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簡化字
簡化字屬於維基百科社會科學主題的基礎條目第五級。 條目「簡化字」已被列為文化類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之一。請參見中文領域基礎條目以了解詳情。請勇於更新頁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乙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請不要在討論頁討論離題的內容 討論頁僅用於幫助編寫改進條目,而非對條目主題評論、留心得,與條目無關的話題請在使用者討論頁討論。參見:討論頁指導。 |
簡體字和簡化字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已分開論述。
日期問題
翻過人民日報,廢止二簡字的公告是在1986年9月28日刊出,不是6月24日。但網上有些網頁說是6月24日,不知他們的根據是什麼?--111111 12:32 2006年6月20日 (UTC)
使否使用模板
再簡體狀態下只能看到兩個簡體字,而在繁體狀態下又只能看到兩個繁體,雖不會造成困擾,但不太美觀
- 留言請簽名,謝謝。當年今日(留言) 2013年9月11日 (三) 13:24 (UTC)
馬英九: 正體漢字不但代表文化傳承,也展現文字之美,身為炎黃子孫仍應扮演保存漢字的歷史角色。
- 馬英九為「繁體字」正名為「正體字」請命
- 臺北市市長馬英九蒞微軟公司演講紀錄
- 壹、演講時間:93年10月13日(週三)下午3時40分
- 貳、演講地點:國泰金融大樓七樓演講廳
- 參、主持人:微軟公司邱總經理麗孟
- 肆、主講人:馬市長英九 記錄:范賢媛
- 伍、講題:也是「正名運動」—為「繁體字」正名為「正體字」請命
--民國九十五年 17:33 2006年12月24日 (UTC)
<sectins></sectins>==更改2007年6月27日05:56的編輯
在下更改了百家姓之四(2007年6月27日 (三) 05:56)兄的一些修訂,理由如下:
- 「門」字草書像日文的「ツ」連寫,與簡化字字形不同。
- 「假借」改為「通假」,因兩者有異。
- 「異」字保留「再加以變形」,因「異」字原從「己」,簡化字改為從「巳」。
另外,「塵(塵)」、「膚(膚)」似不見於古,請問能否提供出處,謝^^--小狼☞☎ 2007年6月27日 (三) 17:12 (UTC)
( ✓ )同意,不過論取字的話,最好是使用香港字形,畢竟香港書寫順手很多 —時勢造英雄 2009年3月15日 (日) 03:25 (UTC)
想重寫「偏旁類推字」一節
三天前我還很怕簡化字,一直覺得好像是很爛、無調理胡亂篡改中文的書寫方法。前幾個月前,曾經用自動繁簡轉換的軟體,比較繁體與簡體的文章,一時覺得簡化得太沒有方法了,所以過了幾天就放棄了。
但是現在不懂簡化字實在太吃虧了,大部分網路上的東西都是用簡體自寫的,所以前幾天決定再試一次看看。這次稍有系統性的讀了簡化的原理,今天開始,我變成了推廣簡化字的信徒了。當然,還需要花點時間背這些基本的字,但是我終於了解簡化所持的信念。
我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寫這條目裡面錯誤的章節。其中「簡化方法」一章誤導我,讓我浪費了很多時間在鑽牛角尖上面,尤其是「偏旁類推字」一節,特別讓我頭痛。今天我讀了簡化字總表之後,偏旁簡化法變成非常清楚、簡單、有調理,完全不像「偏旁類推字」裡講的「類推並不一致」。
我想請教有沒有人曾經系統化學過簡化字?有沒有讀過比官方「簡化字總表」更簡潔與易讀的「偏旁類推字」解釋文章?我想先參考參考。Fred Hsu (留言) 2011年4月14日 (四) 04:02 (UTC)
- 簡體字都是取自古代的俗字和草書楷化,之所以能推廣那麼快就是因為絕大多數文人都會那些「俗字」。--Goldstein Charrington(留言) 2022年8月20日 (六) 03:10 (UTC)
這幾天重寫「簡化方法」一段,我發現許多錯誤。現在先把明顯的錯誤拿掉,晚一點再舉證存留下來的東西。再晚一點會把整段重新排列,尤其要多凸顯偏旁運用的法則。Fred Hsu (留言) 2011年4月30日 (六) 03:00 (UTC)
已經修改了許多,除了「簡化字與簡化偏旁之延伸運用」還沒有開工以外,其他「簡化方法】裡各個部份都已經除錯好了。也畫了一個「歐拉圖」來詳細描述漢字簡化方法。Fred Hsu (留言) 2011年5月10日 (二) 03:45 (UTC)
- 在維基討論頁上請勿發表與改善條目無關之內容,如個人經歷、與條目無關的個人意見等等當年今日(留言) 2013年9月11日 (三) 13:29 (UTC)
完全亂寫的東西
- 注意部份類推並不一致,如:
- 难(難):汉(漢)、叹(嘆、歎)、滩(灘)、瘫(癱)、摊(攤),但
- 欢(歡)、劝(勸)、观(觀)、权(權);(然而「灌」,「罐」則不簡化。)
- 仅(僅);鸡(鷄);邓(鄧);对(對);戏(戲);圣(聖)
- 树(樹)。(然而「廚」則簡作「厨」,「澍」、「彭」、「鼓」則不簡化。)
- 卢(盧):鸬(鸕)、颅(顱)、鲈(鱸),但
- 炉(爐)、驴(驢)、芦(蘆)。
- 汤(湯):杨(楊)、场(場)、殇(殤)、炀(煬)、旸(暘),但
- 阳(陽);伤(傷);荡(盪)。
- 门(門):闷(悶)、问(問)、闻(聞),但
- 开(開)、关(關)、闲(閒、閑);
- 闹(鬧)、阋(鬩)。(然而「鬥」則簡作「斗」。)
- 与(與):屿(嶼)、欤(歟),但
- 誉(譽)、举(擧、舉)。(然而「兴」是「興」的簡體。)
- 难(難):汉(漢)、叹(嘆、歎)、滩(灘)、瘫(癱)、摊(攤),但
User:Fred Hsu曲解了批評者的意思。他們並非講中共簡化字總表含糊引人誤解,而是漢字偏旁一直以來的系統,被簡化字打亂。--Stomatapoll (留言) 2011年6月11日 (六) 08:06 (UTC)
- 這個段落講「簡化方法」,不是講簡化是否「應當」,是否「破壞傳統」,要批評,有其他條目,或其他段落可用。
- 以一個從小到大寫慣正體字的人來看,我一直被大眾對簡化字對「簡化方法」之無知所誤導,網路上,書裡,報紙雜誌上從來沒有人講真正的簡化方法,只是一味曲解所謂「偏旁」,「簡化偏旁」及「簡化偏旁類推」。其實在簡化過程中,中國官方已從新定義「偏旁」。如果站在台灣人或香港人的立場,不懂事實上有條理的「簡化方法」,又堅持要用所謂「傳統系統」來批評,就會造成雞同鴨講的現象。如果您找出任何一個批評文章裡先介紹真正的「簡化偏旁類推」,再批評它「破壞傳統」,證實作者是站在公正的角度,那我會欣然接受,加入此條目中。Fred Hsu (留言) 2011年6月11日 (六) 16:46 (UTC)
- 事實上我看過的批評資料,全部都忽略中國官方的「簡化方法」,而以自認為傳統的觀點來指出新的字不符合「傳統」。簡化字當然不符合傳統,就像秦始皇滅六國、「書同文」後,統一的文字與六國傳統不合一樣。不過您的觀點我也贊同,老實說我想一生都不會習慣看簡化字。但是事實便是事實,中國大陸是中國幾千年歷史的繼承人,維基人應當以公正的態度面對事實。我是一個贊同台灣永久使用正體字的人,但你看我花了多少時間更正、重寫這條目。我還沒有重寫「簡化方法」前,這段落根本就是垃圾。當辯論雙方都了解所謂「簡化方法」之後,再討論「破壞傳統」的問題,我想會更好。簡單來說,我了解「簡化方法」,但贊同正體字。Fred Hsu (留言) 2011年6月11日 (六) 16:46 (UTC)
- 你的「但」後面的都是草書楷化的結果,如果您有學過草書,那麼你就不會疑惑為什麼這麼簡化了,但跟據您的發言,至少在您發這段言論的時候是沒有學過草書的--Goldstein Charrington(留言) 2022年8月20日 (六) 03:12 (UTC)
所以我認為「簡化方法」「簡化偏旁類推」一段,應如現在的版本,指出很多人對「簡化偏旁類推」有錯誤的觀念。並建議如下更改:
- 簡單指出大部分人、包括海峽兩岸學者,對簡化方法不了解,加入 References 提證(已加入兩個)
- 指出「破壞傳統」的批評與簡化方法「是否有條理」是兩回事
條目更改完畢,謝謝您指出這問題。Fred Hsu (留言) 2011年6月11日 (六) 17:17 (UTC)
- 你所看的批評資料是甚麼?是否就是網上的文章?--Stomatapoll (留言) 2011年6月12日 (日) 12:17 (UTC)
- 我所看的大部分是網路上的文章,也有些是漢字簡化爭論裡舉出的,像彭小明,《漢字簡化得不償失》等。從來沒有讀過有任何文章講真正的簡化方法,包括海峽兩岸。很可笑的是,網路上多有從這篇維基條目裡拿取「資料」的(在我改寫維基前),不只「簡化偏旁類推」錯誤,其他簡化方法實例也是大半錯誤。如果您可以提供好的資訊、書籍,我很樂意購買、閱讀,最好能找到某本書畫出與我的 Euler diagram 相同的圖,讓我能引證。謝謝。Fred Hsu (留言) 2011年6月12日 (日) 14:57 (UTC)
- 我看的是幾十年前研究中共漢字簡化工作的學者的書。看你的圖,「鬥」變成「斗」還叫傳承字?這是什麼邏輯?完全亂畫的!「斗」字變了聲調用來代「鬥」字,用在「批斗」之中,就不是傳承字。--Stomatapoll(留言) 2012年9月23日 (日) 22:42 (UTC)
錢玄同簡化原則
錢玄同簡化原則那一段 是不是被誰改壞了
例如:「豐」與「豐」;「臘」與「臘」。
不知道在說什麼
關於採用日文假名一節
只有一個例子「衛」,但這個字有人發現早已有之,顏真卿寫過:http://vividict.com/WordInfo.aspx?id=3339 ,寫法與簡化字「衛」一致,與假名「ヱ」明顯不同,例子顯然有誤。實際情況如何? --林卯(留言) 2012年8月10日 (五) 14:01 (UTC)
- 實際情況就是某些專門針對簡體字的人根本不了解漢字。-Msuker(留言) 2012年8月10日 (五) 14:17 (UTC)
- 樓上是說大力提倡簡化字的中國文字學家,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參與文字改革工作,並且在進行漢字簡化工作期間,出版著作《簡體字原》的易熙吾,他根本不了解漢字?請問樓上有什麼證據?難道你比他還清楚文字改革委員會是如何看待「卫」字的?--Stomatapoll(留言) 2012年9月23日 (日) 21:48 (UTC)
- 「卫」是日本假名無誤。文獻方面除了易熙吾的《簡體字原》之外還有陳光垚的《常用簡字普》可供查證。而且根據兩書的陳述,在日本的《俗字畧字》一書中確實是找到了「卫」。詳見我的帖子:http://www.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2097357&extra=page%3D1。 此外,顏真卿中的那個寫法並非出自他本人,懂得書法的人都知道那個是後世所增的「現代版」。再說,「卫」字在抗日戰爭之前根本未見於任何的中國文獻。日本最近也有學者研究過此字並確認了是歷史假名遣「ヱ」的變體,見:笹原宏之、橫山詔一、エリク・ロング 『國立國語研究所プロジェクト選書2·現代日本の異體字·漢字環境學序説』 三省堂、2003年、36頁。除了文獻之外,又有時間地點的吻合。根據李樂毅的《簡化字源》,「卫」字先流行於解放區,而當時解放區與淪陷區(日占區)地理相近,兼之該字正是此時得以流行。
- 另外,我已經將《常用簡字普》書中的那一段加上來源去了,但是文章仍未有所擴張,其他文獻我將逐一呈上,總共6份。還有不得不提,《俗字畧字》(1910)記載的是當時日本早已通行的略字、俗字等異體字,也就是1910之前日本已有此用。--N6EpBa7Q(留言) 2013年6月27日 (四) 05:35 (UTC)
關於支持漢字簡化
歡迎加入支持方面的論據,但請注意可靠性,給出來源。若篇幅較長,請放至繁簡之爭。
以下是某IP用戶的編輯:
絕大部分的批評者來自於海外地區(包括港澳)。由於中國大陸的快速發展,這些地區的民眾喪失了其優越感。這種強烈的反對簡體字,支持繁體字的聲音,與稱中國為強國,蝗蟲相似,反映了深層次的落差與政治問題。篆書比繁體字更「優美」,只是不見這些批評者們會寫。對於中國大陸的14億人來說,簡體字就是漢字,繁體字代表的是一個老舊,逝去的年代(很多地方稱繁體字為「老寫(舊的)」字)。
粗體部分盡是囈語,根本無證據表明反對簡體字的人條件比大陸人差。而「簡體字就是漢字」這點,如果去掉「就」,是絕對成立的(某些極端觀點認為簡體不是漢字,但學術界從不承認這種觀點),而加上「就」不外乎有2種可能:
- 該IP用戶將漢字等同於簡體字,認為繁體、日本漢字、韓國漢字、方言字都不是漢字
- 該用戶以為港台人不把簡體當漢字看而刻意在此「宣傳」,但事實上該假設並不成立
無論是何者都是不中立的,請自重。至於「很多地方稱繁體字為『老寫」字」,這並非支持簡體字的論據:「老」並不一定是貶義的,既使稱為「老」寫,亦無妨它在傳統領域的延用。--H2NCH2COOH(留言) 2013年6月10日 (一) 10:07 (UTC)
這個條目開始有很強的導向性和誤導性,明顯出自不熟悉中國現代歷史和中蘇關係的台灣人手裡。中蘇關係惡化於1959年,第一批《簡化字方案》推行於1956年,《簡化字總表》頒布於1964年,文字簡化運動與中蘇關係的好壞與惡化有啥關係。關於二簡字,更是頒布於文革以後的1977年,廢止與1986年,與毛澤東何關?漢字簡化初期有長期後推行拼音化的考慮,但是後來暫停,是發現不可行?自由男神(留言) 2014年9月18日 (四) 01:34 (UTC)
某些法律上的錯誤
「而繁體字、異體字則被定為不規范漢字」,這種話仍是需要請求來源的,因為繁體字和異體字只是不能出現在公文中的正文上(但可以出現在公文中的引用段上),硬要類比的話大概就是哈薩克斯坦的公文中不要出現大段大段的用阿拉伯字母書寫的哈薩克文。在大陸,即使是高考、公務員考試時,也是可以使用繁體字進行書寫的,因為大陸人都識得絕大多數繁體字。根據我的調查,像是什麼「憂鬱的台灣烏龜」之類的,幾乎所有的高中學歷及以上的人都能夠很快地讀出,只有少部分人需要猶豫猜測一小下。--Goldstein Charrington(留言) 2022年8月20日 (六) 03:2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