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兆阳
童兆阳(1942年2月25日—2000年5月28日),中华民国陆军中将,第21任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籍贯浙江省兰谿。师大附中、美国密苏里大学数学研究所、犹他州立大学电子计算机研究所硕士。留美期间曾组织反共爱国联盟,历任各级指挥官。
童兆阳 | |
---|---|
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42年2月25日 中华民国浙江省兰谿县 |
逝世 | 2000年5月28日 中华民国(台湾) | (58岁)
籍贯 | 浙江省兰谿 |
国籍 | 中华民国 |
军事背景 | |
效忠 | 中华民国 |
服役 | 中华民国陆军 |
军衔 | 中将 |
学历
| |
经历
|
生平
童兆阳出生于军人世家,叔祖童元亮毕业于保定军校6期,先后担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及通讯兵学校教育长;母舅则是1958年八二三炮战殉职的赵家骧将军。父童崇基(1914-2012),官至上校。童于对日抗战时期出生于贵州贵阳,在江西上饶、上海等地短暂就学,1949年随家人抵台,辗转就读于高雄与台北。1961年进入陆军官校,1965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曾短暂进入台大数学所就读,并参加台大登山社。自官校毕业后担任少尉排长、中尉联络官,随即在1970年赴美进修。
1971年值海外保钓运动高潮,当年4月10日华府举行保卫钓鱼台大示威,9月3日随即由左派、毛派留学生主导于密歇根安娜堡(Ann Arbor)召开国是会议,童兆阳等右派支持国府的留学生于会中与左派决裂,除了与魏镛、刘志同、陈鹏仁、陈长文等人共同反对大会拥戴中共进入联合国的决议,9月21日参与反对中共进入联合国大游行,在当年12月于华府召开“全美反共爱国会议”,由甫自圣若望大学取得学位的刘志同担任总筹备人,童兆阳出任美加地区总联络人,童并与张京育、邵玉铭、魏镛、李本京、沈君山、刘志同、胡志强同任主席团成员。大会决议成立反共爱国联盟,童除了与赵林共同草拟宣言,并且与刘源俊共同编辑了纪录片“留美中国同学反共爱国大会”,该片因值国府动荡危难之际,获得1972年金马奖“最能反映爱国精神特别奖”。
1972年返国,继续在基层部队任职,1974年因留美期间执行公务受伤,获选“战斗立功英雄”。1977年经作战次长宋心濂拔擢,担任参谋官及其办公室主任。尔后历经数职,于金门陆军158师担任474旅旅长,亦曾任陆军总司令蒋仲苓办公室主任。[1]1983年任职陆军总部作战署长任内,协助筹画“非正规两栖联合大演习”,此即后来“汉光演习”之滥觞。
1986年调升陆军226师师长,镇守关渡,受蒋经国器重,曾嘱其“留在军中”,不要轻易退伍。1989年调任成功岭指挥官兼大专集训班主任。常言“凡事多商量,把话说清楚、讲明白”、“杀鸡用牛刀,快速解决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制造问题”。[2]
成功岭指挥官任内受沮抑,1991年调任国防管理学院院长,因总长刘和谦力荐,1992年升任作战参谋次长。[3]曾数度处理大陆劫机来台事件,并规划保安、救难等工作。现今之国防医学中心亦在童任内开始规划。
1994年转任六军团司令,总揽台湾北部军务,任内适逢总统大选与台海危机。童在90年代末期被认为是陆军总司令的人选,但1996年后不再担任要职。某些人声称童自郝柏村、刘和谦相继离任后,已远离核心,而他与爱盟的关系也使他受到国民党主流派的猜疑。1996年选举以后,他即转任陆军官校校长,即有传言是因执政党指责他辅选不力。[3]因军团司令的地位职权皆高于校长,在此之前,从未有军团司令转任陆官校长。童是凤山复校后,第一位以陆官第一名毕业生担任校长,也是第一位由军团司令转任校长者。
陆官校长任内,为军校教育带来清新风气。据曾在其麾下担任学指部指挥官的黄奕炳回忆,童是少数对军事教育有深刻观察与理念的将领。其以以开明而专业的观念管理校园,重视学员的专业养成与校园生活体验。任内强化混合编连的实习制度,使学生养成领导与被领导的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体能要求,以及恢复突击训练中的山训。校园风纪上,则一方面严格要求品德教育,另一方面容许学生有犯错空间。[4]此外,任内也曾命部属、学生考察外国军校,以便提供改革的参考。童也重视学生校园经验的养成,主张以仪式体现精神教育,形塑学生对军校的认同。恢复停办二十余年的毕业舞会,蔚为任内盛事。其他如重视伙食、取消社团辅导员制度,皆使学生的日常生活品质有大幅提升。
1997年因肝疾转任增设陆军副总司令,并休养至康复。惟任满一年以后,在无客观理由下,被迫于1998年未届龄退休。此后转任淡江大学战略研究所讲座教授及交通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后,因过去作战次长任内处理防灾经验,曾受刘兆玄之邀组织救难与规划相关政策。
1999年担任国军暨家属扶助基金会首席执行官,2000年因肝硬化逝世,享年59岁,同年葬于国军五指山公墓。
前任: 马登鹤 |
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校长 1996年7月—1997年7月 |
继任: 丁渝洲 |
参考资料
- 帅化民,〈童兆阳先生纪念文〉,国史馆藏《民国人物传记史料汇编》第二十四辑,台北:国史馆,2001。
- 王永中,〈没有英雄的岁月〉,收入邵玉铭主编,《风云的年代—保钓运动及留学生涯之回忆》,台北:联经出版社,1991。
- 任孝琦,《有爱无悔—保钓风云与爱盟故事》,台北:风云时代出版社,1997。
- 黄奕炳,〈一代儒将的治校理念:童兆阳校长〉,收入《凤山黄埔旧事》,台北:博思客出版社,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