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

漢藏語系漢語族語言

粤语粤拼:jyut6 jyu5),在广东及广西通称白话粤拼:baak6 waa2),在港澳及东南亚常称广东话,海外广东人多称之为唐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下的一种声调语言[5][6][2][注 1]。在日常口语中,“粤语”或者“广东话”常常狭义地指代广州话,但语言学所指的“粤语”之下可以划分出多种方言(见粤语方言),广州话为其中的代表方言。全球以粤语为母语者有8490万人[1],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等地,在广东省一亿人口中,使用人数超过6700万,是广东最主要的本土语言[7]。在中国境内,以粤语为母语的群体是继官话吴语之后的第三名。随着近代两广地区人口向海外迁徙,粤语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之华人社区中为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8][需要较佳来源],在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以及北美洲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圣诞岛等地的华人社区都有广泛分布。[9][10][需要较佳来源]

粤语
jyut6 jyu5
发音[jyːt̚˨]
母语国家和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华人社区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其它海外华人社区
区域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胡志明市新加坡马来亚中部圣诞岛加利福尼亚不列颠哥伦比亚等地
母语使用人数
8,490万人 (2021年)[1]
语系
早期形式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香港(法定语文)[3]
 澳门(正式语文)[4]
管理机构香港 香港公务员事务局法定语文事务处
澳门 澳门行政公职局语言事务厅
语言代码
ISO 639-3yue
Glottologyuec1235
语言瞭望站79-AAA-m
以粤语为主要母语的地区
本条目包含国际音标符号。部分操作系统浏览器需要特殊字母与符号支持才能正确显示,否则可能显示为乱码、问号、空格等其它符号。
粤语
Jyut6 jyu5
谱系学分类汉藏语系
分支
蜑家话(通常归类于粤海片)
桂南平话(有时归类于勾漏片)

粤语在中国东南地区的母语区分布,标准粤语和相关的方言以粉红色表示

作为汉语族的一支,其他汉语变体已经丢失的一些古汉语特征在粤语中依然存留[11][12][13][14][重要吗?]粤语亦有约两成[15]或一百至两百个[16]侗泰语词汇。有观点认为,粤语部分保留唐宋中古语音系统,平仄用韵契合唐宋诗词[来源请求];词汇上保留诸多半文半白的古汉语词或语素,用语有文白夹杂特征[17]:103

名称

粤语名称源于秦人赵陀于古代岭南地域所独立而建的第一个国家——南越国先秦时期吕不韦著作的《吕氏春秋》之中《恃君》部分统称作百越西汉时期司马迁著作的《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写作南越国、东汉时期班固著作的《汉书》巻九十五写作南粤国;简称南越或南粤;古代的“粤”和“越”互为通假字〉 ,以广信作为岭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岭南文化的最早发扬地。“粤”从古以来为岭南地区的统称,明清以后,“粤”和“越”的含义开始有所区别,“越”用于江浙吴语地区,“粤”专用于岭南地方。而明、清时代,“粤”仍然指岭南两广别称两粤(即广东广西、还有海南),两粤的广东为粤东(包括海南岛),两粤的广西为粤西[18]。所以近代之前,粤一字泛指岭南。直至中华民国成立后,粤才逐渐收窄范围被用作广东省的简称。因此,粤有文化意义(岭南[19] 和行政意义(仅指广东省)之分。

粤语以广州话作为代表音,香港、澳门坊间称为广东话日文为“広東語”;南宁桂平梧州等广西县市则称粤语为白话,广西粤语除了口音和文化,在俗语、词汇上与广州话差异不大,基本可以与广州话互通,归入粤语方言系统。清末改革开放之前,迁移海外华人多数为粤语使用者,不同族群使用广州话以方便于沟通。在美洲华埠唐人街华人社区,则有被称为“唐话”或“广东话”。

在语言学,粤语是一个语言系统的总称,包括同系的各种地方话语,例如广西平话白话贵港话玉林话地佬话海南儋州话迈话蜑家话等。它们都有相似的音系、语法及词汇,彼此共同点比相异多,所以都纳入“粤语”系统中(参阅粤语方言)。

通行地域

粤语行于广东、广西、海南西部(说儋州话迈话的村落)、越南东北部(艾族山由族聚居地)、香港、澳门及海外华人社区,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分布如下:

广东省境内以粤语为主的县市有逾40个,地级市11个,占全省面积的1/2以上,即广州佛山江门中山珠海东莞肇庆茂名清远阳江云浮龙门增城从化连州阳山连山怀集广宁四会高要新兴鹤山封开郁南德庆罗定阳春信宜高州化州吴川台山开平恩平湛江赤坎区坡头区霞山区等。

此外,广东的粤东粤西粤北韶关仁化乐昌英德深圳市宝安等县市亦部分通行粤语。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行的粤语县市有30多个,即南宁横县贵港桂平平南藤县梧州玉林北流容县博白陆川防城港东兴钦州合浦浦北灵山北海苍梧岑溪昭平蒙山贺州钟山百色崇左扶绥宁明凭祥龙州

此外,广西其它不通行粤语的城市中均有粤语人口分布,通常是沿河的街道。中由于民国时期新桂系移民开发,因提升农业技术需要,向桂中平原移入桂东南地区人口,有为数不少的粤语村庄。

澳门香港全境绝大多数人口以粤语为母语。

海外华人中以粤语为主的也很多,在唐人街华人社区等,不少华人华侨社群均使用粤语作为共同语言。其中美国旧金山一带原籍广东或其他粤语地区(即两广地区人士)的移民人口数量较众,旧金山旧金山城市铁路在巴士也提供粤语广播,是美国公交系统中少数提供中文广播的美国政府机构。

越南东北部山区(艾族山由人聚居区)。

历史

语音特点

声母

粤语声母数量较少,多数粤语方言声母数量都在20个左右。多数粤语(广府粤语除外)普遍存在齿尖音声母 [ θ ] 或边擦音声母 [ ɬ ],后者亦普遍存在于壮语临高语黎语之中。有的粤语方言有内爆浊音,有的同时具有全浊音,如勾漏方言、儋州方言、平话方言等。中古汉语的全浊声母在现代粤语中大部分被清化。中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或塞擦音按古四声的送气情况主要有四种:[来源请求]

中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或塞擦音的送气情况是粤语方言划分的参考之一。中古全浊声母清化后一律读不送气清音的,有勾漏方言、平话方言;中古全浊声母清化后一律读送气清音的,主要有吴化方言;广府方言、四邑方言和高阳方言今读阳平阳上的字送气,今读阳去阳入的字不送气[20]

中古微母字绝大部分粤语今读[m-]

在部分字词中,粤语保留了中古的舌上音,例如一株树(粤语读作一兜树),知道(莞宝方言读作dei道),啄木鸟(粤语读作doek木鸟),澄清(粤语读作凳清),秩(粤语读作dit),掷(粤语读作订),沉条绳落去(粤语读作dam条绳落去)……但知组大部分读作擦音,暗示粤语和通语的分离时间不早于五世纪。

唇音 舌尖音 硬腭音 软颚音 声门音
本位 咝音 本位 唇化
鼻音 m n ŋ
塞音 本位 p t t͡s k ( ʔ )
送气 t͡sʰ kʷʰ
擦音 f s h
近音 l j w
  • 注1:有些学者把/j/视为/i/介音,把/w//kʷ//kʷʰ/中的ʷ视为/u/介音,列于韵母中的开首部分。这样做比较与官话对应。然而这样做的话,/i/介音开首的韵只跟零声母相拼,/u/介音开首的韵只跟/k//kʰ/、零声母相拼,却大幅增加了元音数目,学习效率不佳。
  • 注2:有些学者认为在/i//u//y/元音前方有声门塞音/ʔ/,但由于它不构成对立,一般都将之视为“零声母”。

不同于官话,粤语见组(母)与晓母字不论洪细音,声母多不颚化,今读[k-][kʰ-][ŋ-][h-]

韵母

元音

 
标准粤语元音图

粤语元音有长短元音a的对立现象,有些著作将长短a标作//和/ɐ/ ,但亦有一些人士认为长a和短a之间存在音值差别,据此质疑粤语长短元音对立的观点。粤语长短元音对立现象跟壮语长短元音对立现象本质是完全相同的,长短元音之间都存在音值差别,并不是单纯的时长差别[21]

韵尾

粤语包含[m]、[n]、[ŋ]、[]、[]、[]6种辅音韵尾,前三种为鼻音尾,后三种为塞音尾(称为入声);另外各种粤语拼音方案亦把复韵母的第二个元音如[i]、[y]、[u]等作为元音韵尾处理。

声调系统

粤语一般有8至10个声调中山石岐粤语在所有粤语中最少,因其特殊不分上下入声而只有6个;东莞粤语次之,只有8个;多数粤语方言有9个声调;勾漏粤语和平话方言有10个声调。标准粤语有9个声调,6至7个固定调值,按照“平上去入”的命名方法,这9个声调分别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上阴入/高阴入、下阴入/低阴入、阳入。上阴入和下阴入由阴入按韵母短长分化出来,所以将上阴入和下阴入分别称为阴入和中入其实是错误叫法,此等调名会令人误以为入声同时三分。一些粤语方言的阳入也按韵母短长分化成两个,从阳入中分出上阳入与下阳入,共计四个固定入声调,如勾漏粤语、四邑粤语等。

粤语词汇和语流中有一些固定的变调,如“局”字,在词尾时会固定地变读成一个调值为35的上扬型变入声,不属于固定声调中的任何一个。因此若计变调,粤语的声调数目通常可达14至15个[22]

标准粤语的声调
声调名称 阴平 阴上 阴去 阳平 阳上 阳去 上阴入 下阴入 阳入
调值 55;53 35 33 11;21 13;23 22 5 3 2
国际音标 ˥;˥˧ ˧˥ ˧ ˩;˨˩ ˩˧;˨˧ ˨ ˥ ˧ ˨
代表数字 1 2 3 4 5 6 7;1 8;3 9;6
汉字举例
粤拼 fan1 fan2 fan3 fan4 fan5 fan6 fat1 faat3 fat6
汉字举例[23]
粤拼 saam1 gau2 sei3 ling4 ng5 ji6 cat1 baat3 luk6
粤语入声格局
粤语方言 阴入 阳入
上阴入
(短元音)
下阴入
(长元音)
上阳入
(短元音)
下阳入
(长元音)
东莞莞城话 4 3
灵山县城白话 55 22
中山市石岐话 55 33
广州白话(标准粤语 55 33 22
粤语 55 33 22
左江白话 55 33 22
左江平话 55 33 35 22
扶绥龙头平话 55 33 22 13
百色那毕平话 55 33 22 24
横县县城白话 55 33 22 24
宾阳新桥宾阳话 55 33 22 52
博白县城白话 55 33 11 22
玉林白话 55 33 22 11
广宁白话 55 33 22 214
四会白话 55 33 22 213
台山白话 55 33 21 32

注释:

  • 表中数字表示声调调值
  • 表中所列均为单字固定声调,不包括变调(如广州话词汇和语流中调值为35的变入);
  • 资料参考来源:《第11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

声调变化

粤语的声调变化分成连续变调与变音(morpho-phonemic change)。主要发生在复词或叠字词,一般来读低音域(主要是低降调)的第二音节会转为高升调。[24]

连续变调

连续变调不改变语意或文法。

  1. 家人称呼,如:爸爸(baa4 baa1)、妈妈(maa4 maa1)、弟弟(dai4 dai2)、太太(taai3 taai2
  2. 表示亲切感的接头语“阿-”与表示通称的“老-”,如:阿陈(aa3 can2) vs 陈(can4)、老谢(lou5 ze2) vs 谢(ze6)
  3. 口语中出现英语词,如:Fanny(fan1 ni2);有时还可能出现高平调,如:燕梳(yin3 so1,insurance)
  4. 日常生活会出现的语词,如:前门(cin4 mun2)、眼镜(ngaan5 geng2)、油条(jau3 tiu2)、咸鱼(haam4 jyu2)、前年(cin4 nin2)、公园(gung1 jyun2)、空地(hung1 dei2
  5. 在广州话中,“咗”有时被省略而声调向前影响,如:食(咗)饭未呀?(sik2 faan6 mei6 a3,吃饭了没?)
  6. 形成复合语时,中平调、低昇调、低平调也会发生变调来达成文法功能,如:影相(jing2 soeng2)vs 相片(soeng3 pin2)、发烧友(faat3 siu1 jau2) vs 朋友(pang4 jau5
  7. 在型态为“动词-目的语”的复合语,目的语名词发生声调变化,而且复合语的意思时常可能产生难以预测的转变,如:捱夜(ngaai4 je2,熬夜)、开会(hoi1 wui2)、走路(zau2 lou2,逃跑)
  8. 还有一些完全无法预测变调的例子:讲笑话(gong2 siu3 wa2) vs 讲大话(gong2 daai6 wa6,说谎)、琴行(kam4 hong2) vs 银行(ngan4 hong4

变音

变音会发生语意或文法上的改变。

  1. AAB型叠字词,如:立立乱(laap6 laap2 lyun6,杂乱的)
  2. 叠字形容词、加了“哋”的动词、或叠字状声词,如;红红哋(hung4 hung2 dei2,有点红的)、明明哋(ming4 ming2 dei2,有些了解)、□□声(sa4 sa2 seng1,雨声)
  3. 表示短时间或短小的动词叠字,特别是省略了“一”的叠字词,在词首发生声变音,如:试试(si2 si3,试一试)、问问(man2 man6,问一问)
  4. 同上,‘形容词+“一”+形容词’的叠字词省略中间的“一”,如:平平(peng4 peng2,非常便宜)、甜甜(tim4 tim2,非常甜)
  5. 还有类似的‘“一”+名词+“一”+名词’省略的说法,如:一句句(jat1 geoi2 geoi3,一句一句)
  6. 名词作为容器量词使用时保持原来的声调,如:一盒朱古力(jat1 hap6 zyu1 gu1 lik1,一盒巧克力)vs 呢个盒(ni1 go3 hap2,这个盒子)

文白异读

粤语存在文白异读现象。一般认为粤语文读音出现的频率不高,没有高度异化的文读音。最常见的形态是以白读音-eng韵母取代文读音-ing韵母(如命/钉/听/岭白读-eng,文读-ing)。其他文白异读声母如:近(gan6)代/远近(kan5)。

也有观点认为粤语文白异读很普遍,持此观点者如叶焕峰等学者,认为粤语知彻澄母转谓端透定母,影晓匣云以不同程度分化成非敷及零声母,王黄不分、因欣不分。对于粤文白异读很少的传统认识,可能由于粤语的语音存古程度被严重低估,甚至被认为是宋代官语语音化石;另一方面也可能跟京苏粤白话文运动有关。而且大部分广韵所分之三等字皆无介音,如东冬钟合韵,支脂之合韵,鱼模虞部分合韵,痕欣文真韵开合不分,先仙合韵,删山合韵等等。可见粤语因其发展方向几乎不断简合而少繁化。

粤语止摄支之脂韵文白二读,遇摄鱼模虞韵文白二读,当中四、死、企、无均有文白二韵:

汉字 白读韵 文读韵
sei si
sei si
khei khi

止摄三等开口呼于齿音皆读成[i]:

汉字 白读韵 文读韵
mou mu

遇摄于特定子音读成白读音。

拼写方案

关于粤语的拼写,详见粤语罗马化方案(粤语拼音或粤语罗马字)。当中较常用的有1970年代开发的教育学院拼音方案、1993年开发的香港语言学学会粤语拼音方案等。

用词特点

保留古汉语用词

粤语保留相当多的古词古义,粤语独特的存古特点可以反映于其语音、 词汇到句法结构,其中一部分会自然用于书面语,而且具有某些罕见于其他方言的古汉语形构遗存——一些南方语言如沪语虽同有保留古代常用词,但相对较少且受官话影响更甚[25][11][12]。现代粤语仍然有较高使用单音词的倾向。一些被粤语使用者视为通俗的字辞可在古籍中找到来源。[25][11][12][13]值得注意的是,古汉语与南亚语系在上古汉语时期已经发生了接触和相互影响,上古汉语当中接近三成词汇被认为是东南亚来源、超过二成词汇来源不明。[26]

保留古南越语成分

现代粤语中仍然含有南越语的底层成分,多表现在辞汇方面,在语法上也有一些遗存。现代粤语跟现代壮语在日常用语上接近或相同的常用词有不少,基于表层语言中同义异形词的存在被认为是粤语的侗台语底层词而非借自侗台语的借词,这样的词在广州话的《广州话词典》中可辨认得出超过200个[16]。目前粤语这些在古汉语文献中没有记载过的词汇约有20%[15]

吸收外来词

早在唐宋此时期广东(省城)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繁盛,大批外商涌入,单常年聚居在广州的外商有十多万人,在内城蕃坊指定居留[27][28],包括南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等,当时的粤语就开始吸收部分外语,如冚唪唥(全部)[29]、邋遢(肮脏)、巴闭(嚣张)等[30]

近代,外来语主要来自英语,广州粤语及香港粤语港式粤语)中吸收外来词特别多,影响着广东境内的粤语区。这些外来词很多是汉语北方话没有吸收的,如“士多”(store),北方话中说“小卖部”;有的是北方话吸收了但译法不同,如汉语北方话中的“沙拉”即是在粤语中带有入声的“沙律”;不少外国人名在粤语中的译法,亦与汉语北方话有很大差别,如第43任美国总统George Walker Bush在华北汉语中翻译成“布什”,中华民国国语文译作“布希”,香港粤语则把他翻译成圆唇的“布殊”。这些中文名,必须用当地语言发音,才与美国英语原音接近。

相较而言,普通话翻译容易将英语词尾的清辅音插入元音构成开音节,因为普通话没有[-m][-p̚][-t̚][-k̚]。而粤语则容易复辅音中的一个辅音省略,如lift(升降机)有时写作粤语字“䢂”(⿰车立,读lip),读音将ft淡化为一入声尾音,而英语中的s等则通过插音构成开音节。

从1980年代开始,不少粤语外来词,随着香港、珠三角等粤语区与中国其他地区交流更加频繁,渐渐进入了汉语北方话,例如“巴士”(bus)、“贴士”(tips)、“蛇gwe1”(Scare:惊吓、恐惧) 等等。有时,这些词被汉语北方话吸收的时候发生失真,如粤语“搭的”(乘搭的士的简称)被汉语北方话当作“打的”吸收。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汉语北方话无法模仿粤语的[-m]韵尾,比如“搞掂”变成“搞定”。

而粤语曾从汉语北方官话借来一些用语。比如粤语表示愤怒之时,有个口语语汇“call-now-yeah”,其实是来自汉语北方官话的“可恼也”(或“可怒也”)[31]

香港粤语中经常直接使用英文单词,比如,“文件夹”通常用file(读若“faai1 lou2”,有文具店会写成“快劳”);男警员或男老师称作“阿sir”(读“sir”时变为圆唇的 /sœː˩/ ,有人会写成“阿蛇”,另有粤音字“瀡”[32]);女警叫“Madam”(读“咩-/tɐm˩/ ”);女老师叫“Miss”(读“搣时”,有人会写成“蜜斯”);工作加班称为“开OT”(源自英语 Overtime)等等。虽然不少英文发音会音译成汉字,但香港人不时会直接以英文字词表达,如“感觉”用feel代替,也没有相关汉字表述该读音。值得注意是,由于粤语没有[-l]这个韵尾,feel往往会读成[fiu̯˥],[ɫ]读成[u̯]韵尾,fax读成 /fɛk̚˥ si˧˥/ 加重尾音(feck史机)。这种港式英语中英夹杂的地道用法在香港十分流行,而且在广东省粤语区中也在逐渐增多。

语法

粤语语法与普通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词句顺序、虚词、副词、部分形容词、助词及其放置方式上,复杂而不可缺或的语气助词也是粤语的一个特色。尽管粤语与普通话在这些语法方面上有明显差别,但主体语法基本相同,都是主-谓-宾式语言,都属于分析语,总体仍有60%以上相似之处。

倒装

定语后置

一些粤语词组习惯将修饰词放在中心词后面,相对于普通话而言是倒置的词序。例如

官话词汇 粤语对应词汇
椰子
豆角 豆角
丫头

这种语法常见于侗台语族各语言。汉白语族中除官话以外的其他各语种也有类似的构词方式,但不占主要地位。另外文言中也有定语后置语法。粤语的这种语法可能是上古汉语残留,也可能源于临近的侗台语族。

状语后置

粤语可以将修饰动词、形容词的副词放在被修饰词后面,有时甚至放在句末,例如用法上“啲”远较“啲”罕见。其它放在被修饰词后的例子如下:

位置 粤语例句 标准汉语直译 标准汉语意译
动词后 啲。 一些。 点。
你。 亲爱非常你。 非常疼爱你。
佢。 全部他。 全部他。
形容词后 得滞 油腻过于 了。
过头冇用。 太过没用。 没用。

间接宾语后置

当动词同时带两个宾语时,间接宾语通常放在句子最后,中间由直接宾语隔开,即“动词+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如:

粤语例句 标准汉语直译 标准汉语意译
一个问题 一个问题

一件衣服
一件衣服
一件衣服

同素逆序词

粤语有不少词汇的字序都跟普通话相反,属于传统倒装说法与当代说法之差异,例如:

普通话 粤语
秋千 千秋
素质 质素
夜消
(俗写“夜宵”)
消夜
(俗写“宵夜”)
拥挤 挤拥
要紧 紧要


趋向动词

粤语趋向动词的用法与普通话有别。在普通话趋向动词不能直接接受词的情况下,粤语趋向动词仍可直接接受词。

粤语趋向动词的用法[33]
粤语例句 普通话意译 语法习惯差异
我哋谂住晏昼 我们想下午街上
我们想下午
趋向动词“去”直接接受词“街”,而普通话就没有这种用法。
佢话 他说要这里 直译作“他说来我这里”也和现代标准汉语语法相似。

并列动词体

粤语可以用两个并列动词构成一个动词体,把“紧”、“咗”、“完”、“过”、“下”加在两个并列动词中间。现代标准汉语必须把相应词或对译词放在单一动词的前面或者后面。如粤语“休下息”,现代标准汉语作“休息一下”。

“有”+动词

粤语广泛使用“有”+动词的语法结构,表示强调。

粤语例句 普通话意译

量词用作定冠词

粤语量词可直接加在名词之前作句子成分,量词之前不需要指示代词或数词限定,起到类似于冠词的语法作用,类似英语中的"the"或法语的"le"/"la",例如:

粤语例句 普通话直译 普通话意译 语法作用
书几好睇。 (所讨论的或眼前见到的某)书很好看。 这/那/某本书很好看。 特指
车好正啊! (眼前所见的某)车很棒啊! 这/那/某辆车棒极了! 特指
佢嗒咗提子。 他偷吃了(谈话者双方都知道的某)葡萄。 他偷吃了这/那/某串葡萄。 特指
声沙嗮。 我(量词)嗓音沙哑完全。 我的嗓子完全沙哑了。 强调
喇起 绷起(量词)脸 绷起(他的/那张)脸 强调
扽下 磕一下(量词)鞋 把鞋磕一下(“鞋”不需要量词) 强调

量词替代指属助词

粤语习惯用量词替代指属助词如“的”“之”等,但这样的量词在句子中起的作用仍然是指示物品所属的。

粤语例句 普通话意译 逻辑意义 语法作用
我的笔 属于我的笔(“我”是笔的所有者) 属格强调
他的车 属于他的车(“他”是车的所有者) 属格强调
书包 你的书包 属于你的书包(“你”是书包的所有者) 属格强调

副词句

在比较句法中,粤语是“你高过佢”,而北京话会说“你比他高”。类似的例子还有:“你大过佢”、“你瘦过佢”,粤语这种语法是比较贴近古时的汉语语法[来源请求],在闽南语也有相同的句式,如“你较媠伊”。近年来,由于受标准汉语影响,这情况也出现改变。“你比佢大”、“阿哥比阿妹高”这种北京话的语法,也逐渐被粤语吸收。在一些副词上,如“先”字,粤语亦习惯把其放在动词之后,例如“你先走”在粤语要说成“你行先”。

语气助词

语气助词在粤语语句情貌的表达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可缺或。粤语语气助词丰富,用法复杂,有单式、二覆叠式、三覆叠式和多覆叠式等形式:

单式

语气助词 用法 粤语例句 标准汉语意译 备注

阴平声调(第1声)
 表一般意味或表示完成 好心你啦!
搞掂咗啦!
拜托了!
老早就做完了!

第二个意思的语气比“喇”为重

阴去声调(第3声)
 表示完成或引起注意 得喇。
搞掂咗喇。
行了。
完成了。
只能用于句尾
提问,或引起注意 搞掂咗嗱?
嗱,望住我!
完成了吗?
来,看着我!
可在句子前独立使用,引起注意

阳上声调(第3声)
表示意识到,“原来如此”意味 系㖞,点解头先我谂唔到呢? 对啊,为什么刚才我想不到呢? 有感叹意味

阳上声调(第5声)
暗示否认某事物之结果或叙述之意味 佢话佢晨早离咗职囖,就乜责任都唔使再负啝,但系公司重未收到佢份辞职信囖 他说他早已离职,所以可以不再负责任了,但是公司还没收到他的辞职信! 有轻微讶异或轻蔑意味

阴平声调(第1声)
表示情况就是如此 有肯定、晦气、无奈、不情愿、鄙视、不屑及/或不愿多言叙述之意味[34]

阴平声调(第3声)
期待某事物之时机即将达至之语气 市长派钱啰! 市长要给大家发钱了!
表示怀疑,或轻微不屑 系咩? 是吗? 用于问句
表示不敢肯定自己的判断 系啩? 是吧? 带征求别人看法的意味
表示不屑语气,或表示“而已”的意思 系咁咦搣咗一下啫,就喊到咁大声。
佢咁衰,睬佢做乜啫?
我写错字啫,咁恶做咩啫?
只是轻轻地捏了一下而已,就大哭。
他那么坏,理会他干嘛?
我写错字而已,这么凶干什么?
第二声,表示抱怨语气
第三声,强调语气
几哦go4都要搞掂㗎。
你应承咗我㗎!
再麻烦也要完成的呀。
你答应了我的!
表示完成语气 我做完功课噜。 我做完功课了。

二叠式

语气助词 用法 粤语例句 标准汉语意译 备注
嘅啫 表示事情小,不必放在心想
或一般语气
件事就系咁嘅啫。
你真系好人嘅啫。
整件事就只是这样而已。
你为人真好。
㗎喳/嘅喳 同“而已”;可单字“喳” 我净系负责收银㗎喳,有咩事同我老世讲啦! 我只是负责出纳而已,有什么跟我的老板说吧!
呀嘛 表示半信半疑 唔系呀嘛? 不是吧? 用于问句
喳嘛 轻视、不屑意味 咁喳嘛,好易啦。 这样而已,还不简单。 带疑问语气
啦喂 提醒或积极回复意味 嚟啦喂! 过来啊!
啰㖞 寻求最后确定,或表示已经不耐烦 系啰㖞?郁手!
好啰㖞?!
决定了吧?动手!
够了!
啰噃 表示确认,或希望得到确认 搞掂啰噃。 完成了。
嘞咩 表示强烈怀疑、不赞同 你以为咁做就啱嘞咩? 你以为这样做就对吗?
㗎喇 已经完成,或完全自信、确认 得㗎喇,佢得嘅。 可以了,他没问题的。
呢可 1. 表示反问;
2. 用于:
 a)第二身人提醒第三身人:第二身人得知第三身人的行动,
 b)提醒第一身人:第二身人得知这是谁的行动
甲:系边个打烂咗我只杯㗎?
乙:唔知呢可?
甲:是谁打破了我的杯子?
乙:你说呢?
吖嗱 对其之前所作的行为表示不满 铁头功吖嗱!
打你吖嗱!
铁头功是吧!
信不信我打你!
吓哗 1. 表示应答,字面意思为“是吗”;
2. 表示反问。
1. “啊,公子呀,你啊真系识货喇,咁多船唔拣你拣着我呢只船,我出咗名够快嘅。”“吓哗?”
2. “你家吓迫我吓哗,你家吓?”“系惨过你呀,吹咩?”
1. “公子呀,你真识货,(在那)那么多船不挑你非挑了我这艘船,我的快是出了名的。”“是吗?”
2. “你现在是不是要逼我,是不是?”“就是比你惨呀,你奈我何?”

三叠式

语气助词 用法 粤语例句 标准汉语意译 备注
㗎啰噃 表示确认,或希望得到确认。 一于系咁话㗎啰噃。 要不就这么决定了吧。
㗎喇㖞 表示事情已经发生,且有不满意味。 你食咗三碗粉㗎喇㖞。 你都吃了三碗粉了。
㗎喇吓 表示希望确认已发生的事。 你食咗三碗粉㗎喇吓? 你吃了三碗粉了吧?
㗎喇可 通常用于询问他人某物是否已经完成使用。 呢支笔你唔用㗎喇可? 这只笔你不用的了是吧?

多叠式

  • 做晒㗎啦吓哗㗎啦啊嘛:“已经做完了,是吧?”带半信半疑意味。

代表音

广州口音是约定俗成的、国际承认的粤语的代表音,大多粤语字典以广州音为准。广州以粤剧粤曲等传统艺术长期保持广州话的代表地位,1970年代开始,香港粤语港式粤语)受到由何文汇博士提倡的粤语正音运动影响,是故部分词汇的发音已经偏离广州话,与广泛的珠江三角洲粤语系地区的发音脱节[来源请求]。至1970年代末以后,香港粤语流行曲、影视娱乐强势影响广东地区[来源请求]。民间的香港口音(即港式粤语)跟广州广府)口音并无明显分别,只是在语感上有少许差异,因两地在不同社会体制下沿用不同的习惯语汇,用词有所不同,以及两地教学改革所导致[来源请求]。香港粤语较为显著的是,将开头声母鼻音/n/念作舌边音/l/,针对近年来香港年轻人所谓“懒音”增多的现象,香港的一些大学教授发起了粤语正音运动,以何文汇主张的读音取代,现时通用的读音,此主张受到广东及香港的粤语学者反对[来源请求]。有些粤语方言和广州话较为接近,如广西南宁,以南宁白话为代表,与西关口音广州话高度相似,虽然粤语字典还将一些字,注音为同音字,如“九”与“狗”字,“旧”与粤语量词“嚿”字。但现在的粤语这些字的发音已经明显不同“九”[gæu2]“狗”[gau2],“旧”[gæu6],大嚿的“嚿”[gau6],总体与广东广府方言片区(即广府话)相似度高达90%,除少数俚语不同外,两地方言交流完全不存在问题,钦廉方言邕浔方言靠拢;而广东台山四邑方言、广西东部、广东西部的勾漏方言、广东西南部的高阳方言海南儋州方言,以及珠江三角洲东侧的莞宝方言,则同广州话口音差异较为明显。

书写系统

粤语使用者在正式场合里普遍使用二十世纪初兴起的官话白话文书写系统,该系统的语法、词汇与现代汉语在北方官话基础上形成的书写体相符,与粤语自身的语法、词汇差别很大,存在“文”、“言”脱离现象。由于自小接受官话白话文教育,人们基本上能包容这种“文”与“言”间的相互脱离现象,如同五四运动之前人们普遍习惯文言文一样。当用粤语朗读官话白话文的时候,人们一般不会完全按照字面来读,朗读者习惯上会根据粤语语法、词汇及用语调整字面文句,用粤语复述出来。这种“文不对言”的现象跟官话白话文兴起之前汉语北方话使用者或者朝鲜语日本语使用者习惯于使用文言文所造成的“文”、“言”脱离现象相似。

不少大众媒体为贴近民众,会在行文中加入大量粤语固有词汇。部分杂志会采用粤语白话文书写系统,如实按照粤语语法及用语书写,不懂粤语的中文使用者不容易看懂这种粤语白话文。报纸则会采取折衷方法,主要行文都是以官话白话文书写,但在对话和引言中,会使用粤语白话文书写粤语口语对白,令文章更为生动,并避免在翻译成官话白话文时出现失真。

因粤语白话文书写会用到大量粤语独有的粤语汉字,这些字在BIG5系统(由台湾资策会建立的正体字系统)或使用简化中文(GB18030)的电脑字符系统中没有收录或收录不全,利用上述系统书写粤语非常不便。为解决粤语的电脑文字处理问题,香港政府制定了一个香港增补字符集,收录了常用的粤字和其他BIG5扩增汉字约5000字左右,如“啲”、“嘅”、“攞”、“揸”、“嘢”、“冚”等等。在最新一版的增补字符集中,进一步收录了一些所谓的“粗口字”。此做法受到某些人的质疑,因为粗口被认为是社会道德禁忌。香港政府表示收录“粗口字”的目的是为方便警方录取口供时使用。这套增补字元集基本上解决了粤语白话文的电脑处理问题,大部分粤语口语文句都可以录入电脑。

由于不是所有电脑都装有香港增补字符集,粤语使用者在网上讨论区等非正式场合,在没办法输入粤字的时候,又或是不便输入的时候(用速成输入法来输入粤字要按很多次键盘)[来源请求],会折衷以英文的“o”代替口字旁,写成“o的”、“o既”、“o野”、“o左”、“o甘”来代替“啲”、“嘅”、“嘢”(“也”)、“咗”(“徂”)、“咁”(“恁”)这类粤字,甚至把口字旁去掉,写成“的”、“既”、“野”、“左”、“甘”;有时也会英文代替,如用英文字母“D”或“d”代替发音相近的“啲”,用英文字母组合“ge”代替发音相近的“嘅”。中国大陆,特别是广西地区的粤语使用者,由于中国大陆教育系统并不教授粤语,因此基本上对粤语固有字词的了解近乎空白,倾向于使用北京话借音字书写粤语,书写比较混乱。而广东的教育系统虽然也不教授粤语,但广东和港澳的民间交流非常广泛频繁,不少广东粤语使用者因此接触到粤语固有字词。

字词辨析

有很多日常的用词会被人所讲出,然未必懂写之。例子,如下:

参见:粤语字列表

  • 骑呢——形容别人衣着打扮突兀或举止笨拙失礼。
  • 鹘突——形容人的行为或事情难看[38][39]
  • ——也作“搇”。用力按,通常用作揿钱,去自动柜员机拿钱,因为要按键(揿掣),所以叫作揿钱。
  • 窿窿罅罅——(lung1 lung1 la3 la3)罅隙,旯旮,一些细小隐蔽的地方。
  • 褪后——退后,多数用于车辆。
  • 邋遢——不洁,肮脏
  • ——(通常为)累
  • 楋手唔成势——手忙脚乱,或指做事没有经验,不知从何入手。
  • 瘦蜢蜢——瘦削
  • ——是
  • ——(haap3)呷醋,意思是吃干醋。
  • ——哄笑的意思,做一些事令人开心的行为。
  • ——(nang3)佗手褦脚,意思是拖累。
  • ——语气词,表示对某事有把握或表示提醒、警告。
  • ——(di)同情,通常用作戥人可怜,替人不值的意思。
  • 面懵——面懵懵(冇面) 没有面子;面懵心精,看上去傻傻的但心理面很清楚。
  • 频扑——赶时间,或很忙的意思。
  • ——(lai6)瞓捩颈,即“落枕”,意思是睡醒时颈部痛;或用作捩手掉咗佢,意思是立刻掉了。
  • 嗌交——吵架
  • ——很晚,晏昼:下午
  • 岩巉——不好看(通常指物件表面粗糙或带有菱角)
  • ——(cing3)拿起东西
  • ——(dam2)又作“沊”,都感切,投物井中声[40]。意源为石头丼一声跌落水井,亦解作抛弃、抛掷,配词有例如丼垃圾。
  • ——深击,例“抌心口”、“抌春”[41]
  • ——投掷,掟石仔:掷小石
  • ——(fu3)戽被,意思是睡觉踢被子。
  • ——(gat6)趌下趌下,意思是跛著走。
  • ——(geng6)擏住,意思是小心地。擏锡,意思是爱护。
  • ——瞌眼瞓,意思是打瞌睡,小睡片刻。
  • ——扻头埋墙,意思是把头撞向墙。
  • ——(hau3)睺实佢,意思是盯住他。
  • ——(jik6)掖高衫袖,意思是把衫袖卷上来。
  • ——(laap3)意思是拿取[42];亦有解作折下 (例如:花卉)。
  • ——挛毛,意思是曲发。
  • ——(zaak3)压住.通常用作大石砸死蟹。
  • ——(saam2)撒。糁胡椒粉,撒一点胡椒粉。
  • ——(saai1)浪费.嘥钱,意思是浪费金钱。
  • ——(po1)一樖树,意思是一棵树。
  • ——(saau4)用眼瞧着别人,通常用作眼睄睄。
  • 挜拃——占很多地方
  • ——(mau1)蹲下
  • ——(me1)音“咩”,背着东西。孭背囊,意思是背着背囊。
  • ——(saap6)用水煮熟。通常用作歃熟狗头,意思是整天笑容满面,但不知为何而笑,有少许贬义。
  • 揼骨——按摩
  • 噱头——有创新的意思
  • ——路面不平
  • ——过长,头发长到髧到膊头。
  • ——(mit1)用两个手指夹住挤压。
  • 发吽哣——发呆
  • ——(zit1)挤压,通常用作擳牙膏,擳暗疮。
  • 啰啰挛——(lo1 lo1 lyun1)忐忑不安,或坐立不安。
  • 咪嚤——行动缓慢,做事拖泥带水。
  • 盏鬼——有趣,或表示赞美、称好的感叹词用。
  • 走趱——趱粤音zaan2,时间松动,或有回旋余地之意。
  • ——(aang1)器皿,通常用作钱罂,或者烟灰罂。
  • ——堆叠,通常用作二遝六,数目加起来即半斤八两,引作不够斤两(资格),多数用于人;同义词为未够班嘅人。
  • ——(daap6)量词,一大沓,意思是一大叠。例子:沓水,意思是非常有钱。
  • ——(daat3)呢笪地方,意思是这块地方,配词有例如大笪地
  • ——(dap1)头耷耷,意思是垂头丧气的样子。
  • ——(haai1)揩油,意思是占小便宜。
  • 吹水——闲聊,偶尔会把事情说得天花龙凤,也有夸夸其谈、吹牛皮的意思。
  • 籴米——买米。籴——粤音“笛”。籴字原写作上半为“入”,下半为“米”字。
  • 籴佬——原来是指收买米粮的商人,他们购买米粮后就需要立即离去,以避免米粮因为潮湿而起了变化。现在引申为没有留下任何理由而离开。亦有今人写成“走佬”。
  • 片斤 金戋——音(唱钱)指货币对换,源于英文change。
  • 哈人——欺负别人
  • 赑屃——(bai3 ngai3)有苦恼之意
  • ——(so1)意同斜视/瞅/睬,例如,睃都唔睃吓你。
  • 狼戾——(long1 lai2)有泼辣,横蛮之意。
  • 牙 齿截——俗写牙擦,解作嚣张、沙尘、认叻、招积。
  • 招积——汉语词汇解﹕刁钻、招摇、不可一世。有指“招积”是出自“满招损,谦受益”(书经˙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积,为积少成多便“满],即“自满”。
  • 𪙛𠸉——(lak1 cak1)指不连贯,断断续续。
  • ——(jyu5)
  • 朒脧——俗写肉酸,指不中貌,其貌不扬。
  • 打甂炉——指火锅,边煮边食的饮食方式。
  • 涫水——音(滚),指经过沸腾的水。
  • 点解——为什么
  • 放水——

分类

影响

广东传统是以广州话为官方语言,广州话为广州人的生活语言,亦是广东省内其他民系的通用语。当时广东省城极为发达,从各地外来而来的人口都学习广州话。因此长久以来,粤语广州话都是珠三角城市的主要语言。香港居民原籍情况也是以广东珠三角一带者为最多,包括南番顺四邑(台山、新会、开平、恩平)、东莞、香山、宝安等。因此历史上中国大陆向香港的逃港移民中的大多数是广东人,此等人士中多数都是珠玑巷后裔。而在海外,由于移民有相当比例来自粤语地区,亦使粤语成为大多数海外华人社区最流行之语言之一。

于中国大陆,在1959年开台的广东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是中国首个以广州话为广播语言的电视台)。而省内各大城市均有市级电视台,由于粤语是广东省的主要语言,其他市级电视台亦有开设以广州话作为广播语言的频道。在广东的非粤语为母语的人士大部分都能懂粤语广州话。此外,珠三角城市如广州、佛山、深圳等地的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地铁、公交车)都设有广州话广播。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邻近广东的香港普遍说粤语广州话,为了方便香港人、华侨回国投资,以及抗衡香港电视对广东的影响力,为免不利中共之信息流入广东,北京政府容许广东一些地方电视台、电台以广州话广播。

而在香港,从市民日常交流,到学校教育、工商行业,到政府办公、立法会;到科学研究、新闻传媒、大众娱乐,粤语是普遍使用的交际语。在汉语语族里,除北方的官话外,粤语是成功发展为全功能语言的语种。同时香港大众媒体及娱乐事业的繁荣使粤语影响力强大。香港无线电视与亚洲电视均已取得广东的落地广播,广东省内均可收看香港电视,港式口音(即港式粤语)80、90年代在广东相当流行。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和建议,香港政府已拟定了首份“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粤语已被列入其中,成为480个香港本地非遗项目之一[43][44][45]

学术界

学术界亦有进行粤语相关的研究。较著名的包括每年举办的“国际粤方言研讨会”[46]

文学

粤语文学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传统的岭南戏剧,对白及唱词包含了不少的粤语口语的成分,粤讴童谣山歌,及木鱼书等,都有浓厚的岭南色彩〔岭南文化〕。[来源请求]

文体方面,清初有以粤语词语入旧体诗形成的作品。晚清时,兴起了混合文言文、官语白话文粤语白话文三及第文体。在民国初期,一些广东诗人,以粤语入诗,例如廖恩焘的《嬉笑集》、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中的粤语诗等。在七十年代,香港出现了新三及第,由北话,粤语及英语组成的新文体。而在中国大陆,由于普通话的推行,粤语地位受到影响,但仍产生一些带有点粤语风格的文学作品。如欧阳山的《三家巷》、陈残云的《香飘四季》等。[来源请求]

地位

语言学中,通常会将完全不能相互通话的语言定为不同的语种,若或多或少可以相互通话,则为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粤语与官话、闽南语等其他汉语分支之间的差异已经超越方言界限,完全无法相互通话,应当界定为相互独立的不同语言。但“语言”的定义也常受政治因素影响。换而言之,语言和方言常无明确界限。如挪威语瑞典语丹麦语,虽可互通,但却因政治因素而被认为是不同的语言。同样,因政治因素而被认为是两种语言的印尼语马来语之间也可以直接对话互通。反过来,一些完全无法互通的语言,却因政治宗教文化因素而被许多人当作单一语言下的不同方言,如阿拉伯语的各个“方言”和汉语的各个“方言”。粤语究竟属于独立语言还是方言,这一问题无论语言学界还是社会上都长期存在不同的看法。同样,汉语究竟是一种单一语言,还是一个包含多种亲属语言语族,也备受争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视粤语为汉语方言之一,并且认为现代汉语是单一语言。[2]而一些学者[47]和许多粤语使用者则认为粤语是独立的语言,与官话、客家语、赣语、湘语、吴语、闽南语等主要汉语分支互为亲属语言[47]

单纯从语言学角度看,现代汉语无论规模上还是内部子分支间的差异上皆与罗曼语族相当。罗曼语族包含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独立语言,均由古拉丁语演化而来。现代各汉语分支则从古汉语演化而来。一些罗曼语族内部的分支语言互通程度甚至比汉语“方言”之间的互通程度还高,如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之间大体上能相互听懂,而粤语、闽南语、官话之间则完全不能。

认为现代汉语属于单一语言的主要原因有:各“汉语方言”使用者除了回族畲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外,基本上都认同自己的民族身份为汉族。中国历来有大一统思想,因为属于同一个民族,因此许多人感情上接受不了“一族多语”的事实。此外,粤语使用者与其他“汉语方言”使用者一样都使用汉字。

不过,“将完全不能相互通话的语言定为不同的语种”亦有不通用的例子,韩国济州方言日本的津轻、秋田方言虽然与标准语不能互通,仍被认定为方言。西方文字多为表音文字,语音即意义,因此对语音要求比较严格。而汉语的文字体系为意音文字,本身携带的语音成分较少,语音在传播、传承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变化。西方语言学理论也可能并不适用于汉语。这两种观点争论已久,仍无确切结果[原创研究?]

危机

目前粤语的生存环境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中国大陆,推普政策不断打压着粤语的生存。北京话逐渐取代粤语,尤其在广西,早因萎缩而陷入频危。至于广东,粤语也受到越来越强的打压。

中国内地

中国内地,推普废粤的方针下,有的地方政府对粤语的打压越来越强,[48]使保护粤语寸步难行。[49]本地儿童很多已经不会说粤语。粤语不断受到打压,很多粤语广播已被取消,在中国大陆推普废粤的方针下,粤语在内地现在可以说是寸步维艰,面临极大挑战和困难。中国政府、学校要求学生使用普通话,教师在学校教育的都是使用普通话。有的学校强制学生在下课之后的聊天放松玩耍时间说普通话,不得说粤语,否则处罚。在推普废粤的强制措施之下[50][51][52] ,很多小孩和年轻人已经变得不会说粤语。

2017年12月15日,bilibili用户Dtime推出的《哪里的话最好听?中国南北36种方言大比拼》视频短片,推出短短3天在bilibili的点击量超过80万次。视频以歌曲的方式介绍了中国大陆的36种方言(当中包括广东话和南宁白话)[53],在片尾提到推广普通话政策是否影响了不同方言的生存,在bilibili引起了广泛讨论[50][54][51][52] [55]

2021年,随着广西省玉林市玉林电台最后一档粤语节目《992民生汇》的停播,再次引发两广网民对于粤语保育的讨论。前玉林电台粤语主持表示,节目停播的最主要原因是粤语在该市的日渐式微和十年前便不再招收粤语主持的决定导致粤语节目后继无人。[56]

香港

2018年初,有网民发现香港教育局官方网站小学普通话教学资源课程配套资料“集思广益(四辑):普通话学与教经验分享”里,载有一篇由宋欣桥所写的文章《浅论香港普通话教育的性质与发展》。文中提及粤语并非香港人的母“语”,并指“那么,有关香港人母语的较为确切的表述应该是:香港汉族人的母语是汉语。当然,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是属于个人身份的认同问题,那就另当别论了。”,引起抨击[57][58]。李宇明先生在 2003 年发表的《论母语》中对母语作了语言学理论层面的深入分析,也专门论述到香港人的母语问题。他说:“香港多数人的母言是粤方言,但其母语仍然应当看作是汉民族共同语”。

澳门

澳门超过80%人士的母语是粤语,尽管如此,有澳门居民和学者警告粤语在澳门可能面临消失,担心粤语会最终不敌普通话变成小众语言,又指澳门政府未有保护粤语,步广州的后尘[59] 。前海星中学校长、现圣若瑟大学中文系师范课程教授蔡梓瑜说,他明显觉得澳门教育问题被政治干预且情况日益严重,指出当局先初步采取微妙的方式“增加中小学普通话的教学”,又表示“用普通话教中文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们不反对教普通话,恐怕有一天,澳门成为广州……广州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本来是一个以粤语作为生活及学习传统的都市,现在能用流利粤语沟通的孩子已经越来越少,很多小孩已经变得不会说粤语。普通话已经成功透过政治及行政手段消灭粤语。”[59]

研究澳门语言政策的罗世贤博士认为当局逐步引入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存在“政治意图”。他指出,在一个民主制度中,语言权利是权利、自由、保障以及人权的一部分,但在中国就有所不同。”[59]

参见

注释

  1. ^ 若视汉语为一种语言,则粤语是汉语在广东广西地区形成的一级方言,下分数支二级方言;若视汉语为汉语族,则粤语为其中一种语言,下有数支粤语的方言。无论采用哪种层级划分定义,粤语的地位都跟官话吴语闽语晋语湘语客语赣语等相同,要么同为独立语言,要么同为汉语下的一级方言。

参考文献

  1. ^ 1.0 1.1 What are the top 200 most spoken languages?. Ethnologue. [2021-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2). 
  2. ^ 2.0 2.1 2.2 人文學院舉辦國際粵方言研討會. [2024-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08). 
  3. ^ 關於我們.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公务员事务局. [2024-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0). 
  4. ^ 第101/99/M號法令.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印务局. [2024-05-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7-16). 
  5. ^ 包括黄锡凌著:《粤音韵汇》(香港:中华书局,1941年)及市面上大量收录粤音的字词典、粤语教程,都纪录了粤语有多个声调,且声调辨义。此点与其他汉语相同
  6. ^ 司徒, 沛峣; Yurayong, Chingduang. 東亞海岸語言區域及羣體製圖. 第十届演化语言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19. 
  7. ^ 邵慧君; 甘于恩. 《廣東方言與文化探論》.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 157. 
  8. ^ 粤语使用人数众多,与绝大多数广东人生活方式息息相关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凤凰网“撑粤”专题 2011-12-21
  9. ^ 1.2亿人以粤语为母语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3-12-08. 广州日报 2013年12月8日 A2版右上角
  10. ^ 首届粤语传播高峰论坛召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南方日报 2013年12月9日 A07版 右边偏下位置
  11. ^ 11.0 11.1 11.2 杨秀芳. 粤语形态构词的多样性与多层性[J]. 第 22 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 香港教育大学, 2017: 8-9.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22-09-24.
  12. ^ 12.0 12.1 12.2 石定栩, 王灿龙, 朱志瑜. 香港书面汉语句法变异: 粤语的移用, 文言的保留及其他[J]. 语言文字应用, 2002, 3.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9-02-28.
  13. ^ 13.0 13.1 张美兰. 常用词的历时演变在共时层面的不平衡对应分布——以《 官话指南》 及其沪语粤语改写本为例[J].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6): 54-63.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22-11-12.
  14. ^ 文若稚. 广州方言古语选释[M]. 澳门日报出版社, 2003. ISBN 9789993732129
  15. ^ 15.0 15.1 李敬忠:〈粤语中的百越语成分问题〉,《学术论坛(双月刊)》,1991年5期,第65-72页。ISSN:1004-4434.0.1991-05-012
  16. ^ 16.0 16.1 班, 弨. 论汉语中的台语底层. 民族出版社. 2006. ISBN 9787105075072. 
  17. ^ 邵慧君, 甘于恩.粤语词汇讲义 商务印书馆,香港.2018. ISBN 9789620705212
  18. ^ 廣東省建置沿革. 2011-10-16 [2011-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9). 
  19. ^ 嶺南文化寶典——粵語. [201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5). 
  20. ^ 谢建猷:《〈广西粤语刍论〉简编稿》
  21. ^ 刘叔新:《粤语壮傣语问题:附语法语义词汇问题探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ISBN 7-100-04660-2
  22. ^ 声调一般指单字诵读时的固定声调,变调不计在内。
  23. ^ 聲調篇:粵語聲調. 中文字元资料页:粤语拼盘. [2019-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3). 
  24. ^ 本节参考《広东语文法》千岛英一
  25. ^ 25.0 25.1 专家:粤语不是粤人古语 而是中原夏朝的官方语言_教育频道. 新华网. 2009-01-30 [2012-0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2-03). 
  26. ^ David McCraw. An “ABC” Exercise in Old Sinitic Lexical Statistics. SINO-PLATONIC PAPERS. 2010. 
  27. ^ 广州市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闫晓青:广州是唐宋中国第一大港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广州日报 2019-12-06
  28. ^ 唐宋時代市舶司制度. 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 [2010-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2-13). 
  29. ^ 国学大师饶宗颐考证“冚唪唥”是古代波斯语,由拜火教教徒在唐代传入。
  30. ^ 海上丝路给广东带来了什么? 广州是西方技术入华桥头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14-07-23 南方日报
  31. ^ 曾, 子凡. 香港粵語慣用語研究. 香港: City University of HK Press. 2008年: 127. ISBN 9789629371470. 
  32. ^ 热带语林:瀡滑梯 乌瀡瀡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太阳报,2010年7月2日。
  33. ^ 曾子凡《广州话-普通话口语对译手册》,ISBN 9620401999,第360页。
  34. ^ 粤语语气助词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6-03-09.
  35. ^ 「畀」不是「俾」. www.cantonese.asia. [2011-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7). 
  36. ^ 粵語兩題. [2011-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6). 
  37. ^ 文明小史》第15回:“至少也得几百块钱,少了不够使的。”
  38. ^ 明朝顾起元《客座赘语》方言编:“南都方言,其不聪敏者,曰鹘突,曰糊涂,曰懵懂,曰勺铎。”
  39. ^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四十四回:“……而且拳动轻佻,言语鹘突,喜笑无时。”
  40. ^ s:康熙字典/丶部/四画#丼引用《集韵
  41. ^ 中大 漢語多功能字庫 – 抌. [2020-10-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8). 
  42. ^ 持、执 《汉典》
  43.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 [201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44. ^ 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 1.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 (PDF).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2018-06-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0-10). 
  45. ^ 非物質文化遺產 - 清單. 香港文化博物馆. 2014-10-09 [2018-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7). 
  46. ^ 國際粵方言研討會. 香港中文大学. [2024-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25). 
  47. ^ 47.0 47.1 参考:李敬忠《语言演变论》,出版社,1994。ISBN 7-80592-204-7
  48. ^ 汪洋:「教化」廣東人_大陸頻道_新浪網-北美. dailynews.sina.com. [2018-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7). 
  49. ^ 《推普的“南宁现象”》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1-04-30.,《羊城晚报》,2010年7月13日。
  50. ^ 50.0 50.1 《学校“封杀”粤语 孙女大讲普通话祖母发脾气》. [2018-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51. ^ 51.0 51.1 https://www.facebook.com/ETtoday. 廣東話是「低素質語言」? 廣州小學禁說 - ETtoday新聞雲. www.ettoday.net. [2018-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52. ^ 52.0 52.1 Sina Visitor System. passport.weibo.com.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5). 
  53. ^ 哪里的话最好听?中国南北36种方言大比拼. [2018-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6). 
  54.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3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55. ^ 清远话“方言保卫战”. 新浪网. 2012-01-17 [2019-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2). 
  56. ^ 玉林将停播最后的粤语节目,广西老表要抛弃白话了吗? | 羊城网——懂互联网,更懂广州!. www.gznf.net. [2023-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4). 
  57. ^ 網上熱話 粵語只是方言?港大謝錫金:父母說的就是母語. 明报. 2018-05-01 [2018-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58. ^ 周满铿. 內地學者宋欣橋稱「粵語非母語」 曾讚蔡若蓮倡「建立校園推普機制」. 众新闻. 2018-05-03 [2018-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5). 
  59. ^ 59.0 59.1 59.2 苏爔琳. 粵語. 澳门平台. 2018-06-22 [2018-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3).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