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莎莉 (1996年)
超超强台风莎莉(英语:Typhoon Sally,国际编号:9616,台湾编号:9618,中国大陆编号:9615,联合台风警报中心:23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Maring),是1996年太平洋台风季中的一个热带气旋。超强台风莎莉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登陆广东省第二强的台风,其登陆强度仅次于2014年的台风威马逊。此外,莎莉亦是英属香港历史上,最后一个导致皇家香港天文台需要悬挂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的袭港热带气旋。
超强台风莎莉 Typhoon Sally(英文) | |||||||||
---|---|---|---|---|---|---|---|---|---|
| |||||||||
| |||||||||
| |||||||||
| |||||||||
概况 | |||||||||
形成日期 | 1996年9月2日 | ||||||||
消散日期 | 1996年9月9日 | ||||||||
最低气压 | 940 hPa | ||||||||
影响 | |||||||||
影响地区 | 菲律宾 台湾 英属香港 葡属澳门 中国大陆 越南 | ||||||||
1996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
气象历史
一个热带低压在9月2日于菲律宾以东海域形成。该热带低压以西偏北方向移动,并在9月5日增强为热带风暴及于6日增强为台风。在9月7日超强台风莎莉迅速增强其中心风力达每小时160海里之超级台风,并穿越菲律宾。当进入南中国海时,莎莉的中心风力略减为每小时115海里。莎莉于9月9日在广东雷州半岛登陆,并在翌日消散。莎莉为中国大陆带来连场狂风暴雨和破坏,导致114人死亡﹑110人失踪,经济损失估计约达15亿美元(1996年值)[1]。
影响
莎莉对广东西部及广西造成非常严重破坏,至少有140人死亡、130人失踪、2000人受伤。受灾最严重的城市包括湛江、茂名及阳江,那些城市的通讯、运输、电力及食水供应中断。大约30万间房屋倒塌,至少50万公顷的农田遭受破坏。在海上,超过60艘船在大风中丧失。经济损失估计超过120亿人民币。
- 当地悬挂之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八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
- 最接近当地时间:1996年9月9日凌晨2时
- 最接近当地位置:香港以南约180公里
在香港,一号戒备信号在9月8日清晨5时正悬挂,当时莎莉集结在香港之东偏南约770公里。本地初时吹微风,逐渐转吹和缓东北风。莎莉是一股成熟台风,它接近广东西部沿岸时,其中心附近的最高持续风速高达每小时175公里。莎莉亦是一股异常高速的台风,它在南海北部的移动速度为每小时38公里,相等于1979年的台风荷贝,使它们成为该区本世纪至今移动最快的台风。当莎莉朝向香港时,三号强风信号在下午3时正悬挂。晚上风势迅速增强,开始有狂风骤雨及雷暴。凌晨2时左右,当莎莉到达最接近香港处,即香港以南约180公里时,风向由东北转为东南。因此,海港变得更当风,该区的强风也普遍增强至烈风。八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在凌晨2时15分悬挂,横澜岛及长洲测得烈风,最高风速超过每小时80公里。在天星码头,京士柏及启德机场,阵风亦超过每小时100公里。
莎莉迅速远离,随着烈风减退,八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在清晨5时40分被三号强风信号所取代。所有信号在早上10时15分除下。八号信号仅悬挂了3小时25分钟,是自1984年强热带风暴云茵以来最短。天文台总部在9月9日凌晨2点测得最低瞬时海平面气压为1000.0百帕斯卡。
本地多处遭受破坏,有塌树、棚架及招牌倒塌,亦有几宗轻微洪涝报告。一名男子在鹿洲附近钓鱼时被巨浪鲸吞,葬身大海,他两名同伴受伤。一名清洁工人在上水滑进了暴涨的河流而溺毙。在马鞍山,两名行人被一幢高楼大厦屋顶上坠落的栏杆所伤。
在澳门,除了塌树及木板外,巨浪加剧了洪涝,亦影响低洼地区。
广东省
中国中央气象台把莎莉编号为9615台风。9615号台风从生成到登陆,移动路径都比较稳定,以西偏北方向路径为主,但移动速度极快,9月6日14时至9月9日14时,平均移速达到32公里/小时。进入南海后移动速度明显加快,从30公里/小时增加到35-40公里/小时,平均速度达到37.4公里/小时,最快达到了42公里/小时。9月9日11时在广东省吴川市黄坡镇登陆,登陆时12级以上的大风半径约112公里,湛江东部沿海所有风速仪基本被摧毁,湛江气象台国家基准站记录到8级以上大风持续了7小时,12级以上的大风持续了1小时48分钟,13级以上的大风持续了40分钟,10时00分至10时37分风速超过40米/秒的次数为9次,测得最大10分钟平均风速48.8米/秒,并3次记录到57米/秒以上的强阵风,由于风速太大,风速仪的笔尖被风压出风记录纸外,超出了观测极限,没能录得实际最大风速和极大阵风。11时00分-11时12分风速最小,期间有5分钟为静风,此后风力再度加大。湛江市坡头区南油西部公司在坡头南油港湾海面上的南海503船测得最大风速61米/秒,滨海283船测得最大风速65-68米/秒,在湛江港内的台湾怡荣号商船则测得65-70米/秒的最大风速。湛江市气象台实测9月9日8时气压为993.1hPa,10时34分为953.5hPa,10时56分气压为942.3hPa,最终订正最低气压结果为938.9hPa以下。而在湛江港30公里外的台风中心登陆点吴川市吴阳镇没有气象观测站,极大风速和最低气压未知。[3]袭击湛江港后13时进入北部湾。14时在广西北海再次登陆。15时风力减弱到8级以下。
为中国大陆带来连场狂风暴雨和破坏,台风所到之处,大量房屋倒塌,大片鱼、虾塘和水稻、农作物被风吹倒或淹没,水产养殖网箱、渔排全部漂失或沉没,公路树、香蕉、甘蔗几乎全部倒伏或折断,山林成片折断(沿海林木倒折率达80%) ,致使广东省西部7个市、27个县(市、区)、290个乡镇严重受灾,受灾人口873万人,死亡人数330人,倒塌或损坏房屋116.4万间,农业受灾面积44.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18.63亿元。湛江港1台集装箱卸桥吊被刮倒翻到海里,6台起重量为10吨的国产门座起重机、1台日本三菱重工45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被大风打入海中,6台门座起重机被吹倒摔坏,4台门座起重机臂架跌落;另外有5台严重变性损坏和1台操作室损坏,还有部分相互碰撞,行走台车出轨损坏等等,整个湛江港大型机械受损或摧毁达到55台。[4]湛江市共计8016支电线杆折断或倒地,刮断高压线794千米,连接广州的22万伏高压输电线路的50座铁塔全部被吹倒或折断,76条10千伏配电主线中断,市内其余输电线路亦全部被摧毁,湛江电网与省电网解列,湛江全市供电中断,邮电通信线杆有41835条被刮断,损毁通信线路863千米,中断光缆44.3千米,1个微波塔倒塌。供水、通讯、交通亦完全瘫痪。全市停电、停水、停工、停课。冲毁江海堤135.3公里,桥涵168座,农作物受灾面积21.84万公顷,损粮19.1万吨,沉船3996艘,倒塌房屋超过47万间,湛江市9个县市区86个乡镇8978自然村的37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29.39亿元,死亡人数256人,受伤人数23000人。损坏渔船1099艘,翻沉渔船173艘,死亡61人,失踪88人。[5]
9615台风不仅给海南、广东、广西一带沿海地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也给驻区部队带来巨大的损失。南海舰队的湛江麻斜军港,锚泊中的20多艘大型军舰拖水鼓移位,50多艘舰船因相互碰撞而受损,一些甚至被风浪推到了岸上,用于恢复设施和修理装备的经费高达数亿元。没有预先采取船只疏散等相应措施,对台风袭击后可能发生断缆拖锚、水鼓移位、舰艇难以驾驭相互碰撞的复杂局面估计不足,未作充分准备,对厂修船只的防风,直接抓落实不够,有不按规定注水压载和未带救生衣的严重隐患。军、地大量船只均在湛江港内锚泊、系水鼓,防风锚地内舰船十分拥挤,险情出现后难以处置,造成严重损失[6]空2师在遂溪军用机场刚从俄罗斯购入不久的苏27战斗机,因机库尚未完工而在停机坪露天停放,受台风和洪水吹袭遭到倾覆受损,报废数架,该航空兵师领导遭到严厉追责。
热带气旋信号使用纪录
中央气象局 台风警报 | ||
---|---|---|
上一热带气旋 | 海上台风警报
|
下一热带气旋 |
轻度台风丽莎 | 强烈台风魏莱特 | |
轻度台风丽莎 | 陆上台风警报
|
强烈台风温妮 |
皇家香港天文台 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 ||
---|---|---|
上一热带气旋 | 一号戒备信号
|
下一热带气旋 |
台风丽洁 | 强热带风暴威利 | |
台风丽洁 | 三号强风信号
1996.09.09 05:40 - 1996.09.09 10:15 |
强热带风暴威利 |
台风斯宝 | 八号东南烈风或暴风信号
|
台风玉兔 |
台风斯宝 | 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 | 台风维克托 |
参考文献
- ^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1996 Pacific Typhoon Tropical Cyclone Report: Chapter 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on 2007-01-07.
- ^ 香港天文台:熱帶氣旋年刊1996 (PDF). [2015-07-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0-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梁春泰:“9615、9618号台风预报服务情况和思考”,《广东气象》,1997年第3期。
- ^ 湛江港务局洪福源:“9615号台风湛江港大型机械受损情况及防风抗台办法探讨”,《港口装卸》,1997年第1期。
- ^ 国土资源部:1996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 ^ 周立佳 殷秀良 袁群哲:“从9615和9618号台风影响和防抗过程看防台”,《2002海洋船舶防台论文集》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