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鍾音(1809年—1857年9月27日),字子聲,號毅甫四川省重庆府巴縣龍隱鄉人,原籍福建,道光十三年進士。[1][2]

生平

由道光十三年(1833年)癸巳科進士,改庶吉士。

道光十五年散館,授職編修,是年五月丁前嫡母艱。

道光十八年五月服闋到京供職。

道光二十年充國史館協修官。

道光二十一年充起居注協修官。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充國史館纂修官,是年七月補授湖廣道監察御史,十二月轉掌湖廣道監察御史。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稽查俸米,五月稽查裕豐倉。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充會試同考官,是年六月巡視北城,七月升吏科給事中。

道光二十六年十月內陞補工科掌印給事中。

道光二十七年五月稽查豐益倉事務,是年七月內截取記名以繁缺道員用,九月巡視北城。

道光二十八年五月丁生母艱,回藉主讲东川书院[3]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服闋來京。

咸豐元年三月補兵科給事中,七月轉補工科掌印給事中,閏八月十五日奉旨補授廣東肇羅道。

咸丰五年九月二十四,由广东雷琼道道员升任廣西按察使[4]

咸丰七年八月(1857年),为天地會大成国部杀于梧州[5]

咸豐九年七月廿七日(8月25日),已故廣西按察使黃鍾音之子黃萬騫以故父含冤,呈懇伸雪,赴都察院具控,命曹澍鍾確查具奏,以城陷出逃,毋庸議卹[6]

詩一首存.收入《蜀詩續钞》卷一

參考文獻

  1. ^ 《廣西昭忠錄》卷三,第26頁
  2. ^ 黃鍾音,現年(年)四十三歲,係四川巴縣人,原籍福建,由道光癸巳科進士改庶吉士,十五年散館授職編修,是年五月丁前嫡母艱,十八年五月服闋到京供職,道光二十年充國史館協修官,二十一年充起居注協修官,二十二年四月充國史館纂修官,是年七月補授湖廣道監察御史,十二月轉掌湖廣道監察御史,二十三年二月稽查俸米,五月稽查裕豐倉,二十四年甲辰科充會試同考官,是年六月巡視北城,七月升吏科給事中,二十六年十月內陞補工科掌印給事中,二十七年五月稽查豐益倉事務,是年七月內截取記名以繁缺道員用,九月巡視北城,二十八年五月丁生母艱,三十年十二月服闋來京。咸豐元年三月補兵科給事中,七月轉補工科掌印給事中,閏八月十五日奉旨補授廣東肇羅道。《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3-350.351。
  3. ^ 《巴縣志》
  4. ^ 咸豐五年九月二十四日,內閣奉上諭,廣西按察使著黃鍾音補授。《咸豐同治兩朝上諭檔 五 (咸豐五年)》
  5. ^ 《广西通志 政府志 第一篇 晚清广西省政府及农民政权 第一章 政府机构 第一节 省级机构》. 广西地方志. [2013-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6. ^ 《翁心存日記》 第3.4冊 ,翁心存著;張劍整理,中華書局,第1450頁
官衔
前任:
張敬修
清朝廣西按察使
咸丰五年九月二十四 - 咸丰七年
1855年11月3日 - 1857年
繼任:
翟誥