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级救难舰
大武级救难舰是中华民国海军首种具备拖带万吨以上船只能力的救难舰,主要负责执行海军舰艇救援与拖带任务,另能支援公务单位或民间船舶进行人道救援任务。[5]本级舰被用以替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建造的大湖级救难舰与大同级远洋拖船,使海军在冬季海象不良时仍能有效执行任务。[1]
大武级救难舰 Dawu-class rescue and salvage ship | |
---|---|
概观 | |
舰种 | 救援打捞船 |
舰名出处 | 大武乡[1] |
拥有国 | 中华民国 |
代号 | 安海计划 |
前型 | 大湖级救难舰、大同级远洋拖船 |
制造厂 | 台湾国际造船 |
计划数 | 6艘[2] |
服役数 | 1艘 |
技术数据 | |
满载排水量 | 3,250吨[3] |
全长 | 87米[3] |
全宽 | 15.5米[3] |
吃水 | 4.9米[4] |
燃料 | 柴油 |
动力方式 | 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IFEP) |
最高速度 | 18节[3] |
续航距离 | 10,000浬(12节)[4] |
乘员 | 95人[4] |
武器装备 | 1×T-75 20毫米机炮 |
发展
中华民国海军自二战后陆续接收大湖级救难舰与大同级远洋拖船,然而这两种救难舰因非作战舰艇与预算排挤等因素而无法更新,导致其服役时间皆超过70年。2016年6月20日,海军司令部发布“海军未来12项建军规划”报告书,其中包含建造多种新型作战舰艇的计划,救难舰也必须同步更新以支援这些新型舰艇。[6]为此,海军对新型救难舰提出了以下技术需求:[7]
- 双伡、双舵及可变螺距螺桨推进器,具艏、艉辅助推进系统,可原地360度旋转与侧向移动。
- 具动态稳定系统(可于海象4级下执行救难及水下打捞任务,并于海象5级(含)、海流2.5节以下具定位能力执行救难作业)。
- 可拖带3万吨(含)以上之船只,最大负荷可满足至10万吨。
- 具海上消防喷洒作业能力及海洋污染基本处理能力。
- 可视任务搭载水下遥控载具系统(ROV)(作业深度200米以上)及水下救援装备等救难系统(潜水钟)。
- 具直升机救援平台及人员救难艇。
中华民国国防部于2018年8月28日以“安海计划”为名编列新台币36亿5,800万2千元的预算建造首艘新型救难舰。[8]该舰的建造标案于2020年12月2日由台湾国际造船以新台币29亿7,516万元得标[9],并于翌年8月4日开始建造[6],2024年10月23日交付海军,命名为“大武军舰”。[5]
由于大武军舰并不具备潜舰的深海救援能力[2],中华民国海军另编列101亿元预算筹建潜舰救难舰,以在陆续筹获海鲲级潜舰时建立完整的深海救援能量。[10]
设计
舰体
大武级救难舰采用全电力推进系统与可变螺距车叶[1],舰艏具有两座油/水受补站,舰舯有两座移动式海上干货受补站,舰艉另有一座垂直整补站。舰体左舷处有一舱门,其中搭载释放与回收遥控潜水器(ROV)之吊臂,潜水器之控制室亦在左舷舱门处。[4]
为在海上维持定位以进行救难及水下打捞任务,大武级救难舰上装有DP1级动态定位系统[11],可在海况4级以下、流速1.5节以下的环境中调控伡、舵、艏侧推进器、艉侧推进器与伸缩式全向推进器以保持舰体的绝对位置与方向。此套系统也可让舰体在原地旋转360度或侧向移动,方便舰上人员在狭小的港内操舰。[4]
救难系统
大武级救难舰的舰体后部装有一座拖缆绞机系统,可在船速6节、海况4级的状况下拖带十万吨级的船只。除此之外,本级舰上备有4座射程达120米的消防水枪,可浇灭难船上的火势;全舰洒水系统则能让救难舰免受火势波及,或在核生化环境中进行舰体的清洗。[4]舰上另搭载最大潜深100米之潜水钟,可在4级海况下容纳3人作业;最大潜深达500米之遥控潜水器则可搭载30公斤之酬载于100米范围内进行搜索。[11][12]
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统
大武级救难舰装有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统(IPMS)。[13]该系统采用商业现货软硬件,可控制舰体的推进模组、电力模组、舱面系统模组、辅机模组、压载模组、损害管制模组、安全监视模组等子系统,并以三阶式双环光纤骨干网络与舰内外通讯整合系统(ICS)与整合舰桥管理系统(IBS)连结,使舰上官兵可透过此套系统掌握全舰的状态。此系统另附有舰上训练模式模组,可供人员熟悉系统的操作训练。[14]
同级舰
舷号 | 舰名 | 承造船厂 | 起造日期 | 安放龙骨日期 | 下水日期 | 交船日期 | 成军日期 | 备注 |
---|---|---|---|---|---|---|---|---|
ARS-571 | 大武 | 台湾国际造船 | 2021年8月4日[6] | 2022年3月15日[3] | 2023年3月27日[1] | 2024年10月23日[5] | 原型舰 |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1.3 洪定宏. 海軍大武軍艦交船 台船:自動化能力高、可拖帶萬噸級船舶. 自由时报. 2024-10-23 [2024-10-23].
- ^ 2.0 2.1 洪哲政. 海軍新型救難大武艦完成海試 今低調交艦. 联合新闻网. 2024-10-23 [2024-10-23].
- ^ 3.0 3.1 3.2 3.3 3.4 洪臣宏. 國艦國造指標「新型救難艦」安放龍骨 預計2023年交船. 自由时报. 2022-03-15 [2022-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8).
- ^ 4.0 4.1 4.2 4.3 4.4 4.5 朱明. 海軍「安海」救難新艦規格曝光 潛水鐘可達水深100公尺. 上报. 2019-1224 [2022-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8).
- ^ 5.0 5.1 5.2 游凯翔. 新型救難艦大武艦交船 海軍接續成軍前訓練. 中央通讯社. 2024-10-23 [2024-10-23].
- ^ 6.0 6.1 6.2 苏仲泓. 「承平偵巡、戰時制海!」海軍新型救難艦今動工 國艦國造邁入高峰期. 风传媒. 2021-08-04 [2022-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8).
- ^ 國艦國造願景與商機 (PDF). 国防部海军司令部. 2016-06-20 [2017-01-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1-04).
- ^ 108年度國防部所屬單位法定預算書表 (PDF). 中华民国国防部: 291. 2018-09 [2022-04-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8-06).
- ^ 罗添斌. 新型救難艦由台船29.7億得標 112年8月前交付海軍. 自由时报. 2020-12-02 [2022-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8).
- ^ 涂钜旻. 新型救難艦「大武艦」今交付海軍 待訓練、驗證完畢擇日成軍. 自由时报. 2024-10-23 [2024-10-23].
- ^ 11.0 11.1 洪臣宏. 海軍造新型救難艦 拖帶10萬噸級商船也難不倒. 自由时报. 2020-12-03 [2023-08-10].
- ^ 洪哲政. 新型救難艦將開工 國防部允年底完成潛艦救難規劃 . 联合新闻网. 2021-07-14 [2022-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5).
- ^ 吴秉锴. 國艦國造再傳佳音 海軍新型救難艦開工. 经济日报. 2021-08-04 [2022-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8).
- ^ 钱逸. 新一代船艦資通網路系統規劃與建置. 新新季刊 (国家中山科学研究院). 2018, 46 (4):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