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尔龙科
法布尔龙科(Fabrosauridae)是群原始鸟臀目恐龙,牠们生存于侏罗纪早到中期。然而,最近的研究显示法布尔龙科并非天然的演化支,包含者彼此没有亲缘关系的属[1]。
法布尔龙科 化石时期:侏罗纪早至中期,
| |
---|---|
无效状况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鸟臀目 Ornithischia |
科: | †法布尔龙科 Fabrosauridae |
属 | |
叙述
法布尔龙科是群外型类似莱索托龙的动物,是群草食性动物。大多数法布尔龙类的身长介于1到2米,是种体型轻小的二足动物。牠们的头颅骨呈三角形,并有大型、圆形的眼窝,口鼻部短。法布尔龙的前肢短小,可能无法用在行走。尾巴占了身长的接近一半,可能具有平衡重心的功能,使牠们在奔跑时能迅速转弯。胫骨长于股骨,显示牠们是善奔动物[2]。
分类争议
法布尔龙科是在1972年由彼得·加尔东(Peter Galton)提出,根据颊齿的型态而建立。法布尔龙科的化石发现于非洲南部的三叠纪晚期与侏罗纪早期地层,以及中国的侏罗纪中晚期地层[3]。法布尔龙科具有许多类似其他鸟臀目物种的特征,引起部分系统发生学专家对法布尔龙科的兴趣。由于法布尔龙科的大部分化石是破碎或部分骨头,甚至是个别的牙齿,因此法布尔龙科的演化位置仍有待商榷[4]。举例而言,在1990年发现于中国四川省自贡市下沙溪庙组的灵龙化石,导致很多古生物学家都认为法布尔龙科不是有效的科。法布尔龙本身可能是较早命名的莱索托龙的异名。
法布尔龙科具有许多有趣的特征,尤其是牙齿的型态与构造,而前肢长度相当短[5]。与畸齿龙科、棱齿龙科不同,法布尔龙科的牙齿非常细,珐琅质均匀。若与灵龙相比,法布尔龙较为原始,具有6颗前上颌骨牙齿,耻骨前端粗短。灵龙的体型则较大,较为衍化[6]。
工部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中国,被认为较接近法布尔龙科,而离棱齿龙科较远。模式种是拾遗工部龙,化石发现于四川省荣县的下沙溪庙组,目前只有发现数颗牙齿[3]。
参考资料
- ^ Weishampel, David B.; and Witmer, Lawrence M. Lesothosaurus, Pisanosaurus, and Technosaurus. 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and Osmólska, Halszka (eds.) (编). The Dinosauria 1s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416–425. ISBN 0-520-06727-4.
- ^ Colbert, E. H. (1981). A primitive ornithischian dinosaur from the Kayenta Formation of Arizona. Museum Northern Arizona Bull. 53, 1-61
- ^ 3.0 3.1 (中文)Dong, Z. (1989). On a small ornithopod (Gongbusaurus wucaiwanensis sp. now) from Kelamaili, Junggar Basin, Xinjiang, China. Vertebr. Palasiatica 27, 140-146.
- ^ Sereno, P. C. (1991), Lesothosaurus, "fabrosaurids", and the early evolution of Ornithischia. J. Vertebr. Paleontol. 11, 168-197
- ^ Galton, P. M. (1978). Fabrosauridae, the basal family of ornithischain dinosaurs (Reptilia: Ornithopoda). Palaontol. Zeitschrift 52, 1-152
- ^ Gow, C. E. (1981). Taxonomy of the Fabrosauridae (Reptilia, Ornithischia) and the Lesothosaurus myth. South Africa J. Sci. 77,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