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義建築

對古希臘羅馬風格的模仿和再創造

新古典主義建築(英語:Neoclassical architecture),又稱古典復興主義(英語:Classical revivalism),是一種建築風格。18世紀中葉的新古典主義運動後開始流行,作為對洛可可風格反構造裝飾的反動,以及後期巴洛克中一些仿古典特徵的副產物。其純粹的形式,主要源自於古希臘羅馬建築和意大利帕拉第奧式建築

新古典主義建築
年份盛行於18-19世紀

起源

 
英格蘭巴斯帕特尼橋,羅伯特·亞當

齊格弗里德·基第翁的第一本書(1922年)使用了讓人產生聯想的標題《晚期巴洛克和浪漫的古典主義》,宣稱「路易十六風格在形狀和結構上構成了晚期巴洛克傾向的盡頭,以古典主義作為其構架。」[1]在某種意義上說,新古典主義建築喚起人的情感,構圖美麗,以逝去的遙遠的古代世界作為娛樂,如同基第翁所認為的,是在浪漫主義感覺的框架之內。

新古典主義是一種願望的象徵:回到古希臘古羅馬藝術的「純潔」,以及在較小的程度上,回到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主義,晚期巴洛克的源頭。

許多新古典主義建築師受到艾蒂安-路易·布雷克洛德·尼古拉·勒杜的影響。布雷及其學生的許多石墨建築圖紙效仿宇宙的永恆。布雷的想法與埃德蒙·伯克崇高的概念有某種關聯。勒杜解決了建築特徵的概念,堅持建築應該向觀察者直接表達其功能。

在18世紀初的一些歐洲建築中可以發現有一種反洛可可的傾向,生動地體現於喬治王時代不列顛愛爾蘭帕拉第奧式建築,但是在仿古典的後期巴洛克建築中也可發現,例如在巴黎克勞德·佩勞盧浮宮東翼,在柏林,甚至在羅馬,亞歷山德羅·加利萊聖若望拉特朗大殿立面。這是一種健全的自我克制的建築,在學術上選擇「最好的」羅馬模式,這種模式越來越多地可以通過倖存古羅馬建築的精密圖樣加以仔細研究。

發展

 
蘇格蘭愛丁堡的蘇格蘭皇家學院(1822-26),威廉·亨利·普萊費爾使用了希臘多立克八柱柱廊

新古典主義首先在巴黎產生影響,通過在羅馬法蘭西學院訓練的一代法國藝術系學生,也受到了查爾斯·路易斯·克利斯沃尤的存在,以及溫克爾曼著作的影響。在倫敦,通過在巴黎學習的威廉·錢伯斯爵士、克利斯沃尤的學生羅伯特·亞當「雅典人」詹姆斯·斯圖爾特,後來的英國建築師,例如亨利·荷蘭小喬治·堂斯詹姆斯·懷亞特托馬斯·哈里森約翰·索恩爵士在英國發展了這種風格。很快,這種風格也被瑞典等國的進步圈子所採納。在巴黎,許多第一代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師接受過雅克-弗朗索·布隆德爾持續數十年的一系列典型法國傳統的全面應用課程的培訓。

首先,在1760年代和1770年代,復古格調被移植到熟悉的歐洲形式中,例如在加特契納內部凱瑟琳二世的情人奧爾洛夫伯爵的住所,由一位意大利建築師和一群意大利粉刷工人設計。新古典主義的第二個浪潮,相當於拿破崙帝國的鼎盛時期,風格更為樸素,也更加有意識地復古。

在法國,新古典主義的第一階段表現為「路易十六風格」,包括的建築師有昂熱-雅克·加布里埃爾小特里亞農宮,1762–68);第二階段稱為督政府風格帝國風格,代表作是讓·夏爾金無柱的巴黎凱旋門(1806年設計)。在英國,第一階段以羅伯特·亞當的建築為代表,第二階段以約翰·索恩爵士的建築為代表。

地域風格

西班牙

 
馬德里普拉多博物館,胡安·德·比亞努艾瓦
 
普瓦維的Marynka宮(1790-1794),克里斯蒂安·彼亞得雷·艾格納

西班牙新古典主義歸功於胡安·德·比亞努艾瓦這個人物,他採用了伯克關於崇高和美的觀念,來適應西班牙的氣候與歷史。他建造了普拉多博物館,這是由一個學院,一個禮堂和一個博物館組成的建築,分別有各自的入口。這是卡洛斯三世雄心勃勃計劃的一部分,他打算將馬德里建成藝術與科學之都。在博物館近旁,比亞努艾瓦又建造了天文台。他還在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阿蘭胡埃斯為國王設計了一些避暑別墅,並且改建了馬德里的主廣場,以及其他一些重要作品。比亞努艾瓦的學生在西班牙擴展了新古典主義風格。

波蘭立陶宛聯邦

波蘭古典主義的中心是波蘭末代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二世統治下的華沙維爾紐斯大學是東歐另一個新古典主義建築的重要中心,由著名建築學教授馬爾欽Knackfus、Laurynas Gucevičius和卡羅爾Podczaszyński領導。這種風格主要呈現於重要公共建築,例如維爾紐斯大學天文台、維爾紐斯主教座堂市政廳。在波蘭立陶宛聯邦創作最著名的建築師有多米尼克·梅里尼、揚·克里斯蒂安Kamsetzer、西蒙·博古米爾·楚格、雅各布·庫比茨基、安東尼奧Corazzi、埃弗拉伊姆Szreger、克里斯蒂安·彼亞得雷·艾格納和伯特爾·托瓦爾森。

德國和奧地利

 
柏林勃蘭登堡門

弗里德里希·施圖勒和海因里希·施特拉克的舊國家美術館卡爾·弗里德里希·申克爾舊博物館, 卡爾·格特哈德·朗漢斯的勃蘭登堡門等。 特奧菲爾·漢森奧地利議會大廈維也納金色大廳維也納證券交易所等。

其他國家

 
香港終審法院大樓

新古典主義建築的例證包括約翰·索恩爵士設計的倫敦英格蘭銀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美國國會大廈。蘇格蘭建築師查爾斯·卡梅隆聖彼得堡為德國出生的凱瑟琳大帝設計了壯麗的意大利風格的內飾:這風格是國際化的。 於1912年建成的香港終審法院大樓也是新古典主義建築。

意大利一直堅持洛可可風格,直到拿破崙制度帶來了新的復古的古典主義,被年輕、進步、傾向共和的意大利城市居民作為一項政治聲明來接受。

室內設計

 
芬蘭城鎮的木構建築,經常採用新古典主義風格

在室內,受到重新發現的龐貝赫庫蘭尼姆古羅馬遺址的啟發,新古典主義使人看到真正的羅馬建築內部,這開始於1740年代後期,但是到1760年代才獲得廣泛接受。赫庫蘭尼姆的古物表明,即使是巴洛克建築最復古的內部,或者威廉·肯特最「羅馬」的房間,都是基於巴西利卡和神廟的建築外觀,被翻轉過來:三角牆式窗框變成了鍍金鏡子,壁爐頂部的神廟門面,現在看來十分誇張和荒謬。新的內飾力求真實再現古羅馬,用真正內部的語彙,表現輕快的主題,雕刻下部雕帶,飾以單獨的獎章、花瓶、半身像其他圖案,不再使用桂冠、絲帶或細長的藤蔓花飾,也許用「龐貝紅」、淺色或石頭的本色。這種風格在法國最初只是巴黎人的風格,稱為希臘風格(Goût grec),但並不是宮廷的風格。直到1774年年輕的國王登基,他的趕時髦的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為宮廷帶來了「路易十六風格」。

後期

從大約1800年前後,新發現了大量的希臘建築實例,可以通過蝕刻版畫和雕版圖看到,給予新古典主義新的推動力量,被稱為「希臘復興」。整個19世紀及以後,新古典主義仍然是學院藝術的一股主要力量,是浪漫主義和哥德復興的對立面。不過從19世紀後期起,新古典主義經常被認為是反現代的,在有影響的批評圈中甚至被認為是反動的。到19世紀中葉,一些歐洲城市 - 尤其是聖彼得堡雅典柏林慕尼黑 - 被改造為名副其實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博物館。

蘇格蘭

 
愛丁堡斯圖爾特紀念亭

蘇格蘭英格蘭北部,哥特復興風格的影響不太強烈,建築師們繼續發展威廉·亨利·普萊費爾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卡斯伯特Brodrick和亞歷山大·湯姆遜的作品顯示,到19世紀末,其結果是強大和古怪的。

英國

英國,阿爾貝·理查森的作品是20世紀初對純粹新古典主義設計的興趣覺醒的原因。文森特·哈里斯布萊德肖·加斯與霍普佩爾西·托馬斯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時期設計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公共建築。在英屬印度埃德溫·魯琴斯爵士雄偉的新德里城市規劃標誌着新古典主義的日落。

美國

 
林肯紀念堂

在美國建築中,新古典主義是美國文藝復興運動(1880-1917)的一種表達。這種風格的一位先驅是英國出生的本傑明·亨利·拉特羅布英語Benjamin Henry Latrobe,他常被提及是美國第一位職業建築師和美國建築之父。美國的第一座羅馬天主教主教座堂巴爾的摩聖殿,被許多專家認為是拉特羅布的傑作。

新古典主義的最後表現階段是學院派建築(Beaux-Arts architecture,1885–1920年),在其最後階段,在美國的大型公共建築是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林肯紀念堂(1922年)、美國國家藝術館(1937年)和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羅斯福紀念堂(1936年)。

新古典主義建築在美國建築得到廣泛傳播。同樣,法國的革命政權,以及與此運動相關的理性主義的總體趨向,使得在英美,新古典主義與共和主義激進主義建立了聯繫,而哥德復興建築則被視為代表君主主義保守主義

蘇聯

 
上海展覽中心,蘇聯新古典主義建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實例

蘇聯(1917-1991),新古典主義造就了斯大林式建築。政治精英頗為欣賞新古典主義建築,因為它能有效地展示國家權力,因此全國各處興建了大量的新古典主義建築。蘇聯建築師有時傾向於過度使用古典主義建築的元素,導致建築物花哨俗氣,以至於蘇聯新古典主義建築被戲稱為「婚禮蛋糕建築」。最著名的蘇聯新古典主義建築是蘇維埃宮,1931年拆除了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為其讓路,但蘇維埃宮最終沒有建成,2000年又重建了大教堂。莫斯科的「七姐妹」也是新古典主義的經典作品。蘇聯新古典主義建築還輸出到其他蘇聯陣營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著名例證有波蘭華沙的文化科學宮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展覽中心

納粹德國

納粹建築德國納粹運動領袖首選的建築風格,尤其得到了阿道夫·希特勒本人的欣賞。希特勒委託他喜愛的建築師阿爾伯特·斯佩爾規劃重新設計柏林,使其成為一座由莊嚴的新古典主義建築組成的城市,更名為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亞,作為希特勒的千年帝國的中心。這些規劃由於納粹德國的滅亡和希特勒的死亡,沒有能夠實現[2]

今天

 
田納西州納什維爾謝默霍恩交響樂中心,建於2006年

今天,美國有些建築,例如謝默霍恩交響樂中心,仍然使用新古典主義風格建造。

英國,許多建築師熱衷於新古典主義風格。兩座大學圖書館,昆蘭·特利設計的唐寧學院梅特蘭魯濱遜圖書館和羅伯特·亞當建築師事務所的賽克勒圖書館[3]表明,可以採取傳統的方法,例如前一個實例;也可以採取非傳統的方法,例如後一個實例。英國新建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大多數是私人住宅。弗朗西斯·約翰遜事務所專門從事建造新的鄉村住宅[4]

新古典主義建築現在通常歸入「傳統建築」範疇之下,由許多傳統建築群體的成員加以實施[5]

參考文獻

引用

  1. ^ 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1961 ed.)p 2.
  2. ^ Welthauptstadt Germania - Hilter's vision of a new Berlin. [2011-03-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8). 
  3. ^ Robert Adam architects. [2021-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4. ^ 弗朗西斯·约翰逊事务所. [2009-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0). 
  5. ^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Group. [2009-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4-12). 

來源

書籍
  • Hakan Groth. Neoclassicism in the North
  • Hugh Honour, Neoclassicism
  • David Irwin, Neoclassicism(in series Art and Ideas,Phaidon, paperback 1997)
  • Stanislaw Lorentz. Neoclassicism in Poland(Series History of art in Poland)
  • Thomas McCormick, 1991. Charles-Louis Clérisseau and the Genesis of Neoclassicism(Architectural History Foundation)
  • Mario Praz. On Neoclassicism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