙,無法充分發揮騎兵人員的戰鬥力,所以騎兵還是以偵查及騷擾為主,作戰的主力仍然是步兵。

軍事應用

「胡服」原指古代中國境內和週邊地區非漢族人士所穿著的任何服飾。[4][5]

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改革,其主要推廣範圍在軍服上,胡服乃為便騎射的軍事改革,而民間服飾的傳統深衣依然占據著主流地位,並未因胡服的引進而稍減風騷。所謂「胡服騎射」是以騎射為目的,在軍事以外較不涉及更著胡服的改革。[6]

而學界流傳甚廣的帶鉤是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從胡服中吸收過來的觀點,實則上在中原地區考古史料中多有帶鉤出土,且時間遠遠早於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年代,史載管仲追趕齊桓公,箭便正中齊桓公帶鉤,齊桓公裝死躲過了這場災難,這個年代比胡服騎射足足早了300年,華夏地區自春秋以來還流行以帶鉤皮革帶束腰,從戰國至兩漢:上至王侯,下至普通百姓,當時趙國男子佩戴帶鉤已經相當普遍。說明九州大地上早在春秋早期,帶鉤已經相當普遍了。至於胡服的帶鉤則是另一系統。深衣當時廣泛流行於中原地區,男女皆服[6],在趙國等諸侯國佔據著主流地位。從階層上看,上至王公貴族,下至普通百姓都穿著;從場合上看,上至祭祀朝會,下至民間儀式都穿用;從人群上看,男女老少皆服之。即使在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改革、大力引進胡服的同時,中原傳統的深衣依然占據著重要地位,始終被當作主要的服裝款式來穿用。[6]

此外,提倡騎射也促進了武藝的發展:「騎兵的發展,促使了騎技和騎射技能的發展,加快了武藝向多樣化、複雜化發展的進程。」[7]

注釋

  1. ^ 顧炎武的《日知錄》卷二十九:「騎射之法,必先武靈而有知者。」
  2. ^ 孫乾博:《論胡服騎射促使趙國逐漸走向衰亡》
  3. ^ 戰國策·卷十九「武靈王平晝間居」條:今吾欲繼襄主之業,啟胡、翟之鄉,而卒世不見也。敵弱者,用力少而功多,可以無盡百姓之勞,而享往古之勳。
  4. ^ Yu, Zhuoyun, China: A New Cultural Histor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2, p219
  5. ^ Chen, Buyun, Empire of Style: Silk and Fashion in Tang China,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9, p92
  6. ^ 6.0 6.1 6.2 趙彥、趙興州、吳志瑋:《戰國時期趙國服飾文化的中原特徵》
  7. ^ 崔樂泉.中國古代體育文化源流[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11年,第64頁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