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豫(?—?),字国让幽州渔阳郡雍奴县(今天津市武清区东北)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护匈奴中郎将、振威将军、领并州刺史,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地方任职,尤其以镇抚北方外族之功绩闻名。年过七十就自以年老居位有罪而坚持退休,其一生奉行俭素不收别人送的财宝之事都为人所称。

田豫
护匈奴中郎将、振威将军、领并州刺史
国家
时代东汉末年至三国
主君刘备公孙瓒鲜于辅曹操曹丕曹叡曹芳
国让
封爵长乐亭侯
出生不详
东汉幽州渔阳郡雍奴县(今天津市武清区东北)
逝世不详
曹魏司隶魏郡魏县
亲属
田彭祖
田氏

生平

早年经历

田豫年轻时托身于当时投靠公孙瓒刘备,而刘备亦很欣赏他。待初平四年(193年)刘备获陶谦表为豫州刺史时,田豫却因为母亲年老而自请北还,刘备流泪送别,并说:“只恨不能与君一起建立大业。”[1]

北归后,公孙瓒让田豫守束州,时公孙瓒与袁绍相争,公孙瓒部将王门改投袁绍并为对方率领一万余人攻束州。正在众人恐惧并打算投降之时,田豫登上城墙对王门说:“你受公孙瓒厚待却离开他,还以为是有逼不得已的原由;但如今你回来做逆贼,才知你是叛逆作乱的人。即使智慧浅薄如打水的人也知道要守着自己的水瓶不借给人,我既然接受了束州县城的委托,你还不快点攻城?”王门就惭愧地退走了。田豫虽为公孙瓒守住了束州,公孙瓒亦知田豫有谋略,但却没有重用他。[2]

所在有治

建安四年(199年),公孙瓒于易京之战兵败自焚而死,与田豫交好的鲜于辅获众人推举为主,代替公孙瓒行其太守事,鲜于辅就任命田豫为自己的长史。面对当时群雄林立,鲜于辅不知应该依靠谁,然而田豫就认为能平定天下的必然是曹操,劝鲜于辅及早附曹。鲜于辅照做,得曹操封赏和宠待,而田豫入曹后亦当上丞相军谋掾,后历任颍阴令、朗陵令及弋阳太守,在三地都有治绩。[3]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四月,代郡及上谷郡乌桓无臣氐等三单于反叛,曹操命儿子鄢陵侯曹彰征讨,曹彰以田豫为代相。曹彰领兵至易水北岸时乌桓埋伏的数千骑兵突然出现,当时大军仍未集结,曹彰身边只有一千步卒及数百骑兵。田豫就在大军一片慌乱之时依着地形而指令战车结成圆阵,阵内置弓手,士兵就填塞阵间空隙,乌桓兵无法攻破之下散走,曹彰就乘机追击,直破代郡。[4][5][6]

田豫后来迁任南阳太守,当地早前才平定了侯音叛乱,前任太守收捕了侯音党众共五百多人,并表奏要处死他们。田豫上任后就去见这些恐囚并安抚劝喻他们,更立即释放他们,命他们改过自新。一众人都叩头陈谢并自愿为田豫效命,回去后告知在逃余党后终令余党都尽散,南阳郡复归安宁。曹操接到田豫报告后亦对其做法称善。[7]

名震北疆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因应北方的游牧民族强盛,侵扰边塞,田豫获授持节、护乌桓校尉牵招解儁同为护鲜卑校尉[8]。当时东起高柳,西至濊貊之间计有数十个鲜卑部落,并由轲比能弥加素利各划地盘统领,并共同立誓不准卖马予中原汉人。田豫认为胡人联合起来,对曹魏不利,于是先挑拨离间让他们互相仇视攻杀,再从中媾和。黄初五年(224年),素利违反盟卖了一千匹马给官署,因而遭到轲比能的攻击,素利向田豫求救。田豫担心这样下去任由各势力互相兼并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决定出兵插手,以向外族们树立信实可靠的形象。田豫带着精兵深入胡人地区,轲比能就派了部将琐奴抵抗,当时数量占优的胡兵在田豫军前后钞掠,并截断其退兵之路。田豫遂继续进军,在离敌方数十里处结营并将牛马粪便堆起燃烧,然后取别道离去。敌方一直看见烟火就以为田豫还在那里,走了数十里才发现被骗,追田豫到马城时围困了他十重,田豫命司马立起旌旗,命鼓吹奏乐,让兵众严整地从马城南门步出。就在胡军都将注意力集中于南门部队时,田豫就带领精锐部队自北门出,作两面进攻,出其不意,终大破胡兵,追击二十多里,死尸遍地。及后田豫又借出塞巡视的机会带着数百骑兵到凶悍狡黠而不恭川的乌丸王骨进部中,并藉骨进来拜的机会命人斩杀骨进,并向骨进部众宣扬骨进之众,众人皆被震慑之下田豫就让骨进之弟拉替乌丸王位。田豫因而威震沙漠,让胡人恐惧。[9][10]

马邑之围

之前田豫战胜轲比能部队,却令轲比能暗怀异心,更写书给辅国将军鲜于辅陈情,而曹丕闻讯就又派田豫去招纳安慰。太和二年(228年),田豫派遣使者夏舍到轲比能女婿郁筑鞬部落,夏舍却被郁筑鞬杀害。秋天,田豫统率西部鲜卑蒲头泄归泥出塞讨伐郁筑鞬,大获全胜。田豫率兵返回到马邑城时,轲比能率兵三万,把田豫围困七天。田豫被困马邑城的消息迅速传至洛阳,魏明帝曹叡问计于中书令孙资,孙资献计道:“上谷太守阎志是阎柔的弟弟,而阎柔是轲比能的好友,非常受轲比能信任,如果让他写信给轲比能劝其收兵,可不劳兴师动众解围。”明帝听从,遂命阎志前往解围。阎志亲自驰入轲比能军中,晓以利害。[11]此前,田豫向牵招求救,牵招整兵待发,但并州官吏根据通例禁止牵招出兵。牵招认为持节的大将被包围,情况危急,不能再拘泥所谓吏议而见死不救。于是上表朝廷,随即出发。又发布羽檄,纵论形势,称西上直取轲比能老巢,然后向东进军,与田豫合歼余贼。羽檄发布后,田豫的军队跃跃欲试。又向鲜卑军要塞发布檄文,鲜卑军顿感恐惧,纷纷离散,大军攻到平城,鲜卑军崩溃即逃。轲比能又云集骑兵来到平州塞北。牵招秘密行军突袭,牵招潜行征讨,大败其军。[12]

突袭周贺

田豫任护乌桓校尉共计九年,除了以上对胡人的战事外也诱使了素利部鲜卑消灭了聚数千人肆虐幽冀两州的山贼高艾,遂获封长乐亭侯。任内他亦一直压抑胡人间兼并行为,瓦解强大而狡猾的胡人力量,但凡出现一些为胡人出谋划策对抗官府的亡命之徒,田豫都会离间他们与胡人的关系,令其计划无法实行。可是幽州刺史王雄的党羽却因为想让王雄兼领护乌桓校尉,不惜诬陷田豫扰乱边境,为国家添乱,令田豫改任汝南太守,加官为殄夷将军。[13]

太和六年(232年),魏明帝以辽东太守公孙渊多次与东吴通讯,阴怀异心,不顾蒋济的反对而要讨伐他,经中领军杨暨的推荐而命田豫以本官假节督青州诸军循海道,联同幽州刺史王雄两路并进攻击公孙渊。当时田豫正好遇上东吴使者周贺出使公孙渊,而明帝又下令田豫罢兵,田豫遂预计周贺南返时必会遇上猛风大浪而到成山避风,遂命各军到诸岛防守等待,自己亦亲自到成山。周贺果然遇风,船只都触岛搁浅,吴兵飘到岸边无处可躲,皆被俘虏。田豫守岛待敌的策略其实最初是遭其他将领所讥笑,但至此时他们却想沾功,求到海中检取吴军搁浅沉没的船,但田豫怕船中还有残余的吴兵殊死作战而拒绝。而田豫以汝南太守、督青州诸军事亦招来青州刺史程喜不满,在作战期间多有不合作之处,又密报中伤田豫放任士兵自取金银财宝而不没收入官府,让喜欢明珠的明帝有所不满,褒赏都被抹去不论。[14][15]

合肥退吴

青龙二年(234年)六月,孙权发动第四次合肥之战,声称领十万大军攻向合肥。田豫向打算领兵救援的满宠说:“敌人出尽全力前来,并非只为小小利益,他们是想用合肥新城引诱大军前来。现在应该任由他们攻城,以挫他们锐气,而非和他们争锋。城攻不下,军心就会涣散,这时才进攻就可大胜。敌军见到这样就肯定放弃攻城而撤退。现在进军则正中其下怀,况且大军去向应该让人难以预知,不应自我设限。”田豫同时也将意见上报明帝,明帝亦同意。及后明帝领中军亲自抵御孙权,命合肥等镇坚守,孙权闻讯就撤兵。后来又有吴军来攻,田豫领兵抵抗逼退吴军,但接着军中夜惊,有人声称吴军又来了,田豫却故意不起身,更下令称轻举妄动者斩,最终都发现根本没有吴军前来。[16][17]

情安钟漏

景初末年,田豫获增食邑三百户,增邑至五百户。正始初年,田豫升任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加官振威将军,领并州刺史。胡人听闻他的威名都相继前来献上礼品,其任内州境安宁,百姓都感安心。田豫后来获征召入朝担任卫尉,但他却多次要求退任,时任太傅的司马懿认为他仍然很壮健而没有允许,田豫却说:“年过七十而仍然占着位置,就如夜半钟声已响,计时水漏已尽但都仍然继续夜行,就是罪人。”就坚称自己病重求退。田豫最终都获改拜太中大夫。田豫在八十二岁时去世。由其子田彭祖继承了他的爵位。[18]

性格特征

  • 田豫为人清俭简约,每获赏赐都分派给将士们,而每次有胡人送礼品给他他都会一一记录并付诸府库,不会私藏。有载素利等胡人曾多次见田豫,屡次送来牛马牲畜都被田豫交予官府,胡人都以为这是因为这物品送来时都被人看见田豫才不自己收下,就是有胡人就藏着三十斤黄金去见他,并特意让田豫使开身边人才送给他。田豫当下就收了,但待胡人离去后又将黄金悉数交到府库中,并将事件报告。朝廷遂下诏褒扬田豫,并赐他五百匹绢布。田豫又将绢布一半交予小府,而待送黄金的胡人再来后就将另一半送给他。因为他这样的性格,即使连胡人都欣赏他的节操,但其家就一直很贫困。[19]

易混人物

《孙资别传》记载,孙资被同乡司空掾田豫妒害,杨丰也依附田豫陷害孙资,孙资却不怀恨,田豫于是请求和孙资和解,结亲,最后将女儿嫁给孙资的儿子孙宏。孙资官至中书令时,田豫老病在家,孙资待他很好,还提携他的儿子为孝廉。

但孙资是太原中都人,田豫是渔阳雍奴人,并非同乡,田豫担任的也是丞相军谋掾而非司空掾,故此田豫是太原郡同名同姓者。

子女

  • 田彭祖,田豫之子,继嗣长乐亭侯。

三国演义

仅在第一百零三回的234年合肥之战出场一次。[20]

评价

  • 陈寿:“田豫居身清白,规略明练。牵招秉义壮烈,威绩显著。……而豫位止小州,招终于郡守,未尽其用也。”
  • 刘备:“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 曹芳:“故司空徐邈、征东将军胡质、卫尉田豫皆服职前朝,历事四世,出统戎马,入赞庶政,忠清在公,忧国忘私,不营产业,身没之后,家无馀财,朕甚嘉之。”[21]
  • 李重:“近自魏朝名守杜畿、满宠、田豫、胡质等,居郡或十余年,或二十年,或秩中二千石假节,犹不去郡,或还不易方,此亦古人苟善其事,虽没世不徙官之义也。”[22]
  • 李世民:“冯异崇让,功披荆棘。田豫知止,情安钟漏。前史称其高致,昔贤以为美谈。”[23]
  • 解缙:“暴寇之来,必虑其强。善守勿应,若李广、田豫类此。”[24]
  • 王歆:“谁谓刘备不遇俊才,惜田豫遇而不能得用也。英雄得势,亦须得时,君臣相知,良有缘也。豫之名,不传于民间,而按其史迹,御伍之才,用兵之能,可与满宠、郭淮等比类,陈寿将之并传,宜也。”[25]

参考资料

  1. ^ 三国志·田豫传》: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也。刘备之奔公孙瓒也,豫时年少,自托于备,备甚奇之。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2. ^ 《三国志·田豫传》:公孙瓒使豫守束州令,瓒将王门叛瓒,为袁绍将万余人来攻。众惧欲降。豫登城谓门曰:“卿为公孙所厚而去,意有所不得已也;今还作贼,乃知卿乱人耳。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门惭而退。瓒虽知豫有权谋而不能任也。
  3. ^ 《三国志·田豫传》:“瓒败而鲜于辅为国人所推,行太守事,素善豫,以为长史。时雄杰并起,辅莫知所从。豫谓辅曰:“终能定天下者,必曹氏也。宜速归命,无后祸期。”辅从其计,用受封宠。太祖召豫为丞相军谋掾,除颍阴、朗陵令,迁弋阳太守,所在有治。”
  4. ^ 《三国志·田豫传》:鄢陵侯彰征代郡,以豫为相。军次易北,虏伏骑击之,军人扰乱,莫知所为。豫因地形,回车结圜陈,弓弩持满于内,疑兵塞其隙。胡不能进,散去。追击,大破之,遂前平代,皆豫策也。
  5. ^ 《三国志·武帝纪》:“(建安二十三年)夏四月,代郡、上谷乌丸无臣氐等叛,遣鄢陵侯彰讨破之。”
  6. ^ 《三国志·任城威王彰传》:“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干,去代二百余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进,违令轻敌。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
  7. ^ 《三国志·田豫传》:“迁南阳太守。先时,郡人侯音反,众数千人在山中为群盗,大为郡患。前太守收其党与五百余人,表奏皆当死。豫悉见诸系囚,慰喻,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诸囚皆叩头,愿自效,即相告语,群贼一朝解散,郡内清静。具以状上,太祖善之。”
  8. ^ 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黄初二年,帝以平虏校尉牵招为护鲜卑校尉,南阳太守田豫为护乌桓校尉,使镇抚之。”
  9. ^ 《三国志·田豫传》:文帝初,北狄彊盛,侵扰边塞,乃使豫持节护乌丸校尉,牵招、解儁并护鲜卑。自高柳以东,濊貊以西,鲜卑数十部,比能、弥加、素利割地统御,各有分界;出马千匹与官,为比能所攻,求救于豫。豫恐遂相兼并,为害滋深,宜救善讨恶,示信众狄。单将锐卒,深入虏庭,胡人众多,钞军前后,断截归路。豫乃进军,去虏十余里结屯营,多聚牛马粪然之,从他道引去。胡见烟火不绝,以为尚在,去,行数十里乃知之。追豫到马城,围之十重,豫密严,使司马建旌旗,鸣鼓吹,将步骑从南门出,胡人皆属目往赴之。豫将精锐自北门出,鼓噪而起,两头俱发,出虏不意,虏众散乱,皆弃弓马步走,追讨二十余里,僵尸蔽地。又乌丸王骨进桀黠不恭,豫因出塞案行,单将麾下百余骑入进部。进逆拜,遂使左右斩进,显其罪恶以令众。众皆怖慑不敢动,便以进弟代进。自是胡人破胆,威震沙漠。
  10. ^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后与东部鲜卑大人素利及步度根三部争斗,更相攻击。田豫和合,使不得相侵。五年,比能复击素利,豫帅轻骑径进掎其后。比能使别小帅琐奴拒豫,豫进讨,破走之,由是怀贰。乃与辅国将军鲜于辅书曰:“夷狄不识文字,故校尉阎柔保我于天子。我与素利为仇,往年攻击之,而田校尉助素利。我临陈使琐奴往,闻使君来,即便引军退。步度根数数钞盗,又杀我弟,而诬我以钞盗。我夷狄虽不知礼义,兄弟子孙受天子印绶,牛马尚知美水草,况我有人心邪!将军当保明我于天子。”辅得书以闻,帝复使豫招纳安慰。
  11. ^ 《魏氏春秋》:乌桓校尉田豫帅西部鲜卑泄归泥等出塞,讨轲比能、智郁筑鞬,破之,还至马邑故城,比能帅三万骑围豫。帝闻之,计未有所出,如中书省以问监令。令孙资对曰:“上谷太守阎志,柔弟也,为比能素所归信。令驰诏使说比能,可不劳师而自解矣。”帝从之,比能果释豫而还。
  12. ^ 《三国志·牵招传》:太和二年,护乌丸校尉田豫出塞,为轲比能所围于故马邑城,移招求救。招即整勒兵马,欲赴救豫。并州以常宪禁招,招以为节将见围,不可拘于吏议,自表辄行。又并驰布羽檄,称陈形势,云当西北掩取虏家,然后东行,会诛虏身。檄到,豫军踊跃。又遗一通于虏蹊要,虏即恐怖,种类离散。军到故平城,便皆溃走。比能复大合骑来,到故平州塞北。招潜行扑讨,大斩首级。
  13. ^ 《三国志·田豫传》:“山贼高艾,众数千人,寇钞,为幽、冀害,豫诱使鲜卑素利部斩艾,传首京都。封豫长乐亭侯。为校尉九年,其御夷狄,恒摧抑兼并,乖散彊猾。凡逋亡奸宄,为胡作计不利官者,豫皆构刺搅离,使凶邪之谋不遂,聚居之类不安。事业未究,而幽州刺史王雄支党欲令雄领乌丸校尉,毁豫乱边,为国生事。遂转豫为汝南太守,加殄夷将军。”
  14. ^ 《三国志·田豫传》:太和末,公孙渊以辽东叛,帝欲征之而难其人,中领军杨暨举豫应选。乃使豫以本官督青州诸军,假节,往讨之。会吴贼遣使与渊相结,帝以贼众多,又以渡海,诏豫使罢军。豫度贼船垂还,岁晚风急,必畏漂浪,东随无岸,当赴成山。成山无藏船之处,辄便循海,案行地势,及诸山岛,徼截险要,列兵屯守。自入成山,登汉武之观。贼还,果遇恶风,船皆触山沈没,波荡著岸,无所蒙窜,尽虏其众。初,诸将皆笑于空地待贼,及贼破,竞欲与谋,求入海钩取浪船。豫惧穷虏死战,皆不听。初,豫以太守督青州,青州刺史程喜内怀不服,军事之际,多相违错。喜知帝宝爱明珠,乃密上:“豫虽有战功而禁令宽弛,所得器仗珠金甚多,放散皆不纳官。”由是功不见列。
  15. ^ 《资治通鉴·卷七十二》:“公孙渊阴怀贰心,数与吴通。帝使汝南太守田豫督青州诸军自海道,幽州刺史王雄自陆道讨之。散骑常侍蒋济谏曰:“凡非相吞之国,不侵叛之臣,不宜轻伐。伐之而不能制,是驱使为贼也。故曰:‘虎狼当路,不治狐狸。’先除大害,小害自己。今海表之地,累世委质,岁选计、孝,不乏职贡,议者先之。正使一举便克,得其民不足益国,得其财不足为富;倘不如意,是为结怨失信也。”帝不听。豫等往,皆无功,诏令罢军。豫以吴使周贺等垂还,岁晚风急,必畏漂浪,东道无岸,当赴成山,成山无藏船之处,遂辄以兵屯据成山。贺等还至成山,遇风,豫勒兵击贺等,斩之。”
  16. ^ 《三国志·田豫传》:“后孙权号十万众攻新城,征东将军满宠欲率诸军救之。豫曰:“贼悉众大举,非徒投射小利,欲质新城以致大军耳。宜听使攻城,挫其锐气,不当与争锋也。城不可拔,众必罢怠;罢怠然后击之,可大克也。若贼见计,必不攻城,势将自走。若便进兵,适入其计。又大军相向,当使难知,不当使自画也。”豫辄上状,天子从之。会贼遁走。后吴复来寇,豫往拒之,贼即退。诸军夜惊,云:“贼复来!”豫卧不起,令众“敢动者斩”。有顷,竟无贼。”
  17. ^ 《资治通鉴·卷七十二》:“五月,吴主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众号十万;又遣陆逊、诸葛瑾将万余人入江夏、沔口,向襄阳;将军孙韶、张承入淮,向广陵、淮阴。六月,满宠欲率诸军救新城,殄夷将军田豫曰:‘贼悉众大举,非图小利,欲质新城以致大军耳。宜听使攻城,挫其锐气,不当与争锋也。城不可拔,众必罢怠;罢怠然后击之,可大克也。若贼见计,必不攻城,势将自走。若便进兵,适入其计矣。’时东方吏士皆分休,宠表请召中军兵,并召所休将士,须集击之。散骑常侍广平刘邵议以为:“贼众新至,心专气锐,宠以少人自战其地,若便进击,必不能制。宠请待兵,未有所失也,以为可先遣步兵五千,精骑三千,先军前发,扬声进道,震曜形势。骑到合肥,疏其行队,多其旌鼓,曜兵城下,引出贼后,拟其归路,要其粮道。贼闻大军来,骑断其后,必震怖遁走,不战自破矣。”帝从之。宠欲拔新城守,致贼寿春,帝不听,曰:“昔汉光武遣兵据略阳,终以破隗嚣,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纵权攻新城,必不能拔。敕诸将坚守,吾将自往征之,比至,恐权走也。”乃使征蜀护军秦朗督步骑二万助司马懿御诸葛亮,敕懿:“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走而追之,全胜之道也。”秋,七月,壬寅,帝御龙舟东征。满宠募壮士焚吴攻具,射杀吴主之弟子泰;又吴吏士多疾病。帝未至数百里,疑兵先至。吴主始谓帝不能出,闻大军至,遂遁,孙韶亦退。”
  18. ^ 《三国志·田豫传》:“景初末,增邑三百,并前五百户。正始初,迁使持节护匈奴中郎将,加振威将军,领并州刺史。外胡闻其威名,相率来献。州界宁肃,百姓怀之。征为卫尉。屡乞逊位,太傅司马宣王以为豫克壮,书喻未听。豫书答曰:‘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遂固称疾笃。拜太中大夫,食卿禄。年八十二薨。子彭祖嗣。”
  19. ^ 《三国志·田豫传》:“豫清俭约素,赏赐皆散之将士。每胡、狄私遗,悉簿藏官,不入家;家常贫匮。虽殊类,咸高豫节。”裴注引《魏略》:鲜卑素利等数来客见,多以牛马遗豫;豫转送官。胡以为前所与豫物显露,不如持金。乃密怀金三十斤,谓豫曰:“愿避左右,我欲有所道。”豫从之,胡因跪曰:“我见公贫,故前后遗公牛马,公辄送官,今密以此上公,可以为家资。”豫张袖受之,荅其厚意。胡去之后,皆悉付外,具以状闻。于是诏褒之曰:“昔魏绛开怀以纳戎赂,今卿举袖以受狄金,朕甚嘉焉。”乃即赐绢五百匹。豫得赐,分以其半藏小府,后胡复来,以半与之。
  20. ^ 却说曹叡闻孙权分兵三路而来,亦起兵三路迎之:命刘劭引兵救江夏,田豫引兵救襄阳,叡自与满宠率大军救合淝。
  21. ^ 《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二十七·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22. ^ 《全晋文》
  23. ^ 唐大诏令集补订
  24. ^ 永乐大典
  25. ^ 历代廉吏之田豫

延伸阅读

[]

 三国志/卷26》,出自陈寿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