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元珙(1584年—1639年),賦汝三蘭浙江紹興府上虞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倪元珙
倪元珙


大明光祿寺寺丞
籍貫 浙江上虞縣
族裔 漢族
字號 字賦汝,號三蘭
出生 萬曆十二年(1584年)十月七日
浙江上虞縣
逝世 崇禎十二年(1639年)三月二十九日
浙江上虞縣
出身
  • 萬曆四十六年戊午科舉人
  • 天啓二年(1622年)壬戌科同進士出身

生平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進士[1]。刑部觀政,三年授祁門縣知縣,五年改歙縣知縣,崇禎元年(1628年)考選,擢授廣西監察御史。巡視盧溝橋,二年告病。四年起補江西道御史,巡視中城,又巡按江西,六年督學蘇松。十年考察,以不稱職降二級為光祿寺録事,十一年升行人司左司副,奉命治理益藩喪事,事竣歸里,寢疾五月,去世前十日升光祿寺丞。

家族

曾祖倪鎧,號抑庵,舉人、南城知縣。祖倪應蘄,號南望,封知縣。父倪深,號靜源,封文林郎廣西道御史。母王氏,贈太孺人;繼母俞氏,封太孺人。從弟倪元璐,與元珙舉同榜進士,官至戶部尚書

引用

  1. ^ 《天啓二年壬戌科進士履歷》:倪元珙,三蘭,詩一房,戊戌十月初七日生。上虞人。戊午十六名,會五十六名,三甲二百八十四名。刑部政,癸亥授祁門知縣,乙丑調歙縣,戊辰考選,授廣西道御史,巡視盧溝橋,己巳告病,辛未補江西道,巡視中城,巡按江西,癸酉口口口口,丁丑降光祿寺都事,戊寅升行人司左司付,己卯升光祿寺丞,卒。曾祖鎧,舉人、知縣。祖應蘄,封知縣。父深,口左、封文林郎廣西道御史。

參考文獻

  • 民國修《浙江上虞橫山倪氏宗譜》
  • 倪元璐《光祿寺寺丞先兄三蘭府君行狀》
官銜
前任:
王用霖
贛州舉人
明朝直隸祁門縣知縣
天啓三年(1623年)上任
繼任:
朱大雅
桐鄉舉人
前任:
戴東旻
明朝歙縣知縣
1625年-1628年
繼任:
葉高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