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
日期
<< | 2024年9月 | >> | |||||||||||||||||||||||||||||||||||||||||||||||||
| |||||||||||||||||||||||||||||||||||||||||||||||||||
歷史上的今天 | |||||||||||||||||||||||||||||||||||||||||||||||||||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
大事記
19世紀以前
- 前480年:希波戰爭:以雅典艦隊為主力的希臘海軍在愛琴海薩拉米斯戰役中擊敗了波斯帝國艦隊。
- 383年:淝水之戰:前秦百萬大軍從長安出發攻打東晉。
- 1013年:北宋真宗下令編寫的《君臣事蹟》書成,賜名《冊府元龜》。
- 1260年:波羅的部落的古普魯士人開始對條頓騎士團展開反抗,後來演變成為普魯士起義。
- 1368年:明朝將領徐達攻占元大都,元朝皇帝逃入蒙古。
- 1378年:教宗伍朋六世與之後由樞機另外選出的對立教宗克勉七世開始聚集自己勢力,進而發展成為造成天主教會陷入一片混亂的天主教會大分裂。
- 1498年:明應地震引起的海嘯沖走了日本鐮倉高德院的大佛像所在的建築物;大佛像自此佇立在露天。
- 1519年:麥哲倫開始環球航行。
- 1644年:清朝順治帝由盛京出發,正式遷都北京。
- 1703年:法國元帥維拉爾公爵在赫希施塔特戰役中大勝神聖羅馬帝國軍隊,取得直攻帝國首都維也納的機會。
- 1792年:法國陸軍在瓦爾密戰役中取得了第一次反法同盟的首次重大勝利。
19世紀
- 1838年:湖廣總督林則徐奏陳嚴禁吸食鴉片。
- 1854年:法國和英國聯軍在阿爾馬河戰役中擊敗俄羅斯軍隊,確立克里米亞戰爭的局勢。
- 1863年:上海英、美租界正式合併,改稱「上海公共租界」。
- 1863年:南北戰爭:奇卡牟加戰役結束,南部聯邦軍隊取勝,這是南部聯邦軍隊最後一次取勝。
- 1865年:中國洋務派官員曾國藩和李鴻章在上海設立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是清朝晚年最重要的兵工廠。
- 1870年:普法戰爭:普魯士軍包圍巴黎。
- 1870年:在義大利王國軍隊成功攻占由教皇國統治的羅馬後,完成義大利統一目標。
20世紀
- 1912年:袁世凱下令全國尊孔。
- 1914年:中華革命黨在日本東京召開會議,確定「青天白日滿地紅」為中華民國國旗。
- 1922年:中國共產黨第一份機關報《嚮導》周報出版發行。
- 1932年:印度民族運動領袖「聖雄」甘地在獄中開始絕食鬥爭,要求為賤民在印度教徒選民單中保留140人席。
- 1945年:印度國大黨在聖雄甘地和尼赫魯領導下舉行孟買會議,拒絕了英國提出的印度實現自治的建議,要求英國人離開印度[來源請求]。
- 1946年:首屆戛納電影節在法國戛納舉行。
-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誕生。
- 1954年:中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正式通過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195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
- 1963年:美國總統肯尼迪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美蘇聯合探索月球。
- 1964年:中華民國政府以叛亂罪逮捕台獨分子、台灣大學教授彭明敏。
- 1965年: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立。
- 1981年:中國首次通過一枚運載火箭發射三顆衛星成功。
- 1984年:北京地鐵2號線(時稱環線)開通運營。
- 1985年:朝鮮和韓國藝術團和故鄉訪問團通過板門店軍事分界線首次互訪。
- 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員蕭天潤經韓國抵達台灣,向中華民國政府投誠。
- 1986年:中國首座現代化海洋採油平台在渤海埕北油田建成。[1]
- 1989年:戴克拉克就任南非總統。
- 1989年:美派兵鎮壓美屬維爾京群島騷亂[來源請求]。
- 1992年:法國公決以微弱多數批准《馬斯特里赫特條約》。
- 1994年:國際《核安全公約》簽署。
- 1994年:中國北京建國門發生槍擊案,造成至少24人死亡。
- 1995年:「863」太平洋科考隊回到北京[來源請求]。
- 1997年:颶風埃里卡在造成波多黎各各地的洪水和停電後消散,是1997年大西洋颶風季中最強烈、持續時間最長的颶風。
- 1999年:首批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東帝汶。
21世紀
- 2001年:中共中央印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2]
- 2011年:美國結束由比爾·柯林頓提出的「不問,不說」政策,准許同性戀者公開服役。
- 2015年:「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的涵蓋範圍除港鐵、5間專利巴士、渡輪服務及462條(約91%)「綠色」專線小巴路線外,再增加多16條(約3%)「綠色」專線小巴路線。
- 2018年:坦尚尼亞一艘渡輪疑因超載在維多利亞湖翻沉,導致至少136人遇難,截至該天結束時,救援人員還在找尋仍然失蹤的數十人。[3]
- 2019年:吉里巴斯政府宣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邦交,並與中華民國斷交[4]。
- 2020年:泰國法政大學學生與民眾在曼谷大皇宮發起示威,要求總理巴育·占奧差下臺及改革王室。
- 2020年:國際調查記者同盟披露由世界各地金融機構提交給美國財政部金融執法機關的金融犯罪執法局文件。
- 2021年:加拿大聯邦大選,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多的聯邦自由黨再次獲得連任。
出生
- 1746年:貝尼奧斯基,波蘭裔匈牙利伯爵,曾提出「福爾摩沙殖民計畫」。(1786年逝世)
- 1758年:讓-雅克·德薩林,海地革命領袖,獨立後稱帝,加冕為雅克一世。(1806年逝世)
- 1778年:法比安·戈特利布·馮·別林斯高晉,沙皇俄國海軍軍官,南極洲發現者之一。(1852年逝世)
- 1810年:尼薩熱·薩熱,海地政治人物,第10任海地總統(1880年逝世)
- 1830年:吉田松陰,日本江戶時代武士、思想家(1859年逝世)
- 1833年:埃內斯托·泰奧多羅·莫內塔,義大利新聞記者,1907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918年逝世)
- 1842年:詹姆斯·杜瓦,蘇格蘭物理學、化學家,杜瓦瓶發明人,成功液化多種氣體開啟低溫物理研究。(1923年逝世)
- 1847年:蘇珊娜·魯賓斯坦,奧地利心理學家(1914年逝世)
- 1855年:長谷川謹介,日本鐵道官員(1921年逝世)
- 1868年:拉瑪五世,泰國曼谷王朝第五代君主,現代泰國的締造者。(1910年逝世)
- 1872年:毛利斯·甘莫林,法國一級上將。(1958年逝世)
- 1878年:厄普頓·辛克萊,美國小說家。(1968年逝世)
- 1884年:麥克斯威爾·柏金斯,美國出版史傳奇人物,發掘並編輯出版佛蘭西斯·史考特·基·費茲傑羅、歐內斯特·海明威等人作品。(1947年逝世)
- 1885年:傑利·羅爾·莫頓,美國鋼琴演奏家、樂隊指揮、作曲家,自詡為「爵士樂的發明人」。(1941年逝世)
- 1899年:列奧·施特勞斯,德裔美國政治哲學家,美國新保守主義思想淵源之一。(1973年逝世)
- 1910年:多蘿西·沃恩,美國數學家、計算員。(2008年逝世)
- 1915年:阮文馨,越南軍事人物。(2004年逝世)
- 1915年:丁光訓,中國基督教新教三自愛國運動、現代派神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前中華聖公會浙江教區主教。(2012年逝世)
- 1916年:馬利克·米拉吉·哈立德,巴基斯坦過渡時期總理。(2003年逝世)
- 1917年:阿諾·奧爾巴赫,美國傳奇籃球教練,人稱「紅衣主教」。(2006年逝世)
- 1920年:卡利安普迪·拉達克里希納·拉奧,印度統計學家、數學家。(2023年逝世)
- 1931年:夏春秋,香港主持人。
- 1932年:茆智,中國節水灌溉工程專家。(2023年逝世)
- 1934年:索非婭·羅蘭,意大利影星。
- 1940年:布爾漢努丁·拉巴尼,阿富汗伊斯蘭國首任總統。(2011年逝世)
- 1940年:麻生太郎,日本政治人物、企業家。
- 1943年:黃樹棠,香港男演員。(2021年逝世)
- 1945年:范徐麗泰,香港政治人物。
- 1946年:鄧光榮,香港演員。(2011年逝世)
- 1947年:小田和正,日本歌手。
- 1948年:喬治·R·R·馬丁,美國作家、編劇,時代雜誌評選為2011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人之一。
- 1949年:安東尼·丹尼生,美國男演員,被譽為「1980年代美國影視第一壞人」。
- 1951年:哈維爾·馬里亞斯,西班牙小說家、翻譯家、專欄作家。(2022年逝世)
- 1952年:曼努埃爾·塞拉亞,宏都拉斯政治人物,前任宏都拉斯總統。
- 1953年:賴峰偉,臺灣政治人物,前任澎湖縣縣長。
- 1963年:劉寶傑,台灣主持人。
- 1963年:水均益,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
- 1964年:田明建,中國解放軍北京衛戍區中尉。(1994年逝世)
- 1964年:張曼玉,香港電影演員,共獲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后、四屆台灣金馬獎影后。
- 1964年:金子一馬,日本插畫家。
- 1966年:努諾·貝登科特,美國吉他音樂家。
- 1967年:路芙,香港女演員、電台節目主持。
- 1967年:艾蒂安·托博,法國男子羽球運動員。
- 1968年:查德·史塔赫斯基,美國男演員、導演、製片人。
- 1968年:希奧夫拉·奧利里,愛爾蘭律師、法官,現任歐洲人權法院院長。
- 1969年:黃乙玲,台灣歌手。
- 1971年:江美儀,香港女演員。
- 1971年:濱渦正志,日本電子遊戲作曲家。
- 1971年:亨里克·拉松,瑞典足球運動員、國腳。
- 1972年:金巴爾·馬斯克,南非餐館老闆、廚師、企業家。
- 1973年:李小萌,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
- 1974年:許茹芸,台灣歌手。
- 1975年:艾莎·阿基多,義大利演員、導演、歌手、模特兒。
- 1975年:穆恩·布拉得古德,美國演員、模特兒。
- 1975年:胡安·巴布羅·蒙托亞,哥倫比亞籍一級方程式賽車手。
- 1976年:一青窈,日本歌手、作詞家、演員。
- 1976年:堀江由衣,日本女性聲優。
- 1976年:田中仁,日本動畫編劇。
- 1976年:強·柏恩瑟,美國男演員。
- 1976年:邦奇·威爾斯,美國籃球運動員。
- 1977年:安室奈美惠,日本歌手。
- 1980年:瑪莉亞卡拉·波高諾,義大利超級名模。
- 1981年:鍾妮·德斯,美國時裝模特兒。
- 1982年:胡歌,中國演員。
- 1982年:賈曉晨,香港演員。
- 1983年:安鈞璨,台灣歌手。(2015年逝世)
- 1983年:A-Lin,台灣歌手。
- 1983年:伊藤由奈,日本歌手。
- 1984年:布萊恩·茹貝爾,法國花式溜冰選手。
- 1986年:奧迪斯·霍吉,美國男演員。
- 1987年:路晨,中國演員。
- 1987年:孫佳人,韓國女子偶像團體Brown Eyed Girls成員。
- 1988年:大本彩乃,日本女子偶像團體Perfume成員。
- 1993年:凱爾·安德森,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 1996年:韓曉噯,馬來西亞YouTuber、演員。
- 1996年:珊蒂·佩雷拉,新加坡女子田徑運動員。
- 1996年:薩拉·培根,美國女子跳水運動員。
- 1998年:指出毬亞,日本女性聲優。
- 1999年:藤咲凪,日本歌星、寫真偶像。
- 2007年:烏納蒂·胡達,印度女子羽球運動員。
逝世
- 1590年:羅貝爾·加尼耶,法國詩人、戲劇家。(1544年出生)
- 1793年:弗萊切·克里斯蒂安,英國海員、軍官。(1764年出生)
- 1804年:皮埃爾·約瑟夫·博納泰爾,法國動物學家。(1752年出生)
- 1879年:李庥,英格蘭長老會牧師,也是該教會第一位前去臺東宣教的牧師。(1840年出生)
- 1884年:利奧波德·費卿格,奧地利動物學家。(1802年出生)
- 1908年:帕布羅·德·薩拉沙泰,西班牙作曲家。(1844年出生)
- 1910年:卡爾·奧托·馮·希門,德國植物學家。(1838年出生)
- 1957年:尚·西貝流士,芬蘭作曲家。(1865年出生)
- 1936年:王亞樵,有「暗殺大王」之稱,被國民黨特務刺殺。(1887年出生)
- 1942年:卡爾利斯·烏爾馬尼斯,拉脫維亞獨立運動領袖,曾5次擔任拉脫維亞總理。(1877年出生)
- 1962年:康拉德·赫爾弗里希,荷蘭海軍上將。(1886年出生)
- 1975年:鄭豐喜,台灣教師、作家。(1943年出生)
- 1979年:盧德維克·斯沃博達,捷克斯洛伐克將領、政治人物,捷克斯洛伐克總統。(1895年出生)
- 1993年:埃里希·哈特曼,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空軍戰鬥機飛行員,一生共擊落352架敵機,為世界空戰歷史上擊落最多敵機的飛行員。(1922年出生)
- 1994年:田明建,中國解放軍北京衛戍區中尉,建國門事件主謀。(1964年出生)
- 1996年:艾狄胥·帕爾,匈牙利數學家。(1913年出生)
- 1999年:賴莎·戈爾巴喬娃,前蘇聯領袖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的妻子。(1932年出生)
- 2000年:德間康快,日本企業家、電影製作人。(1921年出生)
- 2011年:布爾漢努丁·拉巴尼,阿富汗伊斯蘭國首任總統。(1940年出生)
- 2019年:史明,提倡「臺灣民族主義」與「獨立建國路線」的革命家,臺獨運動流派中的臺獨左派的重要領導人之一。(1918年出生)
- 2019年:曾憲梓,香港商人,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1934年出生)
- 2024年:Sayuri,日本創作歌手。(1996年出生)
節假日和習俗
參考資料
- ^ 1986年9月20日 我国首座现代化海洋采油平台建成. 人民網. [2013-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1).
- ^ 2001年9月20日 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013-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1).
- ^ 坦尚尼亞渡輪沉沒 增至至少136人罹難. Sina News 新浪新聞. 2018-09-21 [2018-09-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22).
- ^ 吳釗燮:即日起與吉里巴斯斷交【聲明全文】. 中央通訊社. 2019-09-20 [2019-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