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内陆海道

西部内陆海道(Western Interior Seaway),又名白垩纪海路(Cretaceous Seaway)、奈厄布拉勒海(Niobraran Sea)、北美洲内海(North American Inland Sea)或西部内海(Western Interior Sea),是个大型内海,在白垩纪的早期到中期,将北美洲分开成两个陆块。

白垩纪时期的西部内陆海道与北美洲,约一亿年前
Inoceramus

起源与地理

西部内陆海道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北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北美洲西部的洛矶山脉而成。在白垩纪时期,全球各地的海平面变动很大,北方的北极海与南方的墨西哥湾不断地往北美洲延伸、后退。

在中白垩纪,西部内陆海道开始出现,北极海从北侧延伸入北美洲西部,形成莫瑞海(Mowry Sea),是以一个富含油页岩的地层为名。[1]在同一时期,南方的墨西哥湾则是特提斯海的一部分。墨西哥湾与莫瑞海在白垩纪晚期互相连接,形成完整的西部内陆海道。[1]

西部内陆海道面积最大时,西至洛矶山脉,东至阿帕拉契山脉,宽约1,000公里,深度最深为800或900米。北美洲的东西两部各有大型分水岭,河流的注入使这片海域的水较淡,并将侵蚀作用带来的泥沙,在沿岸形成三角洲地形。海道东岸有少许沉积层,西岸则有厚的碎屑楔状体,是从塞维尔造山带侵蚀堆积而成。[1][2]西侧海岸的地形受到海平面变动与沉积物的影响,有较多变化。[1]

从分布广泛的碳酸盐显示,这个海道是个温暖且热带性的海域,曾有丰富的钙藻[3]宾州州立大学的Rudy Slingerland曾以电脑模拟西部内陆海道的洋流系统,推算出怀俄明州科罗拉多州的东岸有较冷的气候。

在白垩纪末期,拉拉米造山运动持续地将陆地抬高,形成砂岩层与页岩层,这些厚的地层名为拉拉米组,而海道则逐渐缩小。西部内陆海道在达科他地区分开,并往南退却至墨西哥湾。后退、缩小的西部内陆海道有时被称为皮埃尔海道(Pierre Seaway)。

古新世早期,西部内陆海道持续缩小,形成密西西比湾,其最北缘到今日的田纳西州孟菲斯

生物群

 
在西部内陆海道中,一只白垩刺甲鲨与两只角鳞鲨属环绕者一个破碎龙的尸体。

西部内陆海道是个浅海,含有丰富的海洋生物。掠食性的海生爬行动物是这片白垩纪海域中的最大型动物,计有:身长可达12米的沧龙类鱼龙类蛇颈龙类。其他的海洋动物则有:鲨鱼(例如角鳞鲨属白垩刺甲鲨属,以及体长可达 10米(33英尺)、以贝类为食的蒙氏翼柱头鲨英语Ptychodus mortoni[4])、进阶型硬骨鱼类(例如厚根齿鱼矛齿鱼班纳博格米努斯鱼)、以及身长达5米,大于任何现存海生硬骨鱼类的剑射鱼。海中的非脊椎动物则包含:菊石类与类似鱿鱼箭石类软体动物,以及颗石藻有孔虫类放射虫类浮游生物

西部内陆海道也发现了许多早期鸟类化石,包含:腿部粗壮,前肢短小,无法飞行,但适合于水中游泳的黄昏鸟、以及外表类似燕鸥,喙中有牙齿的鱼鸟

海底则有巨型蛤蜊叠瓦蛤,牠们在皮埃尔页岩留下丰富的贝壳化石。这些双壳类的厚贝壳,在海底留下方解石构造物,与海平面垂直。古生物学家认为这些巨大的贝壳,是生存于黑暗海底环境的适应演化,体型大,也相对较大,使贝壳在缺乏氧气的海底仍能生存。

化石记录中,至少发现过一只沧龙类与蛇颈龙类相遇,一副过时的绘画中重建了这个状况。[1]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2-06-29 在该绘画中,该只蛇颈龙类的头部高举过水平面,但目前认为蛇颈龙类的颈部无法做出这种动作。[2]Archive.is存档,存档日期2012-12-08 另外,蛇颈龙类早在森诺曼阶就已在西部内陆海道灭绝,所以这片海域不会发生沧龙类与蛇颈龙类相遇的状况。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Stanley, Steven M. Earth System History. New York: W.H. Freeman and Company, 1999. ISBN 0-7167-2882-6 pp. 487-9
  2. ^ Monroe, James S., and Reed Wicander. The Changing Earth: Exploring Geology and Evolution, 2nd ed. Belmont: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ISBN 0-314-09577-2 p. 610
  3. ^ Oceans of Kansas Paleontology. Mike Everhart. [2007-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8). 
  4. ^ Walker, Matt. Giant predatory shark fossil unearthed in Kansas. BBC Earth News. 24 February 2010 [16 April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4).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