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

由各种蚕蛾幼虫产生的精细,有光泽的天然纤维,特别是蚕种 Bombyx mori

絲綢是用蠶絲編製而成的紡織品,古稱「帛」。絲綢著名的光澤外表來自於蠶絲三稜鏡般的纖維結構,這令布料能夠以不同的角度折射入射光,並將光線散射出去。在中國,絲綢一詞也可指代人造的、具有與天然絲綢一樣光澤的紡織品。

日本江戶時代描繪絲綢樣品簿的畫作

歷史

 
絲綢連衣裙

全新世大暖期大西洋期)為中國帶來了溫暖的氣候,令桑樹和蠶的養殖,能於黃河流域廣泛進行。傳說黃帝嫘祖發現「養蠶取絲」,並巡行全國教民蠶桑,惟絲綢究竟何時發明尚具爭議。考古學家在1998年河南滎陽青台遺址的一次考古中,發現了距今約5500年的絲綢碎片。另一種說法是在河姆渡遺址中人們已發現了紡織工具,藉此可以推斷,絲綢的使用至少不遲於良渚文化[1]。不過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說法,是中國科學家在1958年考古發現的,公元前3700-前3100年(大汶口文化時期)的絲綢織品。

絲綢織品技術曾由中原歷朝壟斷數百年,由於其在當時是複雜的工藝,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澤,備受人們的喜愛,因而絲織品為工業革命以前,世界主要的國際貿易物資[2]。最早絲綢織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但絲綢業的快速發展令絲綢文化不斷的從地理上、社會上滲透進入中華文化。並成為中原商人對外貿易中一項必不可少的高級物品。

起初中原歷朝嚴密控制着絲綢織造業和養蠶業的技術流傳,並禁止其流向外國。但朝鮮半島地區則在中原移民的協助下,於公元前200年成功實現養蠶技術的突破[3]。此外,西域和田河流域(前500年-前300年)與印度(前300年之前)成功實現養蠶。不過羅馬帝國則是在550年左右才得到蠶種並發展養蠶技術的:傳說幾位為東羅馬帝國皇帝工作的僧侶將蠶種放在中空的手杖中,私自從中原帶出,並輾轉到達君士坦丁堡。雖然這個傳說的可信度並不高,但隨後的波斯人與拜占庭人等,確實發展了絲綢編制技術,在皇宮庭院內設立蠶室和繅絲機,為該地區的皇帝服務。當時東羅馬所有的土產絲綢大多被皇室成員享用,剩餘的材料也能以一個高昂的價格賣到市場上。

蠶絲

人們通過養蠶,當蠶結繭成蛹準備羽化成蛾時,將它放入沸水中煮,並即時抽絲。一個蠶繭可以抽出800-1200米的蠶絲。蠶絲纖維比羊毛更硬,儘管它們的主要成分都是由氨基酸鏈構成的蛋白質。 蠶發出的絲綢由兩種主要蛋白質絲膠蛋白和絲心蛋白組成,絲心蛋白是絲的結構中心,絲膠蛋白是圍繞它的粘性材料。 絲心蛋白主要由氨基酸Gly-Ser-Gly-Ala-Gly-Ala組成並形成β摺疊片,β-角蛋白。[4]

  • 絲心蛋白:75%
  • 絲膠蛋白:22.5%
  • 脂肪和蠟物質:1.5%
  • 絲心蛋白灰分:0.5%
  • 礦物鹽:0.5%

特性

馬王堆漢墓一號坑出土的梭織絲綢紡織品。

絲綢質地輕薄、柔軟,是強度最高的天然纖維之一。一旦受潮,就會失去20%的強度。其彈性也偏弱,倘若已稍作拉長,下次就無法再拉伸。暴露在太陽光下,韌性也會降低,並且會變色發黃。

一般而言,絲綢的成份主要是蛋白質氨基酸,後者比例達50%[5]。一旦弄髒會受到昆蟲滋擾。

絲綢是不良導電體,易受靜電吸附,但也能在冬天產生保暖功效。

絲綢染色性良好,也容易變色,容易留下汗漬且其對水敏感,因此一般家庭難以清洗。

絲織品的分類[6]
# 名稱 特徵
1 也稱素紗,由經紗紐絞而成,孔眼分佈均勻。
2 由經絲互相絞纏而成,呈現椒孔。
3 表面是斜向織紋,質地輕薄。
4 平紋組織,質地細膩、平整、挺括。
5 平紋組織,經緯線無捻或弱捻,質地輕薄、柔軟。
6 採用重組織,用多色絲線織成,絢麗多彩。
7 緞紋組織,外觀平滑、光亮、細密。
8 採用平紋組織,應用長絲作經,棉或其他紗線作緯,質地粗厚、織紋清晰。
9 採用平紋組織或斜紋組織,經曲緯疏,經細緯粗,織物表面為橫向梭紋,質地厚實。
10 使用較粗的經緯絲線,質地豐厚,有毛感的絲織物。
11 採用起絨組織,表面呈現絨毛或絨圈的絲織物。
12 採用平紋組織,經緯交錯緊密。
12 採用平紋或假紗組織,質地輕薄,呈現透孔的絲織物。
12 應用經緯加強捻等工藝,有彈性,抗縐。

產地

作為傳統絲綢生產發源地,現今絲綢的產量以中國最多,其次是印度。而十大絲綢生產地裏,只有羅馬尼亞是歐洲國家。

2005年世界首十大絲綢生產地[7]
國家 生產總值 (以千元結算) 腳註 生產總值 (每千公斤) 腳註
  中華人民共和國 978,013 C 290,003 F
  印度 259,679 C 77,000 F
  烏茲別克 57,332 C 17,000 F
  巴西 37,097 C 11,000 F
  伊朗 20,235 C 6,088 F
  泰國 16,862 C 5,000 F
  越南 10,117 C 3,000 F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5,059 C 1,500 F
  羅馬尼亞 3,372 C 1,000 F
  日本 2,023 C 600 F

參見

參考文獻

  1. ^ 衛斯:《中國絲織技術起始時代初探》
  2. ^ Garthwaite, Gene Ralph. The Persians. Oxford & Carlton: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5: 78. ISBN 1-55786-860-3. 
  3. ^ Hill, John E. (2009) Through the Jade Gate to Rome: A Study of the Silk Routes during the Later Han Dynasty, 1st to 2nd Centuries CE. BookSurge,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 ISBN 978-1-4392-2134-1. Appendix A: "Introduction of Silk Cultivation to Khotan in the 1st Century CE," pp. 466-467.
  4. ^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ilk Fiber. pandasilk.com. [3 March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03). 
  5. ^ Piezoelectricity in Natural and Synthetic Silks (PDF). [28 April 201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7-20). 
  6. ^ 丝织品的十四大类. 中國科普博覽. [2017-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4). 
  7. ^ 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Department: The Statistical Division. [2012-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8). 

延伸閱讀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絲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絹部》,出自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