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子,又称胸背,简称,指明朝清朝朝鲜王朝、越南黎朝阮朝琉球国官员服装上,位于胸前和背后的方形装饰。不同等级的官员补子的图案不同,而文官和武将的补子又不同。文官的补子的图案用飞禽,武将的的补子用猛兽。绣官服上的补子,是识别官员等级的一种标识。补子随官职而存在,且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制作。因此有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如今,它已成了一种珍贵的文物藏品。

一品文官补子

补子起源于武周),盛行于

历史

补子起源于武周,武则天在服色的基础上于公服的胸前加以百花刺绣,以此加以细化区分官员品阶等级。

官服

清代装饰有补子的官服称为“补服”。清朝官服最常见的是一种比短而比长的“外套”,或称“外褂”、“补褂”。明朝的补子前后图案一致,而清朝的补子分前后两半。明朝的补子一般在40厘米见方左右,清代则一般在30厘米左右。

明代补子

  • 赐服,有座蟒、蟒、飞鱼、斗牛、麒麟等。
  • 节令应景补子,有葫芦(腊月廿三祭灶至过年)、灯景(上元)、五毒艾虎(端午,午月初一至十三)、鹊桥(乞巧节)、阳生(冬至)、菊花(重阳)、秋千(清明)、玉兔、等吉服补子。
  • 寿服生日补子。
  • 文武品秩补子,风宪官用獬豸补,用于官常服。[1]

品秩图案

明朝官员补子图案[2]
品级 文官 武将
仙鹤 [3]
锦鸡
孔雀
云雁
白鹇
鹭鸶
㶉𫛶
黄鹂 犀牛
鹌鹑 海马
杂职 练鹊
风宪官 獬豸
清朝官员补子图案
品级 文官 武将
仙鹤 麒麟
锦鸡 狮子
孔雀
云雁
白鹇 熊罴
鹭鸶
㶉𫛶 犀牛
鹌鹑 犀牛
练雀 海马
其他 都御史獬豸

明清时期的官服在前襟后背各缀有一块补子,称为“补服”,也称“补褂”。补服比袍短,类似于褂,又比褂略长,其袖端平,对襟,所以又名“外褂”。[4]

参考文献

  1. ^ 《夜航船》:文官补服:一二仙鹤与锦鸡,三四孔雀云雁飞,五品白鹇惟一样,六七鹭鸶㶉𫛶宜,八九品官并杂职,鹌鹑练雀与黄鹂。风宪衙门专执法,特加獬豸迈伦夷。
  2. ^ 《大明会典》卷之六十一
  3. ^ 明代官服补子——狮 美国纽约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2013-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8). 
  4. ^ 纨素. 明清各级官员补服、补子. 2015-04-11 [2015-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