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亨德

農復會人物

詹姆斯·亨德(英語:James A. Hunter,1890年—1966年5月19日),人稱亨德教授美國伊利諾伊州人,農復會人物,任東海大學教職期間幫助大肚山巔的村民興建自來水設施,今在龍井區有紀念公園。

詹姆斯·亨德
James A. Hunter
性別
出生1890年
 美國伊利諾伊州麥迪遜縣利文斯頓
逝世1966年5月19日(1966歲—05—19)(75—76歲)
 美國麻薩諸塞州
國籍 美國
母校伊利諾大學康乃爾大學
職業農學家、社會工作者
網站紀念網頁

生平

 
生平簡略

農業建設

詹姆斯·亨德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1],英文名James A. Hunter[2],在波士頓與妻子育一子二女[3]。亨德取得康乃爾大學碩士後便至華北作農業推廣與農村教育[1],對日抗戰時從事難民救濟[4],1949年來臺灣後任職於農復會[1],推行全臺灣的豬瘟防治[4]

亨德除是李登輝的農復會同事外,其妻子還作過李登輝的英文老師[5]。次年10月初,亨德暫回美國時,為臺灣選購巴克夏豬萊亨雞等以改良配種[6]。1958年1月,亨德辭去農復會畜牧生產組組長一職[3]。10月24日,省政府主席辦公廳,省主席周至柔代表中央政府授與景星勳章給亨德[7]

東海大學

亨德為東海大學創校董事[4],1959年起擔任該校社會學系教授兼勞作指導長[2]。在校長曾約農校長率領下,大一、大二同學都須作勞作教育[8]

大肚山土質屬紅土壤,落水會混和紅土,難以食用[9]。且地方為了提供土地養分,會將挑糞肥堆放在村裡,導致蚊蚋、蒼蠅孳生,環境十分髒亂[2]。1959年報導,大肚山頂的瑞井、蔗廍兩村缺水嚴重,為至遠地取水甚妨礙子女教育、影響男女嫁娶[10]。龍井文史工作者林松範表示,當時村民要取水,會從新興路辛苦走到東海大學後門水井取水[11]。亨德認為大學存在的價值之一是要能影響周圍的社區和環境,便成立大肚山頂村落生活改善委員會,帶學生到村落宣導公共衛生、整理環境、興建水溝[2]。為成立該委員會,亨德所捐出退休金新台幣六十萬元,在1999年約就等於一千萬元[5]

1961年4月21日,將退休的亨德拜會台中縣縣長何金生,說想幫助解決大肚山上新庄、南寮、蔗廍、瑞井村的五千餘村民的用水問題,會替政府爭取其中兩百萬元的補助[12]。依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考證,此計畫是從大肚山下的龍泉村抽取地下水,將水送到大肚山頂儲水槽,再輸送至各村供水站[2]。對比於其他地區的乾旱,龍泉村龍目井以湧水聞名[13]。亨德除捐自己退休金作外,還請上述四村村民,每戶認捐一百元配合[1]。在省府撥款一百三十萬、農復會出資五十萬、縣府提供三十萬、地方集資五十萬下,1962年7月2日動工[14]。該年,亨德回美國[11]。1963年4月16日,自來水設施落成[15]

1966年5月19日[2],亨德在麻薩諸塞州去世[16],死因是心臟病[2]

紀念

場地

1968年,農委會畜產試驗所第一棟研究大樓在新化鎮落成,取名「亨德館」,直到2001年拆除[4]

 
亨德紀念公園

1990年代,時任四箴國中教師林松範在調查當地文史時得知亨德的故事,發起建立亨德紀念公園,獲南寮村長林萬傳等人支持[17]。1998年12月,大肚山上的村長們建立籌設委員會,林萬傳任主委,林松範擔任總幹事,南寮祭祀公業土地使用人林寅助、林圭富獻地[18]。公園擺設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林文海創作的亨德雕像,由玻璃纖維製成[19]。1999年5月1日,在南寮水堀旁的亨德紀念公園落成[18]。4日,亨德家屬在東海大學校長王亢沛、董事長吳清邁等人陪同下,到總統府晉見李登輝[5]。此後,東海大學社會學系與地方人物會在國際勞動節到此公園追思[19]

2005年,林松範發起將新興路更名為「亨德大道」,獲三百多人連署[9]

2012年,眾人出資,將亨德紀念公園的塑像重新雕成石像[1]

文學

亨德在勞作指導室主任期間,帶領社會系學生作社區服務,成了東海大學工作營的濫殤[20]。1970年,司馬中原以東海大學工作營為背景所寫的小說《啼明鳥》出版,使工作營聲名遠播[21]。如對亨德有以下描寫:

他是個很虔誠的基督徒,但從沒在嘴裏表現過,從他待人接物,使人觸及的是他的心,他的熱腸,他從不勉強誰去接受基督的教義,他把它解釋成:那是一種恩寵,一種聖緣,人與上帝相交,就如同人與人相交而成莫逆時那種種機緣一樣……。
司馬中原
《啼明鳥》

1999年,司馬中原授權東海學術發展文教基金會重新推出《啼明鳥》[21]

2001年12月15日,第三屆台中縣文學獎頒獎典禮,白棟樑和白李秋蜜夫妻的〈亨德教授與他的紀念公園〉獲報導文學類[22]

2019年4月中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材中心出版繪本《亨德的那杯水》,由周佩蓉撰文、陳嘉鈴繪圖[2]

參考

  1. ^ 1.0 1.1 1.2 1.3 1.4 蘇金鳳. 美籍教授60年前捐退休金建自來水設施 村民設公園感念. 自由時報. 2020-03-04 [202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8) (中文(臺灣)).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逸凡. 《亨德的那杯水》繪本出版 印記美好腳蹤. 臺灣教會公報. 2019-06-11 [2023-08-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8) (中文(臺灣)). 
  3. ^ 3.0 3.1 亨德今返美. 聯合報. 1958-01-31 (中文(臺灣)). 
  4. ^ 4.0 4.1 4.2 4.3 謝恩得. 畜試所亨德館將拆除重建 建物老舊且位處新化斷層上 所方決擇地另建大樓. 聯合晚報. 2001-02-05 (中文(臺灣)). 
  5. ^ 5.0 5.1 5.2 張慧英. 李總統接見亨德教授家屬. 中國時報. 1999-05-05 (中文(臺灣)). 
  6. ^ 亨德博士返美後選購伯克夏種豬. 臺灣民聲日報. 1950-10-05 (中文(臺灣)). 
  7. ^ 亨德有功農業 我將授與勳章. 聯合報. 1958-10-21 (中文(臺灣)). 
  8. ^ 東海大學 今天校慶 大度山上 洋溢歡欣. 民生報. 1979-11-02 (中文(臺灣)). 
  9. ^ 9.0 9.1 鄧木卿. 鄉民感念好心教授 並想洗刷命案惡名 斷頭路 盼改亨德大道. 中國時報. 2005-11-08 (中文(臺灣)). 
  10. ^ 陳壬丙. 大肚瑞井蔗廍兩村 鬧缺水荒. 聯合報. 1959-02-03 (中文(臺灣)). 
  11. ^ 11.0 11.1 鄧木卿. 亨德逝世40年沒有紀念會 飲水未思源 大肚人汗顏. 中國時報. 2006-05-18 (中文(臺灣)). 
  12. ^ 美籍敎授亨德將退休返國 中縣決在大肚山上興建自來水廠紀念. 臺灣民聲日報. 1961-04-22 (中文(臺灣)). 
  13. ^ 錫琴. 台海搜奇 甘泉長流水 龍井有傳奇. 聯合報. 1954-09-09 (中文(臺灣)). 
  14. ^ 大肚山巔飲水改善 自來水廠工程 開始動工興建. 臺灣民聲日報. 1962-07-03 (中文(臺灣)). 
  15. ^ 解除七千人飲用水痛苦 大肚山給水工程昨舉行落成典禮 民眾欣喜雀躍感謝政府德政. 臺灣民聲日報. 1963-04-17 (中文(臺灣)). 
  16. ^ 亨德夫人昨天來台. 聯合報. 1968-05-15 (中文(臺灣)). 
  17. ^ 郭睿誠. 四箴國中老師林松範 亨德公園興建大功臣. 自由時報. 1999-05-02 (中文(臺灣)). 
  18. ^ 18.0 18.1 曹文娟. 人情事 亨德紀念公園 真正飲水思源. 聯合報. 1999-08-07 (中文(臺灣)). 
  19. ^ 19.0 19.1 黃寅. 作者收回亨德像 居民報警. 聯合報. 2010-05-24 (中文(臺灣)). 
  20. ^ 洪璧珍. 東海大學工作營歷史悠久. 中國時報. 1998-01-25 (中文(臺灣)). 
  21. ^ 21.0 21.1 徐淑卿. 《啼明鳥》重現人間. 中國時報. 1999-05-02 (中文(臺灣)). 
  22. ^ 盧金足. 謝昆恭獲洪醒夫小說獎. 中國時報. 2001-12-16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