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化
漢化(英語:Sinicization,sinicisation,sinofication,或sinification),也稱中國化、華化,是指將以漢族文化取代其他非漢族的語言或文化。漢化被許多人認爲是文化同化的一種形式。有部份人認為漢化是強勢漢文化對其他弱勢文化的破壞與侵吞。漢化、中國化與儒化等,都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說法,缺少嚴謹的定義,也因此常會造成爭議。
概論
漢化,是漢族之外的異民族接受漢族文化的過程。起源自漢朝,當時有胡化與漢化的區別。陳寅恪認為胡化與漢化,不以種族出身來區分,而是以文化認同來區別[1]。
歷史上的漢化
廣義上的漢化包括作爲中華民族之一的漢族對進入漢地的周邊民族的同化與融合,也被稱作漢化。這個過程一直貫穿著中國的歷史。自古以來,漢族具有發達的政治經濟文化,優越的地理位置,懸殊的人口優勢,因而在文化融合中扮演主導角色。
魏晉南北朝至五代十國
兩晉時匈奴、鮮卑、羯、氐、羌、丁零、盧水胡等民族紛紛內徙及入主中原。其中影響最深遠的是北魏孝文帝的孝文漢化。唐朝昭武九姓遷入。五代中的後唐、後漢、後晉三個王朝為沙陀人所建立,他們採用漢人王朝的禮樂、官制,在用人上番漢一體,與漢人通婚,僅在半個世紀之內這些民族便融入漢族。這些王朝稱為滲透王朝,與後世元、清等征服王朝相對。
宋遼金元
宋遼金元時代,契丹、女真族、党項、蒙古族、猶太人、維吾爾族、回族等民族先後進入中國。到元代後期,契丹之名逐漸消失,而隨金國內遷漢地的女真人與漢人雜居通婚,改用漢姓,提倡儒學,使女真人更加漢化。元初,元世祖忽必烈也提出了「行漢法」主張,並對政治機構進行了許多改革。到元末,居於漢地的女真人和党項族人完全融入漢族。
明代
明代朱元璋重新建立漢族政權後,下詔禁止胡服、胡姓、胡語,留在漢地的其他外族為適應新政權的統治,多改漢姓,進一步促進這些民族的漢化。
清代
在清代時,滿族人雖然在政治及軍事上統治了全中國,在政治上也暗中堅守首崇滿洲原則[2]、對全體漢族實行剃髮易服,甚至在地方下達多種政令箝制地方言論自由[3][4]以及箝制文化[5],因此清代被批評出現了胡化趨勢;但另一方面,滿清統治階層持續吸收漢文化,最終滿族在語言和文化上與中國趨同[6][7]。目前只有50餘滿族人尚能操滿語,主要居於黑龍江、吉林等地[8]。
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琉球
「中國化」一詞也被中國的東亞鄰國朝鮮、日本、越南、琉球所使用,用於描述歷史上中國的語言和文化對這些國家的深刻的影響。這些國家都屬於漢字文化圈,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包括儒學、道教、漢傳佛教、文學、藝術、科技乃至生活習俗等,幾乎是全方位的。近代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衰弱,這些國家爲了建立自主的國族認同,脫離對中國的附庸關係,也先後開展了各種形式語言和文化的政治及社會運動。這些運動也被稱作「去中國化」。
中華民國文化政策
大陸時期
遷臺至今
早在公元17世紀時,中國閩、粵等地之漢族移民始將漢文化(以福佬與客家文化為主)帶來臺灣。除漢人移民外,臺灣經歷過「原住民漢化」、「漢原通婚」的歷史。
台灣的居民,是移民台灣的閩、粵人多,或是漢化的原住民多,一直是爭議的焦點。一個主要存在形成於國民政府遷台之後的傳統學界,論述主張台灣閩客語使用者主要是閩、粵漢族移民的後代。另一個極端的論述主張台灣閩客語使用者大部分是漢化平埔族的後代[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新一批的漢人移民(在臺灣通稱為外省人)也將中國大陸各地文化帶來臺灣。加上政府推行的國語政策之影響,令臺灣文化及語言上變成由標準官話主導,本已在地的閩、客諸漢語則式微。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及其支持者認為,中國領土的「完整性」極為重要,以任何名義分裂中國的行為都是不可容忍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要由中國共產黨掌握,其思想根源為馬列主義與社會主義,這些思想源自於歐洲,並不是中國;在建國初期,中國政府曾經致力於破除傳統中國思想,推動文化大革命、破四舊、批林批孔等政治運動,推行簡化字等,也導致傳統中華文化遭受打擊[10]。以新儒家為首的學者,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應該更重視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承,進一步中國化。如陳來在2016年獲邀為中共中央政治局授課,就曾經提出這個想法,但中國官方並沒有做出正式表態[11]。
推廣普通話爭議
雖然漢族使用相同的文字,但其內部有著很多發音與官話有顯著區別的口語語言(在中國被稱為方言)之民系,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強有力的國家機器深入基層,而且高速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浪潮中不同地區的人生活方式漸漸趨同,加之現代社會高效的交通大大推動了人口跨地域流動,各地的本土特色逐漸消逝,且由於中國大陸官方在1980年代開始推行普通話(官話的一支),從此官話占有的強勢地位進一步增強,導致很多年輕人使用當地方言的能力嚴重退化。學校中幾乎不教任何有關本土文化的內容,傳媒中的文化主體也為北方漢文化,政府部門在政策上有意抑制各地地域文化的發展趨勢,以確保其制定的對境內各少數民族推廣普通話的方案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擾而失效。
對漢族的逆向種族歧視爭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民族政策給於少數民族的優惠待遇平[12][13][14],讓評論家曾節明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相關民族政策主張,並宣稱現在的漢族根本不可能有什麼「大漢族沙文主義」[15][16]。曾節明認為中共執政以來,漢族才是在中國各民族中受迫害最重的民族,如在文革中,破壞的文化古跡幾乎全部是漢族的文化古跡,被迫害的文化人士幾乎全部是漢族文化人士。有學者批評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使得漢族不能在生育、就學、就業等方面與少數民族享受平等的機會和權利。漢族若爭取與少數民族平等的生育、就學、就業機會和權利就會被扣上「大漢族主義」,如此一來,漢族只有永遠「做末等公民」,民間更有「一等洋人二等官,三等少民四等漢」這類諷刺性說法[17]。
中國大陸作家及民族問題專家王力雄認為:「民族壓迫是與共產黨的意識形態相違背的。作為意識形態至上的政黨,中共事實上經常給予少數民族一些優於漢人的特殊待遇。中國多年實行的對少數民族在升學、提干、生育等各方面的優惠,至今仍能吸引那些只有二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少數民族血緣的人,把自己的民族成分報成少數民族而非漢族。漢族的普通百姓,社會地位絲毫不高於少數民族,而在受迫害方面,卻一點不因為其有主體民族的身份而有所減少。中共的迫害是針對人的,而不是針對民族。在這方面,它絕對一視同仁。所以,只能說是中共政權、而不能說是漢族人民對中國的少數民族包括西藏民族實行了迫害。」[18]
陝西、寧夏、甘肅等部分地方政府過於偏袒少數民族及宗教勢力,甚至協助特定宗教(尤其是伊斯蘭教)打擊異教徒,該行為也引發了一些中國民眾的不滿,例如2016年4月,熱衷於在網上評論時事的西安道士梁興揚因批判回族軍閥馬家軍的主要人物之一馬步芳,而被西安警方以「破壞民族團結」為由帶走調查[19]。
其他
參考文獻
- ^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總而言之,全部北朝史中凡關於胡漢之問題,實胡化漢化之問題,而非胡漢種問題。當時之所謂胡人漢人,大抵以胡化漢化,而不以胡種漢種為分別,即文化之關係較重,而種族之關係較輕,所謂有教無類者是也。」
- ^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2012年,ISBN 9787510812675,第144—145頁
- ^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2012年,ISBN 9787510812675,第150頁.
- ^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2012年,ISBN 9787510812675,第151頁.
- ^ 可參考《四庫禁燬書叢刊》
- ^ http://www.china.com.cn/city/txt/2007-07/26/content_8584001.ht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滿語消失的最後一瞬
- ^ 捍衛漢化:駁伊芙琳‧羅斯基之「再觀清代」
- ^ https://www.ethnologue.com/language/mnc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滿語現狀
- ^ 台灣人被洗腦後的迷惑與解惑,埔農/前衛出版社(2015)
- ^ 汪洋提文革 有感台灣保留傳統文化. [2018-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6).
- ^ 吳祚來. 观点:中共政权能够中国化么?. 2016-01-09 [2016-0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1).
- ^ 31省會城市加分政策梳理 聚焦中考加分存廢之爭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4-10-06.
- ^ 雪地鴻爪:漢族最受歧視. [2021-05-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黃花崗雜誌第二十九期 新疆維漢衝突的禍根何在?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3-05-12.
- ^ 仇漢―民族虛無主義態度不可取. [2016-08-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8).
- ^ “两少一宽”政策副作用明显 应予以纠正限制.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年6月7日).
- ^ 洋人来了. [2017-08-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1).
- ^ 王力雄《天葬:西藏的命運》大塊文化,1998年
- ^ 中國觀察:馬步芳評議繼續發酵涉及宗教敏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