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顿巴斯战争

Jimmy-bot在话题“烏克蘭地區譯名(關於條目顿巴斯战争)”中的最新留言:1年前
基础条目 顿巴斯战争属于维基百科歷史主题的基礎條目第五級。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進條目。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標準評為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俄罗斯专题 (获评丙級低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俄罗斯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俄罗斯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军事专题 (获评丙級低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军事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军事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乌克兰专题 (获评丙級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乌克兰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乌克兰相关主题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衝突起因

早先版本中的起因之一: "2月23日烏克蘭最高拉達投票通過廢除語言法(此法規定俄羅斯語或其他語言在一個地區若有超過10%的使用率便擁有地區語言的地位)"是有來源的,如果不想把它放在右邊是否至少可以放到內文中? 廢除語言法這件事還算滿重要的。說真的,當初是以"太過親俄"為理由把它刪除,但這本來就是一群親俄居民反抗基輔政權而爆發的衝突,理由親俄有甚麼不對?--Foxbite留言2016年3月24日 (四) 13:53 (UTC)回复

條目是否該更名?

事態已經演變為政府軍與親俄武裝的戰鬥了。--金剛不壞留言2014年6月4日 (三) 11:51 (UTC)回复

目前的命名与乌克兰亲欧盟示威运动相似。阁下准备命名为什么呢?--SFLSNZYN留言2014年6月5日 (四) 05:35 (UTC)回复
英文維基是2014年烏克蘭親俄武裝衝突(2014 pro-Russian conflict in Ukraine)。--金剛不壞留言2014年6月5日 (四) 06:13 (UTC)回复
(+)支持2014年乌克兰亲俄罗斯武装冲突。--SFLSNZYN留言2014年6月5日 (四) 12:09 (UTC)回复
超過48小時無異議,已移動。--金剛不壞留言2014年6月7日 (六) 12:18 (UTC)回复
最近英文维基把条目改名叫“顿巴斯战争”(War in Donbass)。-- 2015年4月6日 (一) 01:21 (UTC)回复

2014年乌克兰亲俄罗斯武装冲突

用戶施百鴻一直在俄羅斯相關條目中加入內容,惟大部分都有很大的內容及質量問題,而在本條目中他更是無格式無中立性可言地堆砌俄官媒所提供的親俄觀點以及對烏軍行為的批評和指責,反而一些基本進程、參戰團體的內容及來源都沒有提供,整個條目已被弄得一塌糊塗,閱讀及參考價值極低。如果大家有關注此事,希望幫忙改善內容。--Eartheater留言2014年10月14日 (二) 03:20 (UTC)回复

該用戶於正文加入大量外部連結的做法明顯違反WP:EL#重點須知第二點。--M940504留言2014年10月15日 (三) 04:31 (UTC)回复
他好像依然故我,再次加上連結以及繼續只加入親俄一方內容。--Eartheater留言2014年10月20日 (一) 03:02 (UTC)回复
看情况吧,要是几次纠正都被改了,在讨论页警告了也没用就可以考虑请求馆里猿处理。-- 2014年10月24日 (五) 08:08 (UTC)回复
--------------------------------------------

這內容是中立的我都有提出證據和來源,就好比戰爭就是如此2003年美國打伊拉克石說海珊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反而是有大量的假訊息混淆在裡面,而全世界都相信了,最後找了10年結果也沒找到,許多人長期被西方洗腦,反而碰到了有人提出真相的證據卻不相信。

2012年莫斯科大學的一批教授去美國進行學術訪問,訪問一個著名大學(我記不清是哈佛還是哪一所了)的哲學系,。在跟美國的教授們進行過意見交換過之後,美國的教授們還是很開明的,他們意識到了之前的研究方向出現了一些錯誤,而且受到了某些有意無意的干涉影響導致視野片面化。美國的教授們於是決定與莫斯科大學建立合作關係,進行學術互訪,然後互相派遣教授去對方大學做研究講學... 合作合同都談好了。等我們俄國教授回到莫斯科之後一個月,美國方面消息傳來:那個大學的哲學系整個系領導層被撤職換人,所有跟俄國學者見過面交談過的教授都被從該大學開除,於是,學術合作也就不了了之了...

這就是,美國的言論自由啊。 這是我自己認識的一個人親身經歷的事情。 所以,現實中的大學況且如此,更何況網絡呢。利益媒體作為國家的「第四權力」,讓人民以為是自己在自由思考的然後得出當權者和既得利益集團所希望人民得出的結論,這就是現代政治的蠱惑和精神控制。 政治學上面還有個屬於,叫做「擬似催眠」,意思是人民就好像被催眠控制了一樣。

說一個真實的例子:當今英語圈子裡面公認的最權威的關於俄羅斯哲學和俄國思想的哲學家,是波蘭人Andrzej Walicki。 他是波蘭人,而波蘭和俄羅斯歷史上有過恩怨。 他父親因為參與波蘭流亡政府進行反蘇聯活動在1937年被蘇聯逮捕槍斃,他被流放 此外他還是天主教徒,而天主教和東正教歷史上一直在矛盾對立。

就是這樣一個人,在當今英語圈的政治學和哲學學術界,卻是最公認的俄國思想權威。 我們看過他的作品,他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把俄國思想的精華忽略把恐怖主義社會革命激進主義等糟粕說成是代表和精華。總之在俄國是真正的俄國哲學家嗤之以鼻的作品,而在歐美國家,卻被再版多次並且翻譯為多國語言,甚至韓文。User:施百鴻--施百鴻留言2015年2月16日 (一) 08:23 (UTC)回复



想了解新納粹主義在烏克蘭的發展沒詳細了解是你們是狀況外的,如果真的想要中文的網站這篇作者的部落格有介紹。 關於烏克蘭新納粹主義的發展和奧德薩大屠殺事件始末 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2710518 --施百鴻留言2015年2月16日 (一) 08:23 (UTC)回复


伊拉克到底有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重要,重要的是萨达姆公然吞并科威特,确实是犯了大罪,所以灭萨达姆有问题吗?没问题。竟然有人还为萨达姆辩护,你的智商确实值得商榷啊。——联合国军留言2015年2月21日 (六) 08:33 (UTC)回复


萨达姆公然吞并科威特,确实有罪,但1991年已经打过了,为啥当时不灭掉,非要等到2003年认为伊拉克有大杀器才灭掉?可见“伊拉克到底有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非常关键的,直接影响到灭掉萨达姆的合法性和道义基础。--谜雾留言2015年3月18日 (三) 06:25 (UTC)回复

你们就让这种玩意上首页?

已经不是客观不客观的问题、维基百科不是某一方媒体的宣传工具


请保持条目中立

用户施百鸿在条目中大量加入有失偏颇的内容,试图把条目变成宣传某一方观点的场所,强烈呼吁各位维基人协助维护条目质量!--Hngt1996留言2015年1月27日 (二) 12:21 (UTC)回复

怎麼都沒人放上pov模板,另外建議可以參考英文版以平衡兩方所佔比重。es91213留言2015年2月15日 (日) 03:54 (UTC)回复

怎麼表示條目不中立的模版不見了?

這個事件是發生地點在俄羅斯或烏東兩個共和國週邊地區,所以第一手的消息都是來自俄羅斯而不是其他國家,所以直接的資料來應該要來自事件相繼發生的地點才對,經過美國和其他媒體的轉載是第二手資料 準確性已經失去很多而台灣地區又很少人直接翻譯俄文資料是直接翻譯自西方媒體在經過第三手轉載、第四手轉載畫蛇添足導致真相本身就已經被扭曲了,而這些訊息很多都是來自烏克蘭東部直接當地民眾的報導不是第三手資料。--施百鴻留言2015年2月17日 (二) 07:22 (UTC)回复

例如簡式防務週刊的例子是直接轉烏克蘭國防部的說法,週刊筆者他們自己說本身沒辦法證實消息來源的真確性,而第一首消息來源才是最準確的。只要被其他媒體轉過一次加油添醋訊息都會失真。--施百鴻留言2015年2月17日 (二) 07:27 (UTC)回复

    • 請你先閱讀並理解甚麼是可靠來源第一、二、三手來源。俄羅斯在此事件上明顯有利益衝突,自身亦毋須置疑地涉及其中,何以其媒體就不會加油添醋?何以他就不會像你所述之西方媒體選取扭曲過資訊才發布?這些戰爭內容本身多不確定資訊,那就應盡量讓各方報導兼容,平衡比重免於傾軋,而非先行斷定誰堅定可信,然後只著重去用那來源。閣下在條目中選擇完全相信並大量採用俄方的報導、評論、觀點、分析,甚至用博客及youtube內容,行文用語乃至與其他人討論時亦處處代表俄方的立場,甚至不惜為俄方抱不平,宣傳其思想觀點,這已經違反中立方針,亦違反來源指引。--Eartheater留言2015年2月17日 (二) 10:08 (UTC)回复

客觀事實應該是根據證據來決定而不是政治立場,不會因為出現最多次看法的就是對的,你會有這種想法可能是受到戈裴爾效應的影響,戈裴爾層說過一句名言:謊言重複一百次就會成為真理。這就是「戈培爾效應」因為不管事在台灣和香港對烏克蘭主要是親美媒體長期對你的影響,而那些消息大多缺乏人去考證,一般大眾只知道被動的接受媒體的看法,但是還是有少數港台媒體給出了客觀的事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9GzyqtAb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zjv5tlhRS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1sfp8cICIM 當然在俄羅斯和烏克蘭發生的是另一個事實你絕對無法體會頓巴斯的痛苦5萬多人被打死,絕對和你認識的世界是兩個世界,你對世界的認知模型是建立於你的觀察也就是香港媒體這個管道,你們是透過吸管在看世界根本看不清楚。--Москва третий Рим留言2015年2月21日 (六) 09:08 (UTC)回复

那么阁下通过俄方媒体了解乌东冲突,难道就不是通过吸管看世界?俄媒口中所谓“事实”难道就不是重复多次的谎言?作为在冲突中有着直接利益冲突的一国,俄媒特别是俄国有媒体RT的观点恐怕才更加不客观,更加地歪曲事实,为俄政府帝国主义立场背书。--Hngt1996留言2015年2月22日 (日) 07:55 (UTC)回复

2014年乌克兰亲俄罗斯武装冲突

繼續上次的問題,繼續是User:施百鴻造成的問題。且看條目中他所編纂內容仍舊是一面倒使用俄方觀點及來源,嚴厲批評西方及烏克蘭政府,內容更大量取用youtube俄方影片,巨細無遺地展示烏克蘭軍有多殘暴。內文亦有大量有傾向的評論,如「而高達4000烏克蘭平民被政府軍砲擊而死亡的人道主義危機西方國家及媒體並未給予高度關注,是雙重標準。」「2013年11月起在外國勢力支持下烏克蘭引發顏色革命抗議政府,開始攻擊警察並有極端民族主義者混雜在其中射殺員警和民眾。」 他在編輯時亦亦毫不諱言其個人觀點和闡述(「是你立場有問題 頓涅次克共合國好歹也有10多個小國家承認包括阿爸哈茲和德涅斯左岸共合國 而現在的烏克蘭政府當初是違憲政變上台的」「(親毆或親俄不是導致烏克蘭內戰的原因,這是表面原因而不是內戰原因,北約東擴和武裝干預才是引發內戰的原因) 」後面評價部分所引述的觀點亦是來自俄方的觀點或來自俄方報導,立場亦極度鮮明,而且這些「反應」亦不是指向主題,而只是旨在讉責西方和烏克蘭在逼害俄羅斯。

不中立模版早已掛,原本我也沒法管,畢竟對主題不熟悉,加不上其他來源/說法補充以改善中立性,然而現在該編者一直在將這些條目當作俄方的宣傳工具,編輯皆是採用俄方觀點和報導去寫,文章其實變成了俄羅斯對北約為首的西方社會和烏克蘭政府於近一年間在東烏克蘭的嚴厲控訴,請管理員及和位編者注意。--Eartheater留言2015年1月28日 (三) 03:23 (UTC)回复

  • 1. 如果User:施百鴻有持續刪除別人依據「可靠來源」編寫的內容,就等同騎劫條目,行為可被視為破壞。2. 先不論在YouTube放上那些俄文影片的帳號是否「可靠來源」,對於不懂俄文的人來說,如果有人貼一個俄文影片link去「引證」不相干的內容,別人根本就難以核對和反駁(就算這裡有人看得懂俄文也不代表他必然聽得懂俄語)。--Mewaqua留言2015年1月28日 (三) 04:33 (UTC)回复
  • 爭議性條目,建議半保護,請IP用戶註冊帳號後再寫。對於已註冊帳號者,如果涉嫌破壞的話,建議先CU吧?看是不是慣犯?-P1ayer留言2015年1月28日 (三) 15:07 (UTC)回复
    • 但问题在于已有账号者大量杜撰原创研究性内容和依据YouTube视频撰写的内容。。
另:User:施百鴻已长期编辑该条目,且添加的均为如上所述之主观性极强之内容,中间无视其他用户异议,并恶意回退其他人的编辑,也不参加条目讨论。对于这个用户我个人认为已经不能再继续放任不管,否则条目就要被毁得不成样子了。维基不能成为个别人宣传自己观点的地方。--Hngt1996留言2015年1月28日 (三) 15:48 (UTC)回复
我在條目加了一些烏克蘭與美方的觀點,看看還有沒有人願意繼續補充。--M940504留言2015年1月29日 (四) 06:18 (UTC)回复
其實老實說,衝突時間表內充斥著一大片不中立的文句,一面倒的俄方來源及觀點等待改善,這才是最大問題,如:

10月25日當地電視台報導非職業軍人的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出生在頓內次克市,在平時是學校的體育老師。他沒有放棄保衛自己的家,他的家人和他的女兒。當戰爭來臨時他加入了民兵,在10月7日至8日「卡利米烏斯河」戰役的夜間作戰任務時被殺害。他的女兒亞羅斯拉夫爾活了下來成為孤兒。

小人物故事何等煽情;

9月24日頓內次克發現新的萬人坑:發現有女孩被烏克蘭國民禁衛隊活埋,……據推測很可能在死前受到虐待,在烏克蘭國民禁衛隊撤退之前發生了這些事情,俄羅斯國家杜馬要求歐安組織要調查這個事件。

很狠毒的烏軍呀,看看來源,乃是RT放上youtube的片段;

9月30日在大眾頓內次克附近的墓地發現了大約400具屍體被扔進匆匆入坑。正在對屍體挖掘,進行DNA檢驗及身體檢查,並送到太平間。萬人坑不是個別孤立現象,很可能是種族屠殺。

又是俄方來源兼不知是誰的推測,而且中文很難明白。再看施百鴻對聯合國反應一段,他補了聯合國的來源,但寫潘基文發言時特意突顯烏軍主動進攻一事引起聯合國警剔,後面潘基文重申「联合国准备好支持所有缓解局势的努力,以及重启旨在恢复乌克兰稳定与领土完整的真正的和平进程。」就不說了,然後再為指責親俄份子的聯合國官員有心地附加上其出身美國外交官的背景。從這些看到施百鴻的編輯方針,這些不中立甚至煽情文句在他眼中才是「狀況內」、「充分了解事實」、「正確立場」的表現。他的這種態度其實才是改善此文的障礙。--Eartheater留言2015年1月30日 (五) 04:03 (UTC)回复

看到了那一堆語法與標點符號亂七八糟的內容,我很懷疑User:施百鴻根本就是烏克蘭人或俄羅斯人。--M940504留言2015年1月30日 (五) 08:43 (UTC)回复
我认为那些依照YouTube影片写成的内容应该被删除,另外那一大堆的外部链接建议也去清理一下。不知各位看法如何?--Hngt1996留言2015年1月31日 (六) 12:02 (UTC)回复
条目当中诸如“民兵奇袭”、“政府军镇压”之类的词,这分明就是有偏向的人编写的。还有条目图片下的说明,也是根本就无法证明正确性。--Hngt1996留言2015年1月31日 (六) 12:14 (UTC)回复
於條目加入不實資料之行為已構成破壞,警告後無改善,已提報至當前的破壞[錨點失效]。--M940504留言2015年1月31日 (六) 13:37 (UTC)回复

(&)建議由于施百鸿加入大量俄语或乌克兰语参考资料,我们难以辨识,我考虑可以采用关注度指引。用关注度指引可以说明某些内容在中文圈没有关注度,即使存在俄语或乌克兰语的参考资料,也只说明在使用该语言的人中有关注度。可以尝试移除没有中文圈的关注度的内容。--Gqqnb留言2015年2月1日 (日) 07:44 (UTC)回复

  • 我還未動手去嘗試改寫一下9月後事件的重災區,就看見即使掛關注度模版也被施百鴻自行刪掉;被指不可靠的來源和文句無視爭議再度加入;繼續俄方觀點是聖典,即使明明用著俄方的來源,但「俄方宣稱」之類就不許用。其實這也是數月來他一直沿用的方式。他也一直就只在被提報破壞是回應過,沒有正面討論過他文中這些不中立語句及那些俄國官方觀點之問題,可就一直在讓條目繼續傾側下去。如此根本難以去為條目作出整修。--Eartheater留言2015年2月3日 (二) 06:25 (UTC)回复
  • (:)回應維基百科中沒有「中文圈的關注度」這回事,也不應刪除只有外文來源的內容。-Nivekin請留言 2015年2月3日 (二) 09:08 (UTC)回复
在英文維基百科 如果有編者加入非英文參考資料而其他編者對該資料有疑問時可要求該編者於討論頁等地方提供翻譯 不知道中文這邊能否也這樣。——C933103(留言) 2015年2月5日 (四) 03:44 (UTC)回复
很多英文維基的規則在中文維基都沒有相應方針指引,其實在處理內容爭議上還是很不完備的。條目被人長期加入偏向內容,或被某些主義/觀點的人當宣傳,礙於各種原因(如中文媒體少有多方面提及或報導,不熟悉他國語文及文化,乏人手而專門的範疇),很多時只能掛上不中立模版,對方堅持不肯就範,堅信自己所寫正是事實之全部,一直在加,其實對應這些爭議都很無力。--Eartheater留言2015年2月12日 (四) 03:20 (UTC)回复
条目里那么多根据youtube影片编写的内容难道没人管吗?另外pov模板总是被别有用心的某用户恶意删除--Hngt1996留言2015年2月16日 (一) 07:24 (UTC)回复

想了解新納粹主義在烏克蘭的發展沒詳細了解是你們是狀況外的,如果真的想要中文的網站這篇作者的部落格有介紹。 關於烏克蘭新納粹主義的發展和奧德薩大屠殺事件始末 http://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2710518 user:施百鴻


部落格不是可靠来源!!!你一味地指责乌克兰这样那样错,新纳粹主义并不是乌克兰民意的全部,难道你就能说阿富汗人全部是塔利班,日本人就全部反华?一味强调放大少数人的主张,还觉得别人不对,你能不能不用俄罗斯人的观点去看问题???正如有些人只会拿日本右翼观点无限放大,进而否定日本全部那样,施某某就是那些无视中立的人的代表!--Hngt1996留言) 2015年2月16日 (一) 08:50 (UTC) (~)補充:拿新纳粹主义去引开话题,那再怎么发展是他自己的事,对俄军入侵刻意回避,却大肆煽动情绪,故意抹黑乌克兰政府和人民,美化分裂分子,这种人怎么会还赖在维基!--Hngt1996留言2015年2月16日 (一) 08:55 (UTC)回复

剛才user:施百鴻給出的部落格文章是一位懂中文的俄羅斯華人寫的,這是作者的Plurk。--M940504留言2015年2月17日 (二) 13:43 (UTC)回复
怪不得怎么是一面倒的俄毛观点…原来如此。这家伙只知道采用与乌政府为敌之人编写的偏激内容作为资料来源,写出来的全是煽动性的仇乌内容。我感觉到对该条目的拨乱反正将是一场持久战…--Hngt1996留言2015年2月18日 (三) 08:53 (UTC)回复

施百鴻编辑的乌克兰亲俄罗斯武装冲突 (2014年-2015年)条目里满篇幅的都是亲俄观点,完全让维基百科丧失中立性,我删除大量很可笑的亲俄观点,他却发起编辑战,他真是不要脸的。——联合国军留言2015年2月21日 (六) 08:27 (UTC)回复

施百鴻因使用多重傀儡而被無限期封禁[1],現在可以好好整頓這條目了。--M940504留言2015年2月21日 (六) 14:51 (UTC)回复

仍然有严重的亲俄观点

比如说『联合国反应』一段,只提到指责乌克兰政府的声明,而大量指责俄罗斯和亲俄武装的声明没有提。另外,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是大量使用RT之类的极度亲俄的媒体(RT本身的目的就是『从俄罗斯的角度』看世界,亲俄偏向不用说);英文维基百科上已经有先例,在和俄罗斯相关的有争议问题上视RT之类的媒体,不管多么著名,为不可考资源。很重要一点是,虽然部分乌克兰和西方媒体语调和用词上有时会不中立,亲俄媒体不光是角度上很不中立,而甚至一次再一次地炮制假新闻(基辅士兵把孩子钉十字架,数万人逃亡俄罗斯等十分可笑的消息)。也就是说,即便是听起来不涉及观点的信息(数万人逃到了俄罗斯)如果只有亲俄媒体报道,很有可能根本没有这回事。104.247.245.32留言2015年6月30日 (二) 23:56 (UTC)回复

建議改名:“乌克兰亲俄罗斯武装冲突 (2014年-2015年)”→“顿巴斯战争”

乌克兰亲俄罗斯武装冲突 (2014年-2015年)” → “顿巴斯战争”:随着战事发展,英文、俄文、乌克兰文都已经更名为顿巴斯战争或者很相近的名字--E8×E83162015年11月21日 (六) 04:43 (UTC)回复

中文语境好像不常用啊,而且似乎还存在极为相似的一场战役--淺藍雪 2015年11月25日 (三) 18:09 (UTC)回复
Google下来比现在的常用一些。那次战役参考英文版和俄文版或可命名为顿巴斯战役 (1943年)en:Donbass Strategic Offensive (August 1943)ru:Донбасская операция (1943))。--E8×E89062015年11月26日 (四) 00:49 (UTC)回复

烏克蘭地區譯名(關於條目顿巴斯战争

請問條目中的戈爾洛夫卡/高爾洛夫卡是指霍爾利夫卡嗎?是否該統一用詞?--Picture GN留言2023年1月12日 (四) 09:39 (UTC)回复

應該是的(都是Gamma惹的禍),我建議都統一成“霍爾利夫卡”。Sanmosa Συ γάρ μοι και μοίρα εί και τύχη 2023年1月12日 (四) 14:04 (UTC)回复
乌克兰驻华大使馆[2]新华社历史资料库为“戈尔洛夫卡”。--Kethyga留言2023年1月14日 (六) 07:24 (UTC)回复
如果是同一個地點的話,我不反對保留「戈爾洛夫卡」,但建議加上備註模板說明。--Picture GN留言2023年1月14日 (六) 07:31 (UTC)回复
返回到“顿巴斯战争”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