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戰場(英語:European theatre of World War II)是二戰期間兩個主要戰區之一,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正式開始,最終以西方盟國征服西歐大部分地區結束,蘇聯征服東歐大部分地區,包括德國首都柏林,德國於1945年5月8日無條件投降,但戰鬥一直持續到1945年5月25日。[13]1945年6月5日,德國簽署了《柏林宣言》,宣布德國無條件向四個戰勝國投降。盟軍在兩條主要戰線(東線和西線)與軸心國作戰,但也包括意大利戰役和波蘭戰役,戰略轟炸以及毗鄰的地中海和中東戰區,還有其它規模不等的戰線。[14]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 | |||||||
---|---|---|---|---|---|---|---|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 |||||||
| |||||||
參戰方 | |||||||
蘇聯[1] 前軸心國成員: 意大利[5] 羅馬尼亞[7] 保加利亞[7] 芬蘭[7] 其他 |
德國 傀儡政權: 意大利[11] 斯洛伐克 克羅地亞[1] 維希法國[3] 匈牙利[7] 丹麥保護國[3] 塞爾維亞[1] 阿爾巴尼亞 [12] 希臘國[10] 其他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約瑟夫·斯大林 溫斯頓·丘吉爾 富蘭克林·羅斯福(病逝) 愛德華·達拉第 夏爾·戴高樂 威廉·萊昂·麥肯齊·金 瓦迪斯瓦夫·拉奇凱維奇 伊曼紐爾·佐德羅斯 赫布蘭迪 于貝爾·皮埃洛 克里斯蒂安十世 約翰·尼高斯沃爾 皮埃爾·杜蓬 熱圖利奧·瓦爾加斯 杜尚·西莫維奇 約瑟普·布羅茲·狄托 愛德華·貝奈斯 佩特羅·巴多格里奧 米哈伊一世 基蒙·格奧爾基耶夫 卡爾·古斯塔夫·埃米爾·曼納海姆 其他參戰國領袖 |
阿道夫·希特勒(自殺) 貝尼托·墨索里尼 霍爾蒂·米克洛什 揚·安東內斯庫 鮑里斯三世(病逝) 里斯托·呂蒂 約瑟夫·蒂索 安特·帕維里奇 菲利普·貝當 其他參戰國領袖 |
戰前事件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凡爾賽條約》對德國設定了嚴苛的懲罰條件,包括巨額戰爭賠款、領土損失(有些是暫時的)、戰爭罪、軍備控制以及經濟削弱。許多德國人將戰後的經濟崩潰歸咎於凡爾賽條約,怨恨導致了政治不穩定,促使阿道夫·希特勒和納粹黨上台。
德國退出國際聯盟後,意大利和德國根據《鋼鐵條約》組成了羅馬-柏林軸心。東條英機領導的日本也加入軸心國。日本和德國已經在1936年簽署了《反共產國際協定》,以對抗蘇聯共產主義的威脅。其它一些國家後來也在戰爭中加入了軸心國。
歐洲戰爭爆發
納粹德國和蘇聯一直處於敵對狀態,但《慕尼黑協定》將捷克斯洛伐克(法國和蘇聯的盟友,也是中歐僅存的總統制民主國家)出賣給德國後,政治現實允許蘇聯與德國談判簽署一項互不侵犯條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其中包括一項將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羅馬尼亞和芬蘭劃分為蘇德兩國各自勢力範圍的秘密議定書。
歐洲全面戰爭始於1939年9月1日黎明,德國使用閃電戰入侵波蘭,英國和法國都承諾保護波蘭並保證其獨立。1939年9月3日,英國和法國向德國宣戰,其它盟國也緊隨其後。英國遠征軍被派往法國。然而,在整個戰爭期間,法國和英國軍隊都沒有向波蘭提供任何重大援助,除薩爾攻勢外,德法邊境基本保持平靜。這一時期的戰爭通常被稱為假戰。
9月17日,蘇聯入侵波蘭,但對西方大國保持中立,波蘭流亡政府前往羅馬尼亞。波蘭在五周內淪陷,最後一支大部隊在科克戰役後於10月6日投降。隨着波蘭戰役的結束,希特勒在承認德國在歐洲大陸主導地位的基礎上向英國和法國提供了和平協議,10月12日英國正式對德國提出的和平協議拒絕。
雖然東歐進行了一場相對快速的戰役,但在法德邊境,戰爭進入了一個平靜期。大國之間基本的不對抗、不戰鬥時期一直持續到1940年5月10日德國發動入侵。
德國與蘇聯瓜分北歐
其它幾個歐洲國家也捲入了戰爭。1939年9月28日,蘇聯向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發出最後通牒,威脅進行軍事入侵,從而迫使三國締結互助條約,賦予蘇聯在波羅的海三國建立軍事基地的權利。1939年10月,蘇聯向芬蘭提出了類似的要求,但遭到拒絕,導致蘇聯於11月30日入侵芬蘭,冬季戰爭爆發。
蘇聯沒有實現吞併芬蘭的目標。[15]在1940年4月的《莫斯科和平協定》中,芬蘭割讓了9%的領土,包括卡累利阿和薩拉的部分地區。芬蘭人對和平條約中失去的土地比在戰場上失去的還要多感到憤怒,也對世界缺乏同情感到憤怒。
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其它地區,德國於1940年4月入侵丹麥和挪威。作為回應,英國占領法羅群島(丹麥領土),並入侵和占領了冰島(一個效忠丹麥國王的主權國家)。瑞典在戰爭中能夠保持中立。
西方戰線
1940年5月10日,假戰結束,德國全面入侵中立國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並繞過法國沿德國邊境的馬其諾防線入侵法國。在占領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後,德國轉而反對法國,於5月13日通過阿登進入法國,法國認為該地區的地形使坦克和車輛無法通行,因此該地防禦不足。大多數盟軍都在佛蘭德斯,預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施利芬計劃將重新實施,並與法國本土隔絕。因此,加上德國優越的通信和戰術,法國戰役只持續了六個星期;遠遠短於幾乎所有戰前盟軍的想法。6月10日,意大利向法國和英國宣戰,但在這場戰役中沒有取得任何重大成功。法國政府逃離巴黎,法國於6月22日投降。為了進一步羞辱法國,希特勒安排在1918年簽署德國投降書的同一輛鐵路客車上的貢比涅森林簽署投降書。投降將法國分成兩大部分;北部由德國控制,南部由法國控制,以維希為基地,被稱為維希法國,是一個德國扶持的傀儡國家。許多法國士兵以及其它被占領國的士兵逃到了英國。戴高樂將軍宣布自己是自由法國的合法領導人,並發誓要繼續戰鬥。在出乎意料的迅速勝利之後,希特勒在1940年的陸軍元帥典禮上提拔了12名將軍為陸軍元帥。
簽署《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蘇聯外交部長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向德國表示祝賀:
值此德國國防軍取得輝煌成就之際,我們蘇聯政府致以最誠摯的祝賀。古德里安的坦克在蘇聯燃料的推動下突入阿布維爾附近的大海,德國的炸彈將鹿特丹夷為平地,裡面裝滿了蘇聯的焦木蛋白,擊中從敦刻爾克撤退的英國士兵的彈殼是由蘇聯的銅鎳合金鑄造的……
1941年4月24日,蘇聯對位於德國占領區的維希政府給予了充分的外交承認。[16]
法國的淪陷使英國孤立無援。英國首相內維爾·張伯倫在戰爭中辭職,由溫斯頓·丘吉爾接任。英國軍隊的大部分從法國北部的敦刻爾克撤退,數百艘小型民用船隻被用來將部隊從海灘運送到等待的軍艦上。有關德軍裝甲師如果向前推進,是否可以單獨擊敗這些士兵,有很多爭論,因為坦克師過度擴張,需要大量改裝;無論如何,希特勒選擇聽從納粹德國空軍領導人赫爾曼·戈林的建議,允許德國空軍單獨攻擊盟軍,直到德國步兵能夠前進,給英國軍隊一個撤離的時間。後來,許多撤離的部隊成為諾曼底登陸的重要組成部分。
英國拒絕了德國幾次秘密和平談判。德國在占領的法國北部集結空軍,為可能的入侵做好準備,代號「海獅計劃」,認為空中優勢對入侵至關重要。德國空軍對抗英國皇家空軍的行動被稱為不列顛戰役。最初,德國空軍集中力量在地面和空中摧毀英國皇家空軍。後來,他們在閃電戰中轉而轟炸英國主要和大型工業城市,試圖將英國皇家空軍的戰鬥機擊退並徹底擊敗,但這兩種方法都沒有成功將英國皇家空軍減少到可以獲得空中優勢的程度,對英國的入侵計劃在1940年9月暫停。
閃電戰期間,英國所有主要工業、教堂和政治場所都遭到了猛烈轟炸。倫敦遭受的損失尤其嚴重,幾個月的幾乎每晚都遭到轟炸。其它目標包括伯明翰和考文垂,以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城市,如普利茅斯海軍基地和赫爾河畔金斯敦港。由於歐洲沒有地面部隊發生直接衝突,空中戰爭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雖然英國皇家海軍參加了大西洋戰役,英國突擊隊的多次突襲被占領的歐洲目標。丘吉爾在談到參加戰鬥的英國皇家空軍人員時有一句名言:「在人類衝突領域,從來沒有這麼多人欠這麼少人這麼多」。
空戰
歐洲戰區的空戰於1939年開始。
戰前人們對「轟炸機總是能通過」的期望是,轟炸機襲擊敵方城市會引起大規模恐慌和迅速崩潰。因此,英國皇家空軍組建了一支大型戰略轟炸機部隊。相比之下,納粹德國的空軍理論幾乎完全致力於支援軍隊。因此,德國轟炸機比英國轟炸機小,德國從未開發出完全成功的重型轟炸機,相當於英國蘭開斯特轟炸機或美國B-17轟炸機,只有同樣大小的He 177轟炸機投入生產,並在戰爭後期與德國空軍一起執行此類任務。
不列顛戰役期間,德國最初對英國的轟炸機襲擊目標是英國皇家空軍的機場;從1940年9月7日到1941年5月10日,「閃電戰」的目標是英國城鎮。
在放棄任何入侵英國的想法後,德國空軍的大部分兵力被轉移到了對抗蘇聯的戰爭中,使德國城市容易受到英國和美國的轟炸。1944年6月,英國被美國和其它盟國用作開始諾曼底登陸和解放納粹德國占領的西歐的基地。儘管如此,德國仍繼續對英國城市進行突襲,但在戰爭後期的規模較小,破壞性較小,後來的V-1飛彈和V-2火箭都被用於對付英國。隨着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的實力增強,投擲的炸彈噸位發生了很大變化,空戰更有利於英國空軍。
英國在白天的轟炸造成了許多損失和少量結果;因此,英國選擇在夜間作戰,同時用轟炸機建立戰略力量。到1942年,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可以在一個德國城市上空部署1000架轟炸機。
在巴巴羅薩行動的最初階段,納粹德國空軍消滅了大多數蘇聯空軍。蘇聯只有在盟軍的幫助下才能在戰爭後期重新獲得空軍,飛機主要由北極護航隊運送。
從1942年起,英國轟炸機司令部得到了美國陸軍航空軍第八航空隊的補充,美國陸軍航空隊被部署到英國,於1942年7月4日加入對歐洲大陸的進攻。英軍轟炸機於夜間突襲,美軍白天突襲。「蛾摩拉行動」是針對德國的漢堡大轟炸(1943年7月24日-1943年7月29日),並引發了一場大火,造成大規模破壞和生命損失。
1945年2月14日,德累斯頓轟炸引發了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火災之一,造成18000至25000人死亡。而漢堡大轟炸、對東京的燃燒彈襲擊以及對廣島(1945年8月6日)和長崎(1945年八月9日)的核打擊也在單一襲擊中造成多人死亡。[17][18][19]
地中海和其它歐洲國家
地中海和中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個主要戰區。戰場包括意大利、巴爾幹半島、南歐、馬耳他、北非和中東。
戰前,意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並正式吞併。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國和法國宣戰,並於10月28日入侵希臘。然而,意大利軍隊無法與德國在西北歐的成功相提並論,直到德國的支援,希臘才被軸心國占領。希臘戰役期間,德國在意大利、匈牙利和保加利亞的支持下入侵南斯拉夫。歐洲大陸被征服後,德國入侵克里特島,即克里特島戰役。在巴爾幹半島安全的情況下,德國及盟友襲擊了蘇聯。巴爾幹戰役則推遲了這次入侵,隨後阿爾巴尼亞、南斯拉夫和希臘的抵抗組織束縛了一些軸心國軍隊,這為蘇聯提供了急需的、可能是決定性的救濟。
直到軸心國軍隊在北非被擊敗,南歐的戰鬥才恢復。軸心國在非洲戰敗後,盟軍入侵意大利,並在漫長的戰役中通過入侵意大利北上。對意大利的入侵導致該國轉向同盟國,墨索里尼被迫下台。雖然發生政變,但法西斯分子和德國占領軍仍然控制着意大利北部。在意大利北部,德國任命墨索里尼為意大利社會共和國的首腦,以表明軸心國軍隊仍在那裡掌權,是一支需要對付的力量。然而,墨索里尼已經成為是德國的傀儡統治者。
在亞得里亞海,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游擊隊從西方盟國獲得了一些物資和援助,與軸心國作戰。1944年末,前進的蘇聯軍隊加入了它的行列,並將剩餘的德國軍隊趕出巴爾幹半島。
到1945年4月,在盟軍的持續進攻下,德軍在意大利北部的各條戰線上撤退,盟軍占領了南斯拉夫。地中海和中東戰區的戰鬥於4月29日結束。5月2日,駐意大利德軍總司令海因里希·馮·菲廷霍夫元帥向地中海地區盟軍最高指揮官哈羅德·亞歷山大元帥投降。而希臘內戰一直持續到1949年底,希臘政府軍在美國和英國的援助下擊敗了狄托和蘇聯支持的共產主義游擊隊。
東方戰線
蘇聯最初的失利
1941年6月22日,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行動入侵蘇聯。這是有歷史記錄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引發了世界歷史上最血腥的衝突:蘇德戰爭,也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方戰線。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衝突,導致3000多萬人死亡,比二戰期間所有戰區的總和還要多。[20]
入侵當晚,蘇聯軍隊收到了季莫申科元帥和陸軍上將格奧爾基·朱可夫簽署的指示:「不要回應任何挑釁」和「沒有具體命令就不要採取任何行動」。德軍入侵的最初幾周對蘇軍來說是毀滅性的。大量的蘇聯軍隊被包圍在口袋,落入納粹德國手中。除了德國,意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和芬蘭也參與了這場戰爭。芬蘭最初宣布中立;但由於德國和蘇聯軍隊都在芬蘭領土上,當蘇聯於6月25日襲擊芬蘭時,芬蘭準備與德國聯合,也被稱為繼續戰爭。在法西斯獨裁者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的領導下,向東線派遣西班牙藍色師,為軸心國提供軍事援助。
巴巴羅薩行動有幾個根本性缺陷。其中最嚴重的是後勤情況。在蘇聯,遙遠的距離意味着德國只能前進這麼遠,才能超越其供應鏈。德國的一個關鍵錯誤是,巴巴羅薩的時間表是基於蘇聯將在冬季來臨前崩潰的假設而制定的。1941年12月5日,當德國的進攻在莫斯科之前停止時,它已經無法再繼續,根本沒有足夠的物資到達前線進行適當的防禦行動,更無法展開進攻。
在漫長的撤退過程中,蘇聯採取了焦土政策。他們在德國前進前撤離時燒毀了農作物並摧毀公用設施,這加劇了德國的後勤問題。更重要的是,蘇聯還成功將其工業資源從受威脅的戰區大規模、前所未有地轉移到了更東部的保護區。
戰爭的延長超出了德國預期,這意味着德軍在冬季條件下作戰並且在蘇軍的反擊中遭受了數十萬人的傷亡。
雖然由於物資短缺和冬季來臨,德軍的前進陷入停頓,但德國還是征服了大量領土,以及蘇聯五分之二的經濟。事實證明,擊退德軍很困難,並最終使蘇聯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入侵幾個月後,德軍行進至列寧格勒南部圍攻該市(列寧格勒圍城戰),列寧格勒也被芬蘭軍隊從北部封鎖。芬蘭總司令曼納海姆在斯維里河停了下來,沒有攻擊這座城市。希特勒下令列寧格勒必須「從地球表面消失」,並將其全部人口滅絕。德國國防軍沒有突襲這座城市,而是被命令封鎖列寧格勒,用轟炸機和大炮襲擊,以困死這座城市。列寧格勒圍城戰大約有100萬平民死亡,其中80萬死於飢餓。圍城持續了872天,進入城市的唯一陸路是冬季穿過德國和芬蘭之間結冰的拉多加湖。
1942年夏季戰役與斯大林格勒
在經歷了1941-1942年的冬季之後,德軍為進一步的進攻行動做準備。納粹戰爭機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石油短缺。因此德國決定暫時推遲攻占莫斯科,1942年夏季攻勢決定將重點放在蘇聯南部,目標是高加索油田。與此同時,蘇聯也有自己的戰爭計劃。
戰爭初期的蘇聯變成了一場戰略災難,其南部側翼幾乎被摧毀。倖存的蘇軍被迫向東撤退數百公里,德軍的前進幾乎沒有受到抵抗。但希特勒犯了一個重大錯誤,將南方集團軍分為兩個小組,A集團軍將進攻高加索地區,B集團軍將向斯大林格勒(現伏爾加格勒)推進。
希特勒的優柔寡斷、高級軍官的異議以及過度延長的補給線,導致軍隊在斯大林格勒長期巷戰中最終失敗並撤退。德國占領了城市90%以上的土地,但為了擊敗剩餘的蘇聯守軍,該地區幾乎所有的德國士兵都被投入了城市的廢墟中。在城市廢墟中長達數月的激烈肉搏戰耗盡了軍隊,只剩下羅馬尼亞和匈牙利軍隊守衛斯大林格勒集團軍的側翼。在天王星行動中,蘇聯在進行大規模包圍行動時擊敗了軸心國軍隊。城市中的軸心國軍隊被圍困——在嚴冬中被切斷了供應線,忍飢挨餓,而希特勒命令他們戰鬥到最後。
由於缺乏食物、燃料、彈藥和衣服,包圍圈逐漸縮小,殘餘德軍於1943年2月2日投降。為了阻止投降,希特勒提拔第六集團軍司令弗里德里希·保盧斯為元帥,因為以前沒有這樣級別的德國人投降。斯大林格勒戰役是歷史上代價最高的戰役之一,雙方都遭受了沉重的損失。大約150萬人在這場戰鬥中喪生,包括該市10萬平民。
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
斯大林格勒戰役後,戰爭主動權從德國手中轉移,但尚未完全被蘇聯奪取。1943年春,德國陸軍元帥埃里希·馮·曼施坦因的部隊進行了一次絕望的反擊(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暫時阻止了蘇聯的前進。庫爾斯克戰役是德軍在東線的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蘇軍在戰役之前掌握了關鍵情報,並在庫爾斯克突出部準備了大規模的縱深防禦,蘇軍在被突破48公里後阻止了德軍裝甲部隊的進攻。庫爾斯克戰役後,紅軍占據了上風,在戰爭的剩餘時間裡,紅軍總體上處於攻勢。蘇聯的國家實力使其能夠克服人力和物資的巨大損失。蘇聯的成功促使盟軍在歐洲西線採取了更為成功的舉措,因為納粹德國在東部陷入了代價高昂的防禦戰爭,保衛了其不斷縮小的被占領土。
1944年6月,蘇軍通過巴格拉季昂行動將敵人趕出蘇聯領土,隨後控制了東歐軸心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匈牙利,將鄰國從德國軍隊手中解放出來並將共產黨領導的政府強加於「解放」的國家。其中一些國家加入了同盟國與納粹德國作戰,到1944年底,納粹德國成為歐洲僅存的軸心國。芬蘭在繼續戰爭後保持獨立,隨後與軸心國作戰並將更多領土割讓給蘇聯。
1945年2月,蘇軍進攻到德國的心臟地帶,最終以紅軍占領柏林而告終。歐洲戰爭的結束使蘇聯除了1941年征服東歐外,還控制了中歐和東南歐的大片地區。
東線的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死亡的蘇聯公民比所有歐洲國家的總和還要多。納粹主義認為斯拉夫人是「次等人類」,德國軍隊實施了大規模種族滅絕。在許多被納粹占領的城市裡,平民被圍捕並活活燒死,或者被別動隊槍殺。至少2700萬平民和軍事人員在戰爭中喪生。
800萬紅軍在東線面對德軍及盟友時犧牲。軸心國軍隊損失600多萬軍隊,無論是由於戰鬥、受傷、疾病、飢餓,許多人被當作戰俘扣押,其中約10%死於後方。[21]
英國和美國的租借法案對蘇聯軍事力量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北極船團駛向由納粹U型潛艇巡邏的蘇聯港口。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日之前的活動可能只在實際戰鬥中束縛了少數幾個師,但更多的師被迫守衛孤獨的海岸,以抵禦從未到來的襲擊,或者在納粹控制的整個歐洲部署高射炮。
盟軍入侵被德國占領的法國
在意大利被占領的同時,人們期待已久的對法國的進攻也隨之而來。1944年6月6日,霸王行動選擇在諾曼底登陸,盟軍占領了灘頭陣地。隨着美國、英國和加拿大軍隊在諾曼底灘頭陣地慢慢集結,德軍慢慢消耗殆盡,長達六周的漫長戰役接踵而至。當突圍終於到來時,場面非常壯觀,盟軍在幾天內迅速占領了整個諾曼底。許多在諾曼底作戰的德軍被困在法萊斯地區。
對德國基礎設施和城市的持續轟炸造成了巨大的傷亡和混亂。在國內,希特勒在多次納粹內部暗殺中倖存下來。最嚴重的是1944年7月20日密謀案:由克勞斯·馮·斯陶芬伯格策劃,埃爾溫·隆美爾和阿爾弗雷德·德爾普等人參與,該陰謀本打算在殺死希特勒的位置放置定時炸彈,但由於一些計劃外因素和操作失敗,阿道夫·希特勒只受了輕傷。
霸王行動得到了1944年8月15日入侵法國南部的補充,代號為「龍騎兵行動」。到1944年9月,三個盟軍集團軍在西部與德國編隊排成一列。人們樂觀地認為,歐洲戰爭可能在1944年底結束。
市場花園行動(1944年9月17日-1944年9月25日)迫使局勢惡化。盟軍試圖通過空中進攻占領橋梁,為進入德國開闢道路,解放荷蘭北部。由於德國兵力比情報部門預測的要重,英國陸軍第1空降師幾乎被完全消滅,最終行動失敗。
1944年的天氣加上盟軍的糟糕處境,導致西線局勢停滯不前。在許特根森林戰役(1944年9月19日-1945年2月10日)中,美軍繼續向德國守軍猛攻,但只要德軍保持防禦,盟軍就很難迅速前進。
當德國於1944年12月16日發動大規模反攻時,情況發生了變化。阿登攻勢,也稱突出部之役,德軍擊退並包圍了一些小規模美軍。盟軍最終成功擊退了德國,這是德軍在西方戰線的最後一次重大進攻。阿登戰役於1945年1月27日正式結束。
盟軍的最後障礙是萊茵河。1945年3月,它被穿過,通往德國市中心的道路敞開了。德國在西部的最後一支主要部隊被包圍並困在魯爾區。
歐洲戰爭的結束
1945年4月27日,當盟軍逼近米蘭時,墨索里尼被意大利游擊隊俘虜。他當時正試圖逃離意大利前往瑞士,與一個德國防空營同行。4月28日,墨索里尼和其他幾名與他一起被俘的法西斯分子被帶到棟戈,並被行刑隊處決。屍體隨後被送往米蘭,並被隨意地掛在一個加油站前。
希特勒得知墨索里尼的死訊後,意識到末日終於來臨了。他留在了搖搖欲墜的納粹德國首都柏林,即使這座城市被蘇軍包圍,柏林戰役也在進行。4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和妻子愛娃·布勞恩在地堡自殺,以避免被蘇聯軍隊俘虜。希特勒在他的遺囑中任命海軍元帥卡爾·鄧尼茨為新任德國領導人。但德國在「弗倫斯堡政府」統治下只堅持了七天。1945年5月8日,鄧尼茨無條件向盟軍投降,但仍有德軍繼續在其它地區作戰,一直到5月11日。
參見
參考文獻
引用
- ^ 1.0 1.1 1.2 1.3 1.4 1941年起
- ^ 至1940年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1940年起
- ^ 1942年起
- ^ 5.0 5.1 1943年起
- ^ 6.0 6.1 1945年起
- ^ 7.0 7.1 7.2 7.3 1944年起
- ^ 1940年-1943年
- ^ 9.0 9.1 9.2 1940年-1944年
- ^ 10.0 10.1 1941年-1944年
- ^ 1943年-1945年
- ^ 至1943年
- ^ The other main theatre of operations was the Pacific War.
- ^ All German forces were to cease operations on 23:01 hours Central European time on 8 May 1945, which was already 9 May in Moscow and other parts of the USSR; therefore 9 May was considered to be the end of the war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still is in its successor states.
- ^ Massari, Ivano. The Winter War - When the Finns Humiliated the Russians | War History Online. warhistoryonline. 2015-08-18 [2024-04-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19) (英語).
- ^ The Isolation of the Revolution. web.archive.org. 2006-08-26 [2024-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8-26.
- ^ Dresden bombing death toll lower than thought. The Telegraph. 2008-10-02 [2024-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15) (英語).
- ^ Connolly, Kate. Panel rethinks death toll from Dresden raids. The Guardian. 2008-10-02 [2024-04-10]. ISSN 0261-3077 (英國英語).
- ^ "Erklärung der Dresdner Historikerkommission zur Ermittlung der Opferzahlen der Luftangriffe auf die Stadt Dresden am 13./14. Februar 1945" (PDF). [2024-04-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2-19).
- ^ Amnon Sella. 'Barbarossa': Surprise Attack and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Vol. 13, No. 3, (Jul., 1978), pp. 555–583..
- ^ "Россия и СССР в войнах XX века - Потери вооруженных сил". web.archive.org. 2010-07-22 [2024-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2).
- ^ Avalon Project - Declaration Regarding the Defeat of Germany and the Assumption of Supreme Authority by Allied Powers; June 5, 1945. avalon.law.yale.edu. [2024-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21).
來源
- 英文
- 第二次世界大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二戰歐洲戰場
- 第二次世界大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第二次世界大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二戰歐洲戰場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中文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七大戰役》(萬里出版社)(書)
- 《世界通史》(中經社)(書)
外部連結
-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