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日報》臺灣版

二二八遺址、潛在不義遺址

《和平日報》臺灣版,於1946年5月5日在臺中市創立,前身為中華民國國防部宣傳處總社成立《掃蕩報》。1947年,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報社記者或編輯人員因有左翼人士背景遭到逮捕判刑,導致《和平日報》於3月遭查封、暫時停刊。因為具備軍方報紙身分,於7月27日完成改組後復刊。1949年7月1日,臺灣《和平日報》恢復為原名《掃蕩報》,於1950年7月7日因營運不善終至停刊。

前身

《和平日報》前身為《掃蕩報》,中華民國國防部宣傳處總社設於中國南京之《掃蕩報》系統[1],於1931年於江西南昌成立,最初定名為《掃蕩三日報》,供剿共部隊宣傳員及官兵閱讀[2]:51。於1932年更名為《掃蕩日報》,開始擴大發行範圍,報社於1935年遷至湖北漢口,正式定名為《掃蕩報》[2]:56,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於1945年遷社南京,更名為《和平日報》[2]:81

《和平日報》於湖北漢口、上海、重慶、蘭州、廣州、瀋陽、台灣和海口等地區成立分社發行報紙,遂成為全國性報紙[2]:81-82

臺灣版創社

1946年由臺中駐軍第七十師「掃蕩簡報班」負責人李上根擔任社長,與副社長張煦本,總編輯周夢江(前)、陳洗(陳正坤)(後)與主任秘書韋佩弦等軍方人士一同籌組《和平日報》臺灣分社,於臺中市中山路26-42號一帶設址,同年5月5日創刊發行[3][2]:176

《和平日報》臺灣分社雖具軍方背景,但無法得到南京總社與臺灣官方認同,僅於成立之初自駐臺中整編師得到些許資助外,亦無法從南京總社、國防部等軍方體系取得營運資金,須向外找尋臺灣分社存活的權力[4]:94

《和平日報》臺灣版於創刊之初,社長李上根、 記者王思翔與周夢江曾拜訪臺中在地仕紳與知識份子,舉凡林獻堂、黃朝清、三民主義青年團台灣分團主任張信義、張煥珪、作家張文環、莊垂勝、葉榮鐘與當地婦女會會長謝雪紅,企圖取得與地方的連結與合作基礎,並引入地方知識分子於報社中任職[4]:93-95

臺灣分社成員組成,除卻中國籍記者與編輯,如主筆王思翔,曾任總編輯的周夢江、副刊編輯樓憲外;亦有臺籍知識份子記者楊逵、副總經理林西陸與編輯楊克煌蔡鐵城、施英梧,皆具有左翼背景,使《和平日報》雖由為軍方人士籌組,但在人事與報導內容方面卻受謝雪紅、楊克煌等台共成員所影響[4]:94-95

《和平日報》臺灣版,刊登版面含中文、日文版、副刊,共計四版[1],在報導內容雖以軍方報導為核心,為代表官方的中央通訊社所發出之電訊內容,但於社論欄、地方新聞版和日文版中揭露陳儀政府、行政長官公署的弊端與評論時政,並非純為官方的宣傳管道;報導內容曾因得罪陳儀政府,致使來臺記者遭驅逐出境[3][1][4]:95

停刊、復刊、恢復舊名至結束營運

1947年,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和平日報》員工包括:楊逵、楊克煌、林西陸、王思翔、周夢江、樓憲、蔡鐵城等人,因涉及與謝雪紅等左翼份子往來,被控為共產黨員,涉及鼓動暴動罪嫌,於清鄉期間遭到逮捕、判刑[3]。使致《和平日報》於3月遭查封、暫時停刊、聽候改組,4月總社派曹先錕前來臺灣督導改組復刊事宜[2]:177-178。因為具備軍方報紙的身分,於7月27日復刊[3]。臺灣《掃蕩報》本身無設置印刷工廠,原委託民營印刷廠代印。後來售出台中社並籌措其他借款,藉以籌建印刷廠[2]:85。1947年創刊於台中的《台灣力行報》,即依靠承繼遷移北上的《和平日報》台中社廠房設備及員工而創立[5]

1949年7月1日,臺灣《和平日報》恢復為原名《掃蕩報》,與總社合併[2]:181。該時期發行量約八千餘份,惟發行及廣告等各項營收入無法應付債務,於1950年7月7日臺灣《掃蕩報》因營運困難停刊[2]:85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228事件臺灣本地新聞史料-和平日報. 228事件臺灣本地新聞史料. [2022-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19).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鄭, 炯兒. 從「掃蕩」到「和平」:《掃蕩報》研究(1931-19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歷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 2000 [2022-11-03]. 
  3. ^ 3.0 3.1 3.2 3.3 和平日報. 228遺址資料庫. [2022-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2-04). 
  4. ^ 4.0 4.1 4.2 4.3 劉, 佳旻. 域界之間:戰後初期台灣的文化生產場域—以1945年後半至1947年初的報刊空間為例.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0. 
  5. ^ 李欣如. 經典重現─舊報紙數位化 國中圖用心典藏.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2022-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