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组讨论:CGroup/Movie

最新留言:1年前由Sa Young Sun在话题一个天真的想法内发布

编辑公共转换组

Module:CGroup/MovieModule:CGroup/Show的编辑请求已经积压多时,是否考虑开放编辑,或加入积压工作的分类?--Sa Young Sun留言2022年10月21日 (五) 16:44 (UTC)回复

积压的请求没有讨论,管理员可能难以决断、最好只是执行者而非判断者,加入分类不太解决问题,开放编辑有风险。建议ping活跃人士(如相关条目编者)或形成相关小组,或者先放客栈讨论得出修改共识。没有讨论相当于无共识。--YFdyh000留言2022年10月21日 (五) 18:27 (UTC)回复
不是不想处理,是多数请求根本没有可靠来源佐证。我实在没太多心力逐一查询,只能留给其他有心人处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10月21日 (五) 18:43 (UTC)回复
建议:很少人会同时知道一部作品在各地区的名称,不如鼓励各地区的维基人确认自己地区的用词是否正确,各别验证完成后就可以执行。--C9mVio9JRy留言2022年10月24日 (一) 11:41 (UTC)回复
正常来说,其他地区编者(及读者)应能通过举证的来源核验。--YFdyh000留言2022年10月24日 (一) 11:47 (UTC)回复
很多时候恐怕条件缺乏,如证据技术条件之门槛或搜证验明之条件门槛等有客观阻碍,一些情况下可能必须高度依赖真诚可信之关联地区背景使用者提供真诚可信之推论,尤其于关联著述或研究等困乏或受限制等之下。--约克客留言2022年10月25日 (二) 11:21 (UTC)回复
地区编者的经验不如证据可靠、可查证,且非该地区编者的意见未必无用(而且有些编者并不透露地区)。以及可能有WP:OWNWP:OR出现。征询时{{ping}}没问题,但意见不应有高于一般编者的权重。--YFdyh000留言2022年10月25日 (二) 12:56 (UTC)回复
一般权重问题公开而言,是在于搜证某方被标签为其证据本身具备同行评审与否、或发言本身具备证据否决“权重”与否,由此而产生在某些案内,该潜在标签方于表面繁复具有可能“权重”高于一般不同搜证参与者或论述参与者之情状,且这些情况即已可能触及阁下所援引之部分列明,但接纳与否恐当期时已无法判明。--约克客留言2022年10月26日 (三) 07:45 (UTC)回复
“本身具备同行评审与否”难以证明(比如“折毛”是专家吗),且我担心个人或地区性组织的OWN问题。证据本身通常更为重要。--YFdyh000留言2022年10月26日 (三) 17:55 (UTC)回复
请求编辑者大概也不知要ping谁,或是该管理员是否愿意一直帮忙。影视条目的片名属基本资讯,虚构作品自身即充当条目第一手来源,举证与否没意见,但仍然无法解决管理员无法及时知悉并处理的问题。--Sa Young Sun留言2022年10月25日 (二) 18:07 (UTC)回复
能举证就ping我,我处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学生会 2022年11月4日 (五) 06:55 (UTC)回复
已附上来源。--Sa Young Sun留言2022年11月6日 (日) 18:19 (UTC)回复

一个天真的想法

本模块因为引用超5000(实际10000+)被机器人全保护(虽然被管理员短暂解除,但是又被快速锁上)。于是这里有一个天真的想法,假如我们把引用量降到5000以下,是否就可以不再触发机器人了。此处@Sa Young Sun--  2023年1月17日 (二) 19:20 (UTC)

但是这样不就无法转换?还是你是指短暂性移除再回复?我是在想可不可以请管理员排除机器人触发,或是有管理员愿意定期处理,但之前发问都没结果@@--Sa Young Sun留言2023年1月17日 (二) 20:36 (UTC)回复
很多页面转换词其实也就一两个,比如美国独立宣言,改成手动转换就行。不过工作量有点大,从10000降到5000。我觉得管理员看到这么多积压工作,估计头都要炸了。--  2023年1月17日 (二) 20:52 (UTC)
美国独立宣言改为个别填入倒是没差,只是这工作量大,而且也不是长久之计(演员、电影条目数量持续增加的话)。之前寻求协助但没人处理,这积压程度不是没来由  囧rz……。另一方法,是将请求更新在草稿,再请管理员贴过去,这是User:Sanmosa君之前提出的作法。--Sa Young Sun留言2023年1月18日 (三) 05:32 (UTC)回复
返回到“CGroup/Movie”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