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

喬安娜·凱薩琳·羅琳的奇幻小說

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英語: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是英國作家J·K·羅琳創作的一部奇幻小說。本書也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的第四部。書中講述了就讀於霍格華茲魔法與巫術學院四年級的巫師哈利波特被迫參加一場名為「三巫鬥法大賽」的校際競賽並見證了佛地魔的再次崛起。

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
原名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作者J·K·羅琳
譯者馬愛新(簡體中文版)
類型奇幻
系列哈利波特
語言英語
故事時代背景1994年1995年 編輯維基數據
故事背景地點水蠟樹街、霍格華茲魔法與巫術學院、禁忌森林
發行資訊
插圖Giles Greenfield(英文首版)
出版機構布魯姆斯伯里出版社(英國等地)學樂出版社(美國等地)
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大陸)
皇冠出版社(台灣地區)
出版時間2000年7月8日(英國與美國)
出版地點英國
頁數636(首版)
所獲獎項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
系列作品
前作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
續作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
規範控制
ISBN0-7475-5079-4

小說於2000年7月8日由布魯姆斯伯里出版社在英國出版,由學樂出版社在美國出版。這是該系列書籍首次在兩個國家同時出版。這部小說於2001年獲得雨果獎,是唯一一部獲此殊榮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該書被曾被改編成電影,於2005年11月18日在全球上映,並由美國遊戲開發商藝電改編成電子遊戲

情節

哈利波特衛斯理家度過了他暑假最後的一段日子,並去看魁地奇世界盃。在魁地奇世界盃上發生了一起襲擊事件。一群人在比賽結束後突然出現,攻擊一些「麻瓜」並放出了黑魔標記。這些穿著斗篷的襲擊者看上去很像食死人,即佛地魔的追隨者。魔法學校霍格華茲新學期開始時,「瘋眼」阿拉特·穆敵被任命為新任黑魔法防禦術教授。校長鄧不利多還宣布,來自外國魔法學校波巴洞德姆蘭的學生將抵達霍格華茲並準備參加「三巫鬥法大賽」。霍格華茲主廳中放置著一個名為「火盃」的器物,學生們可以將自己的名字投進裡面以提名自己參加比賽。儘管哈利波特沒有提名自己,但他卻被神秘選中與同校學長西追·迪哥里、波巴洞的花兒·戴樂古以及德姆蘭的威克多·喀浪同場競技。

哈利接受了《預言家日報》記者莉塔·史譏的採訪,後者寫了一篇尖刻的文章,將哈利描述成一個精神失常、喜歡博眼球的人。哈利利用霍格華茲呼嚕網與他的教父天狼星·布萊克交談,天狼星警告哈利要提防德姆蘭的校長伊果·卡卡夫,他曾是一名食死人。天狼星認為哈利入選這場危險的比賽與魁地奇世界盃上發生的襲擊有某種聯繫。禁忌森林看守海格則提醒哈利,三巫鬥法大賽的第一個任務與一條龍有關。經穆敵提醒之後,哈利在競賽中利用飛天掃帚飛過惡龍並完成了任務。

聖誕節臨近,哈利邀請一個叫張秋的女孩參加聖誕舞會,但她接到了西追的邀請。哈利和榮恩最終與雙胞胎姐妹帕爾瓦蒂以及帕德瑪·巴提一起參加舞會。當榮恩看到妙麗和喀浪一起跳舞時,他心情很鬱悶。隨著第二項任務的臨近,哈利得知他需要從湖裡救出一個對自己很重要的人。家庭小精靈多比給了他魚鰓草,使他能夠在水下呼吸足夠長的時間,從而救出榮恩和花兒的妹妹加布里埃爾。哈利因勇敢而獲得額外加分,並列第一。

在第三個任務中,哈利和他的競爭對手們必須穿過迷宮般的障礙才能得到三強爭霸杯。哈利和西追同時到達獎盃並決定一起搶奪它。然而兩人在接觸到獎盃後立即被帶到了一片墓地,彼得·佩迪魯在那裡殺死了西追並制服了哈利。他使用哈利的血液進行儀式,使佛地魔恢復肉身。當佛地魔和哈利決鬥時,他們的魔杖神奇地連接在一起。這次分散注意力的行動讓哈利有機會帶著獎盃和西追的遺體逃回霍格華茲。

鄧不利多、麥教授石內卜發現穆敵其實是食死人小巴堤·柯羅奇。當他們給假穆敵灌下吐真劑後,他透露自己曾將哈利的名字放入火盃,幫助他完成各項任務,並確保他被帶到墓地進行儀式。小柯羅奇之後被交給催狂魔,勾去了靈魂。在醫院病房康復期間,哈利向西追的父母講述了發生的事情。他想將比賽獎金交給二老,但遭到了拒絕,因此他把獎金給了弗雷和喬治·衛斯理,以供兩人開一家惡作劇商店。在西追的追悼會上,鄧不利多告訴霍格華茲的學生們,佛地魔已經回來了。

創作

《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四本書。系列的第一本小說《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由布盧姆斯伯里出版社於1997年6月26日出版。第二部《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於1998年7月2日出版。第三部《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於1999年7月8日出版[1]。《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的篇幅幾乎是前三本書的兩倍(平裝版共有636頁)[2]。作者羅琳表示她「從一開始就知道這將是前四部作品中篇幅最大的一本」[2]。她表示故事的結尾需要有一個「適當的鋪墊」,而倉促處理「複雜的情節」可能會讓讀者感到困惑[2]。她還表示,「一切都在更大的尺度上展開」,這具有象徵意義,因為哈利的視野在他成長過程中無論是字面上還是隱喻上都在不斷擴展[2]。她還希望在這本書中進一步探索魔法世界[2]

直到2000年6月27日正式書名公布之前,這本書一直被稱為《哈利波特4》。此前,在2003年4月,出版商曾將其標題為《哈利波特與厄咒爭霸賽》(Harry Potter and the Doomspell Tournament)。然而,J·K·羅琳在接受《娛樂周刊》採訪時表達了她對本書書名的猶豫不決[3]。「我[對書名]曾兩次改變主意。暫定名已經流傳出去——《哈利波特與厄咒爭霸賽》。然後我把『厄咒』改成了『三巫鬥法大賽』。然後我又在《火盃》和《三巫鬥法大賽》之間猶豫不決。最終我選擇了《火盃》,因為它給人一種『命運之杯』的感覺,而這也是這本書的主題。」[2]

羅琳提到,在她最早期的手稿中描寫了一個名叫瑪法爾達(Mafalda)的衛斯理家族遠房親戚。根據羅琳的說法,瑪法爾達「是《魔法石》中提到的衛斯理家『做股票經紀人的二表哥』的女兒。這位股票經紀人對衛斯理夫婦非常粗魯無禮,但現在他和他的(麻瓜)妻子不合時宜地生下了一名女巫,於是他們回到衛斯理家,請求衛斯理夫婦幫助瑪法爾達在霍格華茲入學前適應魔法界生活」[4]。在故事中,瑪法爾達本應被分到史萊哲林學院,並參與莉塔·史譏的劇情線中,但最終這一角色被作者徹底移除,因為羅琳認為「一個被困在學校的11歲女孩能發現的東西顯然很有限」。羅琳認為相比之下莉塔·史譏這一角色就會「靈活得多」[4]。羅琳還承認,第四本書是當時最難寫的,因為她在寫作中途才發現刪除瑪馬法達這個角色造成了一個巨大的情節漏洞英語Plot hole[2]。特別是羅琳在寫第九章《黑魔標記》時遇到了困難,並多次重寫了這一章[5]

主題

傑夫·詹森(Jeff Jensen)曾在2000年為《娛樂周刊》採訪羅琳時指出,偏見是《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尤其是《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的一個重要主題。他提到了佛地魔和他的追隨者如何對麻瓜懷有偏見,以及在《火盃》中,妙麗如何組織一個團體來解放霍格華茲的家庭小精靈,因為這些小精靈「長期被契約奴役,對其他任何事情都失去了興趣」[2]。當被問及為何探索這一主題時,羅琳回答道:

因為偏見可能是我最厭惡的東西。所有形式的不寬容,『與我不同的東西必然是邪惡的』這種想法。我真的很喜歡探討『差異是平等且美好的』這個理念。但還有另一個我也喜歡探討的想法:被壓迫的群體通常並不是團結一致的——不,遺憾的是,他們往往會在內部分裂,拼命鬥爭。這就是人性,所以你在這裡看到的就是這樣。這個巫師和女巫的世界,他們已經被排斥了,但在他們內部,依然形成了一個令人厭惡的等級制度。[2]

她還表示,她並不覺得這一主題對孩子們來說太「沉重」,因為這是「很多孩子在那個年齡段開始思考的事情」之一。[2]

出版與評價

英國/美國發行

《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是第一本美國和英國同日發行的哈利波特系列書籍,發行日期是2000年7月8日,特意選擇了星期六上架,這樣孩子們就不必擔心上學與購買圖書相衝突[1]。該書首次印刷總量超過500萬冊[1]。該書在美國僅第一個周末就售出了300萬冊[6]聯邦快遞動用了9000多輛卡車和100架飛機來完成圖書的配送[7]。然而由於編輯壓力,書中出現了一個錯誤:哈利的父親詹姆首先從佛地魔的魔杖中顯現出來;然而,正如《阿茲卡班的囚徒》中所證實的,詹姆首先死亡,所以應該是哈利的母親先從魔杖中出現[8]。這個錯誤在後來的版本中得到了更正[9]

啟動宣傳

為了宣傳本書,布盧姆斯伯里出版社組織了一列名為「霍格華茲特快列車」的專列,從倫敦國王十字車站出發前往蘇格蘭珀斯。車上載有J·K·羅琳和一批供她簽名和出售的書籍,還有布盧姆斯伯里以及新聞界的代表。這本書於2000年7月8日在國王十字車站1號站台公開發售——為了這個特殊的場合,1號站台被掛上了「9+34站台」的標誌——隨後列車出發。在途中,列車停靠了迪德科特鐵路中心英語Didcot Railway Centre、基德明斯特、塞文河谷鐵路克魯(過夜停靠)、曼徹斯特布拉德福德約克國家鐵路博物館(過夜停靠)、紐卡斯爾以及愛丁堡,最終於7月11日抵達珀斯[10]。該機車為西部鄉村級英語SR West Country and Battle of Britain classes編號34027「陶谷」號英語SR West Country class 21C127 Taw Valley蒸汽機車,為此次巡演特別塗成了紅色。巡演結束後這列火車又恢復了正常的綠色塗裝(塗裝費用由布魯姆斯伯里支付)。列車車廂包括一節臥鋪車,另一端連接著一台柴油機車供需要倒車時使用。此次巡演引發的媒體關注度遠高於同一周末在倫敦首映的電影《湯馬斯和魔法鐵路》。[11][12][13]

評論

《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發行後,大多數評論都給予了積極評價。《每日電訊報》報道了幾家英國刊物對這部小說的評論,並為小說設置了「喜歡」、「相當不錯」、「還行」和「糟糕」四個等級來評分:《每日電訊報》、《周日電訊報》和《獨立報·星期日版》評論為「喜歡」,《獨立報》的評論為「相當不錯」,《泰晤士報》的評論為「還行」[14][15]。據《衛報》報道,根據多家英國和美國報紙的評論,這本書的平均評分為8.4分(滿分為10分)[16]。BookBrowse的統計,該書基於美國和英國媒體的評論,得到了"評論家共識"的     評級。並且在五分制的評分中,《沙龍》、《衛報》、《倫敦泰晤士報》和《出版商周刊》的評論均為5分[17]

在《紐約時報書評》中,作家史蒂芬·金表示《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與前面的《哈利波特》1至3部一樣精彩」,並讚揚了書中的幽默和支線情節,不過他也評論道「書中也有一些令人稍感厭倦的青少年爭吵......這是青少年才會做的事」[18]。《柯克斯書評英語Kirkus Reviews》稱其為「另一個充滿魔法和神秘色彩的宏大故事……情節如此流暢,以至於看起來比實際要短」。然而,他他們評論說情節有時會拖沓,尤其是在結尾處,兩個「壞人」停下行動,做出長篇解釋,並指出續集中要解決的問題會讓「許多讀者,尤其是美國讀者,感到不適」[19]。馬莎·V·帕拉瓦諾(Martha V. Parravano)在《號角雜誌英語The Horn Book Magazine》上給出了一篇褒貶不一的評價,她表示「有些人會覺得它內容廣泛、文筆引人入勝且扣人心弦;而另一些人則覺得它冗長、散漫,並且充滿了繁複的副詞」[20]。《出版人周刊》的評論稱讚了這本書的「誤導性線索、巧妙的線索和令人難以捉摸的轉折,讓最細心的讀者也放下戒備」,並說這「可能是她(羅琳)迄今為止最驚險刺激的一部作品。」[21]瓊·阿科切拉英語Joan Acocella在《紐約客》上撰文指出,「前幾部小說如閃電般快速,而這部的節奏較慢,能量更分散。同時,語氣也變得更加嚴峻。」[22]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克里斯汀·萊默曼(Kristin Lemmerman)表示,《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這本書算不上偉大的文學作品:「她的文筆更像典型的沙灘小說,開頭對新讀者來說包含了過多的劇情回顧而沒有仔細介紹人物,不過羅琳很快就回到正題,為讀者引入了一大批刻畫精美的新角色。」[23]查爾斯·泰勒(Charles Taylor)在Salon.com上撰文,對這部小說中情緒的變化和人物的發展給予了總體積極的評價[24]。《娛樂周刊》的評論員克里斯汀·鮑德溫(Kristen Baldwin)給予《火盃》評分為A−,稱讚了角色的發展以及書中所呈現的眾多主題。不過,她也擔心令人震撼的高潮部分可能會成為年輕讀者的「噩夢工廠」[25]

2012年,《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在《學校圖書館雜誌》評選的100部最佳兒童小說中排名第98位。[26]

獎項和榮譽

《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獲得了多個獎項,其中就包括2001年的雨果獎最佳小說獎[27]。2002年,本書繼《魔法石》和《阿茲卡班的囚徒》之後獲得的第三屆印度畫筆圖書獎[28]。這部小說還獲得了奧本海姆玩具組合白金獎評選其為最佳書籍之一,稱其「比前三本書更加緊張」[29]。在2003年英國廣播公司大閱讀」活動票選出的最受英國民眾喜愛百本小說中,《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得到5.5萬張選票,位居第五名,排在《魔戒》、《傲慢與偏見》、《黑暗元素三部曲》和《銀河系漫遊指南系列》之後[30]。此外,《娛樂周刊》將《火盃》列為「新經典:書籍——1983至2008年最佳100本讀物」榜單中的第二名[31]。2019年,《衛報》將《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列為21世紀100本最佳書籍中的第97名[32]

改編

電影

《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的改編電影於2005年11月18日在全球上映,該片由邁克·紐維爾執導,史蒂夫·克洛夫斯編劇。該片首映周末票房收入1.027億美元[33],最終全球票房收入達到8.96億美元[34]。該片還獲得了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藝術指導獎提名[35]

電子遊戲

《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被美國電子遊戲開發商藝電製作成適用於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2Nintendo DSGameCubeXboxGame Boy AdvancePlayStation Portable等平台的電子遊戲。遊戲在同名電影上映前上架發行。

參考來源

  1. ^ 1.0 1.1 1.2 A Potter timeline for muggles. Toronto Star. 2007-07-14 [2011-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20) (英語).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Jensen, Jeff. Rowling Thunder.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0-08-04 [2011-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2) (英語). 
  3. ^ Hartman, Holly.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Pre-release. Infoplease. 2000-01-20 [2010-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8) (英語). 
  4. ^ 4.0 4.1 Section: Extra Stuff. J. K. Rowling Official Site. [2011-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8) (英語). 
  5. ^ 2001: Accio Quote!, the largest archive of J.K. Rowling interviews on the web. www.accio-quote.org. [2024-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01) (英語). 
  6. ^ 2000–2009—The Decade of Harry Potter Gives Kids and Adults a Reason to Love Reading (新聞稿). Scholastic. 2009-12-15 [2010-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29) (英語). 
  7. ^ Part 2: Crisis of Sustainability. [2014-10-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2) (英語). 
  8. ^ Rowling, J.K. At the end of 'Goblet of Fire', in which order should Harry's parents have come out of the wand?. J.K. Rowling Official Site. [2010-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6) (英語). 
  9. ^ HPL: Edits and Changes- Goblet of Fire. Harry Potter Lexicon. [2010-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23) (英語). 
  10. ^ March Web - UK mainline steam rail tours 2000. [2020-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4) (英語). 
  11. ^ Pigott, Nick (編). Headline News: Red livery for Taw Valley?. The Railway Magazine (London: IPC Magazines). 2000-07, 146 (1191): 17 (英語). 
  12. ^ Pigott, Nick (編). Headline News: Taw Valley set for four-day tour in EWS red. The Railway Magazine (London: IPC Magazines). 2000-08, 146 (1192). p. 5, photo; p. 14 (英語). 
  13. ^ Pigott, Nick (編). Headline News: 'Hogwarts Express' shunts 'Thomas' into a siding. The Railway Magazine (London: IPC Magazines). 2000-09, 146 (1193): 15 (英語). 
  14. ^ Books of the moment: What the papers said. The Daily Telegraph. 2000-07-29: 66 [2024-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6-14) (英語). 
  15. ^ Books of the moment: What the papers said. The Daily Telegraph. 2000-07-22: 64 [2024-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16) (英語). 
  16. ^ Review. The Guardian. 2000-07-14: 91 [2024-07-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16) (英語). 
  17. ^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BookBrowse. [2023-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16) (英語). 
  18. ^ King, Stephen.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The New York Times. 2000-07-23 [2011-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24) (英語). 
  19. ^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Kirkus Reviews. 2000-08-01 [2011-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3) (英語). 
  20. ^ Parravano, Martha V. Harry Potter reviews. The Horn Book Magazine. 2000-11 [2013-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4) (英語). 
  21. ^ Children's Review: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by J. K. Rowling. Publishers Weekly. 2000-08-01 [2013-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04) (英語). 
  22. ^ Acocella, Joan. Under the Spell. The New Yorker. 2000-07-31: 74–7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29). 
  23. ^ Lemmerman, Kristin. Review: Gladly drinking from Rowling's 'Goblet of Fire'. CNN. 2000-07-14 [2011-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14) (英語). 
  24. ^ Taylor, Charles. The plot deepens. Salon. 2000-07-10 [2011-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24) (英語). 
  25. ^ Baldwin, Kristen.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1-07-21 [2011-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04) (英語). 
  26. ^ Bird, Elizabeth. Top 100 Chapter Book Poll Results. A Fuse #8 Production. Blog. School Library Journal (blog.schoollibraryjournal.com). 2012-07-07 [2021-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3) (英語). 
  27. ^ 2001 Hugo Awards. 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 [201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07) (英語). 
  28. ^ Indian Paintbrush Book Award — By Year (PDF). [2011-03-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2-03-21) (英語). 
  29. ^ Harry Potter series. Oppenheim Toy Portfolio. 2000 [2011-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0) (英語). 
  30. ^ BBC“大阅读”揭晓 《魔戒》大胜《哈利·波特》. 中國網. 2003-12-24 [2018-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1) (中文). 
  31. ^ The New Classics: Books. Entertainment Weekly. 2007-06-18 [2013-04-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10) (英語). 
  32. ^ Staff, Guardian. The 100 best books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Guardian. 2019-09-21 [2019-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6) (英國英語). 
  33. ^ Gray, Brandon. Harry Potter's 'Goblet' Runneth Over with Cash. Box Office Mojo. 2005-11-21 [2011-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3) (英語). 
  34. ^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Box Office Mojo. [2011-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2) (英語). 
  35. ^ The 78th Academy Awards (2006) Nominees and Winners. AMPAS. [2011-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4) (英語). 

拓展閱讀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