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前期的爵位均為虛爵,分為正爵、假爵兩類,正爵可世襲,假爵不可世襲,追贈的爵位一般也不可世襲。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始賜五等爵,天赐元年(404年)規定公為第二品。[1][2][3]
孝文帝太和十六年(492年),仿效南朝推行爵制改革,廢除假爵,改置開國爵(五等封爵)和散爵(五等爵),均可世襲。開國公為實封,享有食邑,公國置三卿(郎中令、大農、中尉)、常侍、侍郎、上中下三將軍、中大夫等官。開國郡公、開國縣公的封地分別改郡太守、縣令為相。散公為虛爵,無封國、食邑和官屬。非太祖子孫及異姓為王者皆降為公,公降為侯。太和十八年(494年),制定租税分食制,開國公三分食一。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制定的《後職員令》規定開國郡公為第一品,開國縣公、散公為從第一品[1][4]。自孝明帝、孝莊帝以來,出現了一地累封的現象,內史、相制度漸廢[5]。
北齊爵制基本沿襲北魏、東魏之制。開國公為實封,其中開國郡公為從第一品,開國縣公為第二品,公國置三卿(郎中令、大農、中尉)、常侍、侍郎、上下二將軍、上中二大夫、四令(典書、典祠、學官、典衛令)、四長(陵、廟、食官、廄牧長)、典府丞、執書、謁者、舍人等官。散公為虛爵,其中散郡公為第二品,散縣公為從第二品。[6]
西魏、北周對爵制進行了大幅改革,廢除了散爵,但開國爵卻走向虛散化,國官大量減省,食邑虛指,只有寄食別地者才享有實封收入。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在開國郡公之上增設國公,國公僅在名義上擁有封國,並無實際封地。[7]
下表列出北朝可考的郡公、縣公、國公。
郡公(正爵)
北魏道武帝始賜爵
北魏明元帝始賜爵
北魏太武帝始賜爵
北魏文成帝始賜爵
北魏獻文帝始賜爵
北魏孝文帝始賜爵
始賜爵者不詳
淮南公
淮南公[8]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淮南公 |
|
王倍斤 |
|
|
平陽公
平陽公[9]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平陽公 |
|
賈愛仁 |
?—465年 |
|
南陽公
南陽公[9]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陽公 |
|
張天度 |
?—465年 |
|
廣川公
廣川公[10]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廣川公 |
|
乙烏頭 |
|
|
順陽公
順陽公[11]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順陽公 |
|
蘭延 |
|
|
濟陰公
濟陰公[1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濟陰公 |
|
盧中山 |
|
|
西平公
西平公[13]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西平公 |
|
安頡 |
|
|
南康公
南康公(?—443年)[14]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康公 |
|
狄鄰 |
?—443年 |
|
伏誅,爵除
|
南平公
南平公[15]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平公 |
|
娥延 |
|
|
南陽公/趙郡公
南陽公/趙郡公[16]
|
由定安侯進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陽公→趙郡公 |
|
鄧宗慶 |
|
公
|
伏誅,爵除
|
新平公
新平公[17]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新平公 |
|
周盆 |
|
|
北平公
北平公[18]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北平公 |
|
馮夙 |
|
|
上谷公
上谷公[19]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上谷公 |
|
張修虎 |
|
|
上洛公
上洛公[20]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上洛公 |
|
穆相國 |
|
|
張掖公
張掖公[21]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張掖公 |
|
穆應國 |
|
|
2 |
張掖公 |
|
穆度孤 |
|
穆應國子
|
西海公
西海公[22]
|
由西海王降襲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西海公 |
|
穆龍仁 |
|
西海王穆翰子
|
2 |
西海公 |
|
穆豐國 |
|
穆龍仁子
|
上谷公
上谷公[23]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上谷公 |
|
張儵 |
|
|
馮翊公
馮翊公[24]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馮翊公 |
|
萬振 |
|
|
西平公
西平公[25]
|
由魯陽侯進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西平公 |
|
韓道仁 |
|
|
成周公
成周公[26]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成周公 |
|
萬度歸 |
|
|
濟南公
濟南公[27]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濟南公 |
|
羅拔 |
|
|
進爵為王
|
陳留公
陳留公(?—492年)[28]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陳留公 |
|
李誕 |
|
|
2 |
陳留公 |
|
李崇 |
?—492年 |
李誕子
|
開建五等,例降為侯
|
巴西公
宕昌公
宕昌公[30]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宕昌公 |
|
王慶時 |
488年 |
|
潁川公
潁川公(?—492年)[31]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潁川公 |
|
晁暉 |
|
|
2 |
潁川公 |
|
晁清 |
?—492年 |
晁暉孫
|
開建五等,例降為侯
|
廣平公
廣平公[3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廣平公 |
|
王琚 |
|
|
進爵高平王
|
彭城公
彭城公(?—492年)[33]
|
由鞏縣侯進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彭城公 |
|
張宗之 |
?—492年 |
|
開建五等,例降為侯
|
郡公(假爵)
郡公(贈爵)
開國郡公
散郡公
北魏孝文帝始賜爵
北平公
北平公(492年—?)[89]
|
以開建五等,由北平王例降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北平公 |
慎 |
長孫道 |
492年—? |
長孫嵩曾孫
|
2 |
北平公 |
|
長孫悅 |
|
長孫道子
|
上黨公
上黨公(492年—528年,?—532年)[90]
|
以開建五等,由上黨王例降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上黨公 |
|
長孫稚 |
492年—528年 |
長孫道生曾孫
|
封上黨王
|
1 |
馮翊公 |
|
長孫稚 |
?—532年 |
長孫道生曾孫
|
以定策功,更封開國子
|
長樂公
長樂公(492年—497年)[91]
|
以開建五等,由長樂王例降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長樂公 |
|
穆亮 |
492年—497年 |
|
徙封頓丘郡開國公,以紹高祖穆崇爵
|
安城公
安城公(492年—550年)[92]
|
以開建五等,由安城王例降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城公 |
|
萬纂 |
492年—521年 |
|
2 |
安城公 |
|
萬金剛 |
?—550年 |
萬纂子
|
齊受禪,爵例降
|
琅邪公
琅邪公(492年—497年)[93]
|
以開建五等,由琅邪王例降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琅邪公 |
|
司馬徽亮 |
492年—497年 |
琅邪康王司馬金龍子
|
坐連穆泰罪,爵除
|
東郡公
東郡公(492年—550年)[94]
|
以開建五等,由東郡王例降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東郡公 |
惠 |
陸昕之 |
492年—511年 |
|
2 |
東郡公 |
|
陸子彰 |
?—528年 |
陸昕之從子
|
封濮陽王,尋復先爵
|
2 |
東郡公 |
文宣 |
陸子彰 |
528年—550年 |
陸昕之從子
|
齊受禪,爵例降
|
隴西公
隴西公(492年—501年)[95]
|
以開建五等,由隴西王例降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隴西公 |
|
源懷 |
492年—501年 |
|
改封馮翊郡開國公
|
趙郡公
趙郡公(492年—?)[27]
|
以開建五等,由趙郡王例降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趙郡公 |
康 |
羅拔 |
492年—? |
|
河東公
河東公(492年—?)[96]
|
以開建五等,由河東王例降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河東公 |
|
苟愷 |
492年—521年 |
|
彭城公
彭城公(492年—515年)[97]
|
以開建五等,由彭城王例降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彭城公 |
|
李平 |
492年—515年 |
|
封武邑郡開國公
|
零陵公
零陵公(492年—?)
|
以開建五等,由零陵王例降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零陵公 |
|
閭莊 |
492年—? |
|
博陵公
博陵公(492年—?)[98]
|
以開建五等,由南郡王例降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博陵公 |
|
李侃晞 |
492年—? |
|
中山公
中山公(492年—550年)[99]
|
以開建五等,由中山王例降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中山公 |
質 |
王襲 |
492年—501年 |
|
2 |
中山公 |
穆 |
王忻 |
?—528年 |
王襲子
|
3 |
中山公 |
|
王子暄 |
?—528年 |
王忻子
|
齊受禪,爵例降
|
高平公
高平公(492年—?)[32]
|
以開建五等,由高平王例降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高平公 |
靖 |
王琚 |
492年—496年 |
|
2 |
高平公 |
|
王蓋海 |
|
王琚養子之子
|
河內公
河內公(492年—?)[100]
|
以開建五等,由河內王例降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河內公 |
|
趙熾 |
492年—? |
|
2 |
河內公 |
|
趙揆 |
|
趙熾長子
|
襄陽公
襄陽公(492年—?)[101]
|
以開建五等,由襄陽王例降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襄陽公 |
剛 |
桓誕 |
492年—? |
|
2 |
襄陽公 |
|
桓暉 |
|
桓誕子
|
北魏宣武帝始賜爵
中山公
中山公(500年代—?)[10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中山公 |
莊公 |
李惠 |
500年代追贈 |
|
北魏孝莊帝始賜爵
代郡公
代郡公(528年—?)[103]
|
以參立孝莊之謀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代郡公 |
|
元永 |
528年—531年 |
|
2 |
代郡公 |
|
元景安 |
531年—? |
元永子
|
趙郡公
趙郡公(528年—550年)[104]
|
以拒葛榮之勳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趙郡公 |
貞 |
李育 |
528年—537年 |
|
1 |
趙郡公 |
|
李惜 |
?—550年 |
李育子
|
齊受禪,爵例降
|
趙郡公
趙郡公(528年—?)[105]
|
以拒葛榮之勳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趙郡公 |
|
李孝怡 |
528年—548年 |
|
中山公
中山公(?—530年代)[106]
|
以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趙郡公 |
|
甄宣軌 |
?—530年代 |
|
伏誅,爵除
|
始賜爵者不詳
河間公
河間公[107]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河間公 |
宣 |
元德 |
|
|
縣公(正爵)
北魏道武帝始賜爵
九原公/平原公
九原公(386年—?)/平原公(?—391年)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九原公→平原公 |
|
拓跋儀 |
386年—391年 |
|
進爵東平公
|
歷陽公/安邑公
歷陽公/安邑公(?—398年)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歷陽公→安邑公 |
|
穆崇 |
?—398年 |
|
進爵宜都公
|
扶柳公/高邑公
扶柳公(396年—?)/高邑公(?—408年)[108]
|
以軍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扶柳公→高邑公 |
|
莫題 |
396年—408年 |
|
伏誅,爵除
|
濮陽公/真定公
濮陽公/真定公(397年—?)[109]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濮陽公→真定公 |
|
王建 |
397年—? |
|
西昌公
西昌公(398年—407年)[110]
|
以討離石胡帥呼延鐵、西河胡帥張崇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西昌公 |
|
庾岳 |
398年—407年 |
|
伏誅,爵除;太武帝時復爵
|
長蛇公
長蛇公[111]
|
以率戶歸朝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長蛇公 |
|
怡寬 |
|
|
北魏明元帝始賜爵
新息公/建城公/建陽公
新息公(409年—?)/建城公/建陽公[11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新息公 |
|
王洛兒 |
409年—413年 |
贈建平王
|
2 |
新息公 |
|
王長成 |
|
王洛兒子
|
3 |
新息公→建城公 |
|
王德成 |
?—450年 |
王長成弟
|
4 |
建城公 |
|
王定州 |
|
王德成子
|
降為建陽侯,後復爵為公
|
4 |
建陽公 |
|
王定州 |
|
王德成子
|
金鄉公/宣城公
金鄉公(409年—?)/宣城公[113]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金鄉公→宣城公 |
|
車路頭 |
409年—421年 |
贈宣城王,諡忠貞
|
2 |
宣城公 |
|
車眷 |
|
車路頭子
|
白馬公
白馬公(415年—420年代)[114]
|
由白馬侯進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白馬公 |
文貞公 |
崔玄伯 |
415年—418年 |
|
2 |
白馬公 |
|
崔浩 |
?—420年代 |
崔玄伯長子
|
進爵東郡公
|
丹陽公
丹陽公(416年—?)[115]
|
降襲安城王叔孫俊前爵安城公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丹陽公 |
|
叔孫鄰 |
416年—? |
叔孫俊弟
|
伏誅,爵除
|
藍田公
藍田公(?—423年)[116]
|
以拒擊蠕蠕有功,由藍田侯進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藍田公 |
|
長孫翰 |
?—423年 |
|
進爵平陽王
|
山陽公
山陽公(?—423年)[117]
|
以伐蠕蠕之功,由山陽侯進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山陽公 |
|
奚斤 |
?—423年 |
|
進爵宜城王
|
北魏太武帝始賜爵
臨淮公
臨淮公(427年—?)[118]
|
以從征赫連昌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淮公 |
簡 |
長孫石洛 |
427年—? |
|
降襲臨淮侯
|
新安公
新安公(427年—?)[119]
|
以從征赫連昌之功,由新安侯進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新安公 |
|
于栗磾 |
427年—? |
|
2 |
新安公 |
|
于洛拔 |
?—458年 |
于栗磾子
|
濟陽公
濟陽公(427年—?)[120]
|
以從征蠕蠕及赫連昌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濟陽公 |
莊 |
王度 |
427年—? |
|
降襲濟陽侯
|
建業公
建業公(430年—452年)[121]
|
以克虎牢之功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建業公 |
|
陸俟 |
430年—452年 |
|
進爵東平王
|
清水公
清水公(433年—?)[12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清水公 |
恭 |
宋繇 |
433年—? |
|
2 |
清水公 |
|
宋巖 |
|
宋繇長子
|
降爵西平侯
|
望都公
望都公(434年—?)[123]
|
以迎左昭儀於蠕蠕之勞由望都侯進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望都公 |
|
拓跋頹 |
434年—? |
|
東安公
東安公(?—492年)[124]
|
由東安侯進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東安公 |
簡 |
刁雍 |
?—484年 |
|
2 |
東安公 |
|
刁遵 |
?—492年 |
刁雍子
|
開建五等,例降為侯
|
北魏獻文帝始賜爵
南鄉公
南鄉公(465年—467年)[125]
|
由高都侯進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南鄉公 |
|
慕容白曜 |
465年—467年 |
|
進爵上黨公
|
陽豐公
安樂公
安樂公[127]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樂公 |
貞公 |
陸雋 |
|
|
北魏孝文帝始賜爵
馮翊公
馮翊公(?—492年)[128]
|
由馮翊侯進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馮翊公 |
|
穆泰 |
?—492年 |
|
開建五等,例降為侯
|
始賜爵者不詳
安豐公
富城公
安南公
安南公[13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安南公 |
|
穆栗 |
|
|
宜陽公
宜陽公[133]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宜陽公 |
|
伏樹 |
|
|
汾陰公
縣公(假爵)
縣公(贈爵)
開國縣公
散縣公
北魏孝明帝始賜爵
臨涇公
臨涇公[140]
|
由臨涇伯進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臨涇公 |
孝穆→孝昭 |
胡寧 |
|
|
北魏孝莊帝始賜爵
西河縣公
西河縣公(528年—545年)[141]
|
以擁所部先降賜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西河縣公 |
|
任延敬 |
528年—538年 |
|
2 |
西河縣公 |
|
任冑 |
?—545年 |
任延敬子
|
伏誅,爵除
|
北魏節閔帝始賜爵
永固縣公
永固縣公(531年—543年)[142]
|
以從高歡平鄴之功,由永固縣侯進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永固縣公 |
|
薛孤延 |
531年—543年 |
|
進封永固縣開國公
|
東魏孝靜帝始賜爵
武城縣公
集中縣公
集中縣公(543年—?)[144]
|
以於邙山為流矢所中而卒,由集中縣侯進爵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集中縣公 |
閔莊 |
尉興敬 |
543年追贈 |
|
2 |
集中縣公 |
|
尉士林 |
|
尉興敬子
|
北齊文宣帝始賜爵
都昌縣公
都昌縣公(550年—?)[14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都昌縣公 |
|
薛孤延 |
550年—? |
本封平秦郡開國公
|
始賜爵者不詳
永豐縣公
永豐縣公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永豐縣公 |
|
李和 |
|
|
|
公
西魏恭帝始封
周國
周國(556年—557年)[145]
|
以岐陽之地為國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周公 |
|
宇文覺 |
556年—557年 |
|
即天王位
|
北周孝閔帝始封
宋國
宋國(557年)[146]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宋公 |
|
拓跋廓 |
557年 |
|
國公
北周孝閔帝始封
晉國
晉國(557年—572年)
|
以佐命之功,由中山郡開國公進封,食邑一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晉國公 |
蕩 |
宇文護 |
546年—572年 |
|
趙國/魏國
趙國(557年)/魏國(557年—?)
|
以佐命之功,由趙郡開國公進封,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趙國公→魏國公 |
武 |
李弼 |
557年 |
|
2 |
趙國公→魏國公 |
|
李晖 |
557年—? |
李弼次子
|
燕國
燕國(557年—607年)
|
以佐命之功,由常山郡開國公進封,食邑萬戶→萬六千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燕國公 |
文 |
于謹 |
557年—568年 |
|
2 |
燕國公 |
安 |
于寔 |
570年—581年 |
于謹子
|
3 |
燕國公 |
|
于顗 |
|
于寔子
|
4 |
燕國公 |
|
于世虔 |
?—607年 |
于顗子
|
《大業令》行,國除
|
楚國
楚國(557年)
|
以佐命之功,由南陽郡開國公進封,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楚國公 |
|
趙貴 |
557年 |
|
伏誅,國除
|
衛國
衛國(557年)
|
以佐命之功,由河內郡開國公進封,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衛國公 |
|
獨孤信 |
557年 |
|
自盡,國除
|
梁國
梁國(557年—?)
|
以佐命之功,由彭城郡開國公進封,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梁國公 |
躁→莊閔 |
侯莫陳崇 |
557年—563年 |
|
2 |
梁國公 |
|
侯莫陳芮 |
?—600年代 |
侯莫陳崇子
|
北周明帝始封
韓國
韓國(558年—607年,749年—750年,753年—?)[147][148][149][150]
|
以魏後封
|
代數 |
世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一世 |
韓國公 |
|
元羅 |
558年—568年 |
北魏道武帝五世孫
|
2 |
六世 |
韓國公 |
|
元謙 |
569年—? |
北魏孝文帝玄孫
|
3 |
七世 |
韓國公 |
|
元菩提 |
|
元謙子
|
4 |
八世 |
韓國公 |
|
元寶琳 |
?—607年 |
元菩提子
|
《大業令》行,改封韓公,唐初以已出二王後除;後以備三恪復封
|
5 |
十二世 |
韓國公 |
|
元伯明 |
749年—750年 |
元寶琳玄孫
|
改以殷周漢為三恪,國除;復以魏周隋為三恪,復封
|
5 |
十二世 |
韓國公 |
|
元伯明 |
753年—? |
元寶琳玄孫
|
6 |
十三世 |
韓國公 |
|
元紹俊 |
|
元伯明子
|
7 |
十四世 |
韓國公 |
|
元文贄 |
|
元紹俊子
|
魯國
魯國(559年—572年)[151][152]
|
由輔城郡開國公進封,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魯國公 |
|
宇文邕 |
559年—560年 |
宇文泰第四子。即皇帝位
|
2 |
魯國公 |
|
宇文贇 |
561年—572年 |
宇文邕長子
|
立為皇太子,國除
|
齊國
齊國(559年—574年)
|
由安城郡開國公進封,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齊國公 |
|
宇文憲 |
559年—574年 |
宇文泰第五子
|
進爵為王
|
衛國
衛國(559年—574年)[153]
|
由秦郡開國公進封,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衛國公 |
|
宇文直 |
559年—574年 |
宇文泰第六子
|
進爵為王
|
趙國
趙國(559年—574年)[154]
|
由正平郡開國公進封,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趙國公 |
|
宇文招 |
559年—574年 |
宇文泰第七子
|
進爵為王
|
譙國
譙國(559年—574年)[155]
|
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譙國公 |
|
宇文儉 |
559年—574年 |
宇文泰第八子
|
進爵為王
|
陳國
陳國(559年—574年)[156]
|
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陳國公 |
|
宇文純 |
559年—574年 |
宇文泰第九子
|
進爵為王
|
越國
越國(559年—574年)[157]
|
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越國公 |
|
宇文盛 |
559年—574年 |
宇文泰第十子
|
進爵為王
|
代國
代國(559年—574年)[158]
|
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代國公 |
|
宇文達 |
559年—574年 |
宇文泰第十一子
|
進爵為王
|
冀國
冀國(559年—574年)[159]
|
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冀國公 |
康 |
宇文通 |
559年—571年 |
宇文泰第十二子
|
2 |
冀國公 |
|
宇文絢 |
?—574年 |
宇文通子
|
進爵為王
|
滕國
滕國(559年—574年)[158]
|
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滕國公 |
|
宇文逌 |
559年—574年 |
宇文泰第十三子
|
進爵為王
|
蔡國
蔡國(559年—570年)
|
由天水郡開國公進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蔡國公 |
|
宇文廣 |
559年—570年 |
|
襲封豳國公
|
鄭國
鄭國(559年—?)
|
由高陽郡開國公進封,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鄭國公 |
桓 |
達奚武 |
559年—570年 |
|
2 |
鄭國公 |
|
達奚震 |
572年—580年代 |
達奚武子
|
楚國
楚國(559年—607年)
|
由武陽郡開國公進封,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楚國公 |
昭 |
豆盧寧 |
559年—565年 |
|
2 |
楚國公 |
襄 |
豆盧勣 |
567年—592年 |
豆盧寧弟子
|
3 |
楚國公 |
|
豆盧賢 |
?—607年 |
豆盧勣子
|
《大業令》行,國除
|
許國
許國(559年—586年)
|
由化政郡開國公進封,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許國公 |
穆 |
宇文貴 |
559年—567年 |
|
2 |
許國公 |
|
宇文善 |
?—586年 |
宇文貴子
|
坐宇文忻,國除
|
隋國
隋國(559年—580年)[160]
|
由陳留郡開國公進封,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隋國公 |
康 |
楊烈 |
580年追封 |
|
|
隋國公 |
獻 |
楊禎 |
580年追封 |
楊烈子
|
1 |
隋國公 |
桓 |
楊忠 |
559年—568年 |
楊禎子
|
2 |
隋國公 |
|
楊堅 |
?—580年 |
楊忠子
|
進爵為王
|
庸國
庸國(559年—580年)
|
由武威郡開國公進封,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庸國公 |
忠 |
王雄 |
559年—564年 |
|
2 |
庸國公 |
|
王謙 |
?—580年 |
王雄子
|
伏誅,國除
|
涼國
涼國(559年—?)
|
由博陵郡開國公進封,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涼國公 |
景 |
賀蘭祥 |
559年—562年 |
|
2 |
涼國公 |
|
賀蘭敬 |
|
賀蘭祥子
|
吳國
吳國(559年—?)
|
由昌平郡開國公進封,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吳國公 |
武 |
尉遲綱 |
559年—569年 |
|
2 |
吳國公 |
|
尉遲安 |
|
尉遲綱第三子
|
蜀國
蜀國(559年—580年)
|
由寧蜀郡開國公進封,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蜀國公 |
|
尉遲迥 |
559年—580年 |
|
伏誅,國除
|
北周武帝始封
鄧國
鄧國(561年—?)
|
由廣武郡開國公進封,食邑萬戶,別食資陽縣一千戶→樂陵縣一千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鄧國公 |
恭 |
竇熾 |
561年—584年 |
|
2 |
鄧國公 |
|
竇茂 |
|
竇熾子
|
邵國
邵國(561年—580年)[161]
|
食邑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邵國公 |
惠 |
宇文顥 |
561年追封 |
宇文泰長兄
|
2 |
邵國公 |
景 |
宇文什肥 |
561年追封 |
宇文顥長子
|
3 |
邵國公 |
|
宇文會 |
561年—570年 |
宇文什肥弟子
|
4 |
邵國公 |
|
宇文冑 |
570年—580年 |
宇文什肥子
|
伏誅,國除
|
杞國
杞國(561年—581年)[162]
|
食邑五千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杞國公 |
簡 |
宇文連 |
561年追封 |
宇文泰第二兄
|
2 |
杞國公 |
烈 |
宇文元寶 |
561年追封 |
宇文連長子
|
3 |
杞國公 |
|
宇文亮 |
561年—580年 |
宇文連兄孫
|
4 |
杞國公 |
|
宇文椿 |
580年—581年 |
宇文亮弟
|
伏誅,國除
|
莒國
莒國(561年—579年)[163]
|
食邑五千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莒國公 |
莊 |
宇文洛生 |
561年追封 |
宇文泰第三兄
|
2 |
莒國公 |
穆 |
宇文菩提 |
561年追封 |
宇文洛生長子
|
3 |
莒國公 |
|
宇文至 |
561年—572年 |
宇文洛生兄孫
|
4 |
莒國公 |
|
宇文賓 |
572年—574年 |
宇文洛生弟孫
|
5 |
莒國公 |
|
宇文貢 |
577年—579年 |
宇文洛生弟孫
|
伏誅,國除
|
虞國
虞國(561年—581年)[164]
|
食邑三千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虞國公 |
|
宇文仲 |
561年追封 |
北周德帝從父兄
|
2 |
虞國公 |
靖 |
宇文興 |
565年—567年 |
宇文仲子
|
3 |
虞國公 |
|
宇文洛 |
569年—581年 |
宇文興子
|
襲封介國公
|
宋國
宋國(561年—574年)[165]
|
由武邑郡開國公進封,食邑一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宋國公 |
獻 |
宇文震 |
561年追封 |
宇文泰第二子
|
2 |
宋國公 |
|
宇文實 |
561年—574年 |
宇文震兄子
|
進爵為王
|
紀國
紀國(561年—574年)[166]
|
食邑一萬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紀國公 |
|
宇文康 |
561年—574年 |
宇文覺子
|
進爵為王
|
霍國
霍國(560年代—?)
|
以錄賀拔岳舊德,由清水郡開國公進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霍國公 |
|
賀拔緯 |
560年代—? |
賀拔岳子
|
唐國
唐國(564年—607年,617年)[167]
|
以追錄李虎佐命之功,由隴西郡開國公進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唐國公 |
仁 |
李昞 |
564年—? |
李虎子
|
2 |
唐國公 |
|
李淵 |
572年—607年 |
李昞子
|
《大業令》行,國除;後起兵
|
2 |
唐國公 |
|
李淵 |
617年 |
李昞子
|
進爵為王
|
徐國
徐國(564年—?)
|
以追錄若干惠佐命之功,由長樂郡開國公進封,食邑五千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徐國公 |
|
若干鳳 |
564年—? |
若干惠子
|
畢國
畢國(564年—574年)[168]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畢國公 |
|
宇文賢 |
564年—574年 |
宇文毓長子
|
進爵為王
|
酆國
酆國(?—574年)[169]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酆國公 |
|
宇文貞 |
?—574年 |
宇文毓第二子
|
進爵為王
|
漢國
漢國(?—574年)[170]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漢國公 |
|
宇文贊 |
?—574年 |
宇文邕第二子
|
進爵為王
|
秦國
秦國(?—574年)[171]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秦國公 |
|
宇文贄 |
?—574年 |
宇文邕第三子
|
進爵為王
|
曹國
曹國(?—574年)[17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曹國公 |
|
宇文允 |
?—574年 |
宇文邕第四子
|
進爵為王
|
申國
申國(567年—607年)[173]
|
由安武郡開國公進封,食邑五千戶→九千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申國公 |
明 |
李穆 |
567年—586年 |
|
2 |
申國公 |
|
李筠 |
588年—601年 |
李穆孫
|
3 |
申國公 |
|
李渾 |
604年—607年 |
李穆第十子
|
《大業令》行,國除;大業六年改封李穆為郕公
|
蔣國
蔣國(570年—607年)
|
以追錄梁禦佐命之功,由五龍郡開國公進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蔣國公 |
襄 |
梁睿 |
570年—595年 |
梁禦子
|
2 |
蔣國公 |
|
梁洋 |
?—607年 |
梁睿子
|
《大業令》行,國除;大業六年改封梁睿為戴公
|
譚國
譚國(570年—572年)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譚國公 |
|
宇文會 |
570年—572年 |
|
伏誅,國除
|
豳國
豳國(570年—581年)
|
由章武郡開國公進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豳國公 |
孝 |
宇文導 |
570年追封 |
|
2 |
豳國公 |
文 |
宇文廣 |
570年 |
宇文導長子
|
3 |
豳國公 |
|
宇文洽 |
?—581年 |
宇文廣子
|
伏誅,國除
|
鄖國
鄖國(570年—607年)[174][175][176][177][178]
|
由建忠郡開國公進封,食邑萬戶,真食江夏县三千户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鄖國公 |
襄公 |
韋孝寬 |
570年—580年 |
|
2 |
鄖國公 |
靜公 |
韋圓成 |
584年—588年 |
韋孝寬孫
|
3 |
鄖國公 |
|
韋匡伯 |
589年—607年 |
韋圓成弟
|
《大業令》行,國除;大業六年改封韋孝寬為舒公
|
鄶國
鄶國(571年—?)[179]
|
由昌寧郡開國公進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鄶國公 |
文 |
長孫儉 |
571年追封 |
|
2 |
鄶國公 |
|
長孫懿 |
?—592年 |
長孫儉孫
|
薛國
薛國(572年—607年)[180]
|
以誅宇文護之功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薛國公 |
|
長孫覽 |
572年—? |
|
2 |
薛國公 |
|
長孫洪 |
?—607年 |
長孫覽子
|
《大業令》行,國除
|
郇國
郇國(576年—?)[181]
|
以歸降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郇國公 |
|
韓建業 |
576年—593年 |
|
盧國
盧國(576年—?)
|
由廣業郡開國公進封,食邑五千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盧國公 |
中 |
尉遲運 |
576年—579年 |
|
2 |
盧國公 |
|
尉遲靖 |
|
尉遲運子
|
溫國
溫國(577年)[18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溫國公 |
|
高緯 |
577年 |
|
伏誅,國除
|
崇國
崇國(577年—?)[183][184]
|
食邑五千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崇國公 |
|
斛律光 |
577年追封 |
|
2 |
崇國公 |
|
斛律徹 |
577年—595年 |
斛律光孫
|
贊國
贊國(577年—?)
|
由武當縣開國公進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贊國公 |
|
竇恭 |
577年—? |
|
伏誅,國除
|
郕國
郕國(577年—586年)
|
由建威縣開國公進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郕國公 |
|
梁士彥 |
577年—586年 |
|
伏誅,國除
|
郯國
郯國(577年—579年)
|
以平齊之功,由上黃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三千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郯國公 |
|
王軌 |
577年—579年 |
|
伏誅,國除
|
管國
管國(577年—?)[180]
|
以長孫覽平齊之功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管國公 |
|
長孫寬 |
577年—? |
長孫覽第二子
|
夔國
夔國(577年—580年)
|
以平齊之功,由金水郡開國公進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夔國公 |
|
周搖 |
577年—580年 |
|
降封濟北郡開國公
|
北周宣帝始封
楊國/郢國
楊國(578年—581年)/郢國(581年—585年)
|
由平陽郡開國公進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楊國公→郢國公 |
|
王誼 |
578年—585年 |
|
賜死,國除
|
齊國
齊國(578年—?)[185]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齊國公 |
|
于智 |
578年—? |
|
沛國
沛國(578年—607年,617年—?)[186][187][188]
|
由歸昌縣開國公進封,食邑五千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沛國公 |
達 |
鄭譯 |
578年—591年 |
|
2 |
沛國公 |
|
鄭元璹 |
?—607年 |
鄭譯子
|
《大業令》行,國除;大業六年改封鄭譯為莘公;隋末復封
|
2 |
沛國公 |
简 |
鄭元璹 |
617年—? |
鄭譯子
|
3 |
沛國公 |
|
鄭弘节 |
|
鄭元璹子
|
4 |
沛國公 |
|
鄭延休 |
|
鄭弘节子
|
5 |
沛國公 |
|
鄭彦湊 |
?—730年 |
鄭延休子
|
6 |
沛國公 |
|
鄭坦之 |
|
鄭彦湊子
|
北周靜帝始封
鄅國
鄅國(579年—?)
|
以天左皇后之父,由淅陽郡開國公進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鄅國公 |
|
陳山提 |
579年—? |
|
翼國
翼國(579年—?)[189]
|
以天右皇后之父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翼國公 |
|
元晟 |
579年—? |
|
鄂國
鄂國(579年—?)
|
由張掖郡開國公進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鄂國公 |
威 |
王傑 |
579年追封 |
|
鄒國
鄒國(580年—607年)[190]
|
食邑一千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鄒國公 |
|
孔丘 |
580年追封 |
|
2 |
鄒國公 |
|
孔長孫 |
580年—? |
孔丘三十世孫
|
3 |
鄒國公 |
|
孔嗣哲 |
?—607年 |
孔長孫子
|
《大業令》行,國除;後封紹聖侯
|
鄯國
鄯國(580年—?)
|
以追錄怡峰佐命之功,由樂陵郡開國公進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鄯國公 |
|
怡昂 |
580年—? |
怡峰子
|
彭國
彭國(580年—597年)[191]
|
以追錄劉亮佐命之功,由長廣郡開國公進封,食邑五千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彭國公 |
|
劉昶 |
580年—597年 |
劉亮子
|
伏誅,國除
|
宿國
宿國(580年—?)
|
由枹罕郡開國公進封,食邑五千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宿國公 |
|
辛威 |
580年 |
|
2 |
宿國公 |
|
辛永達 |
|
辛威子
|
英國/杞國
英國(580年—?)/杞國(?—586年)[192]
|
由化政郡開國公進封,食邑五千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英國公→杞國公 |
|
宇文忻 |
580年—586年 |
|
伏誅,國除
|
觀國
邘國
邘國(580年—?)
|
由冠軍縣開國公進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邘國公 |
|
楊雄 |
580年—581年 |
進封廣平郡王
|
任國
任國(580年—?)
|
由安平郡開國公進封,食邑五千戶,別食任城縣一千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任國公 |
穆 |
于翼 |
580年—583年 |
|
密國
密國(580年—?)[196]
|
食邑三千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密國公 |
|
李雄 |
580年—? |
|
黃國/舒國
黃國(580年—581年)/舒國公(581年—586年)[197]
|
以定策之功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黃國公→舒國公 |
|
劉昉 |
580年—586年 |
|
伏誅,國除
|
邵國
邵國(580年—593年代)[198]
|
由竟陵郡開國公進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邵國公 |
|
楊瓚 |
580年—581年 |
進封滕王
|
2 |
邵國公 |
|
楊綸 |
581年—593年 |
楊瓚子
|
襲封滕王
|
滑國
滑國(580年—?)[199]
|
以韋孝寬平尉遲迥之功,由永安縣開國侯進封,食邑五千戶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滑國公 |
定 |
韋壽 |
580年—590年 |
|
2 |
滑國公 |
|
韋保巒 |
|
韋壽子
|
襃國
襃國(580年—607年)
|
以平尉遲迥之功,由濮陽郡開國公進封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襃國公 |
恭 |
宇文述 |
580年—607年 |
|
《大業令》行,改封許公
|
始封者不詳
邢國
扈國
扈國(?—580年)[202]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扈國公 |
|
宇文讓 |
?—580年 |
宇文純子
|
伏誅,國除
|
蕃國
蕃國(?—580年)[203]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蕃國公 |
|
宇文轉 |
?—580年 |
宇文達子
|
伏誅,國除
|
箕國
箕國(?—580年)[204]
|
代數 |
爵位 |
謚 |
姓名 |
在位時間 |
備註
|
1 |
箕國公 |
|
宇文𥙿 |
?—580年 |
宇文逌子
|
伏誅,國除
|
參考文獻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