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讨论:Kuailong/2015
本页是以往讨论的存档。请勿编辑本页。若您想发起新讨论或重启现有讨论,请在当前讨论页进行。 |
请求回复该条目被破坏之前的版本,现在该保护版本是今天被大量删除一万多个字节下的版本,相对于之前此条目被该用户的破坏的情况相比,今天被破坏的范围更加扩大,希望能帮忙处理。--Tyse5896(留言) 2015年1月31日 (六) 07:25 (UTC)
翻译通知:Wikimedia Highlights, December 2014
您收到此通知,是因为您作为一名中文和简体中文的翻译者在Meta注册了。页面Wikimedia Highlights, December 2014已提供翻译。您可在此翻译:
非常感谢您的帮助。像您一样的翻译者正在不断努力帮助Meta成为一个真正多语言的社群。
感谢您!
Meta翻译协调员, 2015年1月31日 (六) 23:58 (UTC)终极系列
-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420556946.A.AF0.html
- 恶女的时间轴是在终1的十年后
- 20年后是哪来的消息?
- 我都附上了消息来源
- 却一直用没有根据的消息来源来更改?
- 还将页面权限提高?
- 是谁在乱改?
你好,有关Kenji Wong https://zh.wikipedia.org/wiki/Kenji_Wong 得知删除的详细原因(G11: 广告或宣传)。 想了解多一点是那一段主要含广告或宣传? 是不可以描述过的工作, 还是现在的工作? 有没有指引可以参加?
谢谢。
新年好!
感谢您给出的回复,请问我日后在创建条目该注意些什么呢?谢谢!--xinzi20102015新春快乐(留言) 2015年2月17日 (二) 03:11 (UTC)
关于重案组 (电视剧)
“重案组 (电视剧)”既可以指韩国电视剧《重案组》也可以美国电视剧《重案组》,你把它重定向到“重案组 (美国电视剧)”有失偏颇。--MacArthur1945(留言) 2015年3月3日 (二) 08:14 (UTC)
福斯
在二十世纪福斯条目有提到,大陆、香港已统一采用“福斯”这一名称。虽然我尚未找到福斯的中国官方网站,但搜寻一些相关的大陆网站,似乎也都使用“福斯”。当然这可能不是有力的来源,所以若您有更好的资料来源,希望您可协助修改。谢谢您!--Iokseng(留言) 2015年3月6日 (五) 18:22 (UTC)
翻译通知:Oversight policy
您收到此通知,是因为您作为一名中文和简体中文的翻译者在Meta注册了。页面Oversight policy已提供翻译。您可在此翻译:
非常感谢您的帮助。像您一样的翻译者正在不断努力帮助Meta成为一个真正多语言的社群。
您可以[2 点此]更改您的通知设置。
感谢您!
Meta翻译协调员, 2015年3月7日 (六) 16:30 (UTC)纯外语条目速删的实施
近日Kolyma君提出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存档/2015年3月#纯外语条目速删讨论基本结束(最后一张投票在一周前),可以按2/3绝对多数通过,私以为然,且刚刚被jimmybot存档了,已暂时恢复,不知可否通过?另外如果可以(或者以后通过之时),该如何建立en:Template:Db-a2?实际上我已在User:浅蓝雪/子页面翻译其内容,但“a2”名称已被使用,不知可否换用a4。只是怀疑速删模板的建立可能需要管理员插手(好像速删模板本身会被误删,且需要加到TW里面),故有此一问,不知阁下可代劳否,或者请指点一二。--浅蓝雪❉ 2015年3月13日 (五) 11:41 (UTC)
请求帮助
阁下您好,吴千语的维基百科长期被用户 W47d99 及她的其他账户去恶意编辑,捏造虚假的家庭背景资料和年龄资料,如吴千语出生日期是1993年,那个用户 W47d99就好像强逼症那样一直要改成1989年,又或者一定要改她父母的资料。我及其他维基用户都去修复了好多次,但那人又去改,好几次因为编辑战而让她的百科被保护,无法修改。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处理这种恶意编辑的用户呢?Nana2015(留言) 2015年3月29日 (日) 03:57 (UTC)
谢谢您的回复!Nana2015(留言) 2015年3月29日 (日) 05:58 (UTC)
翻译通知:Single User Login finalisation announcement/Post-rename notice
您收到此通知,是因为您作为一名中文和简体中文的翻译者在Meta注册了。页面Single User Login finalisation announcement/Post-rename notice已提供翻译。您可在此翻译:
这个页面有高重要度。 翻译这个页面的截止日期是2015-04-12。
非常感谢您的帮助。像您一样的翻译者正在不断努力帮助Meta成为一个真正多语言的社群。
您可以点此更改您的通知设置。
感谢您!
Meta翻译协调员, 2015年4月7日 (二) 22:35 (UTC)Untitled
Hi Kuailong,
I am reaching out to you here to ask if you would be able to help us proofread 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an English fundraising message. [1] I would highly appreciate your help on this. Thank you very much in advance. Kind regards, JRobell (WMF)(留言)
尊敬的管理员你好
谢谢你在权限申请页面对我进行的解答,我希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巡查自愿者。 管理员范没有对我进行提醒,我也对他发送过邮件没有任何回复,但是昨天上来看就变成了未完成😂Shichen(留言) 2015年4月14日 (二) 04:10 (UTC)
给您一个星章!
勤奋星章 | |
感谢您为每日图片做的贡献 Alexander Misel(T) 2015年4月29日 (三) 11:16 (UTC) |
皮博迪奖
您好,问句已修改[2],条目内容亦有其他用户参与改善。若得空,敬邀您再次评价。若不便、或仍不满意,亦无妨。谢谢指教参与!假日愉快Wetrace 欢迎参与WP:人权专题(留言) 2015年5月2日 (六) 02:45 (UTC)
为何移除删除模板?--侠刀行(留言) 2015年5月4日 (一) 12:23 (UTC)
RE:Marvel
回复有些晚了,快龙兄别介意。其实现在正式片名官方还没有公布,可IP兄将他命名为《蜘蛛人:新复仇者》,还加入了许多来源不能印证的内容(如导演为德鲁·戈达德)。按照英文版草稿的信息(In May 2015, Jonathan Levine, Ted Melfi, Jason Moore, John Francis Daley & Jonathan M. Goldstein and Jared Hess were being considered to direct the film.)来看,这几个人才会当导演。对了,快龙兄是怎么发现我的编辑的。 囧rz……--Whaterss(留言) 2015年5月9日 (六) 03:25 (UTC)
- 懂得了,看来快龙兄还真是很负责。--Whaterss(留言) 2015年5月10日 (日) 03:32 (UTC)
翻译通知:Wikimedia Highlights, April 2015
您收到此通知,是因为您作为一名中文和简体中文的翻译者在Meta注册了。页面Wikimedia Highlights, April 2015已提供翻译。您可在此翻译:
非常感谢您的帮助。像您一样的翻译者正在不断努力帮助Meta成为一个真正多语言的社群。
您可以更改您的通知设置。
感谢您!
Meta翻译协调员, 2015年5月13日 (三) 21:57 (UTC)苏州就化学元素条目首段格式问题致中文维基社群的公开信
首先,本人就该问题造成互助客栈条目探讨版严重拥堵并有可能涉及扰乱和破坏礼仪而致歉,但本人声明这并非本人的初衷,如有打扰还请社群的各位海涵。本人认为有必要将此问题的来龙去脉向大家说明,并提出本人的个人看法,供社群就解决此问题作为参考。
该问题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缘起本人与User:Alfredo ougaowen君关于Doctrina条目的一场争议,双方争议的焦点在于标题到底是使用拉丁文源词还是英文,或者使用其中一个中文意思作为标题。在该问题还未解决的情况下,本人突然发现本人使用的Chrome浏览器来源于化学元素铬的英(法)文名,点开铬,发现其首段外文名Chromium未标注语言名称,想起看到过家中的1999年版《辞海》附录《国际原子量表》中各元素除了列出化学符号外就只列出了拉丁文名称,其中铬的拉丁文名貌似就是Chromium,而且本人虽然不是化学本科出身,但对于化学一向很感兴趣,初中时化学是全班第一,中考全市第一(99分,无100分),高中时为班级化学课代表,本人很清楚地记得老师说过元素的化学符号就来源于拉丁文名,而当初元素周期表草创时期,拉丁文也是国际科技通用语文(类似地,在生物学界学名也是用拉丁文)。因此,本人很自然地在铬条目首段的Chromium前加了拉丁文。然后就受到了Alfredo ougaowen的跟踪,他质疑并回退了本人的编辑,他认为Chromium不是拉丁文,本人就又找出最新的《辞海》的pdf版给出来源,但他还是半信半疑。本人发现很多元素的条目都在首段加入英文,这不符合元素符号来源于拉丁文的常识,就想干脆在所有元素条目首段加入拉丁文和《辞海》来源并删除英文,又在氧等条目执行加入拉丁文的想法,但一直受到Alfredo ougaowen的跟踪和质疑。Alfredo ougaowen持续地将问题反应到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本人每改一个元素他就加一个讨论,还不停地@本人,让人不胜其扰。之后User:Hanteng等人加入讨论,对我加拉丁文的行为口诛笔伐,本人也予以还击,并提出了投票解决的方案,该问题遂演变成现在这个局面。
这位始作俑者User:Alfredo ougaowen是个标准的加英文派,常常在编辑的一些条目中加入不必要的英文,如在意大利半岛、亚得里亚海、云豹、奈梅亨、东方狍等与英文或英语国家没有半毛钱关系的条目加入英文,屡教不改。他还创建了标准藏语、原始汉藏语、文艺复兴拉丁语等语言类条目,也都是与英文无关的,他偏偏要加入英文。对于铬的首段,他坚持Chromium是英文,却对本人拿出的《辞海》来源证明Chromium是拉丁文一再怀疑。因为该问题一再扩大,才形成了今天这个局面。Alfredo ougaowen加入英文的理由很简单,说加入英文有助于读者阅读,对于本人删除他所加英文的举动,他认为是妨碍编辑的行为而一再回退。对于他的行为,本人还是一句话,要看英文的请去英文维基,这里是中文维基,不是英文维基中文版,没有必要在与英文或英语国家无关的条目中加入英文。对于是否加英文的问题,在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关于在非英语条目添加英语名已基本讨论完毕达成共识,基本上参与编辑的资深编辑和多数管理员都认可没有必要在与英文或英语国家无关的条目中加入英文,但是Alfredo ougaowen的行为与此认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Alfredo ougaowen等加英文派的理由十分牵强,要说加英文便于阅读和编辑,那为何不加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其他大语种呢?如果一定要加英文才能便于阅读和编辑的话,干脆在每个条目的中文正文下加上英文译文,这样就完全能“便于阅读和编辑”,岂不更好?那样的话,中文维基干脆改名英汉或者汉英维基得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应该有任何讨论的余地,而应该坚决对加英文派说不。
至于该问题所涉及的另一位维基人User:Hanteng君,想必大家对于本人与他的恩恩怨怨并不陌生。在这个问题发酵初期,Hanteng与本人在独裁政体条目是否存在中立性问题这个问题上又发生了争执。众所周知,我们两人的政治立场大相径庭,争议是难免的,而Hanteng一向什么事都爱插一脚,对于本人的任何看法从来都是反对的。既然Hanteng重新开始活跃,那么他反对本人在化学元素条目首段格式问题的立场也是非常正常的。Hanteng的长处在于找资料,但他的短处是不会长话短说,而且喜欢长篇大论,到处口诛笔伐,重复话题(我戏称为“祥林嫂”式的抱怨,以及“贴大字报”),他一下子开了N个(本人没数)相关话题对本进行“讨伐”,以至于管理员User:Shizhao也看不下去,对他进行了警告(请集中在一个章节讨论,不要到处开新章节。再这样下去,应该算是扰乱维基百科了--百无一用是书生 (☎) 2015年5月20日 (三) 01:57 (UTC))。都说太长不看,加上本人处于毕业答辩的最后关键时期,难以一一予以回应,但这样反而给大家一个印象——Hanteng比本人更有道理。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两人都有道理,完全不是Hanteng单方面宣称的那样本人的讨论都是“误导”和“谎言”,甚至是“无知”和“反智”。
Hanteng一再宣称的本人有关“贝采利乌斯用拉丁文名统一元素的名称”是“原创研究”,然而本人确实提供了来源,并且在此来源可能不足以证明“贝采利乌斯用拉丁文名统一元素的名称”的情况下修改了本人所提的方案的格式,即使贝采利乌斯并未用拉丁文名统一元素的名称,本人也没有“原创研究”。Hanteng也一再宣称IUPAC对于元素的规定命名不局限于英文,然而根据IUPAC自己的官方文件第46-47页关于元素命名的问题,IUPAC规定的就是元素的英文名而非其他语文的名称。而它在表I(第248页)中列出的是批准的在化合物组成的各原子的英文名称,但它只是建议其他语言中所用的原子的名称尽量与表中的英文名称相似,同样承认过去的非英文命名且与英文名称相差较大的其他语言中的原子名称,也就是说它并不规定元素一定要用英文,更没有规定非英语国家和地区的元素也要以英文为标准或者使用英文名称,所以使用英文是说不过去的。该表I不过列出了元素的英文名而已,没有强制对元素进行自己的命名,因为这个组织主要是规范化合物命名的,要规范化合物的英文命名自然要先列出化合物组成各元素的英文名,不过也就仅此而已,它的这个表也不具有约束力,在英文国家和地区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未必会用英文名。举个很简单的例子钨,在德国等德语国家和地区,就不会用IUPAC的英文命名Tungsten,而会用德文Wolfram。同样的例子有金、银、铜、铁、锡、铅、钾等,其他元素也有很多在非英语国家有着与英文不同的词语形式,如此多的元素在非英语国家并未使用IUPAC的英文命名,这与Hanteng等IUPAC英文名支持者所称IUPAC英文名是世界通用的情况完全不同。还是老话,英语只在英语国家是正式的通用语言,而在全世界它只不过是通用语的一种(尽管可能是最为流行的),但其他通用语还有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所以为什么一定要加英文呢?
对于Hanteng宣称的本人使用大陆版《辞海》作为来源是“地域中心”,本人已经修改方案,允许加入其他可靠来源来证明这元素的拉丁文是正确的,而且《辞海》也曾在香港出版,所以根本没有所谓“地域中心”的问题。至于Hanteng所宣称的本人排挤IUPAC的英文名,也是无中生有的,本人的方案一开始就允许在正文部分加入元素在各种语言中的形式,当然包括了IUPAC的英文名。而且,现在元素的基本信息框内只列出元素的英文名(也就是IUPAC规定的英文名),已经涉嫌英文中心主义,再在首段首句列出,岂不重复而且过分?而Hanteng在搜集一系列资料试图“讨伐”我后,同样得出了结论,那就是贝采利乌斯采用的元素的化学符号都来源于元素的拉丁文名且沿用至今,那么在首段化学符号之后加入拉丁文名以示读者这个化学符号是来源于哪个拉丁文,这应该是相当正常的,为什么要反对呢?
综上所述,本人支持任何全球视野的可靠来源,从来没有只用《辞海》来源而造成所谓的”地域中心“,也从来未排挤IUPAC规定的元素的英文名,但一则英文名并非强制在全世界通用,二则现在元素的信息框已经有英文名了,所以没有必要再在首段首句加入英文名,当然本人也不反对在正文加入英文名及其词源。既然元素的化学符号都来源于其拉丁文名,那么在首段首句加入拉丁文名是有必要的。本人一向为中文维基前途着想,不想因此问题而导致社群的混乱,故而在共识难以达成开投票以求最终解决问题,完全是为了中文维基好,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本人的政治立场而反对本人(本人知道本人的政治立场在这里不讨喜)。因为本问题涉及的讨论很长,本人的回应也相对较长,如有打扰,还望海涵,也请大家至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存档/2015年6月#化学专业术语投票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投票,谢谢!PS:因为User:和平奋斗救地球君已经四处拉票,为公平起见,本人也只好拉票,还请见谅。——苏州宇文宙武的主页 ♨留言 ☎交友 ★贡献 2015年5月23日 (六) 18:23 (UTC)
hanteng:请就事论事
不能期待你喜欢我这个人,但请就事论事考虑以下两位的意见(一位站外专家,一位译编过40个元素条目的维基人):
- 北京大学王教授:若本人主编一本读者设定在非化学专业大学知识水平的化学专业术语的字典或百科全书,“采用IUPAC/IUPAP的建议名称就行,没必要用拉丁文。”元素历史介绍如涉及到拉丁文,那介绍一下拉丁文无妨。(详见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教授回信内容摘要)
- 维基人钢琴小子:“tl;dr:应在首段标注拥有特殊地位的IUPAC英文命名,这是公正、客观的标准,不存在英文中心的问题。”(详见Wikipedia:互助客栈/条目探讨/存档/2015年6月#化学专业术语投票)
若您对我或苏的方案有疑问,关键在此:我的提案不禁止拉丁文出现在首句,但苏的方案禁止IUPAC的名称出现在首句。--❦‽维基vs百度‽来源专题 hanteng✉ 2015年5月23日 (六) 19:19 (UTC)
福建方言系列条目持续不断遭到台湾浮动IP破坏,疑为User:Chûng-koet所为
福建方言系列条目在这几个月来正在持续不断地遭受台湾浮动IP破坏。此IP非常执着,作出的修改一贯没有任何建设性,妄图把学术条目政治化,与用户User:Chûng-koet的编辑倾向非常相似,甚至可以肯定是同一人。该IP的特征如下:
- 把台湾直接归在中国之下[3]
- 把“中国大陆”改为“中国内地”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把“台湾”改为“中华民国”[4][5][6][7][8][9][10][11][12][13][14][15]
- 把台湾岛所有县市全部归为“台湾省”之下(事实上台湾存在不属于台湾省的直辖市,如果是真的是台湾人的话不可能不知道)[16][17][18][19][20][21][22]
以上列出的是受他破坏最严重的条目“闽语”。后来他还把破坏的魔爪伸向闽南语、泉漳片、闽东语、莆仙语等条目,做的都是类似的编辑[23][24][25]
除此之外,此浮动IP还有把台湾归为中国一个省的倾向[26][27][28][29]
此组IP与User:Chûng-koet的编辑倾向非常相似。Chûng-koet在“闽语”条目也有不少类似的编辑记录和倾向[30][31][32],也曾把“中国”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33][34]或“中国内地”[35],“台湾”改为“中华民国”[36],在“中国”内容下(例如中国山脉列表)持续不断加入“台湾”内容[37][38][39],乃至认为台湾的“台湾省”疆域包含整个台湾岛(把台北、高雄等也归入台湾省下)[40]。之前此用户还有把“台湾”改为“中国台湾省”的劣迹。[41][42][43][44][45][46][47]
来自Talk:中国的留言,更加确定这组浮动IP就是User:Chûng-koet本人[48][49][50]。
我已经对这种破坏受不了了,每次回退他还锲而不舍地继续同样的破坏。建议管理员赶快处置这个人,监视类似来自台湾的浮动IP的破坏行为,将这类搞政治宣传的渣滓清除,维护百科的公正性。--122.90.102.106(留言) 2015年6月6日 (六) 05:10 (UTC)
多谢告知
感谢
多谢阁下授予本人的权限以及对在下的信任,会有效和节制的使用这些权限为维基百科做出自己的贡献。--王家二木(留言) 2015年6月15日 (一) 04:51 (UTC)
中山王(妾子)𧊒
您好!“中山王(妾子)𧊒”的讨论页移动了,但条目未跟着移动。请您再检视一下,谢谢!--Iokseng(留言) 2015年6月16日 (二) 01:36 (UTC)
请求保护页面台湾独立运动
被用户Sam is very good破坏3次,我已回退3次(无法再回退(3RR)),故发现阁下是管理员且在线所以通知,感谢 --Nbfreeh(留言) 2015年6月18日 (四) 04:58 (UTC)
请求半保护
刘德华这个条目刚被解除半保护,那个匿名破坏者就又来重新开始破坏了。--Huandy618(留言)2015年6月30日(二) 02:27 (UTC)
谢谢回退5.254.65.19
该人是常破坏手机条目的User:Kingwong123,近月他持续用5.254.0.0/16绕过封禁破坏。--Outlookxp(留言) 2015年7月9日 (四) 03:21 (UTC)
申请巡查权
希望管理员能够通过我的巡查员申请。我在查新条目时也不会滥用模板。而且经常用hatnote一边编条目,一边听最近更改的。--1=0,欢迎参与WP:模仿专题 2015年7月17日 (五) 06:08 (UTC)
Apologies for writing in English but I note that your page says you speak and write in my language well.
Regarding the Toll Group article I created. I hoped to achieve the opposite of an advertisement. As you know corporations are less accountable then governments in terms of publically disclosing their activities.
Toll have extensive operations in China - they employ over 5,000 people in their courier and logistics business . Toll ALSO have businesses in military support and mining etc… but there is very little information about that on their website. They have also just been purchased by Japan Post.
I am not suggesting that Toll have done anything wrong.
As an Australian I am proud that an Australian company is being successful worldwide. BUT I think that having a page on Wikipedia where an INDEPENDENT group of people can document the activities of any corporation is a good thing.
I have read the advertising policy and I can delete links to the company website. If you agree with me can you help restore the page…that is beyond my capability.
Bryce Brycewhite(留言) 2015年8月2日 (日) 01:53 (UTC)
Hello. I have tried to post to the WP:DRV page with the details of this article but my user account appears to have been classedBrycewhite(留言) 2015年9月15日 (二) 23:53 (UTC) as spam so I can't make the post. Do you know of an Administrator who can look at my account and unblock it please?
方言真的不能添加其所属语言的ISO3代码?
那为什么比如“武汉话”写了其所属语言代码ISO3的代码cmn又没事? 杨广兴(留言) 2015年8月3日 (一) 11:51 (UTC)
申请存废复核
你好,我是新手编辑,昨日建立的"颜秋月"条目遭删除,如果内容用词不当或有部分偏见,请问是否可以复核重新编辑?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Sealball125(对话|贡献)加入。
移动请求
Kuailong您好!可否再review下Talk:大溪 (消歧义)的移动请求。它的情况基本上和Talk:龙潭相同,都应该采平等消歧义,而且除了移动者外,基本都是赞成移回原名的。谢谢您。--Iokseng(留言) 2015年8月22日 (六) 23:20 (UTC)
有关存废复核请求
你好,我是新手,日前建立的"萧任能"条目被快速删除,可能是我还未详读维基相关规定,如果内容部分有不妥或不当之处,可否协助编辑?或是可以复核重新编辑? —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Heroloyalty(对话|贡献)加入。
Re: User:Liangent/csdtln
重新生成在User:Liangent/csdtln2了。前面那个问Jimmy吧,这种应该是符合CSD的,Jimmy的机器人提速删很勤快,但我不确定有没有检查这一项。Liangent(留言) 2015年9月23日 (三) 18:17 (UTC)
- 好像空格都没了,等会儿我再跑一个吧,得等数据库更新。Liangent(留言) 2015年9月23日 (三) 18:58 (UTC)
- 对了清理时应该还有一项工作:比如 长刺泰氏鲀 和 长刺泰氏鲀?,原来的wikidata的Q130558是在 长刺泰氏鲀? 上的所以尽量把另一个删掉(暂时不考虑这个标题本身有问题的情况),或者把wikidata上的链接改一下。不过这个全部搞完后我应该会跑一次机器人,但不知到时会不会有漏网的。Liangent(留言) 2015年9月23日 (三) 19:07 (UTC)
- 话说还有Alan li在手工造重复条目啊……Liangent(留言) 2015年9月23日 (三) 19:43 (UTC)
- 对了清理时应该还有一项工作:比如 长刺泰氏鲀 和 长刺泰氏鲀?,原来的wikidata的Q130558是在 长刺泰氏鲀? 上的所以尽量把另一个删掉(暂时不考虑这个标题本身有问题的情况),或者把wikidata上的链接改一下。不过这个全部搞完后我应该会跑一次机器人,但不知到时会不会有漏网的。Liangent(留言) 2015年9月23日 (三) 19:07 (UTC)
Re: User:Liangent/csdtln2
我不太明白你在说什么,不过应该不会。--Jimmy Xu 论 2015年9月23日 (三) 18:49 (UTC)
- 看着不像G15啊,是哪一条?--Jimmy Xu 论 2015年9月24日 (四) 00:44 (UTC)
提报关注度过期提醒:兔将影业
阁下曾提报不符合关注度指引之条目“兔将影业”已过限期,如阁下认为该条目现时尚未合乎关注度标准,可作提删。 --Cewbot(留言) 2015年9月26日 (六) 20:28 (UTC)
re
能。确实不对吗?Bluedeck 2015年9月30日 (三) 02:41 (UTC)
- 让你这么一说果然他应该是错误名称呢。然而植物物种数据库中清清楚楚的写着[66]“刘薹氏草 Carex liouana F. T. Wang & Tang”的字。然而,就是这个数据库,不远处还记载了一个[67]“林氏薹草 Carex lingii F. T. Wang & Tang”。由此看来,是数据库的录入出了问题。Bluedeck 2015年9月30日 (三) 13:27 (UTC)
- 我确实觉得这个重定向还算有用(帮助误看了数据库的无辜人士找回正确名称),我不会提删就是了。但是你要提删我也随便。Bluedeck 2015年9月30日 (三) 13:31 (UTC)
你当时弄得那一堆植物正名,要是留了重定向就好了。这样就不用挨个手工处置孤立重定向和讨论页了。Bluedeck 2015年9月30日 (三) 22:04 (UTC)
- 不是批删,而是那堆学名重定向。稍微把错字重定向留一会,就会有机器人修复二次学名重定向。不过无所谓了 Bluedeck 2015年10月1日 (四) 14:24 (UTC)
学名重定向没关系,目标不存在的删了就行,过段时间再跑机器人重新建。清理完了后记得提醒我应该是先interwikiFromCategorySort_wikibase把wikidata的sitelink补一下,然后等一两个月wikidata出新dump了再wbStringValueAsRedirect建重定向。Liangent(留言) 2015年10月5日 (一) 02:35 (UTC)
林垂宙
关于林垂宙的页面,作者之前已经根据维基提供的建议做出修改。删除了带有所谓个人宣传还有地方色彩的话语。 另外,也添加了更多的参考文献,提供多处参考来源。所有描述都是对事实的陈述。
若如现在这样还原原来的页面,很多信息是不准确的,不是对作者如实的描述,所以作者要求作出修改。
如您觉得哪一处描写有争议,可以指出具体例子,我们再看看怎么完善。
谢谢您的意见。—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Autumnlin88(对话|贡献)加入。
您已被随机选中参与维基媒体基金会社群技术小组的一次非常简短的调查!
https://wikimedia.qualtrics.com/jfe/form/SV_2bP6mYSKj3cSDul
此次调查的目的是评估社群对于由基金会向中文维基百科提供的技术支持的满意度,尤其聚焦在核心社群的需要上。要了解更多有关此次调查的内容,请访问Research:技术支持满意度调查页面。
要退订今后有关此次调查的相关通告,请在订阅列表中移除您的用户名即可。
进程提醒
提报关注度过期提醒:戴流苏耳环的少女
阁下曾提报不符合关注度指引之条目“戴流苏耳环的少女”已过限期,如阁下认为该条目现时尚未合乎关注度标准,可作提删。 --Cewbot(留言) 2015年10月21日 (三) 20:27 (UTC)
饼干送给您!
您好。 Meracritus(留言) 2015年10月29日 (四) 06:40 (UTC) |
您好, 有关Kelly_C._Li._Chang
Kuailong您好,已看到您对USER:Kelly C. Li. Chang的封禁时间调整为三天,只是其用户页仍标示“这个用户已经遭到永久封禁。”,想确认也会一起更改,还是会直接在三天后取消该标示?谢谢,祝编安--Wolfch (留言) 2015年11月6日 (五) 09:07 (UTC)
翻译通知:Wikimedia Highlights, October 2015
您收到此通知,是因为您作为一名中文和简体中文的翻译者在Meta注册了。页面Wikimedia Highlights, October 2015已提供翻译。您可在此翻译:
非常感谢您的帮助。像您一样的翻译者正在不断努力帮助Meta成为一个真正多语言的社群。
您可以更改您的通知设置。
感谢您!
Meta翻译协调员, 2015年11月13日 (五) 00:32 (UTC)关于移动“詹健儿”
您好!刚发现柚子蜜 (香港配音员)被移动至詹健儿,但有关讨论未达成社群共识,请问可以先还原吗?谢谢。--—以上未签名的留言由Tvb10data(对话|贡献)加入。
- 将近一个月和满一个月是不同的事,我也一直没有任何通知,刚刚才自行随机式检查看到,马上发表意见,然后就即时被说已达共识,这不是制造“米已成炊”的假“既定事实”吗?!为什么不可以依足一个月,以及通知或邀请向来有参与的编辑者来讨论?原来的投票也只是2对1,这有什么“共识”?事件我会继续在Wikipedia_talk:粤语配音员专题#严重抗议柚子蜜条目改名之事,不经公平论企图制造“米已成炊”的局面抗议。Tvb10data(留言) 2015年11月17日 (二) 07:16 (UTC)
关于詹健儿的移动问题
请根据命名常规,尤其是名从主人关于人物的原则,重新审视一次移动操作是否恰当。——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5年11月18日 (三) 01:58 (UTC)
翻译通知:Grants:IdeaLab/Towards a New Wikimania
您收到此通知,是因为您作为一名中文的翻译者在Meta注册了。页面Grants:IdeaLab/Towards a New Wikimania已提供翻译。您可在此翻译:
这个页面有高重要度。 翻译这个页面的截止日期是2016-01-05。
非常感谢您的帮助。像您一样的翻译者正在不断努力帮助Meta成为一个真正多语言的社群。
您可以更改您的通知设置。
感谢您!
Meta翻译协调员, 2015年12月15日 (二) 05:04 (UTC)This is a message from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 Translations are available.
I wanted to follow-up on an message I sent you in September regarding the need for you to sign a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by 31 12月 2015 in order to maintain your access from Wikimedia to nonpublic information, and specifically to the OTRS system.
As you may know,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 Board of Trustees approved a new "Access to nonpublic information policy" on 25 4月 2014 after a community consultation. The former policy has remained in place until the new policy could be implemented. That implementation work is now being done, and we are transitioning to the new polic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at transition is helping volunteers like you sign the required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All Wikimedia volunteers with access to nonpublic information are required to sign this new agreement, and we have prepared some documentation to help you do so.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 is requiring that anyone with access to nonpublic information sign the new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by 31 12月 2015 to retain their acces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have access to nonpublic information by way of the OTRS system and are required to sign the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under the new policy. If you do not sign the new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by 31 12月 2015, you will lose your OTRS access.
Signing the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for nonpublic information is conducted and tracked using Legalpad on Phabricator. We have prepared a guide on Meta-Wiki to help you create your Phabricator account and sign the new agreement: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for nonpublic information/How to sign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experience any problems while signing the new agreement, please visit this talk page or email me (gvarnum wikimedia.org). Again, please sign this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by 31 12月 2015 to retain your access to nonpublic information. If you do not wish to retain this access, please let me know and we will forward your request to the appropriate individuals.
If you wish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notices, you may remove yourself from this list. Please note that doing so will not prevent you from losing OTRS rights and access after the 31 12月 2015 deadline.
Thank you,
Gregory Varnum (User:GVarnum-WMF), Wikimedia Foundation
Posted by the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15年12月22日 (二) 06:23 (UTC) • 请帮助翻译至您的语言 • 帮助
这个重定向也要改了。--Jasonzhuocn(留言) 2015年12月24日 (四) 17:36 (UTC)
- 10年移动的User_talk:Altt311/2010存档与User_talk:Quest_for_Truth/存档4两人对话页没有纪录。后来在Talk:美国银行中心_(消歧义)找到了。--Jasonzhuocn(留言) 2015年12月24日 (四) 17:51 (UTC)
- 就是自我中心啊。类似香港人本地人说从未听闻过其他港口也有本港的说法,我就提出文献说明那只是本地人的用法。那些删除票多来自高雄人,恰恰说明了以高雄港自豪的高雄人不认同这个用法。--Jasonzhuocn(留言) 2015年12月24日 (四) 18:44 (UTC)
URGENT: Please sign new Wikimedia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for nonpublic information by 31 December
This is a message from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 Translations are available.
I wanted to follow-up on an message I sent you in September regarding the need for you to sign a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by 31 12月 2015 in order to maintain your access from Wikimedia to nonpublic information, and specifically to the OTRS system.
As you may know,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 Board of Trustees approved a new "Access to nonpublic information policy" on 25 4月 2014 after a community consultation. The former policy has remained in place until the new policy could be implemented. That implementation work is now being done, and we are transitioning to the new polic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at transition is helping volunteers like you sign the required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All Wikimedia volunteers with access to nonpublic information are required to sign this new agreement, and we have prepared some documentation to help you do so.
The Wikimedia Foundation is requiring that anyone with access to nonpublic information sign the new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by 31 12月 2015 to retain their acces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message because you have access to nonpublic information by way of the OTRS system and are required to sign the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under the new policy. If you do not sign the new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by 31 12月 2015, you will lose your OTRS access.
Signing the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for nonpublic information is conducted and tracked using Legalpad on Phabricator. We have prepared a guide on Meta-Wiki to help you create your Phabricator account and sign the new agreement: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for nonpublic information/How to sign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experience any problems while signing the new agreement, please visit this talk page or email me (gvarnum wikimedia.org). Again, please sign this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by 31 12月 2015 to retain your access to nonpublic information. If you do not wish to retain this access, please let me know and we will forward your request to the appropriate individuals.
If you wish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notices, you may remove yourself from this list. Please note that doing so will not prevent you from losing OTRS rights and access after the 31 12月 2015 deadline.
Thank you,
Gregory Varnum (User:GVarnum-WMF), Wikimedia Foundation
Posted by the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15年12月26日 (六) 20:07 (UTC) • 请帮助翻译至您的语言 •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