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那跋陀羅
求那跋陀羅(梵語:Guṇabhadra,394年—468年),又譯為求那跋多羅、求那拔陀羅等,簡稱跋陀,意譯為功德賢,中天竺人,印度佛教高僧、譯經師。劉宋元嘉年間來到中國。
生平
求那跋陀羅為中天竺人,出身婆羅門,幼學五明諸論,通曉天文、書算、醫方、呪術。因為讀誦說一切有部的《雜阿毗曇心論》而皈依佛法,後來又進學大乘《大品般若經》和《華嚴經》,受菩薩戒法。因學大乘,被稱為摩訶衍,意思為大乘和尚[1]。
他先到獅子諸國(斯里蘭卡),之後又轉往東方傳教,南北朝元嘉十二年(435年)到達廣州[2]。當時宋文帝劉義隆派人迎至建康,由慧嚴、慧觀等當時著名的僧侶迎接,他後來到丹陽郡等地弘法,卒於明帝泰始四年(468年),享年七十五[3]。
譯作
依《出三藏記集》,跋陀三藏所譯共十三部七十三卷,現存八部六十八卷。他先譯出《雜阿含經》、《大法鼓經》、《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楞伽經》等,由寶雲傳語、慧觀筆受。後移居荊州譯出《無憂王經》、《過去現在因果經》、《相續解脫經》等經,由弟子菩提法勇傳譯度語。[4]
求那跋陀羅的譯語,法慈評為「字句雖質,而理妙玄博」。其所出佛經,着重於如來藏系和瑜伽行唯識系,如法鼓、勝鬘、央掘魔羅、楞伽、解深密等經。但也譯出雜阿含經、泥洹經、過去現在因果經、無憂王經等阿含、本生、因緣類的佛典。
序號 | 《出三藏記集》所載 | 狀態 | 附註 |
---|---|---|---|
1 | 新阿鋡經 | 1 | 即《雜阿含經》 |
2 | 大法鼓經 | 2 | |
3 | 勝鬘經 | 3 | |
4 | 八吉祥經 | 佚 | |
5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 4 | |
6 | 央掘魔羅經 | 5 | |
7 | 過去現在因果經 | 6 | 佛陀之本生,《修行本起經》和《太子瑞應本起經》的同本異譯 |
8 | 相續解脫經 | 7 | 相當於《解深密經》第七品、第八品;經前有「如相續解脫經中說」,推測是從《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所引《解深密經》經文而譯出[5]。 |
9 | 第一義五相略 | 佚 | 相當於《解深密經》第二品至第五品的略譯 |
10 | 釋六十二見經(闕) | 佚 | |
11 | 泥洹經(闕) | 佚 | |
12 | 無量壽經(闕) | 佚 | 即《小無量壽經》 |
13 | 無憂王經(闕) | 8 | 即《阿育王傳》,誤編於《雜阿含經》中,即二三、二五兩卷[6] |
參考文獻
- ^ 《高僧傳》(卷三):「求那跋陀羅。此云功德賢。中天竺人。以大乘學故世號摩訶衍。本婆羅門種。幼學五明諸論。天文、書算、醫方、咒術靡不該博。後遇見阿毗曇雜心。尋讀驚悟。乃深崇佛法焉。其家世外道禁絕沙門。乃舍家潛遁遠求師友。即投簪落彩專精志學。及受具足博通三藏。」
- ^ 《出三藏記集》卷14〈求那跋陀羅傳第八〉;「跋陀前到獅子諸國。皆傳送資供。既有緣東方。乃隨舶汎海。中塗風止淡水復竭。舉舶憂惶。跋陀曰。可同心併力念十方佛稱觀世音。何往不感。乃密誦咒經懇到禮懺。俄而信風暴至密雲降雨。一舶蒙濟。其誠感如此。元嘉十二年至廣州。」
- ^ 李安. 中國佛教人物 一六 求那跋陀羅. [2018-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3).
- ^ 《出三藏記集》:「於祇洹寺集義學諸僧。譯出雜阿含經。東安寺出法鼓經。後於丹陽郡譯出勝鬘、楞伽經。徒眾七百餘人。寶雲傳譯。慧觀執筆。往復諮析妙得本旨。後譙王鎮荊州。請與俱行安止新寺。更創殿房。即於新寺出無憂王、過去現在因果及一卷無量壽、一卷泥洹、央掘魔、相續解脫波羅蜜了義、第一義五相略、八吉祥等諸經。凡一百餘卷。」
- ^ 印順. 印度佛教思想史. [2022-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0-12).
- ^ 印順. 佛教史地考論-二 阿育王傳的內容. [2018-05-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21).
外部連結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原始文獻:佛學大辭典/求那跋陀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