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区
龙海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漳州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九龙江出海口,西与漳州主城区毗邻,东临厦门湾区,具备“东承西接”的地理优势,是福建省改革开放和对台合作的前沿阵地。区政府驻石码街道大埕路28号。
龙海区 | |
---|---|
市辖区 | |
龙海区人民检察院 | |
龙海区 在漳州市的位置 | |
福建省漳州市的地理位置 | |
坐标:24°26′51″N 117°48′43″E / 24.44747°N 117.81183°E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隶属行政区 | 福建省漳州市 |
设立 | 2021年2月2日 |
政府驻地 | 石码街道 |
下级行政区 | |
政府 | |
• 区委书记 | 黄劲武 |
• 区长 | 曾建成 |
面积 | |
• 总计 | 1,314.76 平方公里(507.63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1] | |
• 常住 | 952,000人 |
• 密度 | 724人/平方公里(1,875人/平方英里) |
• 城镇 | 584,371人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邮政编码 | 363100 |
电话区号 | 596 |
车辆号牌 | 闽E |
行政区划代码 | 350604 |
网站 | 龙海区政府网 |
龙海区前身为1960年8月龙溪、海澄二县合并建立的“龙海县”,1993年6月撤县设“龙海市”,2021年2月2日撤市设“龙海区”[2]。龙海区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的九龙江下游冲积平原,主要人口以汉族为主,此外有回、满、畲等少数民族,通用闽南语泉漳片漳州话。
历史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龙海地带遂由荒服而归属其所建的闽中郡。南北朝时代,梁武帝萧衍于大同六年(540年)始建龙溪县,属南安郡,治所设于古县。唐垂拱二年(686年)割龙溪县南境置漳州,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割泉州的龙溪县改属漳州。贞元二年(786年)漳州治所从漳浦县李澳川迁至龙溪县永宁乡唐化里登高山下桂林村(漳州城),龙溪县遂为漳州附郭首邑。明世宗朱厚熜于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日(1567年1月14日)析龙溪、漳浦两县地置海澄县,属漳州府。
1951年,析龙溪县城关设县级漳州市。1960年2月1日,龙溪、海澄两县合署办公,8月15日国务院批准合并为龙海县。龙海县治从漳州城迁石码镇,海澄县城改称海澄镇。1985年被国家确定为沿海首批开放县。1993年6月,龙海县改设县级龙海市。1996年,析芗城区和龙海市部分区域设龙文区。2021年2月2日,撤市设龙海区[2]。此外,龙海区版图上的东碇岛目前为中华民国实际控制,划为金门县管辖。
行政区划
龙海区下辖1个街道、11个镇、1个乡、1个民族乡[3]:石码街道、海澄镇、角美镇、白水镇、浮宫镇、港尾镇、九湖镇、程溪镇、颜厝镇、榜山镇、紫泥镇、东园镇、东泗乡、隆教畲族乡、双第华侨农场、九龙岭林场、程溪农场、漳州江东良种场、林下林场和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
人口
根据(福建省)漳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龙海市常住人口为952000人,男性占比51.6%,女性占比48.4%,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19.17%,15-59岁占比63.33%,60岁以上占比17.5%,65岁以上占比11.93%。[4]
交通
特产
龙海资源物产富饶。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美称。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盛产荔枝、柑桔、龙眼、杨梅(浮宫杨梅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等名优水果,花卉品种繁多,尤以水仙花著名。
名人
旅游
境内有列入国家地质公园的2200万年前的古火山口、闽台祖庙白礁慈济宫等一批文物古迹和旅游胜地。
文化
龙海的文化主要为闽南文化,地方戏曲有歌仔戏(芗剧)。当地的保生大帝信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教育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 福建省龙海第一中学
- 福建省龙海第二中学
- 龙海实验中学
- 龙海石码第二中心小学
- 龙海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 ^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2.0 2.1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漳州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闽政文〔2021〕48号
- ^ 2023年龙海区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3-06-30 (中文(中国大陆)).
- ^ 中國: 福建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