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莘 (北宋进士)

王莘(?—?),一说是王萃,[1]字子野,后改字乐道。北宋汝阴(今安徽阜阳)人。

周易博士王昭素之后代。从欧阳修学文,[2]王安石王回常秩等学经。治平四年进士及第,[3]初授安州应城尉。后入滕元发幕府逾十年之久。[4]元祐年间,坐党籍谪官湖外;[5]绍圣初年,任工部郎中。元符年间,因曾布推荐,起用王莘为曹郎中。[6]大观元年任江州知府,大观末回京任职,政和中期退休,闲居汝阴。[7]卒于宣和四年前。有子王铚

注释

  1. ^ 叶梦得《避暑录话》云:“王莘字乐道。”王得臣《尘史》云:“王莘字乐道,汝阴人。”《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八云:“其父萃乐道”,“萃”应是“莘”之误,《四库全书总目·雪溪集》沿其误。
  2. ^ 《玉照新志》卷六:“先祖旧字子野,未登第少年日,携欧公书贽见王文恪于宛丘。一见甚青顾,云:某与公俱六一先生门下士,他日齐名不在我下,子野前已有之,当以吾之字为遗先祖。遂更字乐道。”
  3. ^ 默记》卷下:“先公言:与阎二丈询仁同赴省试,遇少年风骨竦秀于相国寺。及下马去毛衫,乃王元泽也。……答曰:‘大人久病,非有他也。近以朝廷恩数至重,不晚且来。雱不惟赴省试,盖大人先遣来京寻宅子尔。’”王雱为治平四年进士,并与王莘同赴礼部。
  4. ^ 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六:“先祖从滕章敏莫府逾十年,每语先祖曰:‘公不但仆之交游,实师友焉。’平日代公表启,世多传诵。今载东坡公文集中者,实先祖之文也。”
  5. ^ 《挥麈录后录》卷七:“先祖早岁登科,游宦四方,留心典籍,经营收拾,所藏书逮数万卷,皆手自校雠,贮之于乡里。汝阴士大夫多从而借传。元符末,坐党籍谪官湖外,乃于安陆卜筑,为久居计,辇置其半于新居。”
  6. ^ 《玉照新志》卷二:“文肃当国,先祖为起曹郎中。”
  7. ^ 《挥麈录三录》卷二:“先大父大观初从郎曹得守九江,自乡里汝阴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