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莘 (北宋進士)

王莘(?—?),一說是王萃,[1]字子野,後改字樂道。北宋汝陰(今安徽阜陽)人。

周易博士王昭素之後代。從歐陽修學文,[2]王安石王回常秩等學經。治平四年進士及第,[3]初授安州應城尉。後入滕元發幕府逾十年之久。[4]元祐年間,坐黨籍謫官湖外;[5]紹聖初年,任工部郎中。元符年間,因曾布推薦,起用王莘爲曹郎中。[6]大觀元年任江州知府,大觀末回京任職,政和中期退休,閒居汝陰。[7]卒於宣和四年前。有子王銍

注釋

  1. ^ 葉夢得《避暑錄話》云:「王莘字樂道。」王得臣《塵史》云:「王莘字樂道,汝陰人。」《直齋書錄解題》卷十八云:「其父萃樂道」,「萃」應是「莘」之誤,《四庫全書總目·雪溪集》沿其誤。
  2. ^ 《玉照新志》卷六:「先祖舊字子野,未登第少年日,擕歐公書贄見王文恪於宛丘。一見甚青顧,云:某與公俱六一先生門下士,他日齊名不在我下,子野前已有之,當以吾之字爲遺先祖。遂更字樂道。」
  3. ^ 默記》卷下:「先公言:與閻二丈詢仁同赴省試,遇少年風骨竦秀於相國寺。及下馬去毛衫,乃王元澤也。……答曰:『大人久病,非有他也。近以朝廷恩數至重,不晚且來。雱不惟赴省試,蓋大人先遣來京尋宅子爾。』」王雱為治平四年進士,並與王莘同赴禮部。
  4. ^ 王明清《揮麈錄後錄》卷六:「先祖從滕章敏莫府踰十年,每語先祖曰:『公不但僕之交遊,實師友焉。』平日代公表啟,世多傳誦。今載東坡公文集中者,實先祖之文也。」
  5. ^ 《揮麈錄後錄》卷七:「先祖早歲登科,遊宦四方,留心典籍,經營收拾,所藏書逮數萬卷,皆手自校讎,貯之於鄉里。汝陰士大夫多從而借傳。元符末,坐黨籍謫官湖外,乃於安陸蔔築,爲久居計,輦置其半於新居。」
  6. ^ 《玉照新志》卷二:「文肅當國,先祖爲起曹郎中。」
  7. ^ 《揮麈錄三錄》卷二:「先大父大觀初從郎曹得守九江,自鄉里汝陰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