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 (長篇小說)
《男孩》(英語:Boyhood: Scenes from Provincial Life),荷蘭裔南非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的自傳體長篇小說,副標題是「外地生活場景」(英語:Scenes from Provincial Life),「外地生活場景之二」是他的長篇小說《青春》。中文譯著版本省略了副標題。[1]:1-4
寫作和出版
《男孩》寫於1997年,是庫切的自傳體長篇小說。[1]:1-4
內容
1806年,英國人占領了開普敦,開啟了大不列顛帝國在南非的殖民史,由於英國文化比荷蘭文化的強勢,在殖民地南非的白人後代都對英國文化產生了精神皈依。
該長篇小說講述主人公「約翰」10歲到13歲在南非小城市伍斯特的童年生活。
約翰是一名荷蘭裔南非人,他自幼就接受英式教育,嚮往英國文化,立志躋身於英國人的生活之中,但是他是「假英國裔男孩」(英語:false English boy),遭到了人生的尷尬,在英國人眼裡,他還是帶著「殖民地的傻氣」。
主題和風格
《男孩》通過「約翰」這個小男孩對周圍世界的感受,揭示了南非社會深深的文化裂痕,書中寫了南非的種族歧視制度,涉及白人、黑人、混血種人(英語:Coloured)、土著人(英語:Native)、阿非利堪人與英格蘭裔南非人,同時包括南非歷史上的「大遷徙」(英語:Great Trek)、「布爾戰爭」(英語:Boer War)。[1]:179-182
評價
庫切在1987年以色列最高文學獎「耶路撒冷獎」的時候談到自己的文學作品:「南非文學是奴役中的文學……充滿了無家可歸的感情和對一種無名的自由的渴望。……正是你認為在監獄裡的人會寫出來的那種文字。」[2]:180-182
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授詞說:「他的自傳體小說《男孩》主要圍繞著父親的人格屈辱以及由此引起的兒子的心理分裂。但小說同時展現了南非老派鄉村生活的奇妙場景,以及布爾人和英格蘭人之間、白人和黑人之間永無休止的衝突。在續篇《青春》中,作者冷酷地剖析自己,刻畫了一個以古怪的方式祈望得到他人認同的年輕人。」[2]:183-185
譯著
簡體中文版本已經由翻譯家文敏翻譯。[1]:1
參考文獻
- ^ 1.0 1.1 1.2 1.3 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 《男孩》. 杭州市: 浙江文藝出版社. 2006-06-01. ISBN 7-5339-2303-0.
- ^ 2.0 2.1 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 《青春》. 杭州市: 浙江文藝出版社. 2004-04-01. ISBN 7-5339-19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