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资
孙资(2世纪—251年9月29日),字彦龙,太原中都人[1],三国时代魏国权臣,在《三国志》中的事迹多合并于刘放传,另有《孙资别传》。
生平
早年事迹
孙资三岁丧父母,由兄嫂抚养长大。自幼聪慧,博览群书,为同郡王允赏识。曹操担任司空时曾征辟孙资,但适逢兄长被杀,孙资手刃仇家随后避祸河东,因此不应命。之后接受友人贾逵的劝说出仕,初任计吏,后曹操上表任命为尚书郎,但孙资以家境困难回到河东。
魏国建立后,主要职称为中书令,与中书监刘放一同掌管机密,颇受曹丕、曹叡宠幸,爵位则略低于刘放。[2]
以守为攻
228年诸葛亮前往汉中准备北伐,曹叡听从群臣的意见,打算进军南郑讨伐蜀汉,于是询问孙资,孙资认为攻伐蜀汉的道路险阻,南方又受到以长江为天险的吴国牵制,必定会带来大量的消耗,因此不如命大将据守险要,几年下来魏国便日益强盛,而吴、蜀只得坐以待毙,于是曹叡听从孙资的建议。
对吴策略
226年左右[3],吴人彭绮在江南作乱,有人认为趁机讨伐吴国必定能有所战绩,孙资却认为,依据过去曹丕与吴国反贼联手,却无法攻下仅有一千多守军的江陵,推断彭绮对吴国不会是威胁,因此不建议曹叡伐吴。不久后彭绮果然败亡。
太和末年,吴国招抚引诱辽东公孙渊,曹叡想要讨伐,群臣多说不可,只有孙资认为可以,结果大破吴军,因而进爵左乡侯。
救援田豫
乌丸校尉田豫讨伐轲比能,击破之后退回马邑,轲比能率三万骑兵包围田豫。曹叡问计于孙资,孙资说:“上谷太守阎志是阎柔的弟弟,向来被轲比能归信。发诏书命令阎志说服轲比能,不必劳师动众自然可以解决。”曹叡从之,轲比能果然退兵放回田豫。
明帝近臣
孙资也常向曹叡建言:“动大众,举大事,宜与群下共之;既以示明,且于探求为广。”征东将军满宠、凉州刺史徐邈领兵在外又位高权重,经常受到诋毁,而孙资据理力争,说明他们平常的作为,使其不受猜疑。满宠、徐邈可保持功名,有赖孙资帮助。孙资的同乡司空掾田豫(此田豫与孙资同为太原中都人,与上述曾任丞相军谋掾并被孙资救援过的渔阳雍奴人田豫不是一人)等人曾经毁谤孙资,孙资却不以为意,之后田豫等人感到惭愧,要求和解,孙资同意,并且令长子孙宏娶田豫之女,并照顾年老在家的田豫。
景初二年以讨伐辽东参谋有功而进爵中都县侯[4]。这一年曹叡卧病不起,想以燕王曹宇为大将军,夏侯献、曹爽、曹肇、及曹操养子秦朗共同辅政。曹宇生性谦恭善良,坚决推辞。曹叡召见刘放、孙资,问:“燕王为何如此?”刘放、孙资回答:“燕王自知不堪如此大任。”曹叡又问:“曹爽是否可代替?”刘放、孙资都同意,又力陈应当召回司马懿以扶持皇室。曹叡先是同意,但不久后为曹肇阻止。曹叡再次召见刘放、孙资,说:“我自己要召回司马懿,却被曹肇等人阻止,几乎坏了我的事。”于是罢免曹宇、夏侯献、曹爽、曹肇、秦朗等亲族的官位。司马懿到了之后接受召命,而后曹叡驾崩。按《魏晋世语》所言,夏侯献、曹肇早已敌视刘放、孙资,因此刘放、孙资此举的目的很可能为罢黜政敌。裴松之指出,刘放、孙资称赞曹爽,劝召司马懿,实为魏室衰亡的根基。
齐王曹芳继位,孙资食邑增为一千户,正始元年加官右光禄大夫,金印紫绶,仪制与三公相同。嘉平二年(250年)十月,特进骠骑将军[5]。次年八月庚子日(251年9月29日)[6]去世,谥号贞侯[7]。
评价
艺术形象
影视
- 2017年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王岗
家族
世系
祖上
延伸阅读
[编]
参考文献
- ^ 《晋书·列传第二十六》:孙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人也。祖资,魏骠骑将军。
- ^ 《三国志·刘放传》:黄初初,改秘书为中书,以放为监,资为令,各加给事中;放赐爵关内侯,资为关中侯,遂掌机密。(黄初)三年,放进爵魏寿亭侯,资关内侯。明帝即位,尤见宠任,同加散骑常侍;进放爵西乡侯,资乐阳亭侯。”
- ^ 见《三国志·吴主传》黄武五年
- ^ 《三国志·刘放传》:景初二年,辽东平定,以参谋之功,各进爵,封本县,放方城侯,资中都侯。
- ^ 《三国志·三少帝纪》:(嘉平二年)冬十月,以特进孙资为骠骑将军。
- ^ 两千年中西历换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月份据《晋书·宣帝纪》补。
- ^ 《三国志·刘放传》:(孙)资复逊位归第,就拜骠骑将军,转侍中,特进如故。三年薨,谥曰贞侯。
- ^ 《元和姓纂·孙》【太原中都】:汉西河太守㑹十一代孙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