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資
孫資(2世紀—251年9月29日),字彥龍,太原中都人[1],三國時代魏國權臣,在《三國志》中的事蹟多合併於劉放傳,另有《孫資別傳》。
生平
早年事蹟
孫資三歲喪父母,由兄嫂撫養長大。自幼聰慧,博覽群書,為同郡王允賞識。曹操擔任司空時曾徵辟孫資,但適逢兄長被殺,孫資手刃仇家隨後避禍河東,因此不應命。之後接受友人賈逵的勸說出仕,初任計吏,後曹操上表任命為尚書郎,但孫資以家境困難回到河東。
魏國建立後,主要職稱為中書令,與中書監劉放一同掌管機密,頗受曹丕、曹叡寵幸,爵位則略低於劉放。[2]
以守為攻
228年諸葛亮前往漢中準備北伐,曹叡聽從群臣的意見,打算進軍南鄭討伐蜀漢,於是詢問孫資,孫資認為攻伐蜀漢的道路險阻,南方又受到以長江為天險的吳國牽制,必定會帶來大量的消耗,因此不如命大將據守險要,幾年下來魏國便日益強盛,而吳、蜀只得坐以待斃,於是曹叡聽從孫資的建議。
對吳策略
226年左右[3],吳人彭綺在江南作亂,有人認為趁機討伐吳國必定能有所戰績,孫資卻認為,依據過去曹丕與吳國反賊聯手,卻無法攻下僅有一千多守軍的江陵,推斷彭綺對吳國不會是威脅,因此不建議曹叡伐吳。不久後彭綺果然敗亡。
太和末年,吳國招撫引誘遼東公孫淵,曹叡想要討伐,群臣多說不可,只有孫資認為可以,結果大破吳軍,因而進爵左鄉侯。
救援田豫
烏丸校尉田豫討伐軻比能,擊破之後退回馬邑,軻比能率三萬騎兵包圍田豫。曹叡問計於孫資,孫資說:「上谷太守閻志是閻柔的弟弟,向來被軻比能歸信。發詔書命令閻志說服軻比能,不必勞師動眾自然可以解決。」曹叡從之,軻比能果然退兵放回田豫。
明帝近臣
孫資也常向曹叡建言:「動大眾,舉大事,宜與群下共之;既以示明,且於探求為廣。」征東將軍滿寵、涼州刺史徐邈領兵在外又位高權重,經常受到詆毀,而孫資據理力爭,說明他們平常的作為,使其不受猜疑。滿寵、徐邈可保持功名,有賴孫資幫助。孫資的同鄉司空掾田豫(此田豫與孫資同為太原中都人,與上述曾任丞相軍謀掾並被孫資救援過的漁陽雍奴人田豫不是一人)等人曾經毀謗孫資,孫資卻不以為意,之後田豫等人感到慚愧,要求和解,孫資同意,並且令長子孫宏娶田豫之女,並照顧年老在家的田豫。
景初二年以討伐遼東參謀有功而進爵中都縣侯[4]。這一年曹叡臥病不起,想以燕王曹宇為大將軍,夏侯獻、曹爽、曹肇、及曹操養子秦朗共同輔政。曹宇生性謙恭善良,堅決推辭。曹叡召見劉放、孫資,問:「燕王為何如此?」劉放、孫資回答:「燕王自知不堪如此大任。」曹叡又問:「曹爽是否可代替?」劉放、孫資都同意,又力陳應當召回司馬懿以扶持皇室。曹叡先是同意,但不久後為曹肇阻止。曹叡再次召見劉放、孫資,說:「我自己要召回司馬懿,卻被曹肇等人阻止,幾乎壞了我的事。」於是罷免曹宇、夏侯獻、曹爽、曹肇、秦朗等親族的官位。司馬懿到了之後接受召命,而後曹叡駕崩。按《魏晉世語》所言,夏侯獻、曹肇早已敵視劉放、孫資,因此劉放、孫資此舉的目的很可能為罷黜政敵。裴松之指出,劉放、孫資稱贊曹爽,勸召司馬懿,實為魏室衰亡的根基。
齊王曹芳繼位,孫資食邑增為一千戶,正始元年加官右光祿大夫,金印紫綬,儀制與三公相同。嘉平二年(250年)十月,特進驃騎將軍[5]。次年八月庚子日(251年9月29日)[6]去世,諡號貞侯[7]。
評價
藝術形象
影視
- 2017年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王崗
家族
世系
祖上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文獻
- ^ 《晉書·列傳第二十六》:孫楚,字子荊,太原中都人也。祖資,魏驃騎將軍。
- ^ 《三國志·劉放傳》:黃初初,改秘書為中書,以放為監,資為令,各加給事中;放賜爵關內侯,資為關中侯,遂掌機密。(黃初)三年,放進爵魏壽亭侯,資關內侯。明帝即位,尤見寵任,同加散騎常侍;進放爵西鄉侯,資樂陽亭侯。」
- ^ 見《三國志·吳主傳》黃武五年
- ^ 《三國志·劉放傳》:景初二年,遼東平定,以參謀之功,各進爵,封本縣,放方城侯,資中都侯。
- ^ 《三國志·三少帝紀》:(嘉平二年)冬十月,以特進孫資為驃騎將軍。
- ^ 兩千年中西曆換算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月份據《晉書·宣帝紀》補。
- ^ 《三國志·劉放傳》:(孫)資復遜位歸第,就拜驃騎將軍,轉侍中,特進如故。三年薨,諡曰貞侯。
- ^ 《元和姓纂·孫》【太原中都】:漢西河太守㑹十一代孫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