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琦
韓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12日),字稚圭,自號贛叟,出生於泉州(今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1],籍貫相州安陽縣(今河南省安陽市)[2],北宋大臣,南宋北伐統帥韓侂冑的曾祖父。
魏國忠獻公 韓琦 | |||||||||||||
---|---|---|---|---|---|---|---|---|---|---|---|---|---|
鎮安武勝軍節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 |||||||||||||
國家 | 北宋 | ||||||||||||
時代 | 宋朝 | ||||||||||||
字 | 稚圭 | ||||||||||||
號 | 贛叟 | ||||||||||||
籍貫 | 相州安陽縣(今河南省安陽市) | ||||||||||||
出生 |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七月初二 1008年8月5日 北宋泉州(今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 | ||||||||||||
逝世 | 北宋熙寧八年六月廿八 1075年8月12日 北宋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 | ||||||||||||
諡號 | 忠獻 | ||||||||||||
| |||||||||||||
出身 | |||||||||||||
天聖五年(1027年)進士一甲第二名 | |||||||||||||
著作 | |||||||||||||
《安陽集》 | |||||||||||||
生平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七月初二(1008年8月5日),韓琦在泉州出生,當時其父韓國華為泉州知州,其母是韓國華的婢女連理[1]。韓家為世宦之家,父親韓國華累官至右諫議大夫。韓琦3歲時,父母去世,由諸兄扶養,「既長,能自立,有大志氣。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純一,無邪曲,學問過人」。
天聖五年(1027年)進士一甲第二名。在館閣,同館王拱辰、葉定基時有喧爭,韓琦坐在幕室中閱卷,就像沒有聽見。[3]景祐元年(1034年)九月,遷開封府推官。二年十二月,遷度支判官,授太常博士。三年八月,拜右司諫。 康定元年(1040年)官陝西帥臣,韓琦主張集中兵力進攻西夏,拒絕范仲淹的用兵建議,其率領之部隊在六盤山(寧夏隆德)下好水川(甜水河)與張元指揮之西夏軍交戰戰敗,為好水川之戰。此役宋軍慘敗,最後戰死近7萬人。
此役戰敗後,韓琦始接受范仲淹的戰爭方案,與范協作同抗禦西夏,時稱「韓范」。韓琦范仲淹兩人守邊疆時間長,又名重一時,時邊區民有歌唱:「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膽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4]。
慶曆三年(1043年),官樞密副使。贊成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慶曆新政。
嘉祐元年(1056年),朝廷任命韓琦為三司使,在他抵達汴京前,改任命為樞密使。嘉祐二年(1057年),蘇轍進士及第,不久就給樞密使韓琦寫信,希望得到他的提攜,這封信也就是後來著名的《上樞密韓太尉書》。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嘉祐六年(1061年)閏八月,轉任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封儀國公。嘉祐八年(1063年),英宗即位後,任命韓琦為山陵使,負責宋仁宗的喪事,加封門下侍郎,爵位改為衛國公。曹太后還政後,宋英宗任命韓琦為右僕射,封魏國公。宋神宗即位後,韓琦任司空兼侍中,為宋英宗的山陵使。宋英宗的棺槨下葬永厚陵後,韓琦主動從朝廷辭職,改封鎮安武勝軍節度使、司徒兼侍中,出判相州、永興軍、大名府等地。作為元老重臣,他一直反對王安石變法,宋神宗一度有所感悟:「琦真忠臣,朕始謂可以利民,不意害民如此。且坊郭安得青苗?而使者亦強與之。」[5]
熙寧八年六月廿八(1075年8月12日),在相州病死,終年67虛歲。贈尚書令,諡忠獻,配享英宗廟庭。後遺作編為《安陽集》。
韓琦墓
《河朔訪古記》中記載:「按:公薨於相之府治,神宗震悼,命陪葬山陵,其家懇辭,乃命入內都知張茂則,敕葬公於安陽縣西北三十裏豐安鄉。天子禦製碑文,題曰:「兩朝顧命定策元勳之碑」,命龍圖閣學士宋敏求,即墳所書。冊賜守墳寺曰「傅孝報先之寺」雲。」——其中,「安陽縣西北三十里豐安鄉」即今之豐安村北的皇甫屯村,原墓因為南水北調中線占地,於2010年整體就近搬遷。[6]
評價
子女
六子: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文獻
- ^ 1.0 1.1 热播剧《清平乐》中的“泉州天团”. [2023-07-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30).
- ^ 《宋史·卷一百五·志第五十八》:韓琦在中山,范仲淹在慶州,孫冕在海州,則以政有威惠者也;寇準死雷州,人憐其忠,而趙普祠中山、韓琦祠相州,則以鄉里,皆載祀典焉。
- ^ 《名臣言行錄》
- ^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卷七:「(范)仲淹與韓琦協謀,必欲收復靈夏橫山之地,邊上謠曰:『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膽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
- ^ 《宋史》卷176《食貨上四》
- ^ 韩琦墓整体搬迁 难度前所未有. 新浪網. 2011-03-08 [2019-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18).
- ^ 《宋論》卷五《英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