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凯氏带

Super Wang在话题“优良条目评选”中的最新留言:3年前
优良条目凯氏带因符合标准而获列入优良条目。如有需要,请勇于更新页面如条目不再达标可提出重新评选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21年4月24日优良条目评选入选
新条目推荐
本条目曾于2021年4月23日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栏位。
新条目推荐的题目为: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优良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生物学专题 (获评优良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生物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生物学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优良级优良  根据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优良级
       根据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植物专题 (获评优良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植物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植物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优良级优良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优良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关于这个条目,凯氏带,在台湾许多人会称之为卡氏带,请教诸先进,遇到这种不同地区有不同译名,应作如何处置? [arthur]

    问题已通过全局转换的方法解决——Shakiestone (留言) 2011年10月28日 (五) 05:14 (UTC)回复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优良条目评选

    凯氏带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植物学 - 植物生理学,提名人:Labyrinthulomycetes🧬A virus is a piece of bad news wrapped in protein 2021年4月17日 (六) 07:09 (UTC)回复
    投票期:2021年4月17日 (六) 07:09 (UTC) 至 2021年4月24日 (六) 07:09 (UTC)
    下次可提名时间:2021年5月24日 (一) 07:10 (UTC)起
    请记得为当选条目撰写简介页面,如此当选条目才有可能出现在首页。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原创条目(又是一篇英文版被完全写坏的条目)。卡氏带(凯氏带)是中学生物课本中有出现的名词,不知大家还有没有印象。我15年前在维基百科的第一次编辑应该就是这篇条目(当时连账号都没有),因此对我个人是意义重大。这15年对凯氏带本身也是意义重大,过去我们对凯氏带的了解很少,甚至连成分都有所争议,近年几篇重要的研究成果发表则基本阐明了卡氏带发育的过程,这些内容皆已写入条目中。Labyrinthulomycetes🧬A virus is a piece of bad news wrapped in protein 2021年4月17日 (六) 07:09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 2021年4月17日 (六) 14:08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ICOCAで行こか?/なんでやねん! 2021年4月18日 (日) 08:20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银の死神走马灯剧场祝你在乱流下平安 2021年4月18日 (日) 10:38 (UTC)回复
    • (!)意见:发现历史的部分还有相当的扩充空间,像是过去很常被使用的“卡氏点”(Casparian dot),根据Merriam-Webster解释,指的就是卡氏带的横剖面观;而就我在BHL上整理的结果,这个名称甚至比“卡氏带”还早出现(1873年已有文献提及Caspary'schen Fleck,而Casparyschen Streifens则到20世纪初才有确切记载),因此有介绍的必要。此外,Priestley和North在1922年对卡氏带的分析,即阁下在条目中提及“首度自植物根部分离了卡氏带以研究其成分”,也是需要补充的来源。——T I O U R A R E N 留言 2021年4月18日 (日) 11:11 (UTC)回复
      • @Tiouraren感谢阁下提供,之前没注意到德文文献中有“卡氏点”一说,已经加入条目中。Priesteley, North 1922的文章我编辑时其实有读,读完后认为用一句话概括即可,因此原本没有列入来源,而是用来源11(Song et al.)的文章来佐证这句话,不过既阁下认为应该补充,我已经加入了。--Labyrinthulomycetes🧬 2021年4月18日 (日) 19:02 (UTC)回复
        • @靖天子我找了卡斯伯里于1865年的原始描述,虽然还没看完,但可以确定的是他最晚在1858年就提过卡氏带(见Caspary, 1858: p.442),而非晚至1865年(那篇文章是1864年五月就完成的)。就我目前解读的资讯,卡斯伯里应该是先从横切面注意到点状外观的卡氏带,这或许能解释为何他似乎都用“fleck”或“punkt”来称呼卡氏带,以及先有“卡氏点”才有“卡氏带”的名称沿革。另一个值得注意之处是,卡斯伯里在1858年有这么一段话:
    也就是说,在卡斯伯里之前的Jule Planchon可能就观察到了“卡氏点”,但Planchon当时有没有仔细描述这个构造,我还不知道。这部分若要细查,得整理不少资料。另外就阁下所先前的回复,有一处基于好奇想问:条目正文提到Priesteley & North分离出卡氏带以分析成分,他们的文章我还未拨出时间读,请问结果是什么?和过去所认为的木栓质一致吗?——T I O U R A R E N 留言 2021年4月23日 (五) 20:43 (UTC)回复
    @Tiouraren感谢阁下的整理。Priesteley & North的结论没什么新意(The Casparian strip consists of impregnating substances of various kinds, including derivatives of fatty acids and substances giving the reactions characteristic of of lignified membranes; The unknown basal substance present in the Casparian strip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great resistance to concentrated acids and alkalis),它的重要性仅是首次分离卡氏带,因此我没有在条目中讨论其结论,关于卡氏带的成分后来的木栓质、木质素之争才是重点。发现历史好像需完全仰赖德文文献,我不会德文实在难以下手,没有找到英文文献探讨这方面的历史,英文资料都只是草草带过一句1865年发现而已,所以我原本甚至不打算另开一章节介绍的,在阁下提起前实不知背后脉络如此复杂,如果有计划扩充这方面的内容,不知道有没有德文的综述文章或书籍可以参考(比使用Caspary, Planchon这些人的初级文献理想)。另外阁下对这方面有下功夫的话,要不要干脆把内皮层给写了?--Labyrinthulomycetes🧬-分生全扫 2021年4月23日 (五) 21:42 (UTC)回复
    @靖天子看来早期的内皮层研究都集中在德语区,爬梳起来会麻烦些,至少我还没找到阁下期望的综述资料。此外,碍于手边已有条目,加上这阵子还有研究以及普通生物学的期中考,顶多只能把卡氏带的发现部分补完,短时间内恐怕无法着手编写内皮层,感谢阁下的建议。——T I O U R A R E N 留言 2021年4月24日 (六) 08:52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Banyangarden留言2021年4月18日 (日) 12:03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感谢贡献--SickManWP邀请您参与♥️边缘人小组的活动·✏签到发表于 2021年4月20日 (二) 13:56 (UTC)回复
    • (&)建议:在图像的说明栏里加上卡氏带的大概位置,目前的说明无法得知那里是卡氏带。-- Lonicear留言2021年4月21日 (三) 13:19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A22234798留言2021年4月22日 (四) 12:06 (UTC)回复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感谢贡献,看见这条目就想起考试题Hihipk贡献讨论留名2021年4月23日 (五) 04:50 (UTC)回复

    8yes:通过。--2, 3, 5, 7, 11, 13, 17... 2021年4月24日 (六) 09:41 (UTC)回复
    返回到“凯氏带”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