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閉前圓唇元音

次閉前圓唇元音[1]是個介於閉前圓唇元音/y/和半開前圓唇元音/ø/之間的圓唇元音

次閉前圓唇元音
ʏ
IPA編號320
編碼
HTML碼(十進制)ʏ
Unicode碼(十六進制)U+028F
X-SAMPA音標Y
ASCII音標I.
IPA盲文英語IPA Braille⠔ (braille pattern dots-35)⠽ (braille pattern dots-13456)
音頻範例
國際音標元音
次閉
半閉
半開
次開

表內成對的元音分別為不圓唇/圓唇

荷蘭語「u」就是這個音。

此外,蘇州話「歐」的元音就是這個音。

次閉次前不突出元音

特徵

  • 元音圓唇度不突出,即嘴唇的邊緣緊繃而聚在一起,且嘴唇內側不向外露出。


見於

因為已假定前圓唇元音是扁平音,且數種記音沒有考慮這一對立,下列例子可能有突出音。以⟨⟩和⟨ø̝⟩描寫的元音可能比原來的⟨ʏ⟩有更強的圓唇。

語言 詞彙 國際音標 意義 註釋
巴什基爾語 дүрт / dürt [dʏrt]
巴伐利亞語 北巴伐利亞語[2] vill [v̥ʏl] /i//l/前的同位異音。[2]
Buwal[3] [ɗɛ́ɗʏ̄wɛ̄k] /ə/鄰近唇輔音時的顎化變體。[3]
漢語 上海話[4] 肝/ koe [kø̝˩] /ø/在開音節、/ʏ/在閉音節的實現。正式體是次閉元音[ø̝]、半閉元音[ʏ̞][4]
丹麥語 標準音[5] købe [ˈkʰø̝ːpə] 也被描寫為半閉元音[øː][6]參見丹麥語音系
荷蘭語 標準音[7] nu [ny˕] 現在 也被記作閉前元音[y][8][9]。北部標準音中是閉央元音[ʉ][10]一般記作⟨y⟩。參見荷蘭語音系
英語 河口英語[11][12] foot [fʏʔt] /ʊ//uː/的可能實現。正式體中元音高度從次閉元音[ʏ]到半閉元音[ʏ̞][11][13]
多元文化倫敦英語[14] /ʊ/的可能實現。[14]
鄉村白人南美英語[15] [fʏt̚] 可以是央元音[ʊ̈][15]
西郡英語[16] [fʏt] /ʊ//uː/的可能實現。[16]
新西蘭英語[17][18] nurse [nʏːs] 護士 /ɵː/ (也包括/ʉː/)的可能實現。[17][18][19]參見新西蘭英語音系
烏爾斯特愛爾蘭英語[20] mule [mjʏl] /u/的短同位異音;只出現在/j/後。[20]參見英語音系
法羅語音系[21] krúss [kɹʏsː] 參見法羅語音系
法語 巴黎話[22] tu [t̪y˕] 也被記作閉元音[y][23][24]一般記作⟨y⟩。參見法語音系
魁北克法語[25] lune [lʏn] /y/在閉音節的同位異音。[25]參見魁北克法語音系
德語 標準德語[26][27] schützen [ˈʃʏ̞t͡sn̩] 保護 半閉元音;對於部分使用者,可能和[y]一樣高。[26][27]參見標準德語音系
部分使用者[28] schwimmen [ʃvʏmː] 游泳 /ɪ/在唇音前的同位異音。被部分中北部德國人使用。[28]參見標準德語音系
匈牙利語[29] öt [ʏ˕t̪] 一般記作⟨y⟩。參見匈牙利語音系
冰島語[30] vinur [ˈʋɪ̞ːnʏ̞ɾ] 朋友 半閉元音;[30]也被記為央元音[ɵ][31]參見冰島語音系
哈薩克語 жүр/júr [ʑʏr]
庫爾德語 d [dʏneː] 昨天 /weː/在輔音前的同位異音。
低地德語[32] lütt / lut [lʏt]
挪威語[33] nytt [nʏtː] 例詞來自東部城區挪威語,元音是扁平音[ʏ]或突出音[ʏ̫][34]元音高度從次閉元音[ʏ][33]到閉元音[y][35]參見挪威語音系
利普里安語 凱爾克拉德方言[36] kümme [ˈky˕mə] 悲嘆 可以記作⟨y⟩。
薩特菲士蘭語[37] röögje [ˈʀø̝ːɡjə] 下雨 /øː//ʏ/的實現。正式體是次閉元音[ø̝ː][ʏ̞]。正字法上後者幾乎是/œː/ ([øː])。[37]
低地蘇格蘭語[38] buit [bʏt] 可能是央元音[ʉ][38]
瑞典語 中央標準音[39][40] ut [ʏːt̪] 一般實現為組合[ʏβ̞][ʏβ][41][42] (hear the word: [ʏβt̪])元音高度是次閉元音[ʏː][39][40]或閉元音[][43]一般記作⟨ʉː⟩;是其他方言的央元音[ʉː]。參見瑞典語音系
土耳其語[44] atasözü [ät̪äˈs̪ø̞z̪ʏ] 諺語 /y/在"詞尾"[44]或"出現在詞組的末開音節"的同位異音。[45]參見土耳其語音系
土庫曼語[46] Türkmençe [tʏɾkmøntʃø] 土庫曼
維拉莫維安語[47] büwa [ˈbʏvä] 男孩們

次閉前突出元音

次閉前突出元音
ʏ̫
ʏʷ
ɪʷ

卡特福特註解道[需要完整來源]有圓唇前、後元音的主要的語言有種獨特的唇化,後突出元音和前扁平元音。但有些語言有前突出元音,如北日耳曼語支。其中之一——瑞典語不僅有區分這兩種前圓唇元音的對立,還有元音高度和音長的對立。[48]

鑑於IPA里沒有用來區分突出和扁平圓唇音的變音符號,老式唇化符號⟨◌̫⟩會以ad hoc標來標記前突出元音。另一可行的記錄方案是用⟨ʏʷ⟩或⟨ɪʷ⟩ (一個唇化的次閉前元音),但這可能會被誤讀為雙元音。

次閉前突出元音可記作⟨ʏ̫˕⟩,⟨ʏ̞ʷ⟩或⟨ɪ̞ʷ⟩。

至於一般不用⟨ʏ⟩ (或⟨y⟩)轉寫的半閉前突出元音,見半閉前突出元音

聲學上,此音位於更典型的扁平次閉前元音[ʏ]和展唇次閉前元音[ɪ]「之間」。

特徵

  • 元音圓唇度突出,即將嘴角聚攏,且嘴唇內側向外露出。


典型的[ʏ]有弱圓唇(雖然是扁平音),比周圍的基本元音更像[œ]

見於

語言 詞彙 國際音標 意義 註釋
挪威語[33] nytt [nʏ̫tː] 例詞來自東部城區挪威語,元音從突出的[ʏ̫]到扁平的[ʏ][34]元音高度從次閉元音[ʏ][33]到閉元音[y][35]參見挪威語音系
瑞典語 中央標準音[39][40] ylle [²ʏ̫lːɛ̝] 羊毛 元音高度從半閉元音[ʏ̫˕][39]次閉元音[ʏ̫][40]到閉元音[][49]參見瑞典語音系

註釋

  1. ^ 雖然國際語音學學會較偏好在描述元音高度時使用「開」和「閉」,但許多語言學家也會用「高」和「低」來描述舌頭相對於口腔上部的距離。
  2. ^ 2.0 2.1 Rowley (1990),第422頁.
  3. ^ 3.0 3.1 Viljoen (2013),第50頁.
  4. ^ 4.0 4.1 Chen & Gussenhoven (2015),第328頁.
  5. ^ Basbøll & Wagner (1985:40頁), cited in Basbøll (2005:48頁).
  6. ^ Basbøll (2005),第46頁.
  7. ^ Collins & Mees (2003),第132頁.
  8. ^ Verhoeven (2005),第245頁.
  9. ^ Gussenhoven (2007),第30頁.
  10. ^ Gussenhoven (1992),第47頁.
  11. ^ 11.0 11.1 Przedlacka (2001),第42–43頁.
  12. ^ Altendorf & Watt (2004),第188, 190–191頁.
  13. ^ Altendorf & Watt (2004),第188, 190頁.
  14. ^ 14.0 14.1 Gimson (2014),第91頁.
  15. ^ 15.0 15.1 Thomas (2004),第303, 308頁.
  16. ^ 16.0 16.1 Altendorf & Watt (2004),第200頁.
  17. ^ 17.0 17.1 Bauer et al. (2007),第98頁.
  18. ^ 18.0 18.1 Mannell, Cox & Harrington (2009).
  19. ^ Bauer & Warren (2004),第582頁.
  20. ^ 20.0 20.1 Jilka, Matthias. Irish English and Ulster English (PDF). Stuttgart: Institut für Linguistik/Anglistik, University of Stuttgart: 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1 April 2014). 
  21. ^ Peterson (2000), cited in Árnason (2011:76頁)
  22. ^ Collins & Mees (2013),第225頁.
  23. ^ Fougeron & Smith (1993),第73頁.
  24. ^ Lodge (2009),第84頁.
  25. ^ 25.0 25.1 Walker (1984),第51–60頁.
  26. ^ 26.0 26.1 Hall (2003),第93–94, 107頁.
  27. ^ 27.0 27.1 Dudenredaktion, Kleiner & Knöbl (2015),第34, 64頁.
  28. ^ 28.0 28.1 Dudenredaktion, Kleiner & Knöbl (2015),第65頁.
  29. ^ Szende (1994),第92頁.
  30. ^ 30.0 30.1 Árnason (2011),第60頁.
  31. ^ Einarsson (1945:10頁), cited in Gussmann (2011:73頁)
  32. ^ Prehn (2012),第157頁.
  33. ^ 33.0 33.1 33.2 33.3 Vanvik (1979),第13, 20頁.
  34. ^ 34.0 34.1 Kristoffersen (2000),第15–16頁.
  35. ^ 35.0 35.1 Kvifte & Gude-Husken (2005),第2頁.
  36. ^ Stichting Kirchröadsjer Dieksiejoneer (1997),第16頁.
  37. ^ 37.0 37.1 Peters (2017),第?頁.
  38. ^ 38.0 38.1 Stuart-Smith (2004),第54頁.
  39. ^ 39.0 39.1 39.2 39.3 Engstrand (1999),第140頁.
  40. ^ 40.0 40.1 40.2 40.3 Bolander (2001),第55頁.
  41. ^ Engstrand (1999),第141頁.
  42. ^ Riad (2014),第28頁.
  43. ^ Riad (2014),第27–28頁.
  44. ^ 44.0 44.1 Göksel & Kerslake (2005),第11頁.
  45. ^ Zimmer & Organ (1999),第155頁.
  46. ^ Hoey (2013),第6頁.
  47. ^ Jarosław Weckwerth. The pure vowels (monophthongs) of Wilamowicean –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PDF): 1–2, 5. [2021-01-0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10-08). 
  48. ^ Ladefoged & Maddieson (1996),第?頁.
  49. ^ Dahlstedt (1967),第16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