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式舟桥
79式舟桥器材,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舟桥部队的主力渡河舟桥器材,是苏联的ПМП舟桥的变型产品。舟桥是指架设制式浮桥的器材。全套79式舟桥器材包括2个岸边全型舟、14个河中全型舟、8艘79式舟桥汽艇、1套渡河侦察设备、1套交通指挥设备、1套冬季渡河专用设备和4套路面板。使用黄河JN252军用越野卡车(称作舟车)承载运输舟桥。79式舟桥器材由工程兵科研一所一室研制,江苏无锡红旗造船厂、湖北赤壁国营第446厂(华舟厂)生产。79式带式舟桥和汽艇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1985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现在已经用GZM003履带式重型自行舟桥系统和GQL111轮式重型机械化桥替代。
研制79式舟桥之前,解放军装备的62式舟桥[1]是桥板、桥桁和舟体(即浮舟或桥脚舟)分置、笨重复杂。这类舟桥叫做桥脚舟分置式舟桥,完全靠人力拼接架设,体力劳动繁重,使用兵力多,架设速度慢,不便于夜间作业,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要求。62式舟桥的每块桥面板重达90千克,达到了人力架设时的极限。74式舟桥完全不同,已经是舟体与上部结构制成了一体的承重密封钢制浮箱,称作带式舟桥器材。架设浮桥时,浮舟沿着浮桥纵轴连续紧密拼接就完成了浮桥的架设。但74式舟桥的浮舟是两折的半舟,即由两只单舟绞接组成,只构成了浮桥桥面宽度的一半,需要两节半舟在水中拼接为全型舟才是完整的一段浮桥。因此,如果用1/4套74式重型舟桥开设发桥,其载重量为25吨。
由79式舟桥器材[2]可以在短时间内架设成连续的带式舟桥。带式舟桥是一条容许重50吨坦克纵队通过的长长的浮桥,由一节一节的河中舟与岸边舟(二者合称节套舟)沿着舟桥的纵向拼接而成。每节节套舟由4个单舟绞接在一起构成,每个单舟是一个密封的浮箱及桥面,4个单舟展开时就构成了一段完整的浮桥。节套舟在陆地上处于“W”型折叠状态,由一辆舟车运输。架设舟桥时,舟车到泛水场倒车至水边,固定销松开,折叠的节套舟在车载绞盘控制下滑落泛水,入水后组成节套舟的4个单舟利用水的浮力和铰接扭力杆的预加内力自动打开展平,全形舟连接后,组合成门桥,汽艇牵引门桥进入桥轴线拼接架设位置。带式舟桥桥面有凹槽,防止车辆通行时打滑。
79式舟桥可以在流速不大于2.5米/秒的江河架设109米长的50吨浮桥。当重载荷(如坦克)通过时舟桥是单行道,由每节河中舟居中的两个单舟共同承载坦克行驶重量。当轴压力小于13吨的轻载荷如汽车通过时舟桥是双行道。也可以把每节节套舟拆开,由2个单舟为一个横向单元,宽度由6.6米减为3.3米,连接架设148米长的20吨浮桥。这对于部队在战时克服宽阔江河非常必要。此时,坦克等重装备可以靠门桥漕渡(门桥相当于装载人员、装备的驳船,在汽艇推送下浮渡克服水障)。不同节数的79式河中舟连接皆可以构成3舟40吨门桥、5舟60吨门桥、10舟110吨门桥,最大可漕渡轴压力90吨以下的荷载过河。门桥装载、卸载时不需要架设码头,门桥自带跳板可以机械化操作,让坦克、汽车方便上下门桥。
节套舟是舟体(浮箱)、桥桁(承力构件)、桥板(桥面板)合一的密封钢制箱梁体。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时,埃及军队使用ПМП舟桥成功保障了地面部队渡过苏伊士运河。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都江堰到映秀镇的紫坪铺大桥震垮、公路因多处山体滑坡而中断。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工兵团舟桥营构筑4个80吨漕渡门桥,开通紫坪铺水库大坝到映秀镇的岷江水上运输通道,把救灾人员、物资、挖掘机运入映秀镇,把伤员、受困民众运出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