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街教堂

公園街教堂(Park Street Church)是美國波士頓的一座活躍的保守派公理會教堂,位於特萊蒙街(Tremont Street)和公園街(Park Street)路口。

19世紀的公園街教堂

歷史

公園街教堂是自由之路上的一站。它由26名當地人創立於1809年2月27日,大部分曾是老南聚會所的成員。5月1日教堂奠基,年底建成。1810年1月10日舉行第一次禮拜。公園街教堂的尖頂高達217英尺(66米),至今在波士頓的幾個街區都可見到[1]。在哥倫布大道和特萊蒙街的終點都能看到這個尖頂。這座教堂毗鄰古老的穀倉墓地。

公園街教堂被稱為「硫磺石角」(Brimstone Corner),部分原因是這個教堂的講道的傳教士特徵[2],部分原因是在1812年戰爭期間曾有火藥存放在此[3]

公園街教堂具有強烈的福音宣教,以及將聖經應用於社會問題的傳統。1816年,公園街教堂聯合老南教堂組成城市宣教協會,服務波士頓的城市貧民。1826年,著名的廢奴主義者愛德華·比徹(斯托夫人的兄弟)擔任該教堂的牧師。1829年7月4日,威廉·洛埃德·加里森在公園街發表致殖民協會,第一次公開聲明反對奴隸制。從1829年至1831年,著名的基督徒作曲家洛厄爾梅森(Lowell Mason)擔任唱詩班指揮和管風琴師。1831年7月4日,山繆·弗朗西斯·史密斯(Samuel Francis Smith)創作的My Country, 'Tis of Thee在這座教堂首次演奏。緬因州貝茲學院的創始人本傑明·貝茨是一位實業家,又是公園街教堂的主日學教師,在19世紀中葉積極參與公園街教堂活動。著名的聖經無謬誤神學家、薩福克大學創始人的兒子Gleason Archer,是從1945年到1948年公園街教堂的助理牧師。 公園街教堂還成立了第一個前往夏威夷的差會,建立的教堂至今仍然存在;亨德爾和海頓協會在此開始;1949年,葛培理的第一次橫貫大陸的世紀中葉十字軍從這裏開始。著名神學家哈羅德·奧肯加,是從1936年到1969年該堂的主任牧師,在此期間,與葛培理共同創建了戈登-康維爾神學院,共同創建了福樂神學院、全國福音協會、戰爭救濟協會,和基督教出版物《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

現狀

200年後,這個教會仍關注社會問題。例如,2002年,公園街教堂幫助在海德公園建立了一所私立中學,幫助解決波士頓內城的教育需求(超過70%的學生是在學術研究,超過50%是少數民族),每周主辦許多作為第二語言的英語課程;它支持無家可歸者事工,包括波士頓救援團、公園街星光事工,以及幫助面臨意外懷孕的婦女的事工;為國際學生和移民提供英語課程;以及「活在基督里」事工,用轉換療法(conversion therapy)「釋放那些同性戀者,以及尋求基督教指導者。「[4]

公園街教堂具有國際化的特點,其會眾來自60多個國家。該教堂吸引了波士頓地區很多大學生和研究生定期前來參加禮拜。

波士頓市市長梅尼諾[5]宣佈2009年2月27日為公園街日,以紀念其200周年。

參考文獻

  1. ^ Park Street Church history and architecture from the Park Street Church website. [2010-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09). 
  2. ^ Roff, Sandra. "The Beecher Tradition: Edward Beecher." http://newman.baruch.cuny.edu/digital/2001/beecher/edward.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3. ^ "Park Street Church: Our Beginnings" 存档副本. [2011-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13). 
  4. ^ Patricia Wen. "'Ex-gay' ministry reaches out to Hub". The Boston Globe. 2005-10-28 [2006-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5. ^ "Park Street Church Celebrates Its Bicentennial". 2009-03-01 [200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21). 

外部連結

前任:
馬薩諸塞州議會大廈
在波士頓自由之路中的位置
公園街教堂
繼任:
穀倉墓地
前任:
老北教堂
波士頓最高建築
1810—1867
66m
繼任:
聖約堂

42°21′25″N 71°03′44″W / 42.356911°N 71.062151°W / 42.356911; -71.06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