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景式(6世紀?—559年7月17日),名,字景式[1]以字行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追尊魏景穆帝拓跋晃玄孫,北魏驃騎大將軍、尚書令、領國子祭酒、東平文貞王元略之子,元魏宗室。

生平

元景式在元略死後承襲了父親的東平王爵位,將原有的住宅施捨為追先寺[2]。東魏武定年間官至北廣平郡太守。北齊接受禪讓後,元景式的爵位依例降低[3]

北齊天保十年(559年),太史上奏說:「今年應當除舊布新。」齊文宣帝高洋對元韶說:「漢光武帝劉秀什麼原因可以中興漢朝?」元韶說:「是因為誅殺劉氏宗族沒有殺盡。」齊文宣帝於是誅殺元氏宗族來做厭勝之術,在五月癸未(559年7月17日)誅殺了元世道和元景式等二十五家,其餘十九家也都被囚禁限制行動[4][5][6][7][8][9][10]

家庭

父母

  • 元略,北魏驃騎大將軍、尚書令、領國子祭酒、東平文貞王
  • 盧真心,出自范陽盧氏北祖第四房,北魏持節、都督濟州諸軍事、左將軍、濟州刺史、光祿大夫盧尚之之女[1]

姐妹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漢魏南北朝墓誌匯編》:魏故侍中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尚書令徐州刺史太保東平王元君墓誌銘」君諱略,字俊興,司州河南洛陽都鄉照文里人也。大魏景穆皇帝之曾孫,南安惠王」之孫,司徒公中山獻武王之第四子。源資氣始,號因物初。高祖深鏡品族,洞曉宗由,」窮萬象之本,則大易氏。君高朗幼標,令問夙遠。如璧之質,處琳琅以先奇;維國之楨,排」山川而獨穎。遊志儒林,宅心仁苑,禮窮訓則,義周物軌,信等脫劍,惠深贈紵,器博公琰,」筆茂子雲。汪汪焉量溢萬頃,濟濟焉實懷多士。世宗宣武皇帝識重宗哲,特蒙鍾愛,」以貂璫之授,非懿不居。釋褐員外散騎常侍,復遷通直。歷步龍淵,聲最東省。又以君煥」才挺生,將雕龍樞內,尋轉給事黃門侍郎加冠軍將軍。正光之初,元昆作蕃,投杼橫集,」濫塵安忍,在原之應,事切當時,遂潛影去洛,避刃越江,賣買同價,寧此過也。偽主蕭氏,」雅相器尚,等秩親枝,齊賞密席。而莊寫之念,雖榮願本;渭陽之戀,偏楚心自。以孝昌元」年旋軸象魏。孝明皇帝以君往濫家難,歸闕誠深,錫茲茅土,用隆節胤,封東」平王,食邑二千。雲綱既收,迅翮復舉。即授侍中左衛將軍加車騎大將軍,尋遷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領國子祭酒,俄陟尚書令。吐納兩聖之言,總裁百揆之職。三游非心,」四維是務。臨財不願苟得,有佷無求取勝。奉公廉潔,刻妻之流;處事機明,辯碑之類。雖」伊姜播譽於殷周,曹何流稱於漢晉,古今同美,千代一時。但民悖四方,主棄萬國,則」百莫儲,唯虺斯應。母后握機,競權宗氏,將使產祿之門,再聞此日。大將軍榮遠舉義旗,」無契而會,效踰叔牙,中興魏道。乃欲賞罰賢諛,用允群望,而和光未分,暴皓麾下,皎」月沉明,垂棘喪寶。廿井先竭,莊惠言徵;鬼神依德,宮奇匪驗。春秋卌有三,以大魏建」義元年歲次戊申四月丙辰朔十三日戊辰薨於洛陽之北邙。故黃鳥之篇,哀結行路;」殄瘁之文,慕縈遐邇。楚老於是長號,舂相於是嘿音,悲感飛走,惋動人神。宸居追歎,」賵侔博陸,詔贈太保徐州刺史,謚曰文貞王。窀穸於洛城之西陵。夫星周紀易,循環」莫息,泉靈綿代,或頹或徙,故樹鐫琢之文,永題不朽之石。其詞粵:」維天挺氣,維嶽降靈,猗歟顯哲,資和誕形。學由心曉,智以性成,辟強幼達,令思早名。一」彼一此,不獨擅聲。藉德蹈榮,緣懿履秩,神儀優婉,貂璋曜逸。螭藻樞中,陪扆皇室,惠」乃盡人,益不先損。忠矣清朗,晶焉冰日,令問令望,誰黨誰比。鶺鴒懷感,喪亂未申,岐肆」北海,君寓東泯。績高雙化,才富二鄰,前徽洛渚,後曜江濱。越聲興歎,秦音獨欸,首丘斯」遂,長軒此來。納言歸致,冢社誠開,八列光矣,十六盛哉。義旗創植,忠儇未析,同燼薰莠,」渾挫玉礫。梁木頓摧,宿草奄積,歌笑停音,琴觴罷席。世宇方塵,墳堂彌寂,永淪泉壤,長」煥金石。大魏建義元年歲次戊申七月丙辰朔十八日癸酉建。」妃范陽盧氏,字真心。父尚之,出身中書義郎皇子趙郡王諮議參軍事司徒府右長史,」俄轉左長史除持節都督濟州諸軍事左將軍濟州刺史,後除光祿大夫贈散騎常侍」使持節都督青州諸軍事安東將軍青州刺史,謚曰。」世子顏,字景式。」大女摩利,未嫡。次女足華,未嫡。次女定華,未嫡。
  2. ^ 《洛陽伽藍記·卷四·城西》:追先寺,侍中尚書令東平王略之宅也。略生而岐嶷,幼則老成,博洽群書,好道不倦。神龜中,為黃門侍郎。元義專政,虐加宰輔。略密與其兄相州刺史中山王熙欲起義兵,問罪君側,雄規不就,釁起同謀。略兄弟四人,並罹塗炭。唯略一身逃命江右。蕭衍素聞略名,見其器度寬雅,文學優贍,甚敬重之,謂曰:「洛中如王者幾人?」略對曰:「臣在本朝之日,承乏攝官。至於宗廟之美,百官之富,鴛鸞接翼,杞梓成陰,如臣之比,趙咨所云:車載斗量,不可數盡。」衍大笑,乃封略為中山王,食邑千戶,儀比王子;又除宣城太守,給鼓吹一部,劍卒千人。略為政清肅,甚有治聲。江東朝貴,侈於矜尚,見略入朝,莫不憚其進止。尋遷信武將軍、衡州刺史。孝昌元年,明帝宥吳人江革,請略歸國。江革者,蕭衍之大將也。蕭衍謂曰:「朕寧失江革,不得無王。」略曰:「臣遭家禍難,白骨未收。乞還本朝,敘錄存沒。」因即悲泣,衍哀而遣之。乃賜錢五百萬、金二百斤、銀五百斤、錦繡寶玩之物不可稱數。親帥百官送於江上,作五言詩贈者百餘人。凡見禮敬如親比。略始濟淮,明帝拜略侍中,義陽王,食邑千戶。略至闕,詔曰:「昔劉蒼好善,利建東平,曹植能文,大啟陳國,是用聲彪盤石,義郁維城。侍中義陽王略體自藩華,門勛夙著,內潤外朗,兄弟偉如。既見義忘家,捐生殉國,永言忠烈,何日忘之!往雖弛擔為梁,今便言旋闕下,有志有節,能始能終,方傳美丹青,懸諸日月。略前未至之日,即心立稱,故封義陽。然國既邊地,寓食他邑,求之二三,未為盡善,宜比德均封,追芳曩烈,可改封東平王,戶數如前。」尋進尚書令、儀同三司,領國子祭酒,侍中如故。略從容閒雅,本自天資,出南入北,轉復高邁,言論動止,朝野師模。建義元年,薨於河陰,贈太保,諡曰文貞。嗣王景式舍宅為此寺。
  3. ^ 《魏書·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下》:子景式,襲。武定中,北廣平太守。齊受禪,爵例降。
  4. ^ 《北齊書·卷二十八·列傳第二十》:十年,太史奏云:「今年當除舊布新。」文宣謂韶曰:「漢光武何故中興?」韶曰:「為誅諸劉不盡。」於是乃誅諸元以厭之。遂以五月誅元世哲、景式等二十五家,餘十九家並禁止之。
  5. ^ 《北史·卷十九·列傳第七》:十年,太史奏云:「今年當除舊布新。」文宣謂韶曰:「漢光武何故中興?」韶曰:「為誅諸劉不盡。」於是乃誅諸元以厭之。遂以五月誅元世哲、景式等二十五家,餘十九家並禁止之。韶幽於京畿地牢,絕食,啗衣袖而死。
  6. ^ 《北齊書·卷四·帝紀第四》:五月癸未,誅始平公元世、東平公元景式等二十五家,特進元韶等十九家並令禁止。
  7. ^ 《北齊書校勘記·卷四·帝紀第四·二0》:誅始平公元世 「元世」,本書卷二八及北史卷一九元韶傳作「元世哲」,這裏脫「哲」字。
  8. ^ 《北史·卷七·齊本紀中第七》:五月癸未,誅始平公元世、東平公元景式等二十五家,禁止特進元韶等十九家。尋並誅之,男子無少長皆斬,所殺三千人,並投漳水。
  9. ^ 《北史校勘記·卷七·齊本紀中第七·一三》:誅始平公元世 通鑑卷一六七作「誅始平公元世哲等二十五家」。李慈銘北史札記卷一云:「考魏書任城王雲傳有世哲,武定中吏部郎,為僕射世雋之弟,即雲之孫,而未嘗有始平之封。」按魏書卷二一下彭城王勰傳,勰子子正封始平王,子欽,字世道襲,入齊,隨例降爵。則此始平公應是元世道,即元欽,而非元世哲。通鑑誤。此「世」下當脫「道」字。但元世哲亦是同時被殺者,見本書卷一九元韶傳。
  10.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六十七·陳紀一》:齊太史奏,今年當除舊布新。齊主問於特進彭城公元韶曰:「漢光武何故中興?」對曰:「為誅諸劉不盡。」於是齊主悉殺諸元以厭之。癸未,誅始平公元世哲等二十五家,囚韶等十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