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飛龍

古巴超現實主義藝術家

林飛龍(1902年12月8日—1982年9月11日),(西班牙文:Wifredo Óscar de la Concepción Lam y Castilla,音譯:威爾弗雷多·奧斯卡·德拉康塞普西翁·林·伊·卡斯蒂利亞),又簡譯為威爾弗雷多·林,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 Wifredo Lam,他是古巴超現實主義畫家,致力於描繪和復興經久不衰的非裔古巴精神和文化。

林飛龍
林飛龍
出生威爾弗雷多·奧斯卡·德拉康塞普西翁·林·伊·卡斯蒂利亞
1902年12月8日
 古巴大薩瓜
逝世1982年9月11日(1982歲—09—11)(79歲)
 法國巴黎
國籍 古巴
知名於油畫
知名作品《叢林》(1943年),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獎項古根海姆國際獎
Wifredo lam in his studio, 1964
Wifredo Lam, Zambezia, Zambezia, oil on canvas, 1950,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他的母親是前剛果女奴和古巴混血兒的女兒,父親是來自廣東的林姓華人移民。曾於西班牙學藝,西班牙內戰爆發後遊歷法國,結識畢加索安德烈·布勒東等人,受到畢加索的賞識。1942年回到古巴,其畫作以超現實主義與立體派的技法融合西印度群島的宗教及神話。《亞當與夏娃》、《叢林》、《達巴拉的阿巴拉契之舞,唯一的神》、《聚會》等名作均以原始森林為素材,充滿象徵意味。他注重線條,畫的色彩一般偏暗。1964年在古根海姆國際美術展上獲獎。[1]:182

早年

林飛龍1902年12月8日出生在大薩瓜,是家中幼子。父親林顏從廣東經三藩市、墨西哥移民古巴,生下他時已82歲。林顏懂多種漢語方言,也常為當地華人代筆寫信,政治上支持辛亥革命。母親具有西班牙人印第安人黑人血統。母親常給他講故事,比如混血兒何塞·卡斯蒂利亞因遭不公正判決而打死一名騙取他土地的西班牙人,結果被砍右手消失於叢林的悲慘故事。飛龍的教母曼托尼加·威爾遜是當地巫醫,精於招雷神祛除病魔的儀式,童年的林飛龍也善於幻想,她便想讓他繼承自己,可林卻以自己不是純非裔血統拒絕了。[2]:6-9

童年時林已能熟練運用鉛筆創作速寫,12歲給父親畫的肖像已然線條感十足。1915年則以寫實手法創作了風景畫《海邊》。1916年林被父親送往哈瓦那讀法律,同時繼續學習繪畫藝術。他對聖亞里杭德羅美術學院的傳統藝術教育不感興趣,便常常私自到街上、植物園裏去寫生。1923年,哈瓦那美術家與雕塑家協會的美展展出了林的作品。同年他的畫作還被家鄉的文化廳展出。不過,不久他即決定到歐洲深造。[2]:11-14

西班牙

1923年底,林抵達西班牙馬德里,師從費爾南多·阿爾瓦雷斯·德·索托馬約爾·伊·薩拉戈薩。林早上到普拉多美術館聽索托馬約爾的課,下午則到自由學院學習,受到反體制思潮的侵染。在普拉多林得以目睹委拉斯開茲戈雅等人的畫,他覺得不對自己的路子,而更喜歡耶羅尼米斯·博斯老彼得·布呂赫爾等荷蘭畫家那些充滿人道色彩的畫作。這期間林參觀了西班牙國立考古博物館,對那些史前藝術品十分欣賞。[2]:18-20

在馬德里,林認識了許多古巴藝術家和作家阿萊霍·卡彭鐵爾,有時也離開首都到鄉下考察。1929年娶一農村女子艾娃·皮里斯為妻,次年得子,然而兩年內母子均因肺結核死去。這期間林化了一些描述農村生活的肖像畫。1926年的《客棧風景》用幾何圖形處理建築物,採用了分析與綜合的方法。1932年與他的朋友們一起支持西班牙共和黨,還參加了宣傳部的工作。1936年創作了具有裝飾風格的《窗戶》,顯示出馬蒂斯的影響。1937年因腸炎住院,期間結識了雕塑家馬諾洛,經他介紹認識了畢加索[2]:22-26

法國

在西班牙居住14年後,林飛龍前往巴黎。在一次法國印象派畫展上他碰見了畢加索,二人一見如故,畢加索親切的稱林為「堂弟」。經由畢加索,林得以與費爾南·萊熱亨利·馬蒂斯喬治·布拉克胡安·米羅保羅·艾呂雅特里斯坦·查拉等藝術家和評論家結識。他接觸了當時各類藝術運動,並與作家安德烈·布勒東本傑明·佩雷特經常往來。不久他與經紀人皮埃爾·勒布簽約,1936年6月30日更舉辦了首次個人展。這一時期林的畫作,如《人物》(1939)、《橫臥着的裸女》(1939)、《長發裸女》(1940),均由人物佔據畫面大部、細節簡化,嘗試運用圖示化或平面化的手法,沒有明顯的主題。[2]:27-30

林飛龍的人物畫往往沒有特別的表情,他畫了《父與子》、《災難》來表現人類的苦難,《西班牙的災難》(1938)以西班牙內戰為題,畫了兩個非常悲傷的女人。林巴黎時期的畫作明顯受畢加索的影響,他很欣賞後者對非洲傳統美術風格的吸納。1938年他畫的一系列母親形象就與象牙海岸表現部落母親的雕塑十分神似。戰爭日益臨近,林經波爾多前往馬賽,與一些超現實主義者(包括布勒東)相聚。[2]:32-44

重返古巴

由於希特拉的侵略,林飛龍、布勒東和他們的同伴一起離開法國,抵達西印度群島馬提尼克島。他們住了一個多月,與宣揚黑人文化的詩人艾梅·塞澤爾相遇,後者的理念給了林飛龍很大鼓舞。由於遭到不友善對待,最後布勒東於1941年去了紐約,林飛龍則選擇回歸祖國。他目光所及,發現種族歧視的情況並未好轉,當地流行着腐化墮落的生活。他拒絕為觀光作畫,而堅持表現黑人精神。期間曾任哈瓦那室內交響樂團副團長,並經常下鄉採集民間音樂。[2]:54-57

1941至1942年的作品,常將面孔常加以變形,如《婚禮》(1942)中,新娘的臉被處理成水牛或河馬的模樣。而1943年的《私語》已體現出其畫風的明顯轉變,簡化手法已被削弱,代之以多元重疊。人物上半部類似奧立沙雕塑,極具神秘主義色彩。[2]:58-611942年至1943年創作的《叢林》是林飛龍的代表作之一,垂直與斜線、植物動物和人體部分的組合形成了畫作的韻律感,瀰漫着一種不和諧感,描繪了一個充滿威脅、侵略和死亡的地帶。林的一個朋友曾對他說,這幅畫的精神頗似中世紀的地獄米歇爾·萊里斯認為畫中四個生物不只對應古典宇宙論的四元素,也提示了「戰爭的恐怖面貌,還有化身的希望場所」。而阿蘭·茹弗魯瓦則稱它像一篇代表第三世界藝術的第一篇革命性宣示。林飛龍自己則稱想要描述「人類地球動亂的宿命」。[2]:62-64

林的作品受到宗教儀式的影響很大,《陰鬱的馬倫波,十字路之神》(1943)描繪十字路神為人們指出出路,《奧哥昂》(1945)描繪了金工、農夫和鐵匠的守護神。1944年所作的《穀倉》、《滲透之歌》則表現求生本能,《永恆的當下》上刻畫了四肢、睾丸、乳房、水果和三角刀等夢幻般的形象,左邊是象徵種族墮落的妓女,右邊是一個拿刀的人,暗示混血兒的優柔寡斷,右上角畫了雷神,表現大自然的生命力。[2]:68

1944年,他與德裔女化學家海倫·霍爾澤結婚,同年訪問了海地和其他一些拉美國家。《婚禮》(1947)上出現了一顆向下吊着的犧牲者的頭顱,《加勒比海公雞》(1954)則畫了鳥嘴形盾形物上突出的尖刺,極具侵略感。[2]:72-75

晚年

1946年,他決定在意大利的小鎮阿爾比索拉馬里納建立新的工作室。1947至1952年,林飛龍輾轉於巴黎、紐約、哈瓦那三地。1950年與海倫離婚,1952年獲哈瓦那沙龍大獎後定居巴黎。1960年與五年前相遇的瑞典藝術家盧·勞林結婚,後來育有3個孩子。1966年創作了向古巴革命致敬的《第三世界》。1968年在巴黎現代美術館舉行了個人回顧展。[2]:84-85

1950年代的作品中,林飛龍的畫法已離西方傳統越來越遠。他描繪神秘暴力的生物,採用超現實主義「精緻屍體」手法,超越了族群來探索人類本質。[2]:146在阿爾比索拉馬里納,林飛龍認識了阿斯格·強,開始對陶藝感興趣。1961年一度中斷,1975年又回歸了這條道路。他的陶藝作品在當地的陶藝博物館展出。[2]:95

1982年9月11日,林飛龍逝世於巴黎。

參考資料

  1. ^ 何政廣著. 世界100大畫家 從喬托到安迪·沃霍爾. 三辰影庫音像出版社, 2008.01.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曾長生著. 第三世界美學大師 林飛龍. 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