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安郡
歷代變更 | |
---|---|
設置 | 三國吳 |
使用狀況 |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
三國 | 始安郡 |
西晉 | 始安郡 |
南北朝 | 始建郡(宋) 始安郡(齊) 始安郡(梁) 始安郡(陳) |
隋朝 | 桂州→始安郡(607年) 改稱為桂州(621年) |
唐朝 | 桂州→始安郡(742年) 建陵郡(757年) 改稱為桂州(758年) |
建置沿革
六朝
吳孫皓甘露二年(265年)十一月,以零陵南部都尉立始安郡[1],治所在始安縣(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屬廣州。轄境約為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平樂縣之間灕江流域和永福縣。
晉武帝太康中,始安郡領七縣:始安、始陽、平樂、荔浦、常安、熙平、永豐。[2]晉成帝時,始安郡改屬荊州。東晉時,省併始陽、常安二縣。
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復屬廣州。元嘉三十年(453年),改屬湘州。宋明帝時,改始安郡為始建郡。宋末,蒼梧郡之建陵縣改屬始建郡,析置樂化左縣。齊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復為始安郡。[3]梁武帝大同六年(540年),分湘州立桂州,始安郡改屬桂州。[4]
隋唐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滅陳,廢始安郡,其地屬桂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桂州為始安郡。始安郡領十五縣:平樂、荔浦、建陵、陽朔、象、隋化、義熙、龍城、馬平、桂林、陽壽、富川、龍平、豪靜。[5]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蕭銑,改始安郡為桂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桂州為始安郡。始安郡領十縣:始安縣、興安縣(今鹿寨縣黃冕鄉)、靈川縣、陽朔縣、荔浦縣、永豐縣(今荔浦縣東昌鎮)、建陵縣、純化縣(今鹿寨縣中渡鎮常安村)、永福縣、臨源縣(今興安縣)。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改始安郡為建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建陵郡為桂州。[6]
人口
行政長官
始安太守(265年—329年)
始安相(329年—403年)
始安太守(403年—404年)
始安相(404年—420年)
始安太守(420年—461年)
始安內史(461年—466年)
始建太守(466年—476年)
始建內史(476年—479年)
始安內史(479年—502年)
始安太守(502年—552年)
始安內史(552年—554年)
始安太守(554年—583年)
始安內史(583年—588年)
始安太守(588年—589年)
始安郡太守(607年—621年)
始安郡太守(742年—757年)
建陵郡太守(757年—758年)
國主
晉朝始安國(329年—403年,404年—420年)
始安國(329年—403年,404年—420年)[22][23] | |||||
以平蘇峻之功封,食邑3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始安郡開國公 | 忠武公 | 溫嶠 | 329年 | |
2 | 始安郡開國公 | 溫放之 | 溫嶠長子 | ||
3 | 始安郡開國公 | 溫嵩之 | 溫放之長子 | ||
楚受禪,降封始安縣開國公;晉匡復,復爵 | |||||
宋受禪,降封荔浦縣開國侯 |
南朝宋始安國(461年—466年)
始安國(461年—466年)丨食邑2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始安郡王 | 劉子真 | 461年—466年 | 宋孝武帝第十一子 | |
伏誅,國除 |
南朝宋始建國(476年—479年)
始建國(476年—479年)丨食邑2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始建郡王 | 劉禧 | 476年—479年 | 宋明帝第十二子 | |
齊受禪,降封荔浦縣開國公 |
南朝齊始安國(479年—502年)
始安國(479年—502年)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始安郡王 | 貞王 | 蕭道生 | 479年追封 | 齊宣帝第二子 |
2 | 始安郡王 | 靖王 | 蕭鳳 | 494年追封 | 蕭道生長子 |
3 | 始安郡王 | 蕭遙光 | 479年—499年 | 蕭鳳長子 | |
4 | 始安郡王 | 蕭寶覽 | 499年—502年 | 蕭鳳弟子 | |
伏誅,國除 |
南朝梁始安國(552年—554年)
始安國(552年—554年)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始安郡王 | 蕭方略 | 552年—554年 | 梁元帝第十子 | |
無子,國除 |
南朝陳始安國(583年—588年)
始安國(583年—588年)丨食邑2000戶 | |||||
代數 | 封爵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始安郡王 | 陳淵 | 583年—588年 | 陳後主第四子 | |
立為皇太子,國除 |
參見
徵引文獻及註釋
- ^ 《三國志 卷四十八 吳書三 三嗣主傳第三》
- ^ 2.0 2.1 《晉書 卷十五 志第五 地理下》
- ^ 3.0 3.1 《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 ^ 《梁書 卷三 本紀第三》
- ^ 5.0 5.1 《隋書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六》
- ^ 6.0 6.1 《舊唐書 卷四十一 志第二十一》
- ^ 《隋書 卷三十五 志第三十》
- ^ 《晉書 卷六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 ^ 《晉書 卷八十二 列傳第五十二》
- ^ 《晉書 卷九十九 列傳第六十九》
- ^ 《宋書 卷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 ^ 《宋書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
- ^ 《南齊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三十三》
- ^ 《宋書 卷八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 ^ 《梁書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 ^ 《南齊書 卷五十三 列傳第三十四》
- ^ 17.0 17.1 《南齊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二》
- ^ 《梁書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二》
- ^ 《梁書 卷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二》
- ^ 《隋書 卷六十五 列傳第三十》
- ^ 21.0 21.1 《舊唐書 卷一百八十六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下》
- ^ 《晉書 卷六十七 列傳第三十七》
- ^ 《溫式之墓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