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罗
元罗(5世紀—568年9月9日),本名罗刹[1][2],字仲纲,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后裔,太师、江阳王元继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生平
北魏时期
元罗以节俭朴素著称,以司空参军事为起家官,转任司徒主簿,兼领尝食典御、散骑侍郎、散骑常侍。虽然父亲和哥哥尊贵显赫,元罗却虚心谦让,恭顺地接待他人,后升任平东将军、青州刺史。元罗的大哥元乂在朝中专权时,元罗声望遍布天下,当时有才学名气的人士王元景、邢子才、李奖等人都成为元罗的宾客,跟着他前往青州。当时梁武帝萧衍派遣将领侵犯北魏边境,北魏朝廷以元罗代理抚军将军,都督青光南青三州诸军事。元罗从青州刺史解任,入朝担任宗正卿。建义元年五月丁巳朔(528年6月3日),尚书右仆射元罗出任东道大使,与副大使征东将军、光禄勋元欣,副使封隆之、邢子才、李浑、李象、祖鸿勋等人一起巡视各地,升降官员的官职,先施行后报告[3][4][5][6]。元罗巡察安抚东道后,投降葛荣的高乾兄弟相继向元罗投降[7][8]。永安三年(530年),尔朱荣前往洛阳,说要看女儿尔朱皇后分娩,魏孝庄帝元子攸害怕河阴之变的旧事,担心自身难保,与城阳王元徽、侍中杨侃、李彧、元罗等人谋划,众人都劝说魏孝庄帝刺杀尔朱荣[9][10]。普泰元年三月丙子(531年6月7日),魏节闵帝元恭在显阳殿接见元罗和其他皇室宗亲,加以慰劳勉励[11]。太昌元年五月丙申(532年6月21日),侍中、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元罗升任仪同三司、尚书令[12]。魏孝武帝元修将要迎娶高欢长女高氏为皇后时,诏令元罗和太常卿李元忠前往晋阳送交定亲礼物[13],元罗很快出任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梁州刺史[14][15]。
东魏时期
元罗为人怯懦,天平二年,梁武帝派遣北梁州刺史兰钦进攻汉中,围逼梁州,行台元子礼、将军薛怀儁、张菩萨都被俘虏,十一月壬戌(535年12月29日),元罗献城向南梁投降[16][17][18][19][20][21]。
南朝时期
大同二年五月乙巳(536年6月9日),南梁任命元罗为征北大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封东郡王[22][23]。大同六年五月戊寅(539年6月27日),前任青冀二州刺史元罗出任右光禄大夫[24]。侯景起兵后,任命元罗为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改封江阳王。太清二年九月丙寅(548年10月25日),左光禄大夫元罗加镇右将军[25]。正平二年(549年)六月,侯景封元罗为西秦王[26][27][28]。太清三年(549年)十一月,元罗加仪同三司[29]。大宝二年(551年)正月,侯景任命元罗为太傅[30][31][32]。太始二年三月戊子(552年4月29日),王僧辩攻入建康台城,王克和元罗率领台城内的南梁旧臣在道路上迎接王僧辩[33]。
西魏北周时期
梁元帝萧绎击败侯景后,宇文泰向南梁求元罗,元罗于是回到北方,在西魏出任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少师,承袭了江阳王的爵位。元罗侄子元稚舒的儿子元善从南方进入关西,元罗将江阳王的爵位还给元善,被改封为固道郡公[14][15]。周明帝宇文毓二年(558年)九月甲辰,元罗被封韩国公,以延续北魏的后嗣[34][35][36]。天和三年八月乙丑(568年9月9日),元罗去世[37][38]。
其他
元罗担任直阁时,曾经路过中山郡,对中山郡内史王世弼说:“堂堂两州刺史,如今变为一郡官,也真让人心不平。”王世弼说:“仪同的称号,从邓骘开始;平北将军做郡官,从下官开始。”[39][40]
家庭
兄弟姐妹
- 元乂,北魏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令、侍中、领左右、江阳景昭王
- 元爽,北魏散骑常侍、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领左右直长
- 元蛮,北齐开府仪同三司
- 元爪,北魏给事中
- 元氏,元叉姐,嫁张庆
- 元氏,嫁侯刚之子
- 元阿妙,嫁李神俊
子女
参考资料
- ^ 《魏书·卷十六·列传第四》:元叉本名夜叉,弟罗实名罗刹,夜叉、罗刹,此鬼食人,非遇黑风,事同飘堕。呜呼魏境!
- ^ 《北史·卷十六·列传第四》:及法僧反叛后,树遗公卿百僚书,暴叉过恶,言:“叉本名夜叉,弟罗实名罗刹。夜叉、罗刹,此鬼食人,非遇黑风,事同飘堕。呜呼魏境!离此二灾。恶木盗泉,不息不饮,胜名枭称,不入不为,况昆季此名,表能噬物,日露久矣,始信斯言。”
- ^ 《魏书·卷十·帝纪第十》:五月丁巳朔,加大将军尔朱荣北道大行台。以尚书右仆射元罗为东道大使,征东将军、光禄勋元欣副之,巡方黜陟,先行后闻。
- ^ 《北史·卷五·魏本纪第五》:五月丁巳朔,以右仆射元罗为东道大使,光禄勋元欣副之,循方黜陟,先行后闻。
- ^ 《北齐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七》:永安初,元罗为东道大使,署封隆之、邢卲、李浑、李象、鸿勋并为子使。
-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二·梁纪八》:五月,丁巳朔,魏加尔朱荣北道大行台。以尚书右仆射元罗为东道大使,光禄勋元欣副之,巡方黜陟,先行后闻。
- ^ 《北齐书· 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三》:庄帝寻遣右仆射元罗巡抚三齐,乾兄弟相率出降。
- ^ 《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十九》:庄帝遣右仆射元罗巡抚三齐,乾兄弟相率出降。
- ^ 《北史·卷四十八·列传第三十六》:荣乃暂来向京,言看皇后娩难。帝惩河阴之事,终恐难保,乃与城阳王徽、侍中杨侃、李彧、尚书右仆射元罗谋,皆劝帝刺杀之。
-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四·梁纪十》:帝惩河阴之难,恐荣终难保,由是密有图荣之意。侍中杨侃、尚书右仆射元罗亦预其谋。
- ^ 《魏书·卷十一·帝纪第十一》:丙子,帝引见尚书右仆射元罗及皇宗于显阳殿,劳勉之。
- ^ 《魏书·卷十一·帝纪第十一》:五月丙申,前废帝广陵王殂。以太傅、淮阳王欣为太师,封沛郡王;司徒公、赵郡王谌为太保;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清河王亶仪同三师;使持节、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州牧、南阳王宝炬为太尉公;侍中、太保、录尚书事长孙稚为太傅;侍中、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元罗仪同三司、尚书令;骠骑大将军、吏部尚书元世隽仪同三司。
- ^ 《北齐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四》:武帝将纳后,即高祖之长女也,诏元忠与尚书令元罗致娉于晋阳,高祖每于宴席论叙旧事,因抚掌欣笑云:“此人逼我起兵。”
- ^ 跳转到: 14.0 14.1 14.2 《魏书·卷十六·列传第四》:叉弟罗,字仲纲,以俭素著称。起家司空参军事,转司徒主簿,领尝食典御、散骑侍郎、散骑常侍。虽父兄贵盛,而虚己谦退,恂恂接物。迁平东将军、青州刺史。叉当朝专政,罗望倾四海,于时才名之士王元景、邢子才、李奖等咸为其宾客,从游青土。时萧衍遣将寇边,以罗行抚军将军,都督青光南青三州诸军事。罢州,入为宗正卿。孝庄初,除尚书右仆射、东道大使。出帝时,迁尚书令,寻除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梁州刺史。罗既懦怯,孝静初,萧衍遣将围逼,罗以州降。叉死之后,罗逼叉妻,时人秽之。或云其救命之计也。
- ^ 跳转到: 15.0 15.1 15.2 《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叉弟罗,字仲纲。虽父兄贵盛,而虚己接物。累迁青州刺史。叉当朝专政,罗望倾四海,于时才名之士王元景、邢子才、李奖等咸为其宾客,从游青土。罢州,入为宗正卿。叉死后,罗通叉妻,时人秽之,或云其救命之计也。孝武时,位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梁州刺史。孝静初,梁遣将围逼,罗以州降,封南郡王。及侯景自立,以罗为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改封江阳王。梁元帝灭景,周文帝求罗,遂得还。除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少师,袭爵江阳王。舒子善住,在后从南入关,罗乃以爵还善住,改封罗为固道郡公。
- ^ 《魏书·卷六十一·列传第四十九》:天平初,代还至梁州,与刺史元罗俱为萧衍将兰钦所擒,送江南。
- ^ 《北史·卷五·魏本纪第五》:梁州刺史元罗以州降梁。
- ^ 《梁书·卷三·本纪第三》:壬戌,北梁州刺史兰钦攻汉中,剋之,魏梁州刺史元罗降。
- ^ 《南史·卷七·梁本纪中第七》:十一月壬戌,北梁州刺史兰钦攻汉中,魏梁州刺史元罗降。
- ^ 《梁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六》:破通生,擒行台元子礼、大将薛儁、张菩萨,魏梁州刺史元罗遂降,梁、汉底定。
- ^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七·梁纪十三》:北梁州刺史兰钦引兵攻南郑,魏梁州刺史元罗举州降。
- ^ 《梁书·卷三·本纪第三》:乙巳,以魏前梁州刺史元罗为征北大将军、青冀二州刺史。
- ^ 《南史·卷七·梁本纪中第七》:五月癸卯,以魏梁州刺史元罗为青、冀二州刺史,封东郡王。
- ^ 《梁书·卷三·本纪第三》:五月戊寅,以前青、冀二州刺史元罗为右光禄大夫。
- ^ 《梁书·卷三·本纪第三》:九月丙寅,加左光禄大夫元罗镇右将军。
- ^ 《梁书·卷五十六·列传第五十》:至是,景杀萧正德于永福省。封元罗为西秦王,元景龙为陈留王,诸元子弟封王者十馀人。
- ^ 《南史·卷八十·列传第七十》:六月,景乃杀萧正德于永福省,封元罗为西秦王,元景袭为陈留王,诸元子弟封王者十余人。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二·梁纪十八》:景以仪同三司郭元建为尚书仆射、北道行台、总江北诸军事,镇新秦;封元罗等诸元十馀人皆为王。
- ^ 《梁书·卷五十六·列传第五十》:以王伟、元罗并为仪同三司。
- ^ 《梁书·卷五十六·列传第五十》:景以王克为太师,宋子仙为太保, 元罗为太傅,郭元建为太尉,张化仁为司徒,任约为司空,于庆为太子太师,时灵护为太子太保,纥奚斤为太子太傅,王伟为尚书左仆射,索超世为尚书右仆射。
- ^ 《南史·卷八十·列传第七十》:二年正月,景以王克为太宰,宋子仙为太保,元罗为太傅,郭元建为太尉,张化仁为司徒,任约为司空,于庆为太师,纥奚斤为太子太傅,时灵护为太子太保,王伟为尚书左仆射,索超世为右仆射。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四·梁纪二十》:侯景以王克为太师,宋子仙为太保,元罗为太傅,郭元建为太尉,支化仁为司徒,任约为司空,王伟为尚书左仆射,索超世为右仆射。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四·梁纪二十》:戊子,僧辩命侯瑱等帅精甲五千追景。王克、元罗等帅台内旧臣迎僧辩于道,僧辩劳克曰:“甚苦,事夷狄之君。”克不能对。
- ^ 《周书·卷四·帝纪第四》:甲辰,封少师元罗为韩国公,以绍魏后。
- ^ 《北史·卷九·周本纪上第九》:甲辰,封少师元罗為韩国公,以绍魏后。
- ^ 《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七·陈纪一》:九月,甲申,周封少师元罗为韩国公以绍魏后。
- ^ 《周书·卷五·帝纪第五》:八月乙丑,韩国公元罗薨。
- ^ 《北史·卷十·周本纪下第十》:八月乙丑,韩公元罗薨。
- ^ 《魏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五十九》:直阁元罗,领军叉弟也,曾行过中山,谓世弼曰:“二州刺史,翻复为郡,亦当恨恨耳。”世弼曰:“仪同之号,起自邓骘;平北为郡,始在下官。”
- ^ 《北史·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直阁元罗,领军元叉弟也,曾过中山,谓曰:“二州刺史,翻复为郡,当恨恨耳。”世弼曰:“仪同之号,起自邓骘,平北为郡,始在下官。”
- ^ 《北史·卷四十三·列传三十一》:庶妻,元罗女也。庶亡后,岳使妻伴之寝宿。积五年,元氏更适赵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