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惜夢
趙惜夢(1899年5月23日—1956年12月14日),原名趙雲鶴,筆名惜夢,後更名趙惜夢。奉天省瓦房店(今遼寧省瓦房店市)人。中華民國作家、編輯、記者、政治人物。[1]
生平
趙惜夢出生僅3個月,其父便因病去世,故自幼為寡母撫養。他在故鄉上完小學,此後入奉天一中。當時正值新文化運動及五四運動時期,他對新文學產生興趣。1921年暑假,他從中學畢業後,考進奉天文學專門學校。1922年底,他以筆名「惜夢」先後在《盛京時報》的《新詩》欄目發表了《枕上》、《夢》、《孤雁》這三首新詩,開始了文學生涯。自此直至1923年末,他在《盛京時報》上發表了幾十篇新詩及小說,成為中國東北的新文學作家。[1]
1924年初,他從奉天文學專門學校畢業,經朋友介紹出任《哈爾濱晨光》報文藝編輯主任。任內他使原來的綜合性周刊《藝林》以及綜合性副刊《光之波動》改為側重介紹新文學,並且創辦了《兒童》、《綠意》、《文學》、《文藝》(後兩種為春潮社社刊)這四種新文學周刊。[1]
1923年創刊後,《哈爾濱晨光》報便在每日報紙的騎縫處刊登「諸君記得二十一條否」這九個大字。此舉受到一些政客和親日本勢力的非議。趙惜夢任職於該報之後,曾經撰文駁斥這些非議。1924年雙十節時,廣州的市民們舉行集會和遊行,抗議陳炯明和商團的屠殺,趙惜夢遂在《同胞!還不奮起嗎》一文中稱:「怎奈我們弱小的同胞,將逃出了滿清專制的酷毒,活潑潑的生命,卻被萬惡的軍閥,給我們握住了。可痛呵!」[1]
1925年,趙惜夢同哈爾濱的於浣非、陳凝秋、張末元、濤光,瀋陽的李笛晨、金亦棠、周東郊、趙鮮文、周均溪等人成立了哈爾濱首家新文學社團春潮社,並在《哈爾濱晨光》報上辟有《文學》、《文藝》周刊。[1]
1926年12月15日,《哈爾濱晨光》報被吉林省濱江縣警察廳以「似有鼓吹赤化之旨趣」而查封。1927年初,應《國際協報》社社長張復生、總編輯王星岷的邀請,趙惜夢出任該報副刊部主筆,創辦副刊《國際公園》,並以《國際協報》副刊附頁為形式,發行了四種新文學周刊即《綠野》、《嗇薇》、《燦星》、《蓓蕾》[2]。1929年,經趙惜夢倡議,孔羅蓀、陳紀瀅牽頭成立蓓蕾文學社,在《國際協報》出版社刊《蓓蕾》周刊(出至1932年日軍佔領哈爾濱)。他曾經幫作家張鐵弦、金人、孔羅蓀、陳紀瀅、楊朔等人進入文學界。[1]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從9月20日起,《國際公園》上每天都用通欄標語進行抗日宣傳。江橋抗戰爆發後,他作為《國際協報》特派員,攜勞軍款及慰問品到江橋前線慰問並進行採訪報道。事後,他被聘為黑龍江省代主席馬占山的私人秘書,以接待到齊齊哈爾採訪的海內外記者以及外國駐華武官。江橋抗戰失敗,齊齊哈爾被日軍佔領後,馬占山率部退到海倫,趙惜夢則回到哈爾濱。1932年2月5日,日軍佔領哈爾濱,趙惜夢到北平,任《大公報》及《華北日報》外勤記者。[1]
1934年,張學良出任武漢行營主任後,決定出資由趙惜夢出面在武漢辦報紙。根據張學良的授意,趙惜夢於1935年3月1日在武漢創刊《大光報》[3]。1937年七七事變後,《大光報》停刊,受天主教南京總教區總主教于斌的邀請,趙惜夢參加了復刊《益世報》的工作。1940年,他應蘭州市市長蔡孟堅的邀請,出任蘭州市政府秘書長兼《西北日報》社社長。[1]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他被國民政府任命為東北接收員、大連市政府秘書長、市長。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大連之前,他攜家逃往上海。1949年7月至8月間,他又逃往台灣,繼續任國民大會代表。1950年春,他在台中創辦《自由亞洲》雜誌,但出版了三年多,即因資金匱乏而停刊。後來,他一直隱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