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本帝國
此條目序言章節也許過於冗長。 (2024年7月21日) |
大日本帝國(日語:大日本帝国〔大日本帝󠄁國〕/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だいにほんていこく dainippon teikoku, dainihon teikoku ?),又稱日本帝國(日語:日本帝国/にほんていこく、にっぽんていこく nihon teikoku, nippon teikoku ?),是日本在1936年至1947年間所使用的國號[5],在法律上的使用最早出現於1889年公佈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在1936年後才成為日本官方文件上的通用國號。而在日本歷史分期中,此詞用來指稱1868年幕末結束至1947年《日本國憲法》施行之間,處於天皇掌握政治實權之「帝國」格局的日本,為期約79年。
大日本帝國 大日本帝国(日語) | |||||||||||||||||||||||||||||||||||||||||
---|---|---|---|---|---|---|---|---|---|---|---|---|---|---|---|---|---|---|---|---|---|---|---|---|---|---|---|---|---|---|---|---|---|---|---|---|---|---|---|---|---|
1868年—1947年 | |||||||||||||||||||||||||||||||||||||||||
格言:「八紘一宇」(1936年-1947年) | |||||||||||||||||||||||||||||||||||||||||
國歌:君が代 《君之代》 | |||||||||||||||||||||||||||||||||||||||||
國璽:大日本國璽 (1874年—) | |||||||||||||||||||||||||||||||||||||||||
首都 | 平安京(1868年) 東京府(1868年-1943年) 東京都(1943年-1947年 ) | ||||||||||||||||||||||||||||||||||||||||
常用語言 | 日語(官方)、朝鮮語、台灣語、琉球語 | ||||||||||||||||||||||||||||||||||||||||
族群 | |||||||||||||||||||||||||||||||||||||||||
宗教 | 神道(國家神道)、佛教(日本佛教、朝鮮佛教、台灣佛教、漢傳佛教) | ||||||||||||||||||||||||||||||||||||||||
政府 | 絕對君主制(1868年-1890年)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1890年-1940年)、(1945年-1947年)[1] 軍事獨裁(1940年-1945年) | ||||||||||||||||||||||||||||||||||||||||
天皇 | |||||||||||||||||||||||||||||||||||||||||
• 1868年-1912年 | 明治天皇[2] | ||||||||||||||||||||||||||||||||||||||||
• 1912年-1926年 | 大正天皇 | ||||||||||||||||||||||||||||||||||||||||
• 1926年-1947年 | 昭和天皇[3] | ||||||||||||||||||||||||||||||||||||||||
太政大臣 | |||||||||||||||||||||||||||||||||||||||||
• 1871年-1885年 | 三條實美 | ||||||||||||||||||||||||||||||||||||||||
內閣總理大臣 | |||||||||||||||||||||||||||||||||||||||||
• 1885年-1888年 | 伊藤博文(首任) | ||||||||||||||||||||||||||||||||||||||||
• 1946年-1947年 | 吉田茂(大日本帝國末任) | ||||||||||||||||||||||||||||||||||||||||
立法機構 | 帝國議會 | ||||||||||||||||||||||||||||||||||||||||
• 上議院 | 貴族院 | ||||||||||||||||||||||||||||||||||||||||
• 下議院 | 眾議院 | ||||||||||||||||||||||||||||||||||||||||
歷史時期 | 新帝國主義 | ||||||||||||||||||||||||||||||||||||||||
• 明治維新開始 | 1868年1月3日[4] | ||||||||||||||||||||||||||||||||||||||||
• 明治憲法施行 | 1890年11月29日 | ||||||||||||||||||||||||||||||||||||||||
•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 1894年7月25日 | ||||||||||||||||||||||||||||||||||||||||
• 日俄戰爭爆發 | 1904年2月10日 | ||||||||||||||||||||||||||||||||||||||||
• 佔領滿洲 | 1931年9月18日 | ||||||||||||||||||||||||||||||||||||||||
1937年7月7日 | |||||||||||||||||||||||||||||||||||||||||
• 太平洋戰爭爆發 | 1941年12月7日 | ||||||||||||||||||||||||||||||||||||||||
1945年8月15日 | |||||||||||||||||||||||||||||||||||||||||
1945年8月28日 | |||||||||||||||||||||||||||||||||||||||||
• 新憲法生效 | 1947年5月3日[1] | ||||||||||||||||||||||||||||||||||||||||
人口 | |||||||||||||||||||||||||||||||||||||||||
• | 103,727,610 | ||||||||||||||||||||||||||||||||||||||||
貨幣 | 日圓 臺灣銀行券 朝鮮銀行券 日本軍用手票(僅二戰占領地) | ||||||||||||||||||||||||||||||||||||||||
| |||||||||||||||||||||||||||||||||||||||||
今屬於 |
日本經過幕末的王政復古大號令及戊辰戰爭後,明治天皇在1868年發表《五條御誓文》,象徵政治權力從武家重回天皇手中。明治新政府隨後聘請外國人積極引入西方技術,開始了明治維新現代化進程。《大日本帝國憲法》於1889年發布,至1890年11月29日召集了第1回帝國議會。由明治時代開始,日本積極向外擴展勢力範圍,國力逐漸壯大,成為當時的列強之一。這場成功的改革對日本的政治及文化影響深遠,也為後來在歐洲萌芽的圖蘭主義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基礎。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葉,日本曾經在中國的五個城市中開闢過專管租界,有天津日租界、蘇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重慶日租界和漢口日租界。1902年1月30日,日本與大英帝國結成同盟,雙方的友好關係一直延續到1923年盟約失效。二十世紀初,加藤高明內閣於1925年3月公佈《普通選舉法》,同年4月22日為抑制國內共產主義運動,公佈了《治安維持法》,於5月12日起施行。《普通選舉法》在1928年2月20日舉行的第16回眾議院議員總選舉得到實行,自加藤高明以後的六代內閣皆為眾議院多數黨交替組成的政黨內閣,由立憲政友會及立憲民政黨兩大政黨輪替執政,開始了「憲政之常道」的慣例。
1930年代中期後,自1912年第一次護憲運動以來的政黨政治日漸衰落。軍部興起法西斯主義,在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後,軍部便乘機製造了一連串政變。1936年,日本爆發二二六政變事件,事後軍部扶植了傀儡廣田弘毅內閣掌政,廣田弘毅按軍部的意思改組政府,恢復了在1913年被廢除的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使內閣成為了軍部的傀儡。日本自始確立了其軍國體制,統制派與大政翼贊會掌控了政治權力。1936年11月與德國簽定《反共產國際協定》,次年義大利加入,後有更多反共主義國家加入。
1936年12月,日本在《倫敦海軍條約》有效期結束後,不再續簽《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同時《華盛頓海軍條約》(五大國條約)的有效期亦終結,日本其後重啟海軍軍備競賽。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日本與中國全面爆發戰爭。1940年9月27日,大政翼贊會促成了《三國同盟條約》的簽定,日本成為軸心國成員之一。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後,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至此完全涉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9月2日正式向盟軍簽署及遞交投降文件,成為二戰軸心國陣營最後一個投降的國家,日本被擊敗後喪失所有在海外的佔領地和屬地,至此大日本帝國已名存實亡。隨後同盟國對日本實施軍事占領,同時修改憲法與改造政治制度。1947年《日本國憲法》頒布後,日本官方不再以此為正式國號,標誌著大日本帝國的終結。1951年9月8日,《舊金山和約》簽定,日本才結束長達七年的盟軍占領時期,並恢復正常國家地位。
大日本帝國是日本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日本在經濟、文化、政治上的成就達到世界前列之水平;在科學方面,日本經歷了迅速的現代化,出現空前的工業化發展和技術創新,對後世的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國際上這段時期的日本是亞洲唯一的列強,走上了當時流行的帝國主義道路,積極對周邊國家進行軍事擴張,先後經歷兩次中日戰爭、日俄戰爭、日韓併合以及兩次世界大戰,塑造了近現代東亞的政治局勢;戰爭同時在各國遺留不少歷史爭端,至今仍未能平息。
名稱
1867年11月9日(慶應3年10月14日),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向登基不久的天皇歸還政權,稱為大政奉還。1868年1月3日(慶應3年12月9日),日本改元明治,朝廷同時發布「王政復古」大號令。根據大號令,以討幕派的薩摩藩和長州藩的領導班子為中心組成了新的政府,天皇正式重新掌握政治實權。1889年(明治22年)2月11日,《大日本帝國憲法》生效,天皇定為國家元首,政體為二元君主制(君主立憲制的分支),內閣及國會也漸次設置。
之後的時間裡,「日本」、「日本國」、「大日本」、「日本帝國」、「大日本帝國」等名稱都曾被日本政府使用過。受到西方影響崩潰的藩幕體制,自明治維新以來藉由再造天皇制的方式,試圖創造日本人現代的國家認同。直到1934年發表:「國體明徵聲名」,日本為由天皇統治的國家,首度確立現代國體意義的「日本」主幹[6][7]。1935年(昭和10年),國號正式統一為「大日本帝國」[8][註 1],通稱「帝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敗戰的日本在盟軍占領當局的指導下形成新的國家體系;1947年(昭和22年),《日本國憲法》頒布施行以取代《大日本帝國憲法》,官方文件也改用「日本國」國號,「大日本帝國」一詞走入歷史。
君主
歷史
早期歷史
幕末時日本諸藩當中,以薩摩藩和長州藩最具政治上的影響力高喊高舉「攘夷」大旗,兩藩對於「開國」的幕府不滿,與朝廷聯手逼迫幕府轉向「攘夷」,繼而不惜主動挑起與西洋諸國的事端。薩摩與幕府對長州作戰,種下傳統武士的不滿加深日後武力討伐幕府的種子。1866年1月21日,在坂本龍馬的中介下,薩摩藩與長州藩締結同盟,決定在倒幕上合作。1867年11月9日,幕府將軍德川慶喜眼見薩長同盟的威脅,決定先行上奏明治天皇,提出大政奉還,翌日獲得敕許,將260年來由德川幕府掌握的政權交還天皇,並創設以德川家為中心的新政府,德川家將作為政治中樞繼續掌握實權。公家的岩倉具視和薩摩藩的大久保利通等討幕派見此,策劃政變以阻止親德川派建立以德川家為中心的新政府。在1868年1月3日明治天皇召開的最後一次朝議後,薩摩等五個藩的軍隊封鎖了京都御所的九門,禁止親德川派的攝政二條齊敬和賀陽宮朝彥親王進宮。隨後,明治天皇在京都御所內學問所發布了「王政復古大號令」,並在當天進行的小御所會議上,決定了要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向天皇交還內大臣官職和領地。[9]此事刺激了德川慶喜,更激化了德川慶喜與討幕派的對立。1868年1月中,親德川派的會津藩、桑名藩以謁見天皇為名,從大坂向京都進軍。同時,以薩摩和長州兩藩軍隊為主力的討幕軍亦在京都重兵集結,雙方在京都南郊的鳥羽、伏見爆發武裝衝突,即鳥羽伏見之戰,內戰戊辰戰爭爆發。討幕派的薩長軍獲得鳥羽伏見之戰的勝利。德川慶喜戰後於慶應4年1月6日放棄大阪城,並由海路逃往江戶。1月31日,天皇發布討伐德川慶喜的命令,並在2月3日剝奪了德川的官職。以薩摩、長州等藩兵為主力的討幕軍,相繼從京都出發。3月12至13日,討幕軍隊到達江戶城外。經過一連場談判後,討幕軍統帥西鄉隆盛成功勸服德川慶喜投降,於4月21日和平接收江戶。事後德川慶喜遭到軟禁,江戶時代結束。
明治天皇於1868年4月6日發表《五條御誓文》,開啟了明治維新的歷史序幕。自1868年開始日本進行了多項改革[10]。1868年,明治新政府宣布設立後箱館裁判所,便將北海道納入新政府統治之內[11]。
在德川慶喜被迫使交還權力後,討幕軍征討由仙台藩的伊達氏作為盟主的奧羽越列藩同盟等殘餘幕府勢力。幕府軍在接連敗仗後,在1869年1月北上佔領五稜郭,將領榎本武揚宣布成立蝦夷共和國,並和討幕軍之間爆發箱館戰爭[12]。1869年6月27日,榎本武揚宣佈投降,隨著幕府勢力的抵抗消失,日本全境統一。
在幕府軍投降之後,新政府廢藩置縣及廢除大名,並宣布在北海道全境設11國86郡。1869年天皇和新政府遷都,從京都移駐江戶,並把江戶改稱為東京。同年,新政府創建了開拓使,北海道開始進入大規模開發時代。除了政府動員的移民之外,亦有自發性的大規模移民,其代表例為帶廣的晩成社[13]。為了加強國防,還設置了屯田兵制度[14]。1882年,開拓使被廢止,政府改設函館縣、札幌縣、根室縣三個縣來管理北海道(三縣一局時代)[15]:28-30。1886年,政府決定廢除三縣,改設北海道廳[15]:31-33。
日本後來有出兵臺灣之議[16][17]。1871年10月,一艘琉球國船隻於颱風後漂流至臺灣東南部[18],其中54名登島乘客被原住民出草殺害,史稱八瑤灣事件[19]。由於當時琉球國同時向日本和清朝朝貢,而清廷表示將事件交由日本處理[註 2],日本因而在1874年5月攻打臺灣南部排灣族部落,是為「牡丹社事件」[20]。在駐華英國公使調停下,日清兩國簽訂《北京專約》。1871年12月23日,岩倉使節團出使外國。1873年,日本政府取消了自豐臣秀吉起,基督教傳教士在日本國內傳教的禁令。
君主憲政
明治初期,政府內長州與薩摩兩派摩擦越來越烈,不久政治家板垣退助提出的征韓論引致明治政府的內部衝突,於1873年10月爆發明治六年政變,事件中大久保利通等人成功說服明治天皇擱置征韓。事後征韓論領導者板垣退助宣布下野,連同六百多名軍人及官員離開政府。直至1874年,已經下野的板垣退助、後藤象二郎等人撰寫民撰議院設立建白書,向明治政府表達開設民選議會的期望,是一份肇始日本自由民權運動的文書。由於大量士族在明治維新的過程中失業,舊藩士在新政下生活困苦,西鄉隆盛引發1877年的內戰西南戰爭。[21][22]
1875年,與俄國簽訂《樺太千島交換條約》,日本獲得堪察加半島以南的整個千島群島的主權、鄂霍次克海的捕魚權和其周邊俄國港口十年的免費使用權,條件為讓出整個樺太的主權予俄國。板垣退助雖然於明治六年政變失敗,但是征韓論始終未有失勢。1875年9月,發生了江華島事件,最終使日朝雙方簽訂江華條約,日本最終透過條約打開朝鮮國門,取得了自由勘測朝鮮海口、領事裁判權、貿易等權利,並承認朝鮮為獨立國。1877年,西鄉隆盛以「清君側」為名,發起西南戰爭討伐明治政府,最終薩摩兵敗。
1878年,實行地方三新法。引發各地不安,1878年5月14日,明治維新元勛大久保利通在東京的紀尾井町清水谷遭到暗殺。1878年8月23日,發生竹橋事件,駐紮在竹橋附近的帝國陸軍近衛軍發起武裝叛亂。1879年,日本政府將《北京專約》中的「琉球人」詮釋為「日本國屬民」,染指中國自明清兩朝以來的朝貢國琉球國,藉此機會在1879年8月31日吞併了琉球,琉球王國滅亡[23],並改設為沖繩縣。1880年,國會期成同盟結成,是自愛國社等組織改稱發展而成的組織。借著這個組織,國會開設運動得以發展成全國性的運動。1881年,發生自由民權運動,自1874年民撰議院設立建白書遞交以來,該運動的分子就向明治政府表達一系列開設議會、保障自由等期望。1880年,元老院按明治天皇的要求制定了《日本國國憲按》,並將此作為草案提交。此外,時任大藏卿的大隈重信與自由民權運動組織互相呼應,也提出了自己的《憲法意見》,這使得他與伊藤博文不和。而《日本國國憲按》規定了天皇需遵守憲法,並給予議會很大權力,亦遭到了伊藤博文、岩倉具視等人的反對,與大隈的意見一樣,未能獲得最終通過。在明治十四年政變中,岩倉具視最終以財政政策失政為由褫奪大隈重信參議一職。大隈被罷免後,天皇隨即頒布開設國會的敕諭。大隈垮台後,松方正義接任大藏大臣和內務大臣,上任後推行松方通貨緊縮,削減政府開支,改革地稅改革、設置有權發行可兌換鈔票的央行日本銀行和兌換制度。三年後,通貨膨脹得到控制,政府的財政狀況有所好轉。
1882年8月,山縣有朋在一份意見書中認為,目前不存在歐洲各國入侵日本的可能性。就在這一時期,沙俄將其對外政策的重心從西方移到遠東,準備修建一條橫貫西伯利亞的鐵路,企圖控制太平洋上的一切國際商業活動,這引起了日本的警覺。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事變,興宣大院君兵變成功掌握政權後不久,即被清朝朝鮮事務大臣吳長慶、幫辦大臣袁世凱平定,清方將興宣大院君監禁於直隸保定。事件中,當地日本公使館被焚,多名日本僑民遇害,日本公使花房義質亦經濟物浦乘船返回日本求援。同年8月12日,花房義質帶著日軍一千五百人和四艘軍艦回到漢城,要求朝鮮政府賠償損失,以及同意日軍駐紮朝鮮。8月30日,日朝雙方就上述內容簽訂了《濟物浦條約》,日本獲得了在朝鮮的駐兵權。1884年12月4日,朝鮮發生甲申政變,開化黨人挾持朝鮮高宗李㷩,矯詔稱清軍作亂,請求日方派兵支援,日軍藉此占領朝鮮王宮。至12月6日清軍入宮,擊敗開化黨人和日軍。政變失敗後,日方於1885年派井上馨與載著軍隊的兵艦六艘登陸朝鮮濟物浦,要求朝鮮賠償損失,朝鮮在日本威脋下簽署了《漢城條約》,同意日本在漢城增置戍兵。1885年4月,日本與清方簽訂《朝鮮撤兵條約》,雙方皆從朝鮮半島撤軍。日本雖然撤走了駐朝軍隊,但保留隨時派兵到朝鮮半島的權利,為以後的中日甲午戰爭埋下伏筆。
1885年12月22日,伊藤博文基於內閣職權組成第一任內閣,並擔任首任內閣總理大臣。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發布。同年12月,山縣有朋組閣,山縣出任內閣總理大臣不久,向內閣提出了《外交政略論》和在1888年寫成的《軍事意見書》。《外交政略論》以明治政權海外擴張的基本國策為基礎,將當時視清帝國為其宗主國的朝鮮、以及滿洲劃入其利益線之內。為了防止俄國染指這些地區,山縣有朋大肆擴充日本海陸軍;還出台了《出師儲備物資管理委員會條例》、《戰時大本營條例》和《海軍軍令部條例》。1890年7月1日,日本舉行第1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同年10月30日頒布《教育敕語》,其宗旨成為戰前日本教育的主軸,該文件由山縣有朋內閣的內閣法制局長官井上毅等人負責起草。1890年11月29日召集第1回帝國議會。1891年,軍事工程師下瀨雅允研製出下瀨火藥,後來被使用在中日甲午戰爭及日俄戰爭中。
甲午戰爭
1894年1月11日至1895年3月29日,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成為中日甲午戰爭的導火線。東學黨起義中,日清按1885年《朝鮮撤兵條約》同時出兵朝鮮半島,起義平息後日本要求繼續駐兵被拒,其後扣留朝鮮高宗李㷩,任命大院君李昰應主理朝鮮國事。1894年7月16日,日本與英國簽署《日英通商航海條約》,條約由日方代表青木周藏與英方代表約翰·伍德霍斯在倫敦簽署。促成條約簽訂的官員,包括日方的陸奧宗光,英方的休·弗雷澤 、約翰·哈林頓·歌賓斯。條約規定由1899年7月17日開始,在日本的英國國民會受到日本法律的限制,而非英國法律與領事法庭。以往根據德川幕府與外國人的相關協定,在條約港居住的外國人,由該人的所屬國家制定的法例管制。該條約的簽訂促成了1902年締結的日英同盟。1893年,化學家長井長義自麻黃鹼合成出甲基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後來被廣泛作軍事用途。
1894年8月1日,中日甲午戰爭爆發[24]。1895年2月,清軍戰敗後,派李鴻章代表清廷在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日本在此條約中獲得了臺灣和澎湖群島的主權以及二億兩白銀的巨額賠款[25]。臺灣住民因不滿《馬關條約》的簽訂,於1895年5月29日爆發乙未戰爭。至1895年11月18日起,經過理蕃政策的執行,台灣原住民各政權亦紛紛因武力的征伐而納入日本殖民地。
1900年6月中國爆發義和團事件,日本派出陸軍第5師團參與了八國聯軍之役。1900年,俄國趁八國聯軍之役,出兵佔據中國東北地區,在清廷與各國議和後,俄國仍然不撤兵。1901年,高峰讓吉首次分離出腎上腺素。1901年4月29日,皇太孫迪宮裕仁親王(昭和天皇)出生。1902年1月30日,日英雙方結成同盟,日英兩國希望藉盟約鉗制俄國和德國在遠東的發展。1904年,長岡半太郎提出了早期的原子行星模型,稱為半太郎模型,建議電子的軌道就像土星環。[26],該模型後來被玻爾模型取代。
日俄戰爭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日本取得決定性勝利,但由於戰爭導致財政惡化,而俄國亦爆發血腥星期日革命事件,兩國要繼續戰爭都很困難。1905年1月日露戰爭期間,夏目漱石的長篇小説《吾輩乃貓也》開始在《子規》雜誌上連載,成為日本文學史上的一部名著。1905年9月5日,日俄兩國在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中介下簽署《朴次茅斯和約》,結束了戰爭。日本戰後取得樺太北緯50度以南的部分[27],這樣的戰爭賠償與日本國民的期望有落差,最終引發1905年9月5日的日比谷縱火事件。日本在《朴次茅斯和約》中取得俄國東清鐵路長春至旅順段的控制權,及後改稱該鐵路為南滿鐵路。1906年,南滿州鐵道設立,旨在壟斷滿州地區的鐵道運輸。
吞併朝鮮
1907年,大韓帝國高宗派遣至海牙的密使任務失敗,事後日本藉事件逼使韓國高宗讓位。1908年,日本無政府主義者引發赤旗事件,與警察發生衝突,最終演變成械鬥事件。
日本在甲午戰爭之後,將原本朝鮮王國的宗主國大清帝國逼退,朝鮮王國也改為大韓帝國,而後成為日本的保護國;日本政治界對韓國問題頗多關注,認為應該要立即性的合併,唯有元老伊藤博文因為國際觀感因素,強力反對。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被韓國刺客安重根暗殺之後,主張「立刻合併派」成為日本主流。雖然韓國出現如李容九、宋秉畯等人為首的「一進會」主張日韓「平等合併」,共同創造新的聯邦政府,但已經無力回天,日本宣佈吞併朝鮮。日韓合併的結果導致大韓帝國(朝鮮王國)的滅亡,朝鮮半島成為日本領土的一部份,朝鮮總督府成為日本在朝鮮的最高統治機關。1910年8月22日大日本帝國基於《日韓合併條約》,將朝鮮併入版圖;此舉象徵朝鮮歷史上長久做為獨立國家地位的中斷,以及朝鮮日據時期的開始。[28]
1910年,化學家鈴木梅太郎從米糠中提取出了抗腳氣病酸,將它命名為硫胺(維生素B1)。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駕崩,其子嘉仁繼位,改元大正,是為大正時代。同年末,因為陸軍倒閣而引起第一次護憲運動(日語:大正デモクラシー),事情導致1913年第三次桂內閣倒閣事件,日本開始出現政黨政治。1914年1月的西門子事件,最終導致執政14個月的第1次山本內閣總辭。
一戰景氣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以協約國成員身份在1914年8月23日向同盟國宣戰。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場軍需激增,日本的經濟從中獲益很多。重工業在日本經濟中的位置也因此大幅提升,當時日本開始出現自江戶時代起的首次貿易順差。
早年,高峰讓吉就提出日本應該建立「國民科學研究所」的構想,這一構想後來得到了資本家澀澤榮一的響應,於1917年由日本政府補助經費,加上民間的捐款,成立了理化學研究所,其原子物理研究促進了日本後來在二戰時期的核武器研製。同年,俄共推翻了克倫斯基的臨時政府,奪取了彼得格勒的政權。
干涉蘇俄
1918年3月蘇維埃俄國與德國單獨議和,簽訂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蘇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此,協約國決定武裝干涉蘇俄革命,俄國白軍得到日本等協約國成員支援推翻布爾什維克政權。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協約國派遣軍隊在西伯利亞東面海岸登陸,直接武裝支援俄國白軍推翻在西伯利亞的布爾什維克政權。事件最後失敗告終,蘇聯共產政府確立。1920年協約國撤出俄國,日本軍隊鑑於1920年2月至3月發生廟街事件後與莫斯科布爾什維克政府交涉不果,一直駐守西伯利亞至1922年,並佔領庫頁島北部,直至1925年與蘇聯建交後才撤出該地。
一戰協約國勝利後,根據在1919年6月28日簽署的《凡爾賽條約》,將德國在山東半島的權益轉交日本,太平洋赤道以北的國際聯盟託管地亦委任日本統治。1922年,日本在其委任統治的南洋群島上設置的南洋廳,行政首府位於帕勞群島的科羅爾島。數學家高木貞治在一戰期間完成了類域論中的高木存在性定理的證明,並於1920年提交到國際數學家大會,導致1920年代類域論古典理論的發展。戰後日本政局出現不穩,權貴與政黨不斷抗爭,發生第二次護憲運動。
大正民主
1925年實行全民普選,由唯一的元老西園寺公望推薦總理大臣,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期。日本為1920年建立之國際聯盟的創始會員國及常任理事國。
1921年,大正天皇因病而由太子裕仁攝政。1923年9月,日本關東大地震[29],死亡人數達十三萬人。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駕崩,皇太子裕仁繼位,是為昭和時代。翌年,臺灣總督府宣布,開始臺灣日治時期極重要的水利工程——嘉南大圳[30],並於1930年竣工[31]。1927年4月,由於日本政府救濟臺灣銀行失敗,陷全國金融於險地,史稱「昭和金融恐慌」[32]。1928年,八木秀次和宇田新太郎兩人發明了引向天線,後來被應用在無線電測向和長距離無線電通信。1930年,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日本未能倖免。在此期間,濱口、犬養和岡田內閣為挽救經濟,主張削減軍費,使軍部和右翼組織不滿,三人亦先後被暗殺[33]。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1932年,日本發動一·二八事變。在1933年3月27日,日本因扶植傀儡國家滿洲國而引發國際危機,於1935年3月27日退出國際聯盟。1935年,湯川秀樹以核作用力的理論基礎預言介子的存在。
軍國體制
政黨政治日漸衰落(例如田中義一主張懲罰殺害張作霖的兇手而被迫下台),內閣總理大臣甚至會被軍人政變刺殺(如五一五事件與二二六事件)或任意廢立(總理大臣意見或政策若與軍部不同調,便會遭到軍方倒閣撤廢,換上親軍部的人馬),二二六事件之後,統制派首腦東條英機等軍人集團漸漸掌握內閣與議會的控制權。1936年2月26日,發生了二二六事件[34],隨後岡田啟介內閣倒台,廣田弘毅組閣,建立以天皇及軍部為本的法西斯體制[35]。廣田弘毅迫於軍方壓力在上台後恢復了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此後軍部的勢力開始擴張。
入侵中國
統制派軍人東條英機掌權後,立刻策動了對外用兵,基於他是陸軍身份調動了東北亞的部隊,對中國開展大規模侵略。此時日本尚處於地區戰爭階段,1937年,武見太郎建造了世界第一台可攜式心電圖儀,並在1939年發明了心向量圖機。1937年7月7日,日軍策動盧溝橋事變,全面入侵中國,引發中日戰爭。
因為日本在對中國的戰爭中持續消耗物資,加上美英荷三國對日實施經濟制裁,為了打破僵局,軍部內分做兩種派系:一派主張趁蘇德戰爭蘇軍主力在歐洲,往滿洲國北部的西伯利亞擴張,另一派則主張南下東南亞。在1941年4月13日日本與蘇聯簽訂蘇日中立條約,日本簽此條約之目的是確保滿洲國北部邊界不會爆發戰爭,影響到南進政策的實行。而在1941年6月22日,德國開始巴巴羅薩行動進攻蘇聯,希特勒隨即邀請日本加入。北進派乘機要求應德國要求出兵西伯利亞背刺蘇聯,日本大本營亦一度動搖,命關東軍在滿洲國佈兵演習準備入侵,史稱關特演。但隨著德軍進攻受阻,加上日本急需資源,大本營便考慮與英美荷開戰的可能性,最終決定向東南亞進發前往掠奪急需的石油資源[36]。
中日戰爭時日軍佔領華東平原,包括首都南京,殺害中國軍民,史稱南京大屠殺[37],估計被殺人數約三十萬人[38][註 3],蔣中正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祇能退守中國西南一帶[39]。但其後戰情僵持不下,令日軍陷入消耗戰;曠日持久,消耗日軍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40]
兵下南洋
《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在1940年9月27日由日本與德國及義大利在柏林簽署。此項協定正式確立了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國同盟關係,並被認為是對美國的警告:要麼保持中立,要麼腹背受敵。條約中,三國同意在未來10年他們會「支持及與對方互相合作……以期實現她們建立與維持新秩序的目標,以期提倡互惠互利與有關人民之福祉」 。三國確認對方的勢力範圍,並承諾「以政經與軍事之力,協助任何仍未參與戰爭而被攻擊的一方」。而條款中的攻擊者不包括蘇聯。條約補充1936年的德日協定和反共產國際協定之不足,並消除德國與日本因1939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而起的嫌隙。後來,匈牙利王國(1940年11月20日)、羅馬尼亞王國、斯洛伐克共和國(1940年11月23日)加入簽署三國同盟正式加入軸心國。保加利亞王國在1941年3月1日加入。
日本1940年9月派軍進駐維琪法國所控制的越南北部,切斷了中國賴以取得同盟國軍火的中越鐵路。1941年4月,日本派遣外交官前往華盛頓特區談判,但談判破裂告終。日本遂於7月2日決定增派部隊至越南。而美國則於7月25日凍結日本在美資產,並8月1日對「所有侵略國」實施石油禁運與經濟制裁,英國與荷蘭亦同時實施對日經濟制裁。對於石油、鋼鐵、工具母機有70%從美國進口的日本來說,這政策極為致命,除非日本將軍隊撤出中南半島,否則日本國內儲存的石油資源將會耗盡。日本不接受此條件,並稱這三國和中國為ABCD包圍網。
戰爭的第一槍在馬來亞打響。日本時間1941年12月8日凌晨00:30,日軍發動馬來亞戰役,首先在馬來半島北端吉蘭丹哥打峇魯海岸開始炮轟岸面登陸作戰,當時距離珍珠港事件發生前還有約48分鐘。這場戰役中,日軍以難以置信的速度攻破英軍防線,使得英軍只能一退再退最終撤退到新加坡,最後以日軍的勝利告終。日軍以少許代價占領了整個馬來半島以及新加坡,遠比大本營預計占領時間還要短上許多,因此該戰役被稱為馬來亞閃擊戰。馬來亞戰役爆發後不足一小時,日軍於東岸時間1941年12月7日,偷襲夏威夷的美軍基地珍珠港,並正式向美國、英國和荷蘭宣戰。珍珠港事件後日本迅速進攻太平洋區內美國、英國、荷蘭的殖民地,包括馬來亞、荷屬東印度、菲律賓、新幾內亞、香港、索羅門群島等地,佔領及扶植多個傀儡政權,大批同盟國士官被日軍俘虜。泰國在日本軍事壓力之下,發出通諜:要麼軍事同盟讓日軍通過泰國、要麼被入侵,加上泰政府獨裁,選擇了和日本同盟,但仍拒絕簽署三國同盟條約,最終加入了軸心國陣營。泰國軍隊參與了緬甸戰役及馬來亞戰役並獲得了大片土地。
這段時間裡,日本勢力向西達至英屬印度、以東至新幾內亞群島,形成「絕對國防圈」,能掩護日本的海上戰略資源運輸。除了對東南亞英美荷殖民地的攻佔外,日本接連佔領太平洋的各個島嶼,由於美國太平洋艦隊在珍珠港中被摧毀,無法援助其戰區,且日軍大規模進攻,島嶼紛紛被日軍所佔領。日軍在各島上修築各個不同的防禦工事和機場,使得日本的「絕對國防圈」範圍不斷擴增,但兵力大量分散。此外日軍還有試過對澳洲的達爾文展開空襲,並在澳洲的東部海域攻擊沿岸與來往的商船,但在空襲與攻擊沿岸後未即時登陸,且在不久後盟軍開始反攻,失去進攻澳洲的機會。在海上,日本海軍局部巡弋陸續消滅盟國海軍,其中最大的戰果是在印度洋空襲中將英國皇家海軍徹底逐出太平洋。日本海軍攻擊美國西海岸。
戰局轉折
1942年5月4日,珊瑚海海戰爆發,是太平洋戰爭中的一場重要戰役。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使用航空母艦的海戰,為一個月後的中途島海戰拉開了序幕。日本在1942年4月18日的杜立特空襲後,為了防範美軍持續由側翼直接攻擊日本本土,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便積極策劃對中途島的攻佔作戰計畫,原本預計所有參與偷襲珍珠港的南雲艦隊的六艘航空母艦要全部參戰,為日軍攻擊中途島時提供空中支援以及隨時殲滅出現的美軍機動部隊,但由於日軍在新幾內亞地區發動FS作戰而引發珊瑚海海戰,讓六艘航空母艦中的兩艘「翔鶴」與「瑞鶴」航空母艦無法參戰,使南雲艦隊減損33%的空中兵力,但日軍仍按照既定計畫,於1942年5月28日發動中途島作戰計畫。
由於日方的密碼被美軍破譯成功,美軍在日軍進攻中途島前就已作好準備,除了強化中途島本身的防禦力量外,尼米茲也要求剛由珊瑚海海戰回到珍珠港的「企業號」以及「大黃蜂號」航空母艦由斯普魯恩斯少將領軍,駛往中途島東北海域埋伏,同時也令在珊瑚海海戰中受重傷,當時在珍珠港大修中的「約克鎮號」航空母艦執行緊急修理,於3日後組成另一支特混編隊,由法蘭克·傑克·弗萊徹少將領軍,駛向中途島東北海域與斯普魯恩斯的艦隊會合。
1942年6月4日晨南雲部隊開始空襲中途島,然而因為南雲艦隊發生一連串的戰術判斷失誤(其中包含偵察機未搜尋到美艦隊,中途島攻擊部隊返航以及中途島陸基航空部隊攻擊等),讓埋伏在東北海域的美軍特混編隊有機可趁,首先對日艦隊發動攻擊,讓南雲艦隊中的「赤城」、「加賀」和「蒼龍」號航空母艦被美軍俯衝轟炸機的炸彈擊中起火,並於當晚陸續沉沒。而「飛龍」號的航空機隊隨後對美軍艦隊發動反擊,也讓美軍的「約克鎮號」航空母艦受到重創,後來日軍伊-168號潛艦發現了約克鎮號,隨即發射魚雷擊沉約克鎮號。而發動攻擊的「飛龍」號航空母艦也被美軍攻擊後沉入大海。
在南雲艦隊損失4艘航空母艦後,由於空中攻擊力量完全喪失,山本大將不得不向全軍宣布撤消戰役計畫並開始撤退,此戰役以美軍勝利而告終,也因為日軍損失過於巨大(四艘航空母艦、200架以上的艦載機以及訓練有素的飛行員),讓日軍在短期內無法再發動大型的戰役,美軍得以獲得寶貴的喘息時間,故中途島戰役在太平洋戰爭中具有極重要的地位,也是整個太平洋戰爭的轉捩點。[41]
1938年以來,日軍以「掃蕩」、「三光作戰」,試圖穩定中國的日佔區,但仍無法扭轉整體局勢。
最終降服
戰爭後期,美國海軍陸戰隊接連攻下硫磺島和沖繩島,美軍B-29轟炸機隨即密集轟炸日本本土,許多城市遇襲,市民傷亡慘重、工業設施盡毀,並重創日本的飛機工廠和機場[42]。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依次在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兩枚原子彈,即廣島與長崎原子彈爆炸;同時蘇聯亦於8月8日對日本宣戰,佔領滿洲及朝鮮半島北部。8月15日,裕仁天皇以電台廣播宣佈向同盟國投降,時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鈴木貫太郎也在同日下午宣布內閣總辭。9月2日,日本政府簽署《降伏文書》,接受波茨坦宣言,正式投降,並將領土範圍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以及其他指定島嶼[43]。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44],大日本帝國實質性滅亡,但日本政府直到1947年《和平憲法》頒布後才放棄大日本帝國的稱號,改稱日本國。日本於明治維新後所佔領,位於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領土,在戰後則被中華民國和東南亞各國分別收回,琉球群島和硫磺島亦由美國軍事占領,其後,美國陸續將這些地區歸還日本,但美國並未歸還原屬日本的北馬里亞納群島,而北方四島則被蘇聯和繼承國俄羅斯聯邦占領至今。
在戰爭結束後,同盟國也對大日本帝國的戰爭罪行開展了清算,包括在戰爭期間擔任首相的廣田弘毅、平沼騏一郎、東條英機、小磯國昭等均被逮捕,前首相近衛文麿也因被列在戰犯名單上而選擇自殺以逃避審判。經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理後,東條英機、松井石根、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賢二、廣田弘毅、木村兵太郎、武藤章等七名戰犯被判處絞刑,並在1948年12月23日執行。其餘戰犯均被判處相應徒刑。
住民
在日本,根據大日本帝國憲法,擁有大日本帝國國籍的人被稱為日本人、日本國民、日本臣民。《國籍法》(明治32年法律第66號)規定了國籍要求。根據屬於以下哪一類,有時在法律制度下受到不同的對待。
國民
- 1.內地人
- 內地人是適用《戶籍法》(明治31年法律第12號)的公民。幾乎相當於現在的日本人口。內地人分為華族、士族、平民。貴族有特殊地位,如有資格成為貴族院議員(3年),1914年(大正3年)族籍記載被廢除。戰後隨著1947年戶籍法的修訂,這些區別完全消失了。
- 2.樺太人
- 樺太人是庫頁島的原住民,在樺太施行法令(明治40年法律第25號)等法律中被稱為土人。他們也被稱為樺太土人。有種說法認為薩哈林人沒有大日本帝國國籍(百瀬後掲書),但當時的憲法文本卻說他們有日本帝國國籍(美濃部後掲書)。樺太人中近80%是阿伊努人,其餘還有尼夫赫人,鄂羅克人等原住民族。1932年,樺太人成為內地人(昭和7年勒令第373號),1943年樺太編入內地,實際上也成為內地人(昭和18年法律第35號)。
- 3.台灣人
- 台灣人為台灣原居民,也被稱為本島人。1895年割讓後成為大日本帝國國民,雖然不受《戶籍法》的適用,但有公民身分。本島人90%為漢族,10%為高砂族。戰後,在行政上,因1952年的舊金山條約生效而被視為失去日本國籍,但司法判例表明,因《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生效而失去日本國籍(前大日本帝國國籍),為平和條約國籍離脫者。
- 4.朝鮮人
- 朝鮮人為朝鮮半島原居民,在1910年日韓合併後,也成為大日本帝國國民。雖然不受《戶籍法》的適用,但有公民身分。在朝鮮人中,前大韓帝國的皇族僅限於王族,部分在合併朝鮮有功者則僅限於朝鮮貴族。1947年,根據外國人登錄令,朝鮮籍被納入外國人,後於1952年的舊金山條約生效而正式失去日本國籍(前大日本帝國國籍),為平和條約國籍離脫者。
根據法令規定,依《台灣戶籍令》(明治38年)、《民籍法》(1909年,大韓帝國)及後《朝鮮戶籍令》(大正12年),屬於台灣戶籍或朝鮮戶籍的稱為「帝國臣民」。內地人為「戶籍法適用者」(戶籍法ノ適用ヲ受クル者),而除內地人以外的日本國民統稱為「戶籍法不適用者」(戶籍法ノ適用ヲ受ケザル者)。此外,在官方文件中,也被標記為「內地人」、「台灣人」、「朝鮮人」[45]。
國民以外
未被正式承認為領土的統治區域居民不被賦予大日本帝國國民身份,也不被視為公民。 由國際聯盟賦予委任統治的南洋群島的居民被稱為島民,沒有大日本國籍。大多數島民是卡納卡人,及查莫羅人。
政治
憲法及政府
1883年,伊藤博文授意井上毅著手憲法草案的起草,並設立憲法取調局,次年改稱制度取調局,正式開始了制定憲法、設立國會的進程。1885年,隨著太政官制的廢止和內閣制度的創立,伊藤博文被任命為首任內閣總理大臣(首相),取代太政大臣三條實美成為明治政府的首腦。井上毅於1887年5月初步完成了憲法草案初稿。以該初稿為基礎,伊藤博文、井上、伊東巳代治、金子堅太郎等人聚集在位於夏島(神奈川縣橫須賀市)的伊藤別墅中,進行再次修改,寫成了「夏島草案」。此後,在夏島草案的基礎上再做修改,於1888年4月基本完成了定稿。隨後不久,伊藤博文設置樞密院,並自任議長,對憲法草案進行了審議。審議過程持續到1889年1月方告終結。1889年2月11日,《大日本帝國憲法》正式向全體國民公布。憲法通過明治天皇向內閣總理大臣黑田清隆親手遞交的方式發布,即「欽定憲法」。同時制定的法典還有作為皇室家族法的皇室典範、議院法、貴族院令、眾議院議員選舉法、會計法等重要法令。大日本帝國憲法在第一屆帝國議會召開當天的1890年11月29日施行。
1885年12月22日,第一代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基於內閣職權組成第一任內閣。四年後大日本帝國憲法頒布後,第五十五條規定國務大臣輔弼天皇。而憲法內文並沒有「內閣總理大臣」及「內閣」名詞。內閣當時依據內閣官制之法律運作,「內閣總理大臣為(國務大臣)同輩中之首席」,實際上職權並不明確,內閣總理並沒有閣臣的任免權,由於任免權在天皇手上,所以當內閣意見不一時只能總辭。內閣總理大臣的任命,由天皇向總理大臣「大命降下」授命組閣。明治後期至昭和中期,總理大臣的人選由曾當過總理,被稱為「元老」、「重臣」向天皇推薦。大正後期至昭和初期的政黨內閣時代,是基於「憲政之常道」,由眾議院的政黨構成而任免政黨黨魁組閣(例如政友會為最大黨,則任命其組閣。當政友會下台後,則任免另一個大黨憲政會組閣,由大黨輪流執政。)陸軍大臣及海軍大臣在大部份時間採用「現役武官制」,必須由現役武官出任,人選必須由陸軍及海軍推薦。而兩大臣亦有直接向天皇上奏的權利。所以兩大臣如果直接向天皇辭職,而所屬軍部拒絕推薦後繼者則內閣倒台。而且軍令方面屬於天皇的統帥權,所以一般文人內閣較難干預軍事政策。
1888年為了審議憲法草案,根據樞密院官制創設了樞密院。在1889年公布的大日本帝國憲法中,也明確規定其為天皇的最高諮詢機關。首任議長為伊藤博文。長期以來,樞密院是掌控日本國家大政方針的顯要部門,但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國內政黨勢力衰退,軍部逐漸強硬,樞密院的影響力也日漸式微,最後隨著《日本國憲法》的施行,於1947年結束了其歷史使命。樞密院設議長1名、副議長1名、顧問官24-28名。任命資格為40歲以上、國家元勛的人物。另外,各國務大臣都自然成為顧問官,可以參加表決。在東京的成年親王也可以參加會議。樞密院建築位於東京都皇居內,建於1921年,二戰後供皇宮警察使用至今。
大日本帝國的最高立法機關是帝國議會,是日本國會從1890年發布《大日本帝國憲法》到1947年發布《日本國憲法》期間的正式名稱。帝國議會的歷史從1890年11月29日的第1回議會開始,直至1947年3月31日的第92回帝國議會。1890年11月29日,第1屆眾議院、貴族院開議。直至1947年3月31日,第92屆眾議院解散、貴族院停會。帝國議會由眾議院和貴族院構成,眾議院議員由國民選出,貴族院議員則由不經選舉的皇族、華族、勅任議員構成。貴族院不解散,所以多數議員是終身任期。兩院權限對等,但是眾議院擁有預算先議權。
日本二戰時主導政府的大政翼贊會,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個政治團體,於1940年10月12日宣告成立,1945年6月13日解散。其以推動政治權力集中的「新體制運動」作為主要目標,將既有的政黨解散成一個全國性的政治組織,以一黨專政的模式統治日本。由於當時任何形式的結社自由均被管制,大政翼贊會因而自稱是一種為了公共目的而成立的「公事結社」。雖然自身認為是一個超越黨派的組織,但戰後被廣泛被認為是與同時代之納粹黨、法西斯黨相似的獨裁政黨,較不同之處是大政翼贊會採取多數決,與上述政黨多為個人獨裁相異。除了位於首都東京的中央本部外,在全國各地設有道府縣支部、大都市支部、市區町村支部、町內會、部落會等分支機構。大政翼贊會成立後,曾與許多功能類似的團體合併、也成立許多外圍團體,例如1942年5月26日成立的「日本文學報國會」、1942年12月23日成立的「大日本言論報國會」等。在當時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情勢下,以大政翼贊會為中心、對軍部的方針給予支持的政治體制,被稱為「翼贊體制」,無論是政府運作、公共政策、產業發展、文化教育等各種國政事務,均在這種體系下被大政翼贊會及其外圍團體緊密掌握。1945年3月30日,其旗下肩負議會政黨職責的翼贊政治會改組為「大日本政治會」,大政翼贊會本身則在同年6月被解散併入因應本土決戰而成立的「國民義勇隊」。
意識形態
明治中期以前的日本,出現以興亞會為代表的「興亞論」,其內容包括新日本的現代化、國家協同合作、國家合併、構築新秩序等。日本教育家福澤諭吉在其著作《脫亞論》中,認為日本、中國之間如同近鄰。而日本已經成功現代化,但中國仍然是落後地方,所以福澤認為應該想方法改善中國,不然落後的中國將會牽連日本,使日本也受到損害。為了日本的福址,日本應該不惜強佔落後的中國、朝鮮,幫助其建設。而且事實上,福澤甚至還通過出資購買武器來資助過當時朝鮮的政變。這種意識形態成為日本發動大東亞戰爭的根源。最初亞洲主義主張日本和大陸國家建立平等的合作關係,但是後來亞洲主義得到修正,一改過往建立平等關係的主張,提倡日本成為亞洲國家發展的導師,日本應當參與東亞的政局,積極左右大陸國家的發展。根據昭和研究會的「東亞協同體論」,二戰時成為構築「大東亞共榮圈」的根基。
日本法西斯主義是指日本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政治意識形態,現代學者一般將這理解為軍國主義。戰前日本軍部(陸軍省)興起法西斯主義,陸軍省與海軍省聯合黑龍會之激烈奪權鬥爭,終於爆發1936年二二六軍事政變;海軍省及黑龍會政軍界聞人數人遇害,事後皇道派被整肅,統制派領袖東條英機控制的陸軍省自此徹底掌握軍部及內閣政權,日本軍國體制確立。日本的東方會是當時國內法西斯主義運動的典範。該會由中野正剛創建,主張將天皇變成純粹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其政黨在1937年選舉獲得2.1%的選票。東方會後來遭到取締,中野正剛受到軟禁,他在軟禁時剖腹自殺。雖然在日本法西斯主義運動沒有形成決定性的政治力量,但已經對二戰期間日本軍部的思想影響深遠。
1938年11月3日,大日本帝國總理大臣近衛文麿發表「第二次近衛聲明」,號召建立「大東亞新秩序」,欲樹立「日滿中三國相互提攜,建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互助連環的關係」,以大日本帝國、東亞及東南亞「共存共榮的新秩序」為目標。1940年7月26日,第2次近衛內閣制定《基本國策綱要》(基本国策要綱),將繼續擴大戰爭,建立「大東亞新秩序」為基本政策;「八紘一宇」被寫入基本國策綱要,成為戰爭的方針。1940年8月,近衛文麿首度明確提出「大東亞共榮圈」的名稱,及指明大日本帝國(包括其傀儡政權滿洲國)、中華民國、法屬中南半島、荷屬東印度、英屬印度、英屬馬來亞(包括新加坡)、英屬香港、英屬婆羅洲地區(包括砂撈越與汶萊)及新幾內亞、澳洲、紐西蘭等大洋洲地區與蘇聯西伯利亞東部為大東亞之範圍。大東亞共榮圈中,日本本國與滿洲國、中華民國汪精衛政府(汪精衛政權)為經濟共同體。東南亞作為資源供給地區。南太平洋為國防圈。為實現大東亞共榮圈,1942年日本內閣設立大東亞省,並於1943年11月5日由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東條英機與滿洲國(代表:國務總理大臣張景惠)、中華民國汪精衛政府(代表:行政院長汪精衛)、泰國(王子汪歪搭雅昆·瓦拉汪;唯一實質獨立的參與國)、菲律賓自治邦(總統勞威爾)、緬甸國(總理巴莫)、自由印度臨時政府(首席代表錢德拉·鮑斯)等共同召開大東亞會議,並在會後發表《大東亞共同宣言》揭暨其目標。
在1920年代,匈牙利民族主義者提出建立圖蘭社會,成立大圖蘭國,跨越匈牙利至日本的東北亞地區,是為圖蘭主義。圖蘭主義頗其納粹東方主義,以及泛突厥主義的色彩,以統一阿姆河以北的圖蘭雅利安民族為目標。同時期土耳其正在推行世俗化,擺脫阿拉伯伊斯蘭勢力的控制,在急於尋求新思想的大環境下,民族主義也在土耳其萌芽。土耳其民族主義者齊亞·喬加勒甫宣稱土耳其人版圖由阿爾泰山至博斯普魯斯海峽,並指土耳其人、土庫曼人、韃靼人、馬札兒人、芬蘭人、蒙古人、滿洲人、朝鮮人和日本人也是圖蘭人的一分子。圖蘭主義於戰前在東歐民族主義者中興起,至於二戰時期的日本擴張策略有否受圖蘭主義影響,則眾説紛紜。
殖民地事務
日本派往其殖民地的總督擁有行政權、立法權和兵權,掌握著殖民地所有的管治資源,並且很多時是獨立於日本內閣自主運作,只對天皇負責。
臺灣總督府成立之初,設民政、陸軍、海軍三局。民政局下置內務、殖產、財務、學務四部。此外,乙未戰爭期間曾短暫命高島鞆之助為臺灣副總督,高島也是為期五十年之臺灣日治時期內的唯一副總督。1896年,陸海軍兩局合併為軍務局。民政局則在原本組織下增設總務、法務、通信共七局。之後在1898年、1901年皆曾修訂總督府官制,最後在1919年的最後一次修訂中,民政部(原民政局)被廢除,軍事部份也改由直屬日本內閣的台灣軍司令官負責。一般而言,台灣總督府的行政組織分為直屬部局、所轄官署與地方行政三大部門。不管1896年發布的《六三法》及後來1906年《三一法》或1921年《法三號》,臺灣日治時期的地方政體皆採委任立法制度,總督府為當然之中央機關。而一般政策形成過程,通常是由總督府的技術官僚制定法律政策後,即授權臺灣總督以「總督府令」命總督府各級單位、所轄官署或地方政府執行政策。也因此,總督府轄下機關、尤其是地方行政機關的政策實行深具人治色彩,所有行政官員皆只以執行法律及管理行政為主要事務,各級地方行政機關缺乏自主。另外,地方行政基層以警察為中心,除了維護治安外,舉凡政治思想、結婚生子、戶口管理,還有鴉片管理、公共衛生、徵收稅金、物資分配、地政調查等,均是警察的事務。
科研及學術成果
- 1885年,化學家長井長義從一種麻黃屬植物中分離出麻黃鹼。麻黃鹼的天然形式麻黃在漢代醫書已有其紀錄,但直到1885年才被長井長義分離出,長井長義認為它是植物的活性成分。[46]
- 1885年,海軍軍醫高木兼寬在醫學期刊《成醫會月報》英文版上發表論文《腳氣病原因與預防》,正式向學界公布了他關於腳氣病的「食物致病說」以及大日本帝國海軍防治腳氣病的實驗成果。
- 1889年,醫學家北里柴三郎與德國醫學家埃米爾·阿道夫·馮·貝林完成世界上首次破傷風菌培殖。
- 1890年,高峰讓吉分離出一種酵素,名為「高峰澱粉酶」。
- 1890年,北里柴三郎在世界上首次提出「血清療法」,開發出對紫藤毒素和破傷風毒素的抗血清。
- 1891年,軍事工程師下瀨雅允研製出下瀨火藥,其後在中日甲午戰爭及日俄戰爭中大放異彩。[47][48]
- 1893年,長井長義自麻黃鹼合成出甲基苯丙胺(冰毒)。[49]
- 1894年,北里柴三郎與亞歷山大·耶魯山同時發現了作為感染症的腺鼠疫的病原菌。[50][51][52][53][54]
- 1894年,植物學家平瀬作五郎辨別出銀杏屬的精子。[55]
- 1897年,細菌學家志賀潔發現一種腸桿菌,命名為「志賀桿菌」,並於1898年發表論文。[56][57]
- 1899年,大森房吉設計了水平地震紀錄擺,也就是大森式地震儀,經過位於史特拉斯堡的 J&A 博世公司小幅修改後,成為「博世-大森式地震儀」。[58]這種地震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都是世界各地地震觀測網的主要儀器。[59]
- 1900年,高峰讓吉和上中啟三利用牛的腎上腺素進行減壓蒸餾,在分解出各種不同的成分後,終於成功地析取出荷爾蒙最初步的結晶精粹,並將此精粹命名為「腎上腺素」。[60][61]
- 1902年,長井長義自毛魚藤分離出魚藤酮,長井長義以該植物的日語名稱「魚藤」來命名該物質。
- 1902年,木村榮從世界緯度觀測資料中發現公共的緯度非極變化項,即「Z項」(後來被命名為「木村項」)。
- 1904年,病理學者桂田富士郎發現一種寄生蟲,命名為「日本血吸蟲」。[62][63][64]
- 1904年,長岡半太郎提出了早期的原子行星模型,稱為半太郎模型,建議電子的軌道就像土星環。該模型後來被玻爾模型取代。[65]:22-23
- 1905年,病理學者田原淳發現了「房室結」,並揭示了心臟傳導系統的存在。[66]
- 1908年,池田菊苗發現並命名鮮味,隨之取得穀氨酸鈉(味精)製造技術的專利。
- 1909年,化學家小川正孝發現元素43(鎝),但沒有把它分離出,然而他成功分離出元素75(錸)。[67]
- 1909年,長岡半太郎發表了一篇關於螺線管電感的論文,並提出了長岡係數[68]。
- 1909年,秦佐八郎與德國學者保羅·埃爾利希共同發明治療梅毒的特效藥灑爾佛散(又稱砷凡納明)。
- 1910年,化學家鈴木梅太郎從米糠中提取出了抗腳氣病酸,將它命名為硫胺(維生素B1)。[69]
- 1910年至1912年,探險家白瀨矗帶領探險隊前往南極洲並做科學考察,命名了開南灣、大隈灣以及大和雪原。
- 1912年,醫學家橋本策通過德國的出版物第一次描述了患有淋巴性甲狀腺腫的病人的甲狀腺被淋巴球強烈浸潤的症狀,後來該症被稱為「橋本氏甲狀腺炎」。[70][71]
- 1913年,細菌學家野口英世證實了一名進行性癱瘓患者的大腦中存在梅毒螺旋體,證明了螺旋體是造成這種疾病的原因,並且陸續發表了小兒麻痺的特定病原體及狂犬病的特定病原體等成果。[72][73]
- 1914年至1915年,稻田龍吉和井戶泰等發現外耳氏病的病原體,並完成血清療法的研究。
- 1915年,物理學家石原純獨立發展出為具有多個自由度的系統制定的量化規則,為舊量子論作出貢獻。[74]
- 1915年,病理學家山極勝三郎與市川厚一完成世界首次誘發人工癌症(皮膚癌)。[75]
- 1917年,數學家掛谷宗一首次對於凸集提出掛谷轉針問題。[76][77]
- 1917年,冶金學家本多光太郎發明出一種鈷鋼,並將這種鈷鋼命名為「吉左衛門鋼」,其強度超過了當時所有的鋼種,引起了科學界和經濟界的廣泛注意。[78][79]
- 1918年,地球科學家矢部長克提出糸魚川靜岡構造線,認為日本列島早在100萬年以前的冰河期就與亞歐大陸分離。
- 1918年,平山清次提出小行星族的概念。
- 1919年,緒方章把長井長義合成出的甲基苯丙胺以晶體形式合成。[80]
- 1920年,數學家高木貞治把他在一戰期間完成了的類域論中的高木存在性定理的證明提交到國際數學家大會,導致類域論古典理論的發展。[81]
- 1920年,二代目島津源蔵發明了「易反應性鉛粉生產方法」,該方法將鉛塊放入圓柱體中,並在吹氣的同時旋轉以產生二氧化鉛(Pb2O),這種過氧化鉛粉末被製成防銹劑。這項發明在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等地獲得了專利。
- 1921年,氣象學家藤原咲平提出藤原效應(又稱雙颱風效應),主要解釋當兩個熱帶氣旋同時形成並互相靠近時所產生的交互作用。
- 1922年,大日本帝國海軍「鳳翔」號航空母艦竣工服役,這是全球第一艘專門設計建造的標準航空母艦。
- 1924年,工業家豐田佐吉製造出一款高速全自動織布機—豐田自動織機G式。這款織機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無論在質量和產量上都有戲劇性的改進。[82][83]
- 1925年,矢部長克將日本新生代劃分為秋津系、高千穗系、瑞穗系、敷島系4系。
- 1926年,氣象學家大石和三郎發現高速氣流。
- 1926年,高柳健次郎成功製造出世界第一部全電子電視,利用顯像管在銀屏上放映出了片假名「イ」。這要比美國發明家費羅·法恩斯沃斯製造出他的版本早了幾個月。[84]
- 1926年,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植物病理科技手黑澤英一發現赤黴菌是水稻徒長病的病原菌,為吉貝素的發現埋下伏筆。
- 1928年,核物理學家菊池正士進入理化學研究所開始電子束衍射方面的研究,並在世界上首次觀察到雲母薄膜的完整電子衍射花樣,首次提出並解釋了「菊池線」現象。[85]
- 1928年,八木秀次和宇田新太郎兩人發明了一種定向天線,被稱為「八木-宇田天線」,後來被應用在無線電測向和長距離無線電通信。[86][87]
- 1928年,仁科芳雄在與奧斯卡·克萊因共同發表康普頓散射研究論文,並提出克萊茵-仁科方程式。[88]
- 1929年,長井長義合成與結構地闡明麻黃鹼。[46]
- 1929年,理論物理學家長岡半太郎首次觀察到流星與無線電傳播之間相互作用,即流星餘跡通信。[89]
- 1931年,冶金學家三島徳七發明出一種合金,名為「MK磁石鋼」。[90][91]
- 1931年,吳建發現脊髓副交感神經。
- 1932年,古賀逸策發明了「R1切割型晶體單元」,其溫度係數比傳統型晶體單元小得多。[92]
- 1934年,大日本帝國陸軍「神州丸」竣工服役。這是全世界第一艘專門設計為登陸艇母艦的船隻,也是所有現代兩棲攻擊艦的鼻祖。
- 1934年至1936年,日本電氣工程師中島昭在一系列論文中介紹了「開關電路理論」,結果表明,他獨立發現的二值邏輯代數可以描述開關電路的操作,是一項電子工程的發現。[93][94][95][96]
- 1935年,湯川秀樹以核作用力的理論基礎預言介子的存在。[97]
- 1937年,武見太郎建造了世界第一台可攜式心電圖儀。[98]
- 1939年,武見太郎發明心向量圖機。[98]
- 1939年,化學家櫻田一郎、李升基,和大日本帝國紡織(現為尤尼吉可公司)的川上博合作發明出維尼綸,是化學纖維工業的突破。維尼綸是繼尼龍之後世界第二種人工纖維,最初命名為「合成一號」,1948年才改名為「維尼綸」。[99][100]
- 1940年,數學家伊藤清發表了《論緊群上的概率分佈》,這是該門學科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軍事
軍事參謀與軍國體制
明治時代設立兵部省,負責管轄國家的防衛和治安維持的機関。因王政復古,征夷大將軍被廢除,日本朝廷其他的省決定恢復原有的權威。
1871年(明治4年)7月,兵部省設立了陸軍參謀局。應薩摩閥以及長州閥的要求,次年2月,根據太政官公告,兵部省廢除,拆分為海軍省和陸軍省[101],陸軍參謀局改為陸軍省參謀局。1873年4月1日,陸軍省參謀局改稱第六局[102],1874年2月22日又改回原狀[103]。1875年6月18日改為陸軍省直屬機構[104]。
1878年12月,陸軍省獨立出分管軍令權的參謀本部[105]。1886年3月,參謀本部內分設海軍部和陸軍部,分別掌管海軍和陸軍的軍令。1888年,海軍部和陸軍部分別改為海軍軍令部和陸軍參謀本部,而陸海軍全軍參謀長稱為「參軍」。1889年,陸軍參謀本部長改稱「參謀總長」,設置海軍參謀部負責海軍軍令。1893年5月制定的海軍軍令部條例(敕令第37號)規定,陸海軍的軍令部門(陸軍的參謀本部和海軍的軍令部)在和平時期是對等的;而根據同年制定的戰時大本營條例(敕令第52號),戰時,海軍軍令權屬於作為幕僚長的陸軍參謀總長[106]。1903年12月,根據修改後的戰時大本營條例(敕令第293號),在戰爭時期,陸海軍的軍令部門也保持對等的地位[107]。
1903年以勅令第294號為基礎設立的軍事參議院,是大日本帝國軍中回復天皇重要軍務諮詢的國家機關。當天皇要進行軍事諮詢時,軍事參議院會召開參議會並將意見上奏給天皇,但不允許軍官獨自上奏。當有海陸軍不相互干涉的軍務時,可只由陸軍或海軍的參議官進入參議會。軍事參議院由議長、軍事參議官、幹事長,和幹事組成。議長由軍事參議官中一般由軍事元老擔任,當發生緊急事件時議長可以繞過議院回應天皇諮詢。軍事參議官主要是元帥、陸軍大臣、海軍大臣、參謀總長、軍令部總長及特別的親任官陸海軍將官,親任官作為軍事參議官副官只由佐尉官1人擔任。幹事長由侍從武官長或其他將官擔任,負責整理軍事參議會的庶務。幹事由侍從武官中的陸海軍佐官各一人擔任,負責輔助幹事長的職務。另外在必要的場合中,擔任要職的將官可以作為臨時參議官參加參議會。但是,參議會結束後將會解任臨時參議官。雖然《大日本帝國憲法》列明天皇掌握統帥權,並賦予軍令長官「帷幄上奏權」,即凡有關軍令事項,可以不經過內閣直接上奏天皇。然而,近代日本實行廷政分離,天皇不親政,即使在御前會議上裁決爭端,也是只聽不答,所以即使陸海軍名義上直轄於天皇,實際上是一個獨立勢力。
1921年三名日本軍部軍官永田鐵山、小煙敏四郎、岡村寧次參與了在德國萊茵河畔的巴登溫泉聚會,達成了巴登巴登密約,承諾將加強日德之間的邦交,聚會的第二天,東條英機亦剛從柏林趕到。軍部也演變成一法西斯團體。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日本國內經濟困難,軍部開始猛烈評擊政黨政治,並製造了一連串的暗殺及政變事件。陸軍省與海軍省聯合黑龍會之激烈奪權鬥爭,終於爆發1936年「二二六」東京軍事政變,海軍省及黑龍會政軍界聞人數人遇害,事後皇道派被整肅,統制派領袖東條英機控制的陸軍省自此徹底掌握軍部及內閣政權。1936年(昭和11年)發生二二六事件之際、當時的軍事參議官之中的野中四郎大尉等同情反亂軍,以結束當前事態為目舉行了由軍事參議官參加的非正式會議。之後又陸軍大臣發表告示(昭和11年2月26日)。1936年的軍事政變後,由軍部所扶植的傀儡廣田弘毅內閣掌政,國家的決策權便從屬於軍部。廣田弘毅按軍部的意思改組國家機構,規定內閣中的陸海軍大臣必須由中將以上的現役軍人擔任,使內閣成為軍部的傀儡。廣田內閣全面改組政府後,結束了「二重政府」的局面,確立了日本軍國體制,即是軍事獨裁的政治體制。
戰時大本營
甲午戰爭到太平洋戰爭期間大日本帝國陸海軍的最高統帥機關是大本營,能夠以大本營命令形式發布天皇敕命,是直屬於天皇的最高司令部。大本營最初為臨時性質,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期間都臨時設置了大本營,戰爭結束後即告解散。侵華戰爭爆發後設置的大本營一直存在到太平洋戰爭結束。
1893年(明治26年)5月19日,明治天皇頒布了《戰時大本營條例》(敕令第52號);甲午戰爭爆發後的1894年6月5日,首次設置了大本營。根據1893年制定的《海軍軍令部條例》(敕令第37號),陸海軍的軍令部門在和平時期是對等的。而戰時大本營條例規定,戰時海軍軍令屬於作為幕僚長的陸軍參謀總長[108]。同年9月15日,天皇和大本營都移到廣島,稱為「廣島大本營」[109]。1896年4月1日,大本營奉詔解散。1903年,《戰時大本營條例》做了修改(敕令第293號):在戰爭時期,海軍軍令部長和陸軍的參謀總長都被視為幕僚長,陸海軍的軍令部門在戰時也保持對等地位[110]。日俄戰爭期間,大本營設置於1904年2月11日,解散於1905年12月20日。日中戰爭爆發初期,由於日中兩國都沒有正式向對方宣戰[111],於是在1937年(昭和12年)11月18日,根據敕令第658號廢止大本營只能在戰時設置的規定,另頒大本營令(昭和12年軍令第1號)規定大本營在發生事變時也可以設置。11月20日,隨即依新令設置了大本營,這次設置的大本營一直存在到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的1945年9月13日。太平洋戰爭末期,曾經計劃將大本營轉移到長野市松代町的地下掩體中,稱為「松代大本營」;但工作尚未完成,戰爭就結束了[112]。
大本營下轄的機構大部分是參謀本部(陸軍)和軍令部(海軍)的機構。大本營會議由天皇、參謀總長和次長、軍令部總長和次長、參謀本部第1部長(負責作戰事務)和作戰課長、軍令部第1部長和作戰課長組成;陸軍大臣和海軍大臣列席會議,但沒有發言權。大本營中不包含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外務大臣等政府文官(小磯內閣時期,總理大臣曾例外地成為大本營的成員)。大本營政府聯絡會議負責在大本營和政府之間協調。
陸軍
明治時代所設立的省廳之一。負責管轄國家的防衛和治安維持的機関。功能相當於現在的防衛省。因王政復古,征夷大將軍被廢除,日本朝廷其他的省決定恢復原有的權威。兵部省廢除之後,應薩摩閥以及長州閥的要求,成立陸軍省和海軍省。
1872年(明治5年)2月,陸軍省從兵部省獨立出來,與海軍省一同被單獨設置。
總軍是日本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部隊的最高編制,總司令官為陸軍大將,下轄數個方面軍。在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日本陸軍計有中國派遣軍、關東軍、南方軍、第一總軍、第二總軍、航空總軍等6個總軍。
1939年以前,日本陸軍的最高編制為軍,下轄數個師團,但中日戰爭開戰後,日軍大幅徵召兵員,擴建陸軍,方於軍之上再設立方面軍及總軍的編制。1939年9月12日,日本陸軍省為因應中日戰爭的需要,將華中方面軍與華北方面軍合併,首先於中國南京設立了第一支總軍「中國派遣軍」,首任總司令官為西尾壽造大將。1941年11月6日,日本於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前一個月,另編成「南方軍」,以利進軍南洋群島,首任總司令官為寺內壽一大將。1942年10月1日,德蘇開戰,日本又將駐紮於新京的「關東軍」升格為總軍(總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將),以作為日蘇之間戰爭之準備。1944年後,日本在戰爭中節節敗退,軍方開始有人喊出「本土決戰」的口號,1945年4月7日,日本將原本防衛總司令部改制為「第一總軍」(總司令官杉山元大將,駐地東京)、「第二總軍」(總司令官畑俊六元帥,駐地廣島,在8月6日原子彈攻擊中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及航空總軍(總司令官河邊正三大將,駐地東京)。戰後,除第一總軍改制為復員司令部,專門負責部隊復員工作外,其餘總軍均遭裁撤。
方面軍是大日本帝國陸軍的軍事單位之一。中日戰爭開戰之前有朝鮮軍、台灣軍、関東軍、中國派遣軍等4軍存在,並沒有設立稱之為方面軍的單位。隨著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盧溝橋事件的爆發,8月31日中國派遣軍改組為第1軍,在華北西部的作戰地域也組建並部署了第2軍,與其他部隊統和編組而成的華北方面軍是大日本帝國陸軍最初的方面軍。之後於同年11月7日設立華中方面軍,1940年(昭和15年)2月9日設立華南方面軍,太平洋戰爭開戰以前撤編,太平洋戰爭開戰時稱為方面軍的僅有華北方面軍。但是,隨著戰事的激烈化,而增設方面軍,終戰時已組建有17支。此外,更進一步在方面軍之上,設立總軍作為陸軍部隊的最大單位。軍隊符號以HA為記,標記為1HA(第1方面軍)、2HA(第2方面軍)等與軍相區別。司令官由陸軍大將或中將親補。
大日本帝國沒有獨立的空軍,陸軍與海軍擁有各自的空中武力部隊。
海軍
明治政府繼承了江戶時代以來長崎海軍傳習所等組織的一些海軍操練所與海軍伝習所外加其他相關人員和裝備。1870年(明治3年),陸海軍正式分離。1872年(明治5年),海軍省在川村純義與勝海舟的指導下在東京都築地區建立。1876年(明治9年)創立了海軍兵學校。1893年(明治26年)成立了軍令部。由於薩摩藩在西南戰爭中失去的影響力,早期的明治政府把陸軍的發展重於海軍。1903年(明治36年),在成立了參謀本部後,通過了兩名海軍大臣西鄉從道和山本權兵衛的主張,開始對艦隊的裝備和組織結構進行了一番改革,到了中日甲午戰爭時,日本海軍已經擁有了31艘軍艦和24艘水雷艇。而到了日俄戰爭時,則達到了七十六艘軍艦外加七十六艘水雷艇的規模。
日本海軍之後在「複製·改進·創新」的政策下繼續了自己的擴張道路。工廠經常會為測試和分解買入兩艘相同型號的外國艦艇,隨後對其進行研究和改進。這樣子的作法使得最初只能依靠進口的軍艦逐漸可以在國內進行組裝,直到最後可以完全國產,從一八八〇年代開始的小型魚雷艇到一九〇〇年代早期的大型戰艦。1905年建造的薩摩百分之八十的部件來自於英國,而在1910年完成的河內只有百分之二十的部件需要靠進口。日本海軍最後的大型軍艦進口是在1913年從維克斯購買的金剛戰鬥巡洋艦。
在經歷了日本海海戰後,佐藤鐵太郎等海軍戰略家,開始計劃對策以應付美國海軍的威脅,佐藤認為戰艦的數量必須達到對方的70%以上,但由於日本工業輸出的局限性,戰艦數量只保持在60%。1918年,日本海軍的預算達到了國家財政收入的32%,世界上第一艘正式的航空母艦鳳翔竣工。410毫米口徑的長門和460毫米口徑的大和級戰艦後來成為了日本海軍大艦巨炮主義的象徵。1920年,在日俄戰爭結束後,海軍開始了一套以美國海軍為假想敵的「八八艦隊」(八艘戰艦加上八艘巡洋艦)增強政策。因為在1922年簽訂的華盛頓海軍條約和1930年的倫敦海軍條約的影響導致主力艦的建造被一度中斷,但在倫敦海軍條約破裂後則重新開始了擴充。1941年,到了太平洋戰爭開戰前,日本海軍的旗下擁有了十艘戰艦,三百八十五艘艦艇和包括零戰在內的3260架軍用機。從日俄戰爭勝利以來一直到太平洋戰爭戰敗,大日本帝國海軍一直和英國皇家海軍與美國海軍構成了全球範圍內的世界三大海軍。1928年,日本海軍推出了吹雪型驅逐艦,開創性的127毫米口徑炮和魚雷塔成為了其它海軍模仿的目標,而它610毫米的九三式魚雷直到二次大戰結束前為世界上最優秀的魚雷之一。
1920-30年代,日本海軍大概分艦隊派及條約派兩個對立派系,於海軍假日時期的日本政壇上挑起多次衝突。條約派認識到日本經濟的困難,中主張遵守倫敦海軍條約,限制軍備發展以充實國力的勢力,以加藤友三郎元帥為代表人物,以海軍省為代表。相對於此,艦隊派是指大日本帝國海軍中反對《倫敦海軍條約》,提倡全力擴張艦隊,挑戰歐美列強在亞太地區權力的勢力,以伏見宮博恭王、加藤寛治、山本英輔、末次信正、高橋三吉等人及軍令部為中心,日後珍珠港事變率領日軍艦隊偷襲夏威夷的南雲忠一中將亦為這一派的代表人物。雖說艦隊派與條約派互為對立,然而事實上,兩者所代表者僅為當時日本海軍中兩種對立的意見,並非有組織的兩個團體,兩者之間亦無明確的定義與分割。1929年,日本帝國海軍成立了海軍陸戰隊。
衛戍部隊
大日本帝國陸軍時期,日軍將基地稱為衛戍地,其部隊長稱為衛戍司令官,例如東京衛戍司令官(とうきょうえいじゅしれいかん)。衛戍地設有衛戍醫院(衛戍病院)、衛戍監獄(衛戍刑務所、衛戍拘置所)等設施,均屬衛戍司令官所管。
憲兵隊是隸屬於大日本帝國陸軍,存在於1881年至1945年。海軍有自己的憲兵隊,稱作海軍特別警察隊。[113]
1881年3月11日,日本憲兵條例公布,5月9日憲兵隊成立。憲兵條例列明憲兵是作為陸軍軍紀的代表,擔任軍內軍紀的巡查和檢察的任務,監督軍人的日常品行。兼任行政警察和司法警察。日本陸軍憲兵最初兵力1600名,在東京設有憲兵司令部。1883年在大阪建立了關西憲兵總司令部。1889年,設立六個師團後,每個師團都設置一個憲兵隊。憲兵兵力2100名。甲午戰爭爆發,增設師團,憲兵兵力增加到5000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憲兵兵力裁至2000名。1923年陸軍省正式規定了憲兵袖章,白棉質地的白箍寬十二公分,上面寫有紅色從右至左的「憲兵」二字。1931年918事變時,憲兵總數2250名。1935年9月東條英機任關東憲兵司令官後,把只有三百人的憲兵隊伍迅速擴充為近千人。
大日本帝國曾設置的秘密警察組織特別高等警察,負責政治團體的調查工作。特別高等警察原隸屬於內務省,二戰前日本駐中華民國各領事館均設有警察署,內設特高課。後來也被設立在占領區憲兵隊內,歸軍部領導。
軍事人員養成
1883年至1945年間,陸軍大學校創設於東京都港區北青山(開校後一年遷往千代田區,在二次大戰結束前疏散至山梨縣甲府市),培養參謀軍官及日軍將級、大佐級高階軍官及軍事研究為其主要任務。設置的64年間共有3,485名畢業生。報考資格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在部隊兩年以上經歷,未滿30歲的中尉、大尉軍官。教育期間為步兵、騎兵三年,砲兵、工兵為兩年。日本陸軍內的諸所學校通常是在教育總監部的管轄下,陸軍大學校卻是由參謀本部直轄的學校,陸軍大學校畢業生的人事安排由參謀本部直接處理。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是日本少尉軍官的養成學校。該校於日本明治維新期間開辦,前身是1868年8月開辦的「京都軍校」,於1874年正式成立。該校畢業生均是日本近代軍隊的骨幹,近代日本的陸軍軍官無論大將還是少尉,幾乎都曾是該校的畢業生。當時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和海軍兵學校學生一畢業即成為奏任官。日本皇族、華族也多數進這兩所學校。陸軍士官學校的學制是兩年預科,然後分兵科,以少尉候補生身份(佩戴上等兵軍階)進入部隊實習5個月,戰時縮短為3個月。部隊實習結束晉升為軍曹軍階,進入陸軍士官學校本科或者陸軍航空士官學校一年零五個月,戰時縮短為一年半。本科畢業後,以見習士官身份(佩戴曹長軍階)回原部隊實習數個月,實習結束後獲得現役少尉的任命書。因此中學畢業生從入校到獲得少尉軍階至少需要5年。
海軍兵學校、海軍機關學校與海軍經理學校是帝國海軍的三大軍校。日本海軍兵學校是大日本帝國海軍戰鬥兵科軍官的養成學校,設校於廣島縣江田島市。1869年,其前身「海軍操練所」開設,後改稱「海軍兵學寮」。1876年遷往東京築地,改稱「海軍兵學校」。1888年再遷往現址廣島縣瀨戶內海安藝群島的江田島。1943年在岩國飛行場設立岩國分校。1944年設立大分、舞鶴分校。1945年設立針尾分校。海軍兵學校的錄取年齡為16-19歲的中學校畢業生。學制起初是三年制,1927年改為3年8個月,1932年時改為4年制。後來因為需要大量軍事人員擴充軍隊,兵學校的學制由第66期開始縮短為3年8個月,再後來又縮減為3年3個月(67期)、3年4個月(68期)、3年(69期~71期)、2年4個月(72期)。海軍兵學校的最高年級生稱為「1號」,其下較低年級生則以「2號」、「3號」、「4號」分別稱呼之。海軍兵學校畢業生會以少尉候補生身份分發至練習艦隊,經過遠洋航行的術科講習及實地訓練後任職。
社會階級
日本歷史上存在一特殊階級,即是部落民。部落民是過去封建時期賤民階級的後代,他們社會階級低下,世代住在固定的地區。主要從事被認為是宗教上「不潔」的工作,如殯儀業者、屠夫或皮革工人、拾荒者、小丑等,並傳統上居住於對外隔絕的村莊或貧民區(多不適於農耕),分為非人與穢多。非人多數是乞丐、算命、監獄看守,穢多則是處理與死亡有關的工作(因神道教與佛教也認為宰殺與血不潔)。他們要住在特別區域穿特別衣服自異於其他人。居住在對外隔絕的村落,被稱為「穢多」;乞丐、算命、監獄看守等則被稱為「非人」,均是最低階級的人。當年「穢多」若犯罪,武士階級可以殺了他們而不受懲罰。這些人及其子孫所聚集生活的貧困地區逐漸形成部落,故稱為部落民。部落民無法參與正常的社會活動,也不能與一般人交往,只能從事粗賤的工作求生存,世襲無法翻身。
在幕府末期,當封建制度發生危機的時候,反對幕府的志士剛即提出了解放部落的主張。與此同時,幕府也從加強它的軍事力量這個目的出發,企圖廢除部落民的身分並想把他們組成軍隊,做為解放他們的代價。德川政權本來從提升彈左衛及其部下的身分為平民時開始已經著手了這種工作,但它的覆滅使這種由封建統治者所進行的解放政策發生了挫折。直至1871年,日本的封建階級制度被廢除,部落民被合法的解放。明治時期併入日本與殖民地的居民[114][115],諸如阿伊努人、琉球人,這些少數族群在日本社會的地位跟和新拼入的殖民地上的原住民一樣,有時甚至更低;不同的是,剛獲得良民地位的部落民帶有歧視意味地被稱為「新平民」。
經濟
明治維新以來,門戶被放以後,日本政府開始推行富國強兵和殖產興業政策。日本開始工業化,躋身列強。當時日本開始出現了數個影響日本經濟深遠的巨無霸公司:三井、三菱和住友。三井財團早年聘用了三野村利左衛門、益田孝、中上川彥次郎等人,掌握了近代化經營模式。1876年,三井銀行和三井物產創立。此後,財團不斷擴大產業領域,進入了紡織業、採礦業和機械製造業等行業。1909年,成立三井合名會社。當時已經成為日本規模最大的財閥。
1918年,米價急漲,日本農村爆發米騒動事件,並演變成武裝衝突,參與者逾二百萬人;事後警方逮捕超過二萬五千人,其中八千二百人被判各項刑罰:輕則罰款,重則處死[116];此事亦使寺內內閣下台。由於當時日本內地的大米供不應求,因而增加生產朝鮮和臺灣的大米,並進口更多的外地大米至內地,以解內地缺米之憂;朝鮮和臺灣對內供米減少,朝鮮農民祇能從滿洲進口雜糧充飢[117]。
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場軍需激增,日本的經濟從中獲益很多。重工業在日本經濟中的位置也因此大幅提升。當時日本開始出現自江戶時代起的首次貿易順差;而到了1920年代,製造業和礦業在全國生產總值中佔的比重為23%,首度超越農業的21%,日本亦因此成為了債權國。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國家對軍需品的需求下降,使依賴軍需品外銷的日本經濟陷入低谷。1923年的關東大震災導致日本多間銀行信用不佳,1927年發生了昭和金融恐慌。1929年,更發生了全球性的經濟大蕭條。1930年,由於解除黃金出口禁令與世界恐慌等一連串影響,日本經濟惡化。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自由經濟轉換成國家統制經濟(戰時經濟),這段時間日本製造業和礦業總值佔日本全國生產總值超過30%,這是由於軍事工業的發展。
貨幣政策
日本銀行在帝國金融體系的崗位相當於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依據日本銀行法,日本銀行為財務省主管的認可法人,是獨立於日本政府的法人。1882年6月帝國頒布日本銀行條例。1882年10月10日日本銀行正式成立。1942年2月,日本頒布日本銀行法(昭和17年法律第67號)。1942年5月1日,根據舊日本銀行法施行法人改組。
1871年6月27日,日本制定了貨幣單位「圓」(円),取代當時的四進制的二分金。當年明治政府發布《新貨幣條例》,規定新貨幣採用金本位,以圓為單位,一圓與1500毫克純金等值,並設有輔幣單位錢及厘,兌換比例為十進制,即1圓=100錢=1000厘。[118]在日本國內,白銀的價值相對較高。因而其黃金與白銀比價要低於國際市場,這就使得國際投機商有利可圖。他們將銀兩運入日本,換成黃金,再到其他國家賣出。此舉擾亂了日本經濟,到1874年,日本實際上轉向了銀本位制。[119]雖然白銀的價格相對於黃金仍然在下跌,但出於貿易結算的考慮,日本對外貿易多以銀幣計算。1897年,隨著日本貨幣法的發布,日圓的金本位制度第二次以法律形式被確立下來。該法律規定1日圓與750毫克黃金等價。1931年12月31日,日本由大藏省宣布停止黃金輸出,禁止金幣與鈔票之間的兌換。
朝鮮半島地區
日治朝鮮時期,日本在朝鮮半島開展了包括興建基礎設施等的經濟建設。1912至1937年間,朝鮮半島GDP年增長4.2%,超過了日本列島和西歐。[120]其對外貿易在1911年以向英國進口最多,占39.46%,其次依次為清帝國、美國、德意志帝國、荷屬東印度、英屬印度和俄羅斯帝國,以向清帝國出口最多,占54.79%[121]:227。
滿洲地區
滿洲當時已建立起較完備、先進的工業體系。包括鐵道運輸、航空、航海、鋼鐵、煤炭、機車、汽車製造、飛機製造和軍工等工業部門。時任滿洲國國務院實業部總務司長岸信介向關東軍說:「要是沒有財閥、資本家,就無法進行初期建國工程」,而從日本引入財閥投資[122]:223。財閥的資金迅速湧入滿洲國。鯰川義介的日產財閥藉此進入滿洲,旗下擁有日立製作所、日產汽車、日本礦業、日本化學工業等130家公司,是擁有15萬名員工之大財閥[122]:223-224。滿洲國對於工業部門採取經濟統制政策,推行「一業一社」的原則,每個行業都成立一個「特殊會社」——壟斷性公司。滿鐵之所以接受改組,時任滿鐵總裁之松岡洋右是岸信介叔叔之妻舅,和滿業之鮎川義介為姻親[122]:223-224。由於戰爭的進行導致物資奇缺,滿洲國末期時國務院制定《金屬類回收法》[123]。
滿洲國鋼鐵和化學工業主要集中在鞍山和本溪湖,煤炭工業集中於撫順、本溪湖、阜新,油頁岩和合成燃料工業集中在撫順和吉林,菱鎂礦業集中於海城和大石橋,水力發電集中於吉林和鴨綠江,機械、軍火、飛機工業中心為奉天(今瀋陽),紡織和和食品等輕工業則集中在大連、丹東、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城市。
台灣地區
日治台灣產業發展最顯著的是糖業。台灣總督府為謀求台灣產糖量的增加,進行一連串糖業改革措施,包括引進含糖量高的蔗種、改善製糖方法,獎勵從事糖業者。總督府並扶植資本家投資製糖業,建立「原料採集區域制度」,規定農民只能把甘蔗賣給自己農地附近的糖廠,而且價格由糖廠決定。在這樣的制度下,吸引了許多日本大財團來台設立製糖公司,在台灣眾多糖公司中也有幾家台灣人創辦較大規模的,如林本源製糖。
1900年,三井財閥設立臺灣第一家新式製糖工廠「臺灣製糖株式會社」[124],新式糖廠至1911年已有11家、1927年增為45家,其中臺灣、明治、鹽水港、大日本、新港、新高等糖廠佔總產量80%。然而,從臺灣糖業圖(1934年)可見,有部份臺灣人的傳統製糖事業仍以改良糖廍的方式經營[125]。
經過總督府全力支持後,臺灣糖業於1930年代產量達到高點。以1931年為例,臺灣全年總共產出24億3834萬4890斤(台斤),是整個帝國產糖量最多的地區。[126]日本稻作專家磯永吉在任教台北帝國大學期間,以日本種稻米改良培植出蓬萊米。日本農學家新渡戶稻造任臺灣總督府殖產局長時,於1901年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對臺灣糖業有重大影響。總督府又大力推廣阿薩姆紅茶的種植,讓福爾摩沙茶外銷歐洲與美洲市場。
文化
文學
明治時代的日本經歷迅速現代化,大量外來文化也在這段時期被引進日本。自由詩就是隨著歐洲文學引進日本的詩歌題栽之一,這種體裁主要是一些長篇的及體現新學術理念的作品。年輕日本散文家及劇作家爭相獵取新思想,但小說家還是最早把這些理念融入其作品之中。
當時新出現的通俗文學集中於「私小說」這一種體裁的創作以及一些不尋常的重要作家,比如夏目漱石,就寫下有名的小說《我是貓》。除此之外,他還有代表作《少爺》及《心》。被譽為「小說之神」的志賀直哉及森鷗外就致力於運用西方的文學風格及技巧。芥川龍之介也寫下不少有名的歷史短篇小說。尾崎紅葉、泉鏡花及樋口一葉等作家的風格則保留了近代日本文學早期的面貌。
在明治世代早期(1868-1880年代),福澤諭吉創作啟蒙文學,是近世描畫激烈轉變的社會的普及讀物。接著,在明治中期(1880年代後期至1890年代早期),坪內逍遙及二葉亭四迷開始引入現實主義,但在同時,古典主義的尾崎紅葉,山田美妙及幸田成行也大受歡迎。樋口一葉,是在當時少數的女性作家,以口語及文學語言用簡單的手法寫下一些關於該世代女人無力的短篇故事。泉鏡花,尾崎的追隨者,追求典雅的風格,其早期的小說如《外科室》(1895年)就用文學的語言寫成;後來的小說,比如《高野聖》(1900年)就用口語創作。
日本紋身熱
1868年以後,日本數百年來第一次向西方打開了貿易大門。歐洲幾乎同時出現了對日本商品和文化迅速膨脹的需求。富有的歐洲貴族們渾身上下滿戴著各色日本飾品回到國內。
1881年,16歲的喬治五世在橫濱讓日本刺青師彫千代在他手臂上紋上了一條紅藍雙色的龍。在當時,未來英國國王的紋身是一起知名事件,當時還出現了一幅喬治在1893年婚禮上展現紋身的假想圖。王子紋身的新聞在英國、法國乃至美國迅速掀起了紋身熱潮:紋身已經成為社會地位,以及對日本商品購買力的標誌。埃塞克斯大學當代藝術講師馬特·洛德(Matt Lodder)說:「當時人所共知的是,如果你很有錢並且去過日本,那麼最好在回國前給自己紋身。」。1891年,俄國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外訪日本時,也讓彫千代在右臂紋上了一條五彩斑斕的龍。另外還有希臘奧爾嘉王后等多位顯赫的歐洲貴族身上也有日本紋身。
國土範圍
大日本帝國的領土分為「內地」與「外地」,兩者的區別在於後者具有屬地的性質;廣義上的領土也包括在中國境內的數個租借地。此外,大日本帝國發動大東亞戰爭後,在其佔領的部分外國領土上樹立多個傀儡政權,如在中國扶持滿洲國、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南京國民政府(汪精衛政權),在菲律賓建立第二共和國等。
首都
- 明治天皇在1867年即位後,隔年即以「行幸」(天皇出巡)的名義,將皇室駐地由京都遷至江戶(日本歷史上稱為「東京行幸」),以之為行在,並以「在東方的京都」之名將江戶改名為「東京」。在此之後,日本朝廷及政府也隨之遷移至東京。明治天皇以江戶時代的江戶城為新住所,這個新皇宮曾使用「東京城」、「宮城」等名,二戰後更名為皇居至今。東京則因為是「帝國的首都」而常被稱為「帝都」。
- 日本法律並沒有規定首都位置,僅有在1923年(大正12年)9月12日發布的《關東大地震發生後之詔書》(関東大震災直後ノ詔書)提到「東京為帝國之首都」(東京ハ帝国ノ首都)。事實上,象徵天皇駐地所在的天皇寶座「高御座」並沒有隨著朝廷遷至東京,而是繼續留在京都舊皇宮(至今仍是如此),大日本帝國時期在位的明治、大正、昭和等3位天皇也都是在京都即位,這使得京都仍然具有部分的首都機能。
內地
與現在日本的領土範圍大致相同,即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日本列島四大島,加上奄美群島、琉球群島、小笠原群島,以及這些群島的附屬島嶼。
內地的範圍中,曾有重大主權變更的區域有:
- 千島群島:原僅擁有南千島群島,在1875年與俄羅斯帝國簽訂《樺太千島交換條約》後全部取得,並編入北海道轄區。
- 南樺太(樺太廳):即庫頁島南半部(北緯50度以南)。原屬俄羅斯帝國,1905年日俄戰爭後獲得;原劃歸於外地,1943年編入內地。在《樺太千島交換條約》簽訂前,曾與俄羅斯帝國共管整個庫頁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南樺太與整個千島群島被蘇聯佔領;日本雖在《舊金山和約》中放棄這兩地的主權,但沒有涵蓋持續被蘇聯管治的南千島群島。此爭議延續至蘇聯解體後繼承其政治地位的俄羅斯聯邦,雙方至今尚未解決。
外地
有別於內地的稱呼。性質上等同於屬地,因此適用日本本土的部分法律。在1945年日本投降後,日本被迫放棄所有外地的統治權。
- 關東州:位於遼東半島南端,原清朝領土,本應按《馬關條約》割讓,後由三國干涉而歸還,1898年成為俄羅斯租借地,涵蓋大連、旅順等地,1905年按《樸茨茅斯條約》改由日本租借,戰後被蘇聯接管,1955年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
- 臺灣:包含火燒島、紅頭嶼等附屬島嶼,以及澎湖群島、新南群島(南沙群島之一部分,1939年編入高雄市)
- 原為一清朝省份,1895年透過《馬關條約》割讓,以及數個原住民政權,自1895年後透過武力征伐逐一佔領,並於1933年大分社投降後正式掌控全島[127],戰後由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參見:臺灣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
委任統治區域
間接統治區域
佔領地 | 今日所在地 | 佔領年份 | 參見 |
---|---|---|---|
英屬馬來亞 | 馬來西亞 | 1941年-1945年 | 日本佔領馬來亞 |
英屬北婆羅、砂拉越王國、汶萊 | 馬來西亞聯邦、汶萊 | 日本佔領婆羅洲 | |
英屬新加坡 | 新加坡共和國 | 1942年-1945年 | 新加坡日佔時期 |
英屬緬甸 | 緬甸聯邦 | 日本佔領緬甸及緬甸國 | |
英屬吉爾伯特群島 | 吉里巴斯共和國 | 1941年-1943年 | |
英屬香港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1941年-1945年 | 香港日佔時期 |
英屬印度安達曼群島 | 印度共和國 | 1942年-1945年 | 日本佔領安達曼群島 |
英屬索羅門群島 | 索羅門群島 | 1942年-1943年 | 索羅門群島戰役 |
英屬聖誕島 | 澳屬聖誕島 | 聖誕島之戰 | |
荷屬東印度 | 印尼 | 1942年-1945年 | 荷屬東印度日佔時期 |
法屬印度支那 | 越南、寮國、柬埔寨 | 1940年-1945年 | 越南帝國、柬埔寨王國 |
美屬關島 | 美屬關島 | 1941年-1944年 | 關島戰役 |
美屬威克島 | 美屬威克島 | 1941年-1945年 | 威克島戰役 |
美國阿拉斯加領地基斯卡島、阿圖島 | 美利堅合眾國 | 1942年-1943年 | |
美屬菲律賓自由邦 | 菲律賓共和國 | 1942年-1945年 | 日本佔領菲律賓及菲律賓第二共和國 |
澳管新幾內亞 | 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 | 新幾內亞之戰 | |
英澳紐共管諾魯 | 諾魯共和國 | 日本佔領諾魯 |
帝國遺產及影響
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終戰時,仍然控制著中國東部及東南亞的大片領土,當地的日本資產,包括工廠、基礎建設,有很多都由當地在戰後成立的政府所接收。中國的鞍山鋼鐵集團的前身就是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在1916年成立的「鞍山製鐵所」和「昭和製鋼所」。國民政府收復中國東北後,負責掌管全國重工業的資源委員會利用剩餘練鋼設備改組成鞍山鋼鐵公司。中國共產黨占領中國東北後鞍山鋼鐵公司仍維持既往編制,並藉由蘇援重建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規模最大且最先進的鋼鐵生產公司。
注釋
- ^ 但根據外務省的通知,不是法定名稱。
- ^ 日本在1872年3月派遣外務卿副島種臣前往中國,詢問清朝為何不懲辦臺番,清朝總理衙門大臣吏部尚書毛昶熙及戶部尚書董恂當時以「生番」(不順服清廷的臺灣原住民)不服王化為理由推搪。
原文:「副島:「生番害人,貴國置之不理,我國有必要問罪島人,因與貴國盟好,特先來奉告。」毛、董:「生番係我化外之民,問罪與否,聽憑貴國辦理。」」 - ^ 數字有爭議,詳見關於南京大屠殺的爭論以及南京大屠殺的死亡人數。
參考文獻
- ^ 1.0 1.1 Chronological table 5 1 December 1946 - 23 June 1947 . National Diet Library. [2010-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 ^ 1867年2月13日(慶應三年一月九日)明治天皇繼位,1868年正式登基。
- ^ 1947年日本新憲法生效以後,昭和天皇仍繼續擔任日本天皇直到1989年(昭和64年)1月7日逝世。
- ^ Jansen, p.334.
- ^ 大日本帝国(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の意味 - goo国語辞書. goo辭書. [2022-05-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13) (日語).
- ^ 甘懷真,東亞政治秩序與生命意義的安頓:以近代日本的國家轉換為例,法鼓人文學報第二期 2005 12 月,頁 203 '"'-'215
- ^ 安丸良夫(著)、劉金才(譯)(2010)。近代天皇觀的形成。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 ^ 外務省: 外交史料 Q&A その他. 外務省. 2024-08-16 [2024-08-16].
- ^ 大政奉還與王政復古.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13-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0).
- ^ 袁昌堯,張國仁. 日本简史.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1996: 33. ISBN 9789575865993.
- ^ 箱館戦争の七カ月. 箱館奉行所. [2014-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4) (日語).
- ^ 五稜郭の歴史 箱館戦争~現在. 函館市. [2014-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 (日語).
- ^ 第三章 開拓使・札幌県時代(明治2年〜19年). 帯広市. [2014-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9-07) (日語).
- ^ 開拓時代. 北海道デジタル図鑑. [2014-0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3) (日語).
- ^ 15.0 15.1 大庭幸生・永井秀夫. 《北海道の百年》. 東京都: 山川出版社. 1999. ISBN 4-634-27010-2 (日語).
- ^ 林明德. 日本史. 三民書局. 1986: 248. ISBN 957-14-0710-0.
- ^ Donard King,著、角地幸男譯. 《明治天皇(上)》. 新潮社. 2001: 431–447. ISBN 4-10-331704-3.
- ^ Edward H. House (譯/陳政三). 征臺記事‧武士刀下的牡丹花. 原民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3: 26–30. ISBN 957-8491-95-6.
- ^ 林呈蓉. 牡丹社事件的真相. 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6. ISBN 957-0463-76-7.
- ^ 牡丹社事件. 世新大學. [2014-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6).
- ^ 日本最後的內戰:日本武士覆滅的西南戰爭. 華夏經緯網. 2008-06-26 [2014-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3).
- ^ 小島慶三. 《戊辰戦争から西南戦争へ》. 中央公論新社. 1996: 186–191. ISBN 4-12-101316-6 (日語).
- ^ 赤嶺守. 琉球王國的滅亡 (三). 歷史月刊. [2014-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1).
- ^ 1894年8月1日清朝和日本政府互相向对方宣战. 共識網. 2012-08-01 [2014-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 ^ 丁中江. 北洋軍閥史話:六、甲午戰爭与馬關和約. [2014-0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5).
- ^ James Clerk Maxwell on the nature of Saturn's rings, JOC/EFR, 2006年3月 [2008-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5)
- ^ 1904年度事件:日俄战争. 騰訊. [2014-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7).
- ^ The annexation of Korea. The Japan Times. 2012-08-29 [2016-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8).
- ^ 関東大震災の惨状. 探検コム. [2008-0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25) (日語).
- ^ 嘉南大圳. 中華民國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 [2014-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7).
- ^ 台灣的古圳道 王萬邦/著 ISBN 978-957-28561-0-9 2003年4月出版
- ^ 黃紹恆. 昭和初期金融恐慌的台銀危機(之三)台灣總督府在1927年昭和金融恐慌期的應對. 遠流出版. [2014-03-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4) –透過新浪新聞.
- ^ 辛亥百年祭——中國人完全不了解的近代史(五). 中華網. [2015-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4).
- ^ 写真で見る二・二六事件、証言で綴る226事件. 探検コム. [2014-03-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31) (日語).
- ^ 甲級戰犯中被絞死的惟一文官:廣田弘毅. 中國青年報. 2005-06-08 [2013-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2) –透過新華網.
- ^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 世界博覽. 2005-06 [2014-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5) –透過網易.
- ^ 日本政府承认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有杀害非战斗人员行为. 新華網. [2015-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23).
- ^ 孫宅巍. 论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认定的历史演变 (PDF). 江海學刊. 2001 [2017-07-0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4-03-22).
- ^ 中國命運‧關鍵十年 - 美國與國共談判真相(1937~1947). 天下文化. 2010-07-07 [2014-03-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5).
- ^ 險象環生的日本二戰投降內幕:主戰派爆兵變. 中國評論新聞網. 2009-06-26 [2013-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3).
- ^ 中途島戰役. 華夏網. 2015-04-16 [2015-06-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3).
- ^ 1945,攻佔沖繩島. 2013-07-10 [2013-12-09].[失效連結]
- ^ Potsdam Declaration|Birth of the Constitution of Japan. [2013-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22).
- ^ Japanese Instrument of Surrender. educationworld.net. [2006-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2-31).
- ^ 『海外各地在留本邦人人口表. 昭和6年10月1日現在』(者:外務省通商局第三課 [編]。出版者:外務省通商局)の『例言』(昭和7年12月に通商局第三課が記したもの)に「2. 本表ニハ海外在留本邦內地人ノ「國別人口」、「在外公館別男女人口」、「職業別人口」及「明治三十七年乃至昭和六年ニ於ケル比較數」ヲ集録シタリ 朝鮮人及台灣人ニ付テハ其ノ多數カ在外公館ニ対シ正規ノ登録ヲ為ササル為在留者ニ対スル正確ナル計數ヲ得難ク仍而本表ニハ現ニ登録済ミノ者の數ヲ掲ケタリ」と書かれている。『海外各地在留本邦人人口表. 昭和13年10月1日現在』(著者:外務省調査部第二課 [編]。出版者:外務省調査部)の『例言』(昭和14年10月に外務省調査部第二課が記したもの)にも「三、朝鮮人及台灣人ハ其ノ多數カ在外帝國公館ニ対シ正規ノ登録ヲ為ササル為メ在留者ニ対スル適確ナル計數ヲ得難ク本調書ニハ現ニ登録済ミノ者人口ノミ掲記セリ」と書かれている。
- ^ 46.0 46.1 Woodburne O. Levy; Kavita Kalidas. Norman S. Miller , 編. Principles of Addictions and the Law: Applications in Forensic, Mental Health, and Medical Practice. Academic Press. 26 February 2010: 307–308. ISBN 978-0-12-496736-6.
- ^ Kowner, Rotem.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the Russo-Japanese War. The Scarecrow Press. 2006: 353. ISBN 0-8108-4927-5.
- ^ Shimose, Masachika. National Diet Library, Japan. [2008-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5).
- ^ Nagai N. Kanyaku maou seibun kenkyuu seiseki (zoku). Yakugaku Zasshi. 1893, 13: 901.
- ^ Howard-Jones, Norman. Was Shibasaburo Kitasato the Co-Discoverer of the Plague Bacilllus?. Perspective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1973, 16 (Winter): 292–307. ISSN 0031-5982. PMID 4570035. doi:10.1353/pbm.1973.0034.
- ^ Solomon, Tom. Hong Kong, 1894: the role of James A Lowson in the controversial discovery of the plague bacillus.. Lancet. July 5, 1997, 350 (9070): 59–62. PMID 9217728. doi:10.1016/S0140-6736(97)01438-4.
- ^ Nakase, Yasukiyo. Kitasato Shibasaburo ni yoru Pesuto-kin hakken to sono shuhen. Nihon Sakingaku Zasshi. 1995, (50): 637–650.
- ^ Butler, Thomas. Plague and Other Yersinia Infections. New York: Springer. 1983: 23. ISBN 1468484249.
- ^ Cunningham, Andrew. The Laboratory Revolution in Medicin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209–244. ISBN 0521524504.
- ^ Ogura, Y. HISTORY OF DISCOVERY OF SPERMATOZOIDS IN GINKGO BILOBA AND CYCAS REVOLUTA. Phytomorphology. 1967, 17: 109–114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6).
- ^ Shiga K, Ueber den Erreger der Dysenterie in Japan, Zentralbl Bakteriol Mikrobiol Hyg (Vorläufige Mitteilung), 1898, 23: 599–600
- ^ Trofa AF, Ueno-Olsen H, Oiwa R, Yoshikawa M, Dr. Kiyoshi Shiga: discoverer of the dysentery bacillus,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1999, 29 (5): 1303–1306, PMID 10524979, doi:10.1086/313437
- ^ Societat Catalana. History of Science in Barcelona. Trobada Tècnica Institut d'Estudis Catalans. 2003, 7: 694 [5 May 2011].
- ^ Poppe, Barbara B. Historical Survey of U.S. Seimograph Stations: Geological Survey Professional Paper 1096.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9.
- ^ Yamashima T. Jokichi Takamine (1854-1922), the samurai chemist, and his work on adrenalin. J Med Biogr. 2003, 11 (2): 95–102. PMID 12717538. doi:10.1177/096777200301100211.
- ^ Bennett M. One hundred years of adrenaline: the discovery of autoreceptors. Clin Auton Res. 1999, 9 (3): 145–59. PMID 10454061. doi:10.1007/BF02281628.
- ^ 第6回 岡山医専教授 桂田富士郎 日本住血吸虫発見 世界注目の奇病解明. 岡山の醫療健康ガイド MEDICA. [2018-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1) (日語).
- ^ Martins AV. Non-human vertebrate hosts of Schistosoma haematobium and Schistosoma mansoni.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58, 18 (5–6): 931–44. PMC 2537966 . PMID 13573118.
- ^ 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 官報. 1904年08月13日. dl.ndl.go.jp. [2018-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5-11) (日語).
- ^ Greenberger, D.; Hentschel, K.; Weinert, F. (編), Compendium of Quantum Physics: Concepts, Experiments, History and Philosophy 2009th Edition, Springer, 2009, ISBN 978-3540706229
- ^ Stringer, MD; Ahmadi, O. Famous discoveries by medical students. ANZ J Surg. Dec 2009, 79 (12): 901–8. PMID 20002992. doi:10.1111/j.1445-2197.2009.05142.x.
- ^ Yoshihara, H. K. Discovery of a new element 'nipponium': re-evaluation of pioneering works of Masataka Ogawa and his son Eijiro Ogawa.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2004, 59 (8): 1305–1310. Bibcode:2004AcSpe..59.1305Y. doi:10.1016/j.sab.2003.12.027.
- ^ Nagaoka, Hantaro, The Inductance Coefficients of Solenoids (PDF), Journal of the College of Science (Tokyo, Japan: Imperial University), 1909-05-06, 27 (6): 18 [2020-07-2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12-17)
- ^ Suzuki, U., Shimamura, T. Active constituent of rice grits preventing bird polyneuritis. Tokyo Kagaku Kaishi. 1911, 32: 4–7; 144–146; 335–358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21).
- ^ Hakaru Hashimoto - Who Named It?
- ^ Hashimoto, H. Zur Kenntnis der lymphomatösen Veränderung der Schilddrüse (Struma lymphomatosa). Archiv für klinische Chirurgie (Berlin). 1912, 97: 219–248.
- ^ Hideyo Noguchi | Japanese bacteriologist. Britannica. [2017-10-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4) (英語).
- ^ Dixon, Bernard. "Fame, Failure, and Yellowjack"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icrobe Magazine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May 2004.
- ^ Abiko 2015,第3頁.
- ^ Fujiki, H. Gist of Dr. Katsusaburo Yamagiwa's papers entitled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athogenesis of epithelial tumors" (I to VI reports). Cancer Science. 2014, 105 (2): 143–9. PMC 4317818 . PMID 24313817. doi:10.1111/cas.12333.
- ^ Tanaka, George. The Transportation Problem by Prof. Soichi Kakeya. Hosei University Research Department Bulletin. 1986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5).
- ^ Kakeya, Soichi, Some problems on maximum and minimum regarding ovals, Tohoku science reports, 1917, 6: 71–88
- ^ Japan Patent Office. Japan Patent Office. www.jpo.go.jp. [15 Sept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7).
- ^ Phillips, Glyn O.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in Japan and Europe: Industry-Academic Interactions. Routledge. 2018-10-26 [2020-07-05]. ISBN 978042977454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5) (英語).
- ^ Historical overview of methamphetamine. Vermont Department of Health. [1 Januar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1-28).
- ^ Sur quelques théoremes généraux de la théorie des nombres algébriques par T. Takagi (PDF). Compte rendu du Congrès international des mathématiciens tenu à Strasbourg du 22 au 30 Septembre 1920. 1921: 185–188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10-28).
- ^ Non-Stop Shuttle Change Toyoda Automatic Loom, Type G. The Jap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2013-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6) (日語).
- ^ Automation with a human touch. [2020-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2-18).
- ^ Milestones: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levision, 1924-1941. [June 15,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9).
- ^ 《岩波理化学辞典》第5版. 東京都: 岩波書店. 1998. ISBN 4-00-080090-6.
- ^ Uda, S. On the Wireless Beam of Short Electric Waves. The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of Japan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of Japan). December 1925: 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3). (This was the preface and notice in advance for a series of 11 papers with the same title by Uda between 1926–1929 on the antenna.)
- ^ Yagi, Hidetsu; Uda, Shintaro. Projector of the Sharpest Beam of Electric Waves (PDF). Proceedings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Imperial Academy). February 1926, 2 (2): 49–52 [11 September 2014]. doi:10.2183/pjab1912.2.4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0-08-08).
- ^ Sin-Itiro Tomonaga Yoshio Nishina, His Sixtieth Birthda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ovember 20, 1950 (updated January 11, 1951)
- ^ Hantaro Nagaoka. Possibility of the radio transmission being disturbed by meteoric showers. Proceedings of the Imperial Academy. 1929, 5 (6): 233–236. doi:10.2183/pjab1912.5.233 . Cited in Wilhelm Nupen. Bibliography on meteoric radio wave propagation. Washington: U.S.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1961: 76 [5 July 2016].
- ^ Tokushichi Mishima MK Magnetic Steel. [15 Nov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8-13).
- ^ Permanent magnet containing copper (PDF). [15 November 20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7-11).
- ^ 古賀逸策と水晶振動子PDF - 電気學會。
- ^ History of Research on Switching Theory in Jap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EEJ Transactions on Fundamentals and Materials, Vol. 124 (2004) No. 8, pp. 720-726,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of Japan
- ^ Switching Theory/Relay Circuit Network Theory/Theory of Logical Mathematic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PSJ Computer Muse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ociety of Japan
- ^ Radomir S. Stanković (University of Niš), Jaakko T. Astola (Tampe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rk G. Karpovsky (Boston University), Some Historical Remarks on Switching Theo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07, DOI 10.1.1.66.1248
- ^ Radomir S. Stanković, Jaakko Astola (2008), Reprints from the Early Days of Information Sciences: TICSP Series On the Contributions of Akira Nakashima to Switching Theo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ICSP Series #40, Tamper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ignal Processing, Tampe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 Yukawa, H. On the Interaction of Elementary Particles (PDF). Proc. Phys.-Math. Soc. Jpn. 1935, 17 (48) [2020-07-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2-19).
- ^ 98.0 98.1 Takemi Program in International Health Dr. Taro Takemi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James E. Hoar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Scarecrow Press, 2012
- ^ Patent no. 147,958, February 20, 1941, Ichiro Sakurada, Yi Sung-ki Lee. S. or Ri. Sung.Gi. and Hiroshi Kawakami, issued to Institute of Japan Chemical Fiber.
- ^ 明治太政官期法令の世界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國立國會図書館
- ^ 法令全書. 明治6年 内閣官報局. [2017-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1).
- ^ 法令全書. 明治7年 内閣官報局. [2017-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1).
- ^ 法令全書. 明治7年 内閣官報局. [2017-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1).
- ^ 法令全書. 明治11年 内閣官報局. [2017-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1).
- ^ 戰時大本營條例 (明治二十六年敕令第五十二號)[永久失效連結]
- ^ 戰時大本營條例改正ノ件[永久失效連結]
- ^ 戰時大本營條例_(明治二十六年勅令第五十二號)戰時大本營條例 (明治二十六年勅令第五十二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存档副本. [2010-09-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10).
- ^ 戰時大本營條例改正ノ件 戰時大本營條例改正ノ件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郭汝瑰,黃玉章,中國抗日戰爭正面戰場作戰記,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ISBN 9787214030344.
- ^ 西條地區を考える會,松代でなにがあったか! 大本営建設、西條地區住民の証言,竜鳳書房,2006年1月ISBN 978-4947697295
- ^ Masae Takahashi (editor and annotator), Zoku Gendaishi Shiryo ("Materials on Contemporary History, Second Series"), Volume 6, Gunji Keisatsu ("Military Police"), (Tokyo: Misuzu Shobo, 1982), pp. v–xxx.
- ^ 角岡伸彥『ピストルと荊冠』p.29
- ^ こぺる編集部編『部落の過去・現在・そして…』所収 灘本昌久「不利益=差別の再検討」p.53(阿吽社、1991年)
- ^ W. J. Macphers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apan 1868–194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978-0521557924.
- ^ 許介鱗.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與朝鮮的比較(二). 海峽評論. 2006, (182) [2014-0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1).
- ^ 日本圆.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 [2009年9月1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年9月21日) (中文(簡體)).
- ^ 关于日本市场经济. [2009年9月22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年1月6日) (中文(簡體)).
- ^ 中國與朝鮮半島關係史論
- ^ Andrew Grajdanzev. The Government of Korea , 編. Modern Korea 1.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44年.
- ^ 122.0 122.1 122.2 宮脇淳子. 第三章 滿洲國建國、崩壞以及其後. 《這才是真實的滿洲史——中日滿糾纏不已的「東北」如何左右近代中國》 初版. 新北市: 八旗文化. 2016 [2013]. ISBN 978-986-5842-71-0 (中文(繁體)).
- ^ 揭秘伪满洲国. 中國網. 2009-09-15 [2011-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4) (中文(簡體)).
-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新式糖廠. 斯土斯民展品列表 - 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18-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07).
-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臺灣糖業圖(1934年). 斯土斯民展品列表 - 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18-0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30).
- ^ 神戶大學電子新聞:断然首位を占むる台湾製糖実績. 133.30.51.93. [2014-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26).
- ^ 《原住民族文獻:13期(2014年6月)》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年
外部連結
前任者: 江戶時代 1603年−1868年 |
日本歷史 大日本帝國 1868年−1947年 |
繼任者: 日本戰後 1945年–至今 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 1945年–195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